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誡勉談話條例

誡勉談話條例

發布時間: 2022-01-06 10:19:01

⑴ 關於對黨員領導幹部進行誡勉談話和函詢的暫行辦法的誡勉類別

(一)警示提醒。針對群眾有舉報、社會有反映,違反基本道德要求,有腐敗苗頭和傾向性的問題,以詢問、告誡為主要內容,及時給予警示和提醒。
(二)誡勉督導。對在工作中出現的問題,本著既糾正偏差又保護工作熱情的原則,以督察引導、勉勵幫助為主要內容,促其從思想上認識問題,從行動上改正缺點。
(三)訓誡糾錯。對有些輕微違紀行為和一般性錯誤的問題,本著「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原則,以批評訓示、強制改正為主要內容,給予訓誡和糾正。

⑵ 公務員給予誡勉談話使用哪一條款

摘要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問題。

⑶ 紀委依據什麼制度規定來進行誡勉談話

依據《關於對黨員領導幹部進行誡勉談話和函詢的暫行辦法》的規定進行誡勉談話。

黨員領導幹部有下列情況之一的,應當對其進行誡勉談話:

(1)不能嚴格遵守黨的政治紀律,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上級黨組織決議、決定以及工作部署不力;

(2)不認真執行民主集中制,作風專斷,或者在領導班子中鬧無原則糾紛;

(3)不認真履行職責,給工作造成一定損失;

(4)搞華而不實和脫離實際的「形象工程」、「政績工程」,鋪張浪費,造成不良影響;

(5)不嚴格執行《幹部任用條例》,用人失察失誤;

(6)不嚴格執行廉潔自律規定,造成不良影響;

(7)其他需要進行誡勉談話的情況。

(3)誡勉談話條例擴展閱讀:

中央紀委、中央組織部下發的《關於對黨員領導幹部進行誡勉談話和函詢的暫行辦法》根據《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試行)》而制定,本辦法的制定是為加強和改進對黨員領導幹部的日常教育和管理。

該辦法規定了應對黨員領導幹部進行誡勉談話的七種情況,指出誡勉談話時應當向談話對象說明談話原因,並應採取適當方式對誡勉談話對象存在的主要問題的改正情況進行了解。紀律檢查機關和組織(人事)部門也可以用書面形式對黨員領導幹部進行函詢;

明確了黨員領導幹部述職述廉的適用范圍,指出述職述廉的主要內容是學習貫徹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情況,執行民主集中制情況,履行崗位職責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情況,遵守廉潔從政規定情況,存在的突出問題和改正措施,其他需要說明的情況;

要求在述職述廉前,黨委(黨組)要廣泛徵求幹部群眾對領導班子成員的意見,並由主要負責人如實反饋給本人。紀律檢查機關和組織(人事)部門要加強對下一級領導班子開展述職述廉工作的督促指導。在地方黨委、政府領導班子中擔任兩個以上領導職務的黨員幹部,應當分別在任職的領導班子民主生活會上述職述廉。

⑷ 誡勉談話提幾點要求

黨員領導幹部有下列情況之一的,應當對其進行誡勉談話:(1)不能嚴格遵守黨的政治紀律,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上級黨組織決議、決定以及工作部署不力;(2)不認真執行民主集中制,作風專斷,或者在領導班子中鬧無原則糾紛;(3)不認真履行職責,給工作造成一定損失;(4)搞華而不實和脫離實際的「形象工程」、「政績工程」,鋪張浪費,造成不良影響;(5)不嚴格執行《幹部任用條例》,用人失察失誤;(6)不嚴格執行廉潔自律規定,造成不良影響;(7)其他需要進行誡勉談話的情況。

⑸ 誡勉談話要求

誡勉談話是對思想、工作、作風等方面存在問題的幹部進行教育的一種形式,由組織和紀律監察部門對幹部談話規誡、監督管理,並組織跟蹤考核。誡勉談話主要是對有輕微違紀行為或有苗頭性、傾向性問題的黨員、幹部進行談話、誡勉教育,達到提前打招呼、及時提醒、教育挽救的目的。誡勉談話要嚴格要求,指出其存在問題,分清是非責任,督促整改,幫助其汲取教訓,防微杜漸,使談話對象少犯或不犯錯誤。具體的制度和實施細則由各個單位參照中央文件分別制定。

中文名
誡勉談話

問題類型
思想、工作、作風

教育對象
黨員、幹部

教育者
組織和紀律監察部門

目的
幫助其吸取教訓,防微杜漸

方式
談話規誡、監督管理

內容
經組織考察、民主測評、民主生活會或年度考核,凡屬下列情況之一,雖夠不上法紀處分,但群眾信任程度差,工

誡勉談話
作消極怠工,組織紀律觀念不強,問題確實突出的,均應實行誡勉。

1、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和各項方針政策及分局的各項安排不力,全局觀念不強,組織觀念淡薄,不思進取,工作消極,得過且過,自由主義嚴重者;

2、不能正確貫徹黨的民主集中制原則和各項規章制度,不能積極維護黨中央、上級黨組織的權威,影響和削弱黨組織凝聚力、戰鬥力,損害黨和群眾的關系;在班子內部鬧不團結,不能按黨性原則和領導幹部的標准嚴格要求自己;幹部職工不服從領導,分配的工作不去完成或者完成的質量和效率低,組織紀律鬆散,直接影響工作者;

3、缺乏事業心和責任感,工作不扎實,作風飄浮,脫離群眾,脫離實際,不能很好地履行自己的職責,政績平平,無特殊情況完不成組織下達的任務和指標,或因瀆職造成工作失誤較多,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較差,追名逐利,弄虛作假,欺上瞞下者;

4、領導幹部和一般幹部職工思想意識較差,道德品質等方面存在問題,不能廉潔自律,以權謀私;群眾反映較大者;

5、因其他問題組織認為需要實行誡勉者。

程序方法
1、對幹部職工的誡勉,根據我局實際,實行統一管理,分級負責的辦法進行。對各科、室、所、隊、協會及服務中

⑹ 誡勉談話暫行規定

中央紀委、中央組織部下發的《關於對黨員領導幹部進行誡勉談話和函詢的暫行辦法》根據《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試行)》而制定,本辦法的制定是為加強和改進對黨員領導幹部的日常教育和管理。

⑺ 黨紀處分,組織處理,誡勉談話有什麼不同

黨紀處分,組織處理,誡勉談話三者不同:

職責不同。誡勉談話與紀律處分、組織處理各司其職,都是黨組織對有問題的黨員進行教育、管理、監督的措施;

適用范圍不同。黨紀處分只能適用於黨員幹部,組織處理,誡勉談話無論是否為中共黨員都可以適用這兩種措施;

形式不同。組織處理和誡勉談話是對思想、工作、作風等方面存在問題的幹部進行教育的一種形式,由組織部門和紀檢監察機關對幹部談話規誡、監督管理,並組織跟蹤考核;誡勉談話主要是對有輕微違紀行為或有苗頭性、傾向性問題的黨員、幹部進行談話、誡勉教育,達到提前打招呼、及時提醒、教育挽救的目的。

(7)誡勉談話條例擴展閱讀

根據中紀發[2008]19號文中的精神,組織處理是指黨組織按照幹部管理許可權,對涉嫌違反黨紀的黨員幹部,進行必要的崗位、職務調整的組織措施。

文件中,組織處理的方式有三種。

幹部選拔任用工作中的組織處理,是指黨委(黨組)及其組織(人事)部門按照幹部管理許可權,對違反《幹部任用條例》、《組織人事幹部行為若干准則》等有關規定,尚構不成紀律處分的主要責任人以及其他直接責任人,採取的處理措施和教育手段。

組織處理主要有批評教育、通報批評、調離、降職、責令辭職、免職等形式。在實際工作中,組織處理還包括批評教育、通報批評、降職、責令辭職等,誡勉談話不屬於組織處理 。

組織處理由紀檢機關與組織(人事)部門共同研究決定。

組織處理和行政處理、黨紀處分、司法處理是不同的概念,不能相互替換,但可以同時使用。

一個犯了錯誤的黨員領導幹部,可能在被調查期間受到組織處理,在調查結束後同時受到黨紀處分和行政處分,如果情節嚴重觸犯刑律,還可能被移送司法處理。

一般必須處理一年後,經組織考察,本人確實認識並改正錯誤,符合提拔任用條件的,才可以根據工作需要提拔使用。

根據中央紀委監察部2015年10月19日選登的互動交流答復內容,組織處理具體形式為:《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責任追究辦法(試行)》規定的組織處理方式包括調離崗位、引咎辭職、責令辭職、免職、降職等方式。

《關於實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規定》規定的組織處理方式包括責令辭職和免職等;《中國共產黨巡視工作條例》等多部黨內法規和規范性文件也都把組織處理作為追究違紀責任的措施之一。

因此,執紀中如何進行組織處理,要視具體問題和具體規定而定。關於組織處理的影響期以及在工資待遇等方面的處理,也要根據具體情況和具體規定來確定,不能一概而論。

⑻ 批評教育,誡勉談話兩個處分依據是什麼

組織處理主要包括批評教育、誡勉談話、責令檢查、通報批評、取消評先、調離崗位、責令辭職等7種形式。

依據《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第八條規定:對黨員的紀律處分種類:警告;嚴重警告;撤銷黨內職務;留黨察看;開除黨籍。黨員受到警告處分一年內、受到嚴重警告處分一年半內,不得在黨內提升職務和向黨外組織推薦擔任高於其原任職務的黨外職務。

對於違犯黨的紀律的黨組織,上級黨組織應當責令其作出檢查或者進行通報批評。對於嚴重違犯黨的紀律、本身又不能糾正的黨組織,上一級黨的委員會在查明核實後,根據情節嚴重的程度,可以予以:改組;解散。

黨內紀律處分的相關要求

1、黨組織在紀律審查中發現黨員有貪污賄賂、濫用職權、玩忽職守、權力尋租、利益輸送、徇私舞弊、浪費國家資財等違反法律涉嫌犯罪行為的,應當給予撤銷黨內職務、留黨察看或者開除黨籍處分。

2、黨組織在紀律審查中發現黨員有刑法規定的行為,雖不構成犯罪但須追究黨紀責任的,或者有其他違法行為,損害黨、國家和人民利益的,應當視具體情節給予警告直至開除黨籍處分。

⑼ 對黨員 領導幹部進行誡勉談話有哪些規定

誡勉談話指發現領導幹部在政治思想、履行職責、工作作風、道德品質、廉政勤政等方面的苗頭性問題,黨委 (黨組)、紀委和黨委組織部門應當按照幹部管理許可權及時對其進行談話。對該領導幹部提出的誡勉要求和該領導幹部的說明及表態,應當作書面記錄,經本人核實後,由組織(人事)部門或紀律檢查機關留存。 黨員領導幹部有下列情況之一的,應當對其進行誡勉談話: (1)不能嚴格遵守黨的政治紀律,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上級黨組織決議、決定以及工作部署不力; (2)不認真執行民主集中制,作風專斷,或者在領導班子中鬧無原則糾紛; (3)不認真履行職責,給工作造成一定損失; (4)搞華而不實和脫離實際的「形象工程」、「政績工程」,鋪張浪費,造成不良影響; (5)不嚴格執行《幹部任用條例》,用人失察失誤; (6)不嚴格執行廉潔自律規定,造成不良影響; (7)其他需要進行誡勉談話的情況。

熱點內容
宣傳民法典講話 發布:2025-07-08 10:51:34 瀏覽:224
合同法賠償損失怎麼寫 發布:2025-07-08 10:49:59 瀏覽:570
國內鐵路運輸法規 發布:2025-07-08 10:28:07 瀏覽:813
律師風險代理規定 發布:2025-07-08 10:24:24 瀏覽:726
法院幹警廉潔自律 發布:2025-07-08 10:24:21 瀏覽:668
道德這有嗎 發布:2025-07-08 09:53:07 瀏覽:952
個人財產聲明書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7-08 09:51:21 瀏覽:18
刑法二百三十四條第一款 發布:2025-07-08 09:20:46 瀏覽:636
澄海幾個法院 發布:2025-07-08 09:14:24 瀏覽:501
國際勞動合同法 發布:2025-07-08 09:13:21 瀏覽: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