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效時間發生法律效力
『壹』 民事法律行為的生效時間怎樣確定
民事法律行為生效要件可以分為一般生效要件和特別生效要件。1.一般生效要件分為:當事人的行為能力、標的物(是否可能、確定、妥當、合法)、意思表示是否自由和一致。2.特別生效要件則包括:附條件、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為的條件和期限以及某些特別法律行為所有辦理的特別手續。
『貳』 法律的生效日期
法律的生效時間
法律生效的時間一般是根據法律的具體性質和實際需要來決定的。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
(1)自法律頒發之日起生效;
(2)由該法來規定具體生效時間;
(3)由專門法決定規定該法的具體生效時間;
(4)規定法律頒布後到達一定期限開始生效;
故選A
『叄』 法律從何時開始生效,一般根據該項法律的
您好!
一般根據該項法律的性質和實際需要來決定,通常有三種方式:第一種是法律條文中明確規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第二種是法律公布後先予試行或暫行,而後由立法部門加以補充完善,再通過為正式法律,但在試行期間,該法律也具有約束力;第三種是法律公布後並不立即生效施行,經過一定時期後才開始施行,法律中明確規定生效施行的日期。
如能進一步提出更加詳細的信息,則可提供更為准確的法律意見。
『肆』 法律規定協議的生效時間是多少
法律規定的書面合同的生效時間為合同成立時。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若該書面合同依法需要登記的,自登記時生效。當事人還可以約定合同附條件生效,附生效條件的合同,自條件成就時生效。若是約定附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屆至時生效。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條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合同應當辦理批准等手續的,依照其規定。未辦理批准等手續影響合同生效的,不影響合同中履行報批等義務條款以及相關條款的效力。應當辦理申請批准等手續的當事人未履行義務的,對方可以請求其承擔違反該義務的責任。
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合同的變更、轉讓、解除等情形應當辦理批准等手續的,適用前款規定。
『伍』 判決生效時間
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為上訴期,這期間未上訴,十五日過後就生效,就可以申請法院強回制執行賠償。生效答後三日內是對方支付的時間,超過三日,12月24日判決生效。
12月9日拿到判決書,上訴期到12月23日,未上訴的,12月28日起的二年內都可以向法院申請執行,超過二年就過期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四條:
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5)生效時間發生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法院判決書生效時間:
1、民事判決書:
一審判決為收到判決書15日內如不上訴,自動生效;二審判決做出即為生效。
2、刑事判決書:
一審判決為收到判決書10日內如不上訴,自動生效;二審判決做出即為生效。
3、行政判決書:
一審判決為收到判決書15日如不上訴,自動生效;二審判決做出即為生效。
『陸』 關於法律的生效時間規定形式一般有
關於法律的生效時間規定形式一般有自法律公布之日起開始生效、不作規定,何時實施何時生效、由法律本身規定具體生效時間、規定法律公布後至一定期限開始生效。
法律規范開始生效的時間主要有以下四種情況:
1、法律文件中明文規定該法生效的時間與法律頒布的時間相同。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證暫行條例》第30條規定:「本條例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2、法律文件中明文規定該法生效的時間,但所規定的生效時間晚於法律頒布的時間,其目的往往是為了做好法律實施前的准備工作。如《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75條規定:「本法自1990年10月1日起施行」,而該法頒布的時間是1989年4月4日。
3、法律文件中沒有明文規定生效時間,該法按慣例自頒布之日起生效。如1982年12月4日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從公布之日起即生效。
4、法律頒布之後先試行一段時間,通過試行發現法律的缺陷或不足,以便立法機關進行補充修改,再通過法定程序,制定為正式的法律文件,公布實施,在試行期間,試行法律同正式法律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試行)》。
(6)生效時間發生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法律終止生效時間,法律規范終止發生法律效力的時間亦稱「法律的失效時間」。一般有三種情況:
1、新的法律公布實施後,與新法律的名稱和涉及的問題相重疊的舊法律失去效力。這種情況,一般都在新法中作了明文規定。如1980年9月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三十七條規定:「1950年5月1日頒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自本法施行之日起廢止。」
2、某一法律制定時即規定了該法的生效期限,或者規定在特定條件下適用。如果期限屆滿,或者特定的條件已不存在,該項法律便自然終止效力。
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頒布的《一九八五年發行國庫券條例》只在1985年內生效,1985年以後該條例自然終止生效。有的法律,由於已經完成了它的歷史任務而自然失效。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
3、相應國家機關頒布專門的決定、命令。宣布廢除某項法律或某些條款,從宣布之日起或從該項決議、命令所規定的時間起,原有法律或原條款即停止生效。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1986年宣布1986年以前制定發布的有關財政、金融、商業、物價、工商行政管理法規359件自行失效。
『柒』 判決生效時間
判決生效時間是從當事人受到判決的次日起(第二天)計算,經過15天,如果當事人在這段時間沒有提起上訴,判決即在上訴期後生效;如果任何一方上訴,那麼判決不生效,待二審上訴法院判決後生效。
你說的情況,判決自你接受後的15天後已對你生效,對對方生效的時間自其受到判決後次日經過15天生效,如果其未接到判決,那麼判決對其自然未生效。如果對方真未收到判決,法院向其送達即可,自其受到判決後十五天即生效,除非這15天內其提起上訴。
建議:你到法院查清是否送達,法院送達對方會留存送達回證,如果已送達那麼看送達時間計算是否生效;如果未送達就催促法院盡快送達,自其收到次日15天不上訴即生效。如其不履行義務,可申請強制執行。
附參考:
《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四十一條 最高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以及依法不準上訴或者超過上訴期沒有上訴的判決、裁定,是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
第一百四十七條 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捌』 法律規范生效的時間,如無明文規定時,其生效時間是什麼時候
法律公布之日
法律規范的時間效力,是指法律規范在什麼叫開始生效、在什麼時間終止生效以及對其生效前的行為和事件是否具有溯及力。
(一)法律規范的生效時間
法律規范的生效時間通常有三種:
1.從法律公布之日起生效。
2.法律本身規定了生效的具體時間。
3.法律本身規定了其生效時間取決於其它法律的生效施行。
(二)法律規范終止生效的時間
法律規范終止生效的時間通常有:
1.新的法律公布實施後,原有法律自然失去效力。
2.新的法律公布生效時,明文規定原有的同類法律廢止。
3.有的法律因已完成其歷史任務而自然失去效力。
4.法律本身明確規定生效期限,期限屆滿自行終止效力。
5.由有關機關頒發專門的決議、決定,宣布廢除某些法律,從宣布廢除之日起,該法即停止生效。
法律規范終止生效還可分為明示廢止和默示廢止。
(三)法律規范的溯及力
法律規范的溯及力,是指法律規范對其生效前發生的事件和行為是否適用。在一般情況下,法律不溯及既往,但也有一些例外。在刑法的適用上現代各國通常採取「從舊兼從輕」的原則。
『玖』 法律生效的時間
一般一部法律都要經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議通過,通過的時候公布了該法律的實施時間。從實施時間當日起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