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公證不過戶有法律效力嗎
⑴ 買房子,不過戶,簽協議,公正,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不動產的所有權變更以過戶登記為准.沒有辦理登記手續不能對抗善意的第三人回.也就是說,賣房人將答原本該賣給你的房子賣給了第三人,只要第三人善意取得並辦理登記後,這個房子就是第三人的了,你就不能依據與賣房人的先合同來要求第三人退房.你只能要求賣房人承擔責任.但是向第三人要房是沒門了.所以一定要辦理登記手續. (就算你交了全部房款,但沒有辦理過戶登記,只要第三人是善意,你一樣得不到房子.)
⑵ 房子可以公證不過戶嗎
有的購房者為了避稅只公證不過戶,有的購房者因為房子在抵押或者無法正常上市交易,也只公證不過戶。但您可知道,不過戶就意味著產權依舊歸賣方所有?如果二手房交易只公證不過戶,賣方若要求撤銷合同或導致房屋被查封,作為購房者你很可能房財兩空。如果買房只做公證不過戶有什麼風險呢?現在跟著Q房網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一、房屋買賣只公正不過戶可以嗎?
一般來說,二手房交易選擇房屋公證而不是直接過戶的話,是為了少交營業稅,還有可能是因為房屋本身還沒有辦下房產證或有其他問題。希望做公證的一般有房屋中介、炒房者或房屋本身有問題的,如辦不下房產證的人,他們為了讓購房者安心,就進行房屋公證,但其實,這種做法並不保險,對房屋交易也沒有保障。
我國法律規定不動產權是登記注冊制,沒有產權證,就仍沒有所有權。也就是說,房子做了公證以後,房子還是屬於賣房者的。中介很可能在公證之後,撤銷委託書或補辦房產證。因此,購房者買二手房時還是直接過戶比較保險,不要一味貪圖便宜。
二、房屋買賣只公正不過戶有什麼風險?
1.為了逃避營業稅,暫不過戶。這樣的房子雖然有了產權,看似保險,但仍存在著交易不成功的風險。由於房屋整體出於增值趨勢,賣房者可能因房屋增值大而要求取消交易。雖然簽訂了合同,也進行了公證,但法院就此類糾紛判決時,不一定會判房子屬於購房者。
2.房屋權利受到限制。比如,房屋產權所有人由於民事訴訟、刑事懲罰等,使房子被查封、抵押,賣方權利就不能全面行使。
3.房屋共有人不同意賣房。房屋共有人通常指房主的妻子或丈夫,購房者在買房時要房主與共有人都同意才行。
4.賣房者對房屋沒有產權,只有使用權。比如一些單位分房後,房子就由職工一直居住,但是單位並沒有將房子產權轉給職工個人,此時居住者對房子只有使用的權利,而沒有買賣的權利。這樣的房屋買賣合同,一般公證處不予公證,即使公證了也不具法律效力。
5.聯建房、小產權房拿不到產權證。這類房屋是無法取得合法房產證的,如不符合城市規劃,政府可以對這類房屋進行無償拆除,所有損失只能購房者自己承擔。
6.產權證仍在辦理的過渡類型房產。當房地產公司的相關手續不齊全時,開發商可能會推遲給買受人發放房產證,此時一手買房人面臨拿不到房產證的風險。一手賣房人再賣出後,風險就轉嫁給了二手購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