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東投資不到位的法律責任
① 出資不到位時股東的責任
問題一:A.甲是乙的母公司,也就是股東;又因為是獨資子公司,所以是唯一股東。也就是說乙公司其實是以甲公司為股東的一人公司,此時甲公司決策、指示乙公司的業務是完全合法的,實際上就是一人有限公司的股東處理一人公司的事務一樣正常和天經地義。並不需要因此而承擔什麼責任,乙公司是個獨立的法人,自然有乙公司承擔債務,若無力承擔只好破產。想讓甲承擔,除非有人格否認的事由。
問題二:D.丙公司是以甲和乙為股東的有限責任公司,也就是做丙是具獨立法律人格的法人,丙公司的損失當然由自己承擔,因為法人具有獨立的人格,並以其法人獨立財產承擔責任。
② 股東出資不足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③ 認繳制下注冊資金不到位,股東應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認繳制下注冊資金不到位,股東應承擔法律責任和規定如下:
一、承擔補充賠償責任
《公司法》司法解釋三第十三條明確,公司債權人請求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資義務的股東在未出資本息范圍內對公司債務不能清償的部分承擔補充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由於在認繳制下,出資期限由股東自行約定,理論上可以是五年、十年甚至更長。
二、在公司破產清算時,未繳納的出資加速到期
1、《企業破產法》第三十五條規定,人民法院受理破產申請後,債務人的出資人尚未完全履行出資義務的,管理人應當要求該出資人繳納所認繳的出資,而不受出資期限的限制。
2、《公司法》司法解釋二第22條規定,公司債權人請求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資義務的股東在未出資本息范圍內對公司債務不能清償的部分承擔補充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資義務的股東已經承擔上述責任,其他債權人提出相同請求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三、公司人格否認下承擔無限連帶責任
1、《公司法》第20條規定,公司股東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逃避債務,嚴重損害公司債權人利益的,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2、實踐中,如果股東實繳的資本與公司經營規模和所需財產極不相稱,公司資本顯著不足,導致公司不能清償到期債務,就有可能認定股東濫用了法人地位和有限責任規避債務,將經營風險外化給債權人,在這種情況下股東將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3)股東投資不到位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公司增資需要准備的資料
1.公司法定代表人簽署的《公司變更登記申請書》(領取,公司加蓋公章)。
2.《企業(公司)申請登記委託書》(領取,公司加蓋公章),應標明具體委託事項和被委託人的許可權。
3.有限責任公司提交股東會決議,內容應包括:增加/減少注冊資本的數額、各股東具體承擔的增加/減少注冊資本的數額和出資方式,修改章程相關條款;由股東蓋章或簽字(自然人股東)。
4.公司章程修正案; 以實物、工業產權、非專利技術和土地使用權出資的,應當就實物、工業產權、非專利技術和土地使用權所有權轉移的方式、期限在章程中做出明確的規定。有限責任公司章程修正案由股東蓋章或簽字(自然人股東)。
5.驗資報告。
6.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公司辦理變更注冊資本必須報經有關部門批準的,提交有關部門的批准文件。
7.公司營業執照正副本原件; 註:依照公司登記管理條例設立的公司申請注冊資本變更登記適用本規范; 以上各項未註明提交復印件的,一般應提交原件; 提交復印件的,應由公司加蓋公章並署明與原件一致。
④ 認繳制下注冊資金不到位,股東應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認繳制下注冊資金不到位,股東應承擔法律責任:
一、承擔補充賠償責任
《公司法》司法解釋三第十三條明確,公司債權人請求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資義務的股東在未出資本息范圍內對公司債務不能清償的部分承擔補充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由於在認繳制下,出資期限由股東自行約定,理論上可以是五年、十年甚至更長。
二、在公司破產清算時,未繳納的出資加速到期
1、《企業破產法》第三十五條規定,人民法院受理破產申請後,債務人的出資人尚未完全履行出資義務的,管理人應當要求該出資人繳納所認繳的出資,而不受出資期限的限制。
2、《公司法》司法解釋二第22條規定,公司債權人請求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資義務的股東在未出資本息范圍內對公司債務不能清償的部分承擔補充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資義務的股東已經承擔上述責任,其他債權人提出相同請求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三、公司人格否認下承擔無限連帶責任
1、《公司法》第20條規定,公司股東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逃避債務,嚴重損害公司債權人利益的,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2、實踐中,如果股東實繳的資本與公司經營規模和所需財產極不相稱,公司資本顯著不足,導致公司不能清償到期債務,就有可能認定股東濫用了法人地位和有限責任規避債務,將經營風險外化給債權人,在這種情況下股東將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4)股東投資不到位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注冊資金認繳制優勢特點:
一、減少投資項目審批,最大限度地縮小審批、核准、備案范圍,切實落實企業和個人投資自主權。對確需審批、核准、備案的項目,要簡化程序、限時辦結。同時,為避免重復投資和無序競爭,強調要加強土地使用、能源消耗、污染排放等管理,發揮法律法規、發展規劃、產業政策的約束和引導作用。
二、減少生產經營活動審批事項,按照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原則,最大限度地減少對生產經營活動和產品物品的許可,最大限度地減少對各類機構及其活動的認定等非許可審批。
三、減少資質資格許可,對不符合行政許可法規定的,一律予以取消;按規定需要對企業事業單位和個人進行水平評價的,改由有關行業協會、學會具體認定。
四、減少行政事業性收費,取消不合法不合理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項目,降低收費標准,建立健全政府非稅收入管理制度。
⑤ 股東出資不到位具體有哪些法律責任
股東出資不到位法律責任有這些:
1、民事責任,包括向公司補足出資、向其他股東承擔違約責任、該股東的股東權利受到限制、對於公司的債務應當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2、行政責任,因其出資不足面臨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對其行政處罰;
3、刑事責任,構成虛報注冊資本罪而被追究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一百九十九條
公司的發起人、股東虛假出資,未交付或者未按期交付作為出資的貨幣或者非貨幣財產的,由公司登記機關責令改正,處以虛假出資金額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五以下的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