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筆書法規格1511
Ⅰ 軟筆書法紙張大小
首先想闡明一下,一般不稱軟筆書法,有一種細質硬海綿做的筆,寫出來的字可以模仿毛筆的效果,不過只能寫小楷,當筆毫需要鋪得太大時,由於這種筆頭是一體的,寫不出毛筆的效果。所以一般還是稱毛筆書法。由於硬筆的流行,很少有人在實用中使用毛筆了。硬筆書法所使用的工具,除了我們日常使用的鋼筆、圓珠筆外,還有用竹筆、筷子等其它一些工具來書法的,但總體上,都是模仿毛筆書法。所以我們正常情況下所說的書法,一般都是指的毛筆書法。
再來回答書法使用紙張的問題。
書法一般是用宣紙來書法(創作),其他可以進行書法創作的紙也是性能接近宣紙的,如毛邊紙、土紙、新聞紙等。宣紙大體上分為三大類:熟宣、生宣、半生半熟宣。
由於熟宣是在生宣基礎上加礬製成,水墨著其上不易滲透,即吸水性不強,寫不出書法所需要的效果,所以一般書法創作使用生宣較好。
我國漢朝就有了紙,隋唐前造紙的主要原料是麻,隋唐時造紙術有了進一步的發展,並傳播到亞洲的許多國家。這一時期的造紙原料擴大到楮皮、桑皮、藤皮、竹等。出現了一些特殊品種紙。如唐代出現了「熟紙」、灑金銀紙、冷金紙等名貴品種以及著名的薛濤箋。
生宣紙的特點是紙質柔軟,透明度弱,吸水性強。因其產在安徽宣城而得名。現在浙江、江西、四川、河北等地也能生產這樣的紙,我們仍統稱宣紙。
宣紙的主要原料是檀樹皮,檀樹皮纖維白而細長,且耐腐。安徽宣城、涇縣一帶盛產檀皮,且泉水清潔,四季長流,具有得天獨厚的造紙條件。
宣紙的特點是質地綿韌,吸水性強,紋理美觀,潔白細密,墨韻層次清晰,不易變色或生蟲腐爛,可以經久不壞,能保存幾百年,有句話叫「壽紙千年」。
生宣紙能使筆墨變化莫測,這是其他紙所不能產生的效果。生宣按其厚薄可分為單宣、夾宣(兩層紙)和三層夾宣等。
宣紙按大小規格上來又可分為:三尺宣、四尺宣、五尺宣、六尺宣、八尺宣、丈二匹宣等。宣紙以製作者命名的,有汪六吉的「六吉宣」;以顏色花紋命名的有虎皮、珊瑚、雲母、冰雪、冷金、泥金、玉版、蟬翼等。
宣紙的保存:主要是防止受潮。否則紙被水浸,皺波不展,影響使用。
我用宣紙的方法是,每次買的紙留下20張,平鋪放置於離地面30cm的實木板上,這些紙是等到十年以後用的。
個人經驗,僅供參考。
Ⅱ 書法常見規格尺寸
書法常見規格尺寸:中國畫宣紙尺寸(單位:CM)
小三尺:50*100;大三尺:69*100 ;三尺全開:100 x 55 ;三尺單條:100 x 27 ;三尺橫批:100 x 55 ;三尺對聯:100 x 27 ;三尺斗方:55 x 50;四尺全開:138 x 69 ;四尺單條:138 x 34 四尺橫批:138 x 69 ;四尺對聯:138 x 34 ;四尺斗方:69 x 68 ;
四尺三開:69 x 46 ;四尺四開:69 x 34 ;四尺六開:46 x 34 ;四尺八開:35 x 34 ;五尺全開:153 x 84 ;五尺單條:153 x 42 ;五尺橫批:153 x 84 ;五尺對聯:153 x 42 ;五尺斗方:84 x 77 ;六尺全開:180 x 97 ;六尺三開:97 x 60 ;六尺對聯:180 x 49 ;六尺斗方:97 x 90 ;七尺全開:238 x 129。
(2)硬筆書法規格1511擴展閱讀:
書法作品格式與尺寸:
書法作品格式,也叫品式或幅式,即書法篇幅的規格形式。書法作品創作過程中採用什麼樣的格式是作品最終是否具有視覺沖擊力的一個重要因素。
書法作品的格式大體上可以分為卷、軸、冊、片四大類,具體有對聯、中堂、條幅、條屏、橫批、斗方、匾額、扇面、手卷、冊頁、手札等。
1、對聯:
對聯即因為書寫中國獨有的楹聯文體而形成的特殊格式,普遍運用於春聯的書寫和傳統建築的庭柱之上,以及中堂的兩邊,如果字數較多的長聯,可以分行書寫,上聯自右向左排行、下聯自左向右排行,這種長聯稱做龍門對。
2、中堂:
因懸掛於廳堂正中央而得名,是用出廠時的原始尺寸,不經剪裁的整張宣紙豎式書寫的作品。四尺整張宣紙豎式書寫的叫「四尺中堂」,六尺整張宣紙豎式書寫的叫「六尺中堂」,以此類推。它的高度(紙的長度)與寬度比約為二比一。
3、條幅:
條幅指豎式、條狀長方形的作品,其長與寬懸殊比例比較大,亦稱直幅或者立軸,通常將宣紙豎向對裁或將宣紙裁成長條形,裝裱之後就成了「立軸」。條幅一般都由整張宣紙順長對折裁開書寫而成,寫在四尺宣紙對開叫「四尺條幅」或「四尺條」;寫在六尺宣紙對開的就叫「六尺條」,以此類推。
條幅與中堂都是豎式長方形的樣式,其區別在於:中堂是用整張宣紙書寫而成;條幅是用整張宣紙順長對開或多開的條形宣紙書寫而成。
4、條屏:
用兩條或兩條以上的條幅,來書寫完成一篇完整文學內容的書法作品。由兩條構成的條屏叫「兩條屏」,由四條構成的就叫「四條屏」,以此類推。
5、橫披:
橫披指橫幅作品,橫長豎短。這種作品,是按宣紙的橫邊長度來稱謂的,譬如:橫邊長度是四尺的就叫「四尺橫披」,六尺的就叫「六尺橫披」,以此類推。這種格式可以寫少數字,自右而左寫一行,也可以橫式直寫形成多行書長篇字。橫披大的可用於建築物上、大廳會議室中懸掛,小的可用於齋室居所布置。
Ⅲ 硬筆書法作品格式要求
書法作品格式詳解
⒈斗方
中國書畫的一種式樣。呈正方形。通常用四尺宣紙對裁兩份,二尺高二尺寬,也可把四尺宣紙裁為八份,稱為「小品斗方」,或「斗方小品」。
斗方是豎行書寫的正方形的作品。書寫內容一般是四行至六行。因為行列多,篇章布局時應十分強調上下左右的大小、開合、呼應及節奏變化等。在創作時,要注意正文與落款的主次關系,款字一般小於正文,要自然生動。
落款可寫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時應留出餘地。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齊,以避免形式的死板。也可在正文後面另佔一行或兩行,上下均不能與正文平齊。印章要小於款字,需離開一字以上位置。
⒉三開
中國書畫的一種式樣。呈長方形,尺寸不等。如用四尺宣紙分三份裁開,稱四尺三開。若用五尺宣紙分三份裁開,稱五尺三開。以此類推,同是三開,尺寸大小不同,四尺三開一般為三尺畫面(實際是二尺七寸,八平方市尺的三分之一)。五尺三開則是十二平方尺的三分之一,每開畫面的面積為四尺。
⒊對幅
中國書畫裝裱的一種式樣。通常兩幅成對懸掛。如書法對幅,稱「字對」或 「對聯」。明清繪畫有「畫對」,是兩幅大小相等的屏條,成對懸掛。也有廳堂正中掛中堂立軸畫,兩邊分掛「字對」,或中間懸掛中常立軸書法,兩側懸掛「畫對」。
⒋中堂
中堂是豎行書寫的長方形的作品。尺寸一般為一張整宣紙(分四尺、五尺、六尺、八尺等,其中小中堂為68CM×45CM)。因為
尺幅比較大,所以需要創作者具有精熟的技法和整體把握作品布局的能力。在創作時,要注意正文與落款的主次關系,要使它們之間主次有別,相應生輝。落款切忌暄賓奪主。落款可寫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時應留出餘地。
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齊,以避免形式的死板。也可在正文後面另佔一行或數行,上下均不宜與正文平齊。印章要小於款字,蓋印一般需離開一字以上位置,蓋在款字的下方,也可蓋在款字左側。
⒌條幅
條幅是豎行書寫的長條作品。尺寸一般為一張整宣紙對裁。安排章法時,應能根據書體的特點,精心構思,立意要新。在創作時,要注意正文與落款的主次關系,。落款要錯落有致,自然生動。落款可寫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時應留出餘地。
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齊,以避免形式的死板。也可在正文後面另佔一行或兩行,上下均不宜與正文平齊。印章要小於款字,蓋印一般需離開一字以上位置,也可蓋在款字左側。
(3)硬筆書法規格1511擴展閱讀
要想寫好字,首先要提高審美意識,也即知道字寫成什麼樣才比較好看,為什麼好看;其次,能用自己手中的筆寫出自己想寫出的好看的形狀,這就是你控制筆的能力,也即運筆基本功。
所以有一定的審美意識和一定的基本功,那就一定能寫好字!無論是提高審美意識,還是加強基本功的訓練,都要求平時多看、多寫、多琢磨,做到眼到、手到、心到。練字沒有任何的捷徑可走。
那麼什麼樣的字,才算是比較好看的字呢,一個字的好壞無非是看它的線條與間架結構;對於一幅字而言,除了單個字要寫得好看外,還要看它的布局(即章法)。
美的線條當是來龍去脈交待清楚、行筆流暢自如、輕重緩急得當,呈現出美的形態與神態,充滿活力,或輕或重、或緩或急、或剛或柔,歸於自然。而交待不清、呆板遲疑、輕重無常的線條自然就是不好看的了。
間架結構,即一個字的筆畫搭配,如筆畫的長短、曲直、擺放的角度,筆畫間的間距、粗細(輕重)、前後照應關系,等等。對於初學者,在字的間架結構上當先求勻稱、端莊為宜,然後才能根據需要與個人的習慣愛好(個性)考慮變化。
布局,也叫「章法」,即字的排列。如字的大小、形狀、排列的位置與擺放的角度、上下左右的照應關系,等等。就毛筆書法而言,還要考慮墨色的濃淡、枯濕的變化,不過實用的硬筆書法可以忽略這些。
就一般實用的寫字而言,章法布局當做到二點:
首先是在一行或一列中,讓每一個字的重心基本在同一條直線上;其次是將字的大小、形狀稍作區分,一般而言,筆畫多的字寫緊湊些,線條盡量細一點,筆畫少的字寫松一點,形狀小的字線條盡量寫粗些。但一般情況下,依然是筆畫多的字大些,筆畫少的字小些。
不過有些筆畫少,但屬筆畫舒展的,也可寫大些,如「中」字的豎畫,「安」字的橫畫,「人」字的撇捺畫等,就可以根據前後字的搭配需要而異。在楷書的章法中,字的大小區分不很明顯;而在行書的章法中,字的大小區分可以十分明顯,有些草書中更加明顯。
另外,在行書中適當誇張個別字的主要筆畫,對整篇來說,也會產生生動美好的效果。比如毛澤東的書法,字的大小變化極大,錯落有致,大氣磅礴,別有一番雄偉的氣勢。
知道了怎麼樣就能把字寫得比較好看,那趕緊去練喲!帶著興趣去練,勤練、多臨摹,既可以加強控制筆的能力,也可以學習別人好的寫法。多看字帖,反復地臨摹,熟能生巧,這就是最佳的方法。只要你堅持這樣做,就一定有大收獲,並且趣從中來呢!
說不準練字會給你的人生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或者從此會改進你的人生!其實不是說不準,而是肯定的,練字的好處很多很多,比如對你的文字水平的提高會大有裨益,比如對你的性格的改善會大有裨益等等,在此,因為篇幅有限,不再贅述,自己在今後的練字過程中去體會。
工具材料與執筆
練字用普通的紙就可以了。當然,用鋼筆寫時,要求紙不洇水。練字所使用的筆,也是普通的鋼筆就可以了。鋼筆最好是出水流暢些,尤其是使用碳素墨水,經常要用清水洗一洗,因為碳素墨水容易結塊塞筆。用鋼筆時,還要注意在不寫時及時套上筆套,以免水分揮發使墨水結塊而塞筆。
關於執筆方法,說法不一,對於毛筆,有「執筆無定法」之說,也有人說「初學者握筆要緊一點,可以練力量,熟練後,就要求能時松時緊,運筆自如」。甚至執筆的部位不同,所寫出來的字的形態也會有很大的差別。
對於硬筆,一般的執筆法,是以中指在下部頂住筆,以食指與大拇指在上部夾壓住筆以能控製得住筆,書寫起來舒適自然,以筆向各個方向能運用自如為准。執筆部位低,控制筆的能力增強,但書寫時就難以舒展得開。
執筆部位高,筆難控制些,但書寫長的、舒展的筆畫,就能運筆自如些,所以,要自己去認真琢磨、認真體會,找到適合自己的執筆方法。
你不妨拿支筆來試一試,在稿紙上隨意寫一些容易寫的字,或大或小、或快或慢、或緊握筆或輕握筆、或執低點或執高點,多試試,看看是否能運用自如。經常這樣做,不但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執筆方法,還可以活動手腕,熟悉筆性,使手、眼、心達到更好的協調統一。
寫字時,坐姿也很重要,足安、頭正、胸挺、臂開、腹收,這是較佳的學習坐姿,自然也是寫字時當遵循的。有的人,只有把紙斜放才能把字寫正,把紙正放字反而會寫歪了,這只是習慣問題,慢慢通過逐步的、一點一點的糾正,可以改掉這個習慣。最終要做到頭、身、眼、紙等,都應該端正為佳。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硬筆書法
Ⅳ 字帖一般是什麼規格的
《標准楷書鋼筆字帖》為劉明程所編,海峽文藝出版社出版的《青少年硬筆書法叢書》之一 。
裝幀: 平裝
開本: 16開
Ⅳ 寫硬筆書法的紙一般多大
那就要看你要寫多少字,字體有多大。。。等等,一般寫12-14號的字建議用16開的白紙,這樣看起來比較美觀。
Ⅵ 書法田字格尺寸是多少
硬筆書法標准田字格10X13(A4紙)。
書法是世界上文字表現的藝術形式,包括漢字書法、蒙古文書法、阿拉伯書法和英文書法等。其中「中國書法」,是中國漢字特有的一種傳統藝術。
從廣義講,書法是指文字元號的書寫法則。換言之,書法是指按照文字特點及其涵義,以其書體筆法、結構和章法書寫,使之成為富有美感的藝術作品。
漢字書法為漢族獨創的表現藝術,被譽為:無言的詩,無行的舞;無圖的畫,無聲的樂。
Ⅶ 硬筆書法用紙的規格、尺寸、顏色有哪些,請賜教
從紙的種類來看,適應多種需要的紙張,規格也是多種多樣,單就常用於印刷和適宜硬筆書寫的就有考貝紙、凸版紙、新聞紙、畫報紙、單面膠版紙、雙面膠版紙,雙膠凹版紙、米黃書皮紙、白書皮紙、白版紙、塗料紙、樹脂封面紙、銅版紙等等;如果走進紙張商店,你還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繪畫紙、蠟光紙、沙紙、宣紙等等,不一而足。同類紙中,還以每張的克重厚薄分有不同品種。沒有較深的專業知識,最重要的紙張還是宣紙。
宣紙作為毛筆書法包括國畫創作的主要用紙,是因為其具備了吸附變化多端的軟筆水墨的種種特性。可以說,沒有宣紙,就沒有中國書法藝術和中國水墨畫藝術,此論並不過分。
宣紙是書畫創作的主要用紙,宣紙更細膩地體現出書畫創作中運筆的徐疾急緩、墨色的濃淡枯潤待藝術情趣。其用途也十分廣泛,除了書法繪畫,還可用來印刷名貴的書籍、圖牒,作摺扇扇面等,因為其防蛀保存都比其它紙好。所謂的「紙壽千年」,指的也是宣紙。現存的我國古書畫作品,大部分都是用宣紙創作並裱裝的,有的已歷上千年,至今仍然色澤清高,質地完好。
宣紙又分生宣和熟宣兩種。生宣易「吃墨」,即沁透性強,著墨時視水之多少即刻化開。固購紙或著筆前,人們喜用水沾一下,辨別生熟的沁透性。
生宣較適用於寫意畫的書法創作,在書法方面,用來寫方寸以上的真行草隸,在墨彩、筆劃等方面要求變化起伏大的書法作品,又特別是現代派作品,效果特佳。書法在一般情況下都不用熟宣。生宣中又分為單宣、單夾宣、雙夾宣、三層宣等,這主要區別於厚薄。單宣適於方寸以上草、行草、行楷,即字體較大的條幅;夾宣適於寫字、楷書、隸書和篆書,以防沁浸過快過大,那些吃墨量特大的大字也宜夾宣,以免劃損紙張,生宣中依配料不同又分特凈類、棉料類和凈皮類。資質依次遞減。但也是因人而異,因用途而異,有人喜用質面較粗糙、色澤較顯陳舊的宣紙創作。
熟宣又叫「礬宣」、「加工宣」、「素宣」,其特點是不涸水。適於工筆畫和寫蠅頭小楷字。這種宣紙經礬水處理過,除不涸水外,仍保持生宣的各種特性。我們上面所說過的「薛濤箋」、「澄心堂紙」等花箋都屬熟宣,此外一些用於寫對聯的各式虎皮宣也是熟宣。
硬筆書法基本已脫宣,成為新時代的一種新書法,毛筆書法在用「紙」
Ⅷ 硬筆書法所需要的紙及格式
紙張多採用A4復印紙或白卡紙,這主要看你的作品的展現形式是什麼樣!
Ⅸ 練字的鋼筆要用多粗的
一般的剛練字的用0.5mm就行。
0.38mm的太細了,寫出字來不豐滿,結構也掌握不好;0.7mm的又太粗了,新手不容易掌握。
但是對於硬筆書法家來說就不適用了。有的硬筆書法家喜歡表現線條的美和變化,經常用特細尖的鋼筆;
有的硬筆書法家喜歡表現剛勁或豐滿的字體,經常就用特粗筆尖的鋼筆
拓展資料;
鋼筆由筆尖、墨囊、握位、筆桿、上水/儲墨機制組成,筆尖,可以說是鋼筆最為關鍵的部位之一,從細到粗,各種變化都有『
一般常見的鋼筆筆尖尺寸以「B、M、F、EF」為主,由粗到細是B>M>F>EF,筆尖尺寸每家筆廠在規格上也會有些許差異,當然,這是不可避免也是很正常的。
依通常的書寫習慣,西方人在使用鋼筆上多以 M 筆尖為主,而簽名時選用 B 筆尖。中文書寫上因為筆劃繁雜,一般可採用 M、F 或是更細的 EF 筆尖。
如果想有個參照的話,F型筆尖寫出的字體跟碳素筆0.5MM的相近。對於練字用的鋼筆,經調查顯示,中等M型(0.5-0.6MM)筆尖更適合練字,加上配套措施,容易在短期內出效果。
參考鏈接;網路- 鋼筆種類
Ⅹ 大學生鋼筆書法比賽紙張規格
一般是不超過一張A4紙,當然,小了也不好,不佔優勢。所以都是一張A4紙的大小。
網上有很多專門的硬筆書法作品紙,你可以買點,參加比賽用。
如果自己製作,也可以,一定要在形式和裝幀效果上用用心。比賽不僅僅是看實力,還要看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