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人民法院可以審查行政規章等抽象

人民法院可以審查行政規章等抽象

發布時間: 2022-01-06 03:45:58

Ⅰ 行政復議機關與人民法院審查抽象行政行為的區別

行政復議機關是行政機關。是名詞,是靜態的。
行政復議機關是指依照法律的規定,有權受理行政復議申請,依法對具體行政行為進行審查並作出裁決的行政機關。行政復議機關一般是做出具體行政行為的上一級機關或者是市縣以上各級人民政府。
人民法院審查抽象行政行為是一種審查行為。是動態的。
抽象行政行為,是指國家行政機關針對不特定管理對象實施的制定法規規章和有普遍約束力的決定、命令等行政規則的行為,其行為形式體現為行政法律文件,其中包括規範文件和非規範文件。其本身是一個相對於「具體行政行為」的理論概念,行政訴訟法提出了「具體行政行為」後,理論上就更多地將抽象行政行為和具體行政行為作為對行政行為的基本分類。
抽象行政行為不可訴,人民法院不審查。這個命題本身是錯誤的。‍因為長期以來,由於立法上一直將大部分抽象行政行為排除在司法審查的受案范圍之外,我國尚未建立起監督抽象行政行為的有效機制。

Ⅱ 行政復議可以對規章以下的抽象行政行為一並提出審查,行政訴訟可以嗎

(一)從抽象行政行為的性質來說,由於它是針對非特定對象作出的,具有層次多、范圍廣、反復性等特徵,所以抽象行政行為產生的影響要遠遠大於具體行政行為。一旦違法,將會給眾多人造成損失。但是,現行行政復議制度規定的申請復議的范圍是具體行政行為,明確排除了對抽象行政行為的復議審查,公民權益受到損害,不能通過行政復議獲得救濟。而根據行政訴訟法,法院也無權審查抽象行政行為是否合法,只能對其進行一定的監督。因此,對抽象行政行為造成的損害,從相對人這一方沒有一個啟動的機制,從這個意義上說,將抽象行政行為納入行政復議范圍是必要的。(二)社會現狀來看,目前抽象行政行為在實踐中也還存在一些問題,損害了公民的合法權益,影響了法制的權威和統一。如規范性文件之間發生沖突的現象時有發生;一些部門、地方受利益驅動,通過制定規范性文件搶權力,爭利益,亂發文件,違法規定審批、發證、罰款、徵收、攤派、收費、處罰、以權謀私等侵犯公民利益的問題非常嚴重,導致管理失控,群眾反映強烈。公民的合法權利無法得到保障。既然抽象行政行為可能侵犯公民的合法權益,那就應當給公民一個權利救濟的途徑,即將抽象性行政行為納入行政復議范圍是必要的。(三)從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的關系來說,也應將抽象性行政行為納入行政復議的受案范圍。二者作為對行政救濟的途徑,在宗旨和目的上是相同的,都是為維護和監督行政機關行使職權,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但是,它們不是同一制度的重復,二者有個分工和協作問題。行政訴訟作為司法權對行政權的一種監督形式,它受一個國家的政治體制、法律傳統和法制觀念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在行政訴訟過程中,人民法院如果發現行政法規和規章與憲法、法律相抵觸,可以不予適用。人民法院沒有撤消行政法規、規章的權力,司法權監督行政權的廣度和深度都受限制。行政復議作為一種行政上的救濟制度,它有自己存在的價值,能夠彌補司法救濟的不足。因此,將抽象行政行為納入行政復議法的范圍是很有必要的。

Ⅲ 法院對抽象行為的審查權

法院對抽象行政行為的審查權,只是在審理案件中對其作為證據的合法性進行審查,但不能對其修改和效力認定。只有人民代表大會以及相關行政機關才有權力對抽象行政行為的合法性進行審查修改。

Ⅳ 公民個人可以提起對規章的合法性審查嗎

合法性審查原則是人民法院處理行政案件,對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合法進行審査的原則,是行政訴訟的一項基本原則。主要內容包括:(1)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審査的對象是作為被告的行政機關所作的具體行政行為,不包括行政機關所作的抽象行政行為。人民法院審查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主要是審查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是否超出了其法定的許可權,是否符合法律、法規的規定,是否遵守法定的程序,是否濫用職權。(2)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只要認定作出具體行政行為有主要證據不足、適用法律法規錯誤、違反法定程序、超越職權、濫用職權(行政處罰顯失公正是濫用權的表現之一)、依法應當作為而不作為情形之一的,該具體行政行為即為違法。(3)人民法院審査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合法的依據是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參照行政規章。[1]
中文名
合法性審查原則
岀處
中國《行政訴訟法》
適用范圍
審查具體行政行為
審查內容
合法性
快速
導航
缺陷

原因

改進方案
對象
(一)合法性審查原則只審查具體行政行為,不審查抽象行政行為
人民法院只對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進行審查,如果對行政機關制定的行政法規、規章或者行政機關制定、發布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決定和命令不服而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則不屬於人民法院的受案范圍,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司法審查的對象只能是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如果人民法院在審查具體行政行為時,發現該具體行政行為,所依據的行政機關帶有普遍性的抽象性行為是違法的,也只能用

Ⅳ 對抽象行政訴訟的認定

當事人如果要對抽象行政行為起訴的,需要在對具體行政行為提起行政訴訟時,請求法院一並對作為具體行政行為的依據的規范性文件進行審查。如果是其他的抽象行政行為,則一般不能起訴。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十三條
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下列事項提起的訴訟:
(一)國防、外交等國家行為;
(二)行政法規、規章或者行政機關制定、發布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決定、命令;
(三)行政機關對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獎懲、任免等決定;
(四)法律規定由行政機關最終裁決的行政行為。
第四十六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作出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個月內提出。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五十三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行為所依據的國務院部門和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部門制定的規范性文件不合法,在對行政行為提起訴訟時,可以一並請求對該規范性文件進行審查。
前款規定的規范性文件不含規章。

Ⅵ 法院對抽象行政行為的審查

行政訴訟中,法院無權對抽象行政行為進行審查。行政復議中,復議機關可以對規章以下(不含規章)的抽象行政行為進行附帶性審查

Ⅶ 人民法院對行政行為進行審查的范圍

人民法院受理的行政訴訟主要包括《行政訴訟法》第十二條規定的相應內容。

行政訴訟法
第十二條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下列訴訟:
(一)對行政拘留、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和執照、責令停產停業、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罰款、警告等行政處罰不服的;
(二)對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對財產的查封、扣押、凍結等行政強制措施和行政強制執行不服的;
(三)申請行政許可,行政機關拒絕或者在法定期限內不予答復,或者對行政機關作出的有關行政許可的其他決定不服的;
(四)對行政機關作出的關於確認土地、礦藏、水流、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塗、海域等自然資源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決定不服的;
(五)對徵收、徵用決定及其補償決定不服的;
(六)申請行政機關履行保護人身權、財產權等合法權益的法定職責,行政機關拒絕履行或者不予答復的;
(七)認為行政機關侵犯其經營自主權或者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農村土地經營權的;
(八)認為行政機關濫用行政權力排除或者限制競爭的;
(九)認為行政機關違法集資、攤派費用或者違法要求履行其他義務的;
(十)認為行政機關沒有依法支付撫恤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者社會保險待遇的;
(十一)認為行政機關不依法履行、未按照約定履行或者違法變更、解除政府特許經營協議、土地房屋徵收補償協議等協議的;
(十二)認為行政機關侵犯其他人身權、財產權等合法權益的。
除前款規定外,人民法院受理法律、法規規定可以提起訴訟的其他行政案件。

Ⅷ 人民法院對於較底層次的抽象行政行為擁有( )

人民法院對於較底層次的抽象行政行為擁有間接審查權力。 在行政訴訟中,法官是通過審查行政機關提供的事實證據來判定行政機關認定的事實是否清楚。即在審查方式上,法院對案件事實不直接查清,而是通過事實證據間接的審查。

國家機關職權分工和權力平衡的內在要求。行政權與司法權是國家權力的組成部分,行政機關作為行政主體,在依法行使管理公共事務或提供公共服務的職權過程中,與行政相對人形成行政法律關系。

該關系中,行政機關依法查清事實,並作出相應的具體行政行為,查清事實是行政機關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前提。而在行政訴訟法律關系中,司法權作為一種監督權,是對行政權的事後監督,在司法審查過程中對行政機關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合法進行全面審查。

但在審查過程中,司法權的行使一定要掌握好「度」,法院審查案件事實不是代替行政機關查清案件事實,而是通過行政機關提供的證據判定行政機關認定的事實是否清楚。所以,間接審查案件事實是國家機關職權分工、行政權與司法權權力平衡的內在要求。


(8)人民法院可以審查行政規章等抽象擴展閱讀

一般而言,行政訴訟案件事實是通過審查事實證據來判定行政機關認定的事實是否清楚的間接方式審查的。但行政訴訟中也存在法院直接審查案件事實的特殊情況。例如,行政訴訟法第五十四條第四項規定:行政處罰顯失公正的,可以判決變更。

在行政處罰類案件中,如果法院通過審查,認為行政機關的行政處罰顯失公正,決定直接變更行政機關的行政處罰時,法院就要像行政機關一樣直接查清案件事實。因為法院變更行政處罰時,作出了新的行政處罰——不同於行政機關原來的行政處罰。

在作出新行政處罰的過程中,法院相當於代替行政機關行使職權,就應該像行政機關一樣依法收集證據、查清事實,並在事實清楚的基礎上作出相應的行政處罰。

Ⅸ 行政復議機關和人民法院審查抽象行政行為的異同

人民法院不審查抽象行政行為;行政復議機關只審查一部分,且不能單獨提起,而是必須附帶提起。同時也僅對其合法性進行審查。

一、對於具體行政行為:

1、相同:行政復議機關和人民法院均可以審查具體行政行為;

2、不同:行政復議機關審查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法院只審查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

二、抽象行政行為與具體行政行為的主要區別:

主要區別是適用的相對人是否具有特定性。抽象行政行為所針對的相對人是不特定的,而具體行政行為所針對的相對人是特定的。

我國目前抽象行政行為的審查制度並不完善,行政訴訟仍將抽象行政行為的司法審查排除在外,通過行政復議程序的審查也遠遠不能將抽象行政行為有效地控制在合法、合理的范圍內。

三、抽象行政行為審查制度的現狀:

我國現行體制對抽象行政行為的監督,主要是:一是司法監督和復議監督。

(一)行政機關內部監督有兩種模式,一是行政復議監督;二是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制度。

1、行政復議監督:

行政復議法第七條規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所依據的下列規定不合法,在對具體行政行為申請復議時,可以一並向行政復議機關提出對該規定的審查申請:(一)國務院部門的規定;(二)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門的規定;(三)鄉、鎮人民政府的規定。前款所列不含國務院部委員會規章和地方人民政府規章。規章的審查依照法律、行政法規辦理。」

行政復議法的此規定,只將規章以下的規范性文件納入審查范圍,並規定對規范性文件的審查只能在提起具體行政行為復議申請時一並提出,有一定的局限性。另外,由於行政復議機構一般情況下從屬於規范性文件的制定機構,下級對上級進行監督無論是監督力度,還是公正性都無法得到保證。行政復議法規定規章以下的規范性文件可以附帶審查,這是我國首次在行政法中確立了規范性文件復議審查制度,一定意義上講這是我國行政法制的一大發展。但是復議法對抽象行政行為的審查還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

首先,在審查范圍上只能對規章以下的規范性文件進行審查。

其次,對規范性文件不能直接提起復議申請,提出對規范性文件的復議申請必須是作為具體行政行為的依據而附帶提起的。因此,通過復議程序而得以糾正的違法或不當行政行為數量有限;《行政復議法》的上述規定,進一步縮小了違法抽象行政行為受到審查的可能性。

第三、針對具體行政行為,復議機關既可以審查其合法性,也可以審查其適當性。抽象行政行為同樣也存在不適當的問題,但《行政復議法》僅規定對規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審查,沒有確立抽象行政行為的全面審查原則。

2、規范性文件的備案審查制度。

上級政府對下級政府的監督,往往在力度上顯得較為薄弱,從實際情況看,很少有上級政府真正撤銷或改變下級政府所制定的規范性文件。規范性文件通過備案進行監督,由於備案是在規范性文件制定後的事後審查,且無有效的程序規定,缺乏可操作性,多流於形式。

(二)對抽象行政行為司法審查的排除。

《行政訴訟法》第12條2款規定:對於因行政法規、規章或行政機關制定發布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決定、命令而提起的訴訟,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由此可以看出行政訴訟法將部份抽象行政行為排除在受案范圍之外,法院只能對依據該抽象行政行為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進行審查。

事實上,我國的行政訴訟,對具體行政行為也僅是部分納入受案范圍,更不要提抽象行政行為了。根本原因是考慮到我國的憲政體制下的司法和行政權的關系以及行政權運作的特殊性。與三權分立的國家相比,我國司法對行政權監督和牽制的功能並不突出,審判權對行政權的監督缺乏充分、明確的憲法支持。另外,由於強調行政高效,擔心司法對行政權的過多干預會影響行政職能的效率。

Ⅹ 法院對抽象行政行為的審查,你怎麼看

要知道依據我國現有的法律,法院只受理對具體行政行為的訴訟,法院不會受理對抽象行政行為的的訴訟。連訴訟都不受理,那來的審查?
對抽象行政行為要進行的是司法審查,理論上當然只有人民法院才有審查主體資格。事實上目前對抽象行政行為的審查歸人大法制辦。
對抽象行政行為司法審查是有憲法依據,《憲法》第5條規定,「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社會團體、各企業事業組織都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一切違反憲法和法律的行為,必須予以追究。」;
對抽象行政行為在理論上具有可訴性。從理論上說,有具體行政行為的司法審查就必然有抽象行政行為的司法審查。抽象行政行為司法審查也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
主要體現在:(1)符合國際上通常做法。(2)行政許可法規定了抽象行政行為的法律責任,也為將抽象行政行為納入司法審查提供參考。
但目前我國的具體程序缺失。也就是說僅僅停留在理論構想上。
海關總署有一解讀抽象行政行為審查程序:是行政復議。
現實生活中,我國有些地方政府和部門存在亂發文件的現象,但對其審查目前最有力的依據也僅有《行政復議法》第七條的規定。即:行政相對人認為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所依據的除國務院以外的各級人民政府的規定不合法,在對具體行政行為申請行政復議時,可以一並提出對該規定(即抽象行政行為)的審查申請。

熱點內容
道德這有嗎 發布:2025-07-08 09:53:07 瀏覽:952
個人財產聲明書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7-08 09:51:21 瀏覽:18
刑法二百三十四條第一款 發布:2025-07-08 09:20:46 瀏覽:636
澄海幾個法院 發布:2025-07-08 09:14:24 瀏覽:501
國際勞動合同法 發布:2025-07-08 09:13:21 瀏覽:470
重慶交通事故法律援助 發布:2025-07-08 09:10:19 瀏覽:653
法官找陪酒 發布:2025-07-08 09:09:30 瀏覽:852
木瀆法庭法官 發布:2025-07-08 09:02:50 瀏覽:520
民法觀看 發布:2025-07-08 09:01:38 瀏覽:537
2016國際經濟法在線作業1 發布:2025-07-08 08:50:40 瀏覽: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