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重慶司機法律責任

重慶司機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1-11-16 21:50:58

Ⅰ 重慶公交車墜江事件 按法律責任的分類,乘客和司機構成什麼法律責任

您好,如果按照法律責任劃分,公交司機責任更大。人已去,雖然不會追究兩位的責任啦,但是公交公司在保險賠付後還應該承擔不足的賠償責任。凡是司機都知道,緊急情況下,人下意識方向盤的走向。別的不說啦。

Ⅱ 法律問題,在此案中司機張某是否要承擔法律責任,有何法律依據

因為司機是承攬關系,因此司機要負責任的。但由於不知情,可以減輕司機的責任。

Ⅲ 為什麼重慶一司機開「斗氣車」會被判刑

重慶一司機今年5月因開「斗氣車」,最終導致交通事故。近日,該司機陳某因構成危險駕駛罪,被法院判處拘役二個月,緩刑四個月,並處罰金五千元。

據了解,今年5月4日上午,陳某駕駛越野車從重慶梁平區雙桂街道啄子岩往機場路行駛,在一路口准備調頭時,險些與一輛小轎車發生碰撞,並引起對方駕駛員張某的不滿,雙方發生口角。陳某隨即在車流量大的機場路主幹道上駕車超速追趕張某所駕車輛,並在超過張某車輛後多次變道行駛。

今年8月5日,梁平區人民法院依照刑法相關規定,判處陳某拘役二個月,緩刑四個月,並處罰金五千元。

警方提醒,開「斗氣車」危害公共安全,不但要負交通事故的全責,還將被追究刑事責任。如果在駕車時遇到對方開「斗氣車」的行為,應及時停車並報警,避免發生事故危及安全。

Ⅳ 發生交通事故以後,司機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一)行為責任原則
如果當事人對某一起交通事故負有責任,則必定因其由行為引起,沒有實施行為的當事人不負事故責任。
交通事故認定是確定當事人行為在事故中所起作用程度的技術認定,在認定交通事故責任時,應實事求是地表述當事人行為在事故中所起作用的程度,不須考慮法律責任問題。《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規定「公 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根據交通事故當事人的行為對發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確定當事人的責任」。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是過錯認定原則。當事人的行為對發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即指有因果關系的行為在事故中的所起的作用;過錯的嚴重程度。其中「過錯的嚴重程度」是以「當事人的行為」為前提的。在認定交通事故責任時,先看「當事人的行為對發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然後,確定該行為過錯的嚴重程度」。
(二)因果關系原則
根據《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第四十五條第一款的規定,認定交通事故責任時,必須認定哪些行為在事故中起作用及作用的大小。關於那些行為在事故中起作用,與事故有直接因果關系的行為才起作用。
當事人存在有違法行為,是否一定在事故中起作用,違法的嚴重程度與在事故中的作用並不成「正比」,有些行為並不違法,但在事故中也起到了作用,也有些違法行為很嚴重,但在事故中並未起作用。行為與該事故的發生沒有因果關系,也沒有加重事故後果。同樣,交通事故當事人的某些違法行為也不一定是導致事故的原因。要確定交通事故當事人的責任,其行為必須與事故有因果關系。交通事故認定是技術認定,在確定行為與事故因果關系時,只需要確定行為人的行為是否事實上屬於事故的原因即可。
(三)路權原則
路權原則即各行其道原則.《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車輛、行人應當按照交通信號通行;遇有交通警察現場指揮時,應當按照交通警察的指揮通行;在沒有交通信號的道路上,應當在確保安全、暢通的原則下通行」。各行其道原則是交通安全的重要保證,是交通參與者參與交通的基本原則。現代化交通設施給所有的交通參與者規定了各自的通行路線,行人、不同類型的非機動車和機動車都有各自規定的通行路線。然而,在當前的交通環境中,極少有絕對的「專用道路」,「借道通行」必然存在。在強調交通參與者各行其道的同時,也要規范交通參與者使用非其法定優先使用道路的行為,即「借道通行」的行為。在科學的管理制度下,交通參與者在使用非其法定優先使用的道路時,必須遵守一定的原則,這樣才能確保安全。
(四)安全原則
1、合理避讓原則。
交通事故的形態千變萬化,事故原因多種多樣,交通參與者在享受通行權利的同時,如遇他人侵犯己方的合法通行權,必須做到合理避讓,主動承擔維護安全的義務。如果發生了交通事故,應怎樣分析雙方的行為在事故中所起的作用呢?事故責任的劃分,先確定一方已違反了通行規定,後分析另一方如何處置,再以事故發生時雙方是否盡到了安全義務來衡量雙方行為的作用並劃分責任。
2、合理操作原則。
合理操作原則為:交通參與者在參與交通運行時,為了保證交通安全,應主動杜絕一些法律法規未禁止,但有可能存在危險隱患的行為。如果實施了上述行為且造成了交通事故,應負事故責任。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二條第一款的規定:「機動車駕駛人應當遵守道路交通法律、法規的規定,按照操作規范安全駕駛、文明駕駛」。首先,每個交通參與者在參與交通運行時,都有自己的操作習慣,一些習慣存在著危害交通安全的隱患,而法律不可能列舉在參與交通時可能出現的所有行為。其次,再完善的法律也難以對全部交通行為做出無遺漏的規定。在法律實施後,社會上會出現新的事物參與到道路交通運行中,這些新事物也許存在危害交通安全的隱患。適用合理操作原則認定交通事故責任,應著重考慮「雖未違法,但存在交通過錯」的行為。
(五)結果責任原則。
行為人的行為雖未造成交通事故的發生,但加重了事故後果,應負事故責任,即結果責任原則。確定該原則主要原因有兩個方面:
第一、技術認定的客觀性。
從技術的角度出發,造成交通事故的原因可分為發生原因和結果原因兩種,這兩種原因共同導致了交通事故的結果。嚴格來說,這兩類原因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和地位有一定的區別。發生原因是主動打破交通平衡環境的因素,有一定的主動性。結果原因是在外在因素的作用下,才能造成結果的因素,有一定的受動性。這兩類原因並不是完全孤立的,有時一種原因既含有發生因素也含有結果因素。比如,貨車超載運輸硫酸,車輛在轉彎時,駕駛員因車輛超載而不能有效控制,致使車輛佔用對向車道,與對向車輛碰撞,此時超載表現為發生原因。由於車輛超載,捆綁不牢固,硫酸罐落下地面後摔裂,硫酸泄露腐蝕車輛和路面,超載在此表現為結果原因。一般認為,發生原因的作用大於結果原因,但]發生原因和結果原因在一起事故中的作用方式不盡相同,在事故中的作用大小也不能一概而論,必須從實際出發,在充分調查取證的情況下綜合考慮。交通事故認定是全面、客觀反映交通事故成因的技術認定,應該客觀、科學、公正地表述事故成因。作為證據,當事人的過錯客觀地造成了事故後果或是造成後果的原因之一,有過錯的當事人就應該負事故責任。
第二、增強交通參與者維護交通安全的意識。
交通環境是一個復雜的大系統,交通參與者是其中的子系統,為了維護大系統的正常運轉,子系統必須要正常運轉,這要求每一個交通參與者都必須自覺遵守交通法律法規。任何一個違反交通法律法規的行為,都存在影響交通環境正常運轉和導致交通事故的隱患。為了保障交通安全,任何人在參與交通時都要自覺遵守交通法律法規。同時,對違反交通法律法規,違法行為是加大事故後果原因的違法者認定事故責任是非常必要的。

Ⅳ 私人僱傭拉貨車的司機出了事故, 僱主對於司機的醫葯費用要承擔多少責任事發地重慶市區

這是個人之間形成了勞務關系,提供勞務一方因勞務自己受到損害的,根據雙方各自的過錯承擔相應的責任。對於本案而言,交通部門認定你方承擔70%責任,可以說明司機在本案中是富有重大過錯的,現在主要就是看一下僱主對這起事故存不存在過錯,存在多大過錯,這直接影響到雙方的責任分擔,根據你所說的情況,我初步判斷僱主可能不承擔責任或者只承擔少部分責任。

Ⅵ 交通事故司機與車主責任是怎麼劃分的

交通部門認定責任後,司機和車主承擔連帶的民事賠償責任。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九條規定。雇員在從事僱傭活動中致人損害的,僱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雇員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人損害的,應當與僱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僱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的,可以向雇員追償。前款所稱「從事僱傭活動」,是指從事僱主授權或者指示範圍內的生產經營活動或者其他勞務活動。雇員的行為超出授權范圍,但其表現形式是履行職務或者與履行職務有內在聯系的,應當認定為「從事僱傭活動」。

(6)重慶司機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如果當事人對某一起交通事故負有責任,則必定因其由行為引起,沒有實施行為的當事人不負事故責任。交通事故認定是確定當事人行為在事故中所起作用程度的技術認定,在認定交通事故責任時,應實事求是地表述當事人行為在事故中所起作用的程度,不須考慮法律責任問題。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規定「公

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根據交通事故當事人的行為對發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確定當事人的責任」。

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是過錯認定原則。當事人的行為對發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即指有因果關系的行為在事故中的所起的作用;過錯的嚴重程度。其中「過錯的嚴重程度」是以「當事人的行為」為前提的。在認定交通事故責任時,先看「當事人的行為對發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然後,確定該行為過錯的嚴重程度」。

參考資料:網路-交通事故責任

Ⅶ 重慶一司機被前車多次加塞,前車司機會被如何處罰

重慶一司機被前車多次加塞,前車司機會被如何處罰?

一、重慶一司機被前車多次加塞是怎麼回事?

開車上路,我們大家都知道需要有序的前進,但是有的司機在開車上路的時候卻特別的急躁,在重慶一條道路上,司機們都正常有序地往前行進者,但是這個時候卻突然出現了一輛車,頻繁地從另一輛車的前面進行加塞的行為,導致後面的車不斷的需要停車,並且還造成周圍其他的車輛的正常行駛受到了影響嚴重的危害其他司機的駕駛安全。

Ⅷ 公司請司機開車出事後司機要承擔什麼責任,公司要承擔什麼責任

公司請司機開車,如果是在執行工作任務時發生交通事故,那麼由公司承擔侵權責任,如果有證據表明司機存在過錯的,司機需要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規定如下:

1、第十六條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殘疾生活輔助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2、第三十四條用人單位的工作人員因執行工作任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用人單位承擔侵權責任。

勞務派遣期間,被派遣的工作人員因執行工作任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接受勞務派遣的用工單位承擔侵權責任;勞務派遣單位有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

(8)重慶司機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中關於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劃分的規定如下:

第七十六條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規定承擔賠償責任:

(一)機動車之間發生交通事故的,由有過錯的一方承擔賠償責任;雙方都有過錯的,按照各自過錯的比例分擔責任。

(二)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生交通事故,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沒有過錯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賠償責任;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有過錯的,根據過錯程度適當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賠償責任;機動車一方沒有過錯的,承擔不超過百分之十的賠償責任。

交通事故的損失是由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故意碰撞機動車造成的,機動車一方不承擔賠償責任。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人大網—《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Ⅸ 發生交通事故,司機需要承擔什麼責任呢

正常情況下,保險公司理賠。
不足部分,或者因無證、酒後駕駛、逃逸等原因不理賠的話,按以下原則:

駕駛員是交通事故的直接侵權行為人,如果沒有其轉移責任的法律規定,自然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車主承擔責任的類型主要有以下幾種:
1、自己責任:在駕駛員就是車主的情況下,駕駛員的責任就是車主自己的責任。
2、僱主責任:在駕駛員是在從事僱傭活動中發生交通事故的,駕駛員與車主之間的責任承擔應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9條予以確定。
3、連帶責任:在車輛有安全隱患或車主有過錯的情況下,車主與車輛使用人構成共同侵權,車主責任應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3條予以確定。
4、不承擔責任:①因被盜、被搶等車主意志外原因,導致車輛被他人控制,進而發生道路交通事故;②如果名義車主提供了充分證據證實車輛確已實際移轉,且名義車主自身沒有過錯,真正車主也承認其車主身份,在這種情況下,名義車主可不承擔責任。
5、在一定范圍內承擔共同賠償責任:車主與實際使用人之間存在承包經營、掛靠、租賃等經濟利益關系,車主對交通事故的發生也沒有過錯,則應在一定范圍內承擔賠償責任。
6、補償責任:車輛被借用,車主從車輛的使用中不獲取經濟利益,對交通事故中的發生也沒有過錯,依據《民法通則》第123條及公平原則確定車主承擔一定的責任,主要考慮應確保交通事故造成的人身損害能夠得到適當補償。

熱點內容
民法典第二遍第十一章 發布:2025-09-23 19:45:35 瀏覽:136
依法治教的建議 發布:2025-09-23 19:37:41 瀏覽:24
合同法關於欺詐的法律規定 發布:2025-09-23 19:36:37 瀏覽:137
福大法學院 發布:2025-09-23 19:31:15 瀏覽:655
法律咨詢合夥 發布:2025-09-23 19:15:26 瀏覽:495
一般詐騙還會違反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23 18:58:27 瀏覽:158
中山市2016最新勞動法 發布:2025-09-23 18:58:12 瀏覽:290
注冊稅法經濟法考綱未出 發布:2025-09-23 18:56:04 瀏覽:301
義烏人民法院地址 發布:2025-09-23 18:38:56 瀏覽:786
法院應對疫情 發布:2025-09-23 18:36:31 瀏覽: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