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保密協議是否有法律效力

保密協議是否有法律效力

發布時間: 2021-12-02 01:13:38

『壹』 保密協議沒有補償 到底有沒有法律效力

禁業限制期間不支付經濟補償的,勞動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解除協議。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三條、第二十四條規定,用人單位可以與高級管理人員、高級技術人員和其它負有保密義務的人員,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約定保密事項,並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由此可見,保密協議的經濟補償,是在競業限制期間。勞動合同履行期間,保守用人單位商業秘密是勞動者法定義務,用人單位是否支付保密費均不受影響。但勞動關系解除之後,競業限制期間,用人單位應當支付經濟補償金。保密協議沒有約定經濟補償金的,勞動者履行了競業限制義務,可以要求用人單位按照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平均工資的30%且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按月支付經濟補償金。

因用人單位的原因導致三個月未支付經濟補償,勞動者可以請求人民法院解除競業限制約定並支付3個月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後,用人單位可以要求勞動者按照約定繼續履行競業限制義務。

《勞動合同法》

第二十三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
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並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第二十四條 競業限制的人員限於用人單位的高級管理人員、高級技術人員和其他負有保密義務的人員。競業限制的范圍、地域、期限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的約定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
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前款規定的人員到與本單位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有競爭關系的其他用人單位,或者自己開業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競業限制期限,不得超過二年。

最高人民法院
《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四)》
法釋〔2013〕4號

第六條 當事人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約定了競業限制,但未約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履行了競業限制義務,要求用人單位按照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平均工資的30%按月支付經濟補償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前款規定的月平均工資的30%低於勞動合同履行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按照勞動合同履行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

第七條 當事人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約定了競業限制和經濟補償,當事人解除勞動合同時,除另有約定外,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履行競業限制義務,或者勞動者履行了競業限制義務後要求用人單位支付經濟補償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八條 當事人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約定了競業限制和經濟補償,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後,因用人單位的原因導致三個月未支付經濟補償,勞動者請求解除競業限制約定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九條 在競業限制期限內,用人單位請求解除競業限制協議時,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在解除競業限制協議時,勞動者請求用人單位額外支付勞動者三個月的競業限制經濟補償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十條 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後,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按照約定繼續履行競業限制義務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貳』 保密協議沒有補償 ,到底有沒有法律效力

簽了協議,該協議是你們雙方真實意思表示,不違反強制性法律規定等回,就是合法的,對雙方答均具有約束力,這跟合同是否有償無關。

一、第一百零二條 勞動者違反本法規定的條件解除勞動合同或者違反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保密事項,對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二、第十條 經營者不得採用下列手段侵犯商業秘密:

(一)以盜竊、利誘、脅迫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權利人的商業秘密;

(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以前項手段獲取的權利人的商業秘密;

(三)違反約定或者違反權利人有關保守商業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業秘密。

三、第三人明知或者應知前款所列違法行為,獲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業秘密,視為侵犯商業秘密。

『叄』 所謂的保密協議,如何才算具有法律效力

商業機密不僅僅是指客戶資料或者內部資料,比如促銷方案、營銷策略等等也算的。美工在版很多時權候是最接近運營的職位,這點就是客服也是比不上的。
在職期間的保密協議也不算很過分,只要不是那種嚴重損害你的利益的條款比如禁止你離職後使用類似的的促銷文案。

『肆』 公司簽訂的保密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1、法律允許勞動關系當事人之間通過合同約定有關保守商業秘密的權利和義務回。《勞動合同法》第23條第答一款也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
2、因此,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的保密約定,既可以以保密條款的形式寫入勞動合同,也可以單獨訂立一份保密協議。兩種形式的效力是相同的。

『伍』 保密協議在法律上有沒有法律效力管不管用

當然有效,管用的。如違反按照約定要補償的。

『陸』 這份保密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違法部分無效。

『柒』 保密協議的法律效力有哪些

保密協議滿足以下條件的生效: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意思表示真實;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保密協議的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條
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捌』 保密協議沒有補償條款是否還有法律效力

沒有支付保密條款,保密協議無效。

『玖』 如何卻定一份保密協議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只要雙方簽字蓋章就有法律效力。

熱點內容
南風窗依法治國 發布:2025-09-20 18:11:32 瀏覽:475
靈丘法院刑事 發布:2025-09-20 18:05:38 瀏覽:720
司法考試放水 發布:2025-09-20 17:59:53 瀏覽:571
涿州律師所 發布:2025-09-20 17:55:54 瀏覽:357
蠟燭油刑法 發布:2025-09-20 17:54:30 瀏覽:631
司法部委託香港律師 發布:2025-09-20 17:54:23 瀏覽:747
合同法仲裁條款 發布:2025-09-20 17:53:31 瀏覽:497
民商法學考研科目 發布:2025-09-20 17:52:53 瀏覽:920
村居法律顧問培訓領導講話稿 發布:2025-09-20 17:25:21 瀏覽:229
長春司法拍賣房產 發布:2025-09-20 17:23:33 瀏覽: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