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轉讓法規
1. 急求關於房屋轉讓過戶的法律問題!
1、首先要看《拆遷安置協議》中有無對買賣交易的約束、被拆遷安置的成員有幾個。回
2、如果單方面違答約當然要承擔違約責任。
3、你所說「在協議中添加並變更補償費」也就是合同約定的違約賠償,合同有效,違約一方應按合同約定對另一方進行賠償。
4、雙方自願且合同條款不與《拆遷安置協議》及法律沖突,就屬於有效合同。
另外值得注意的一點是:該房屋如果屬於被拆遷安置成員家庭的唯一住房,一旦出現糾紛,執行起來會比較麻煩。
2. 集體土地上房屋轉讓的法規有哪些
目前還沒有專門的關於集體土地房屋不允許轉讓的法律、法規。因內房屋買賣確定的「地隨容房走」原則,集體土地上的房屋允許集體組織內部轉讓,但該房屋所佔的集體土地(也叫宅基地)使用權也一並轉讓,而目前我們國家對於集體土地上房屋轉讓沒有規定登記制度,該原因來源於集體土地禁止轉讓的規定,如《土地管理法》第63條:「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權不得出讓、轉讓或出租用於非農業建設」。
3. 關於房屋轉讓的法律問題
你好;不知你所說的物業現在是否已收樓?現在已辦出產權證沒有?版
如果現在已收樓權在住並已辦好產權證了,那麼你們可以先簽訂房屋買賣協議,並立好你付3萬的好處費收據,盡量寫上是因為購買該物業的費用!還有保存好你所付過的所有款項收據,一定要在買賣協議上明確註明在產權證滿五年時賣方必須無條件的配合你去辦理過戶手續!你們寫好這些後一定要去辦理合同協議公證!因為你們所簽訂的合同協議均是實物,公證處會受理你的合同公證!但是公證你們的合同內容!!!
如果還沒有辦理出產權證的話,你們所簽的那些能否辦理公證,這就要視乎是在地區是否可以了!正常來說,沒有出產權證的物業,公證處是不受理該物業的合同公證!因為還是屬無證商品,是屬不合法的!你可以到當地的公證處查詢一下!
4. 二手房交易中有哪些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政策
二手房買賣合同糾紛來中適用法律法源規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城市商品房預售管理辦法》,《物權法》,《擔保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等。
二手房交易中房地產買賣合同中規避國家稅收的價格條款無效。該無效部分不影響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當事人以逃避稅收為由請求確認合同全部無效的,不予支持。
買賣雙方為逃避稅收在居間買賣合同中約定虛假成交價,一方要求以真實成交價訂立現售合同,對方不同意導致現售合同未能訂立的,視為房地產買賣合同不成立。原居間買賣合同沒有約束力,當事人請求適用定金罰則、賠償損失或者支付傭金的,不予支持。
(4)房屋轉讓法規擴展閱讀:
房地產買賣合同中付款方式等其他條款在不同合同中約定不一致的,應認定符合當事人真實意思的條款有效,非真實意思的條款對當事人沒有約束力。
房屋登記的所有權人出賣共有房屋,合同當事人或其他共有人以出賣人擅自處分房屋侵害了共有人權利為由主張房地產買賣合同無效的,不予支持,但是買受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房屋為登記權利人與他人共有的除外。
5. 國家對房屋買賣的規定
國家對房屋買賣的規定有一條。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下稱商品房買賣司法解釋)第五條規定:「商品房的認購、訂購、預訂等協議具備<商品房銷售管理辦法>第16條規定的商品房買賣合同的主要內容,
並且出賣人已經按照約定收受購房款的,該協議應當認定為商品房買賣合同。」根據最高法院民一庭的觀點,商品房認購、訂購、預訂等協議是在開發商取得立項、規劃、報建審批手續至取得商品房銷售許可證之前簽訂的預約性質的合同(事實上預約合同的簽訂並不限於這個期間)。
為保障交易安全,保護業主權益,促進簽約,規定具備合同實際履行條件的預約合同,應當認定為本約合同。
(5)房屋轉讓法規擴展閱讀:
房屋買賣案例:
新華社海口3月26日電(記者王存福)海口市住建局近日印發通知,要求在商品房買賣合同簽訂之日起30日內進行網簽備案,嚴禁滯後網簽。
根據《關於規范新建商品房買賣合同網簽備案管理的通知》,每月1日至25日,房地產開發企業應向海口市房屋交易與產權管理中心提交當月銷售房源網簽備案資料,經審核符合規定的,予以辦理網簽備案手續;當月25日後銷售的,可在次月申報辦理網簽備案手續。逾期申報網簽備案的,需重新進行審核。
通知要求,房地產開發企業與購房人確定購房意向前,應先到海口市房屋交易與產權管理中心核查購房人資格,確認符合購房條件後,方可簽訂認購協議(購房合同)及收取購房款;在提交網簽備案資料時,應當對提交資料的真實性作出書面承諾。
參考資料來源:央視網-海口:新建商品房買賣合同嚴禁滯後網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