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所法人和負責人的法律責任
⑴ 醫療機構許可證上的主要負責人應承擔什麼責任
1、根據我國法律的規定,醫療機構是法人,如果患者和醫療機構發生糾紛的,要承擔責任內的當事人是容醫療機構,而不是其主要負責人。特殊情況下,如單位涉及犯罪的情況,主要負責人可能要承擔刑事責任。
2、民法通則第三十六條規定:法人是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
法人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從法人成立時產生,到法人終止時消滅。
第三十七條 法人應當具備下列條件:(一)依法成立;(二)有必要的財產或者經費;(三)有自己的名稱、組織機構和場所;(四)能夠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第三十八條 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組織章程規定,代表法人行使職權的負責人,是法人的法定代表人。
⑵ 診所的法人代表和負責人可不可以不是一個人
⑶ 診所里法定代表人與主要負責人有什麼區別
法定代表人不一定是主要負責人,這兩者法律上意義不一樣。我出錢辦個企業,我是法定代表人,但我本人不會經商,我雇個職業經理人來負責企業運營,他是主要負責人。
另外,法定代表人只能是一個,但主要負責人可以是好幾個
⑷ 診所負責人和法人有什麼區別
診所負責人和法人的區別:
1、個體診所的法人代表要求:本市戶口,獲到醫師資格證5年以上。
而診所的負責人,原則上是與法人一致,而且,也對職稱無什麼要求。
2、對於個體診所,發生事情都是找法人代表,但是個體診所在湖南的限定是法人代表和負責人必須是同一個人。
對於社區服務站,負責人的法律職責重大些。
具體的區別依據如下:
根據《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第十四條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設置醫療機構,由政府指定或者任命的擬設醫療機構的籌建負責人申請;
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設置醫療機構,由其代表人申請;
個人設置醫療機構,由設置人申請;
兩人以上合夥設置醫療機構,由合夥人共同申請。
第十二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請設置醫療機構:
(一)不能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單位;
(二)正在服刑或者不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個人;
(三)醫療機構在職、因病退職或者停薪留職的醫務人員;
(四)發生二級以上醫療事故未滿五年的醫務人員;
(五)因違反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已被吊銷執業證書的醫務人員;
(六)被吊銷《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醫療機構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
(七)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情形。
有前款第(二)、(三)、(四)、(五)、(六)項所列情形之一者,不得充任醫療機構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
(4)診所法人和負責人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五十七條的規定,法人是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 。
法人制度是世界各國規范經濟秩序以及整個社會秩序的一項重要法律制度。
各國法人制度具有共同的特徵,但其內容不盡相同。
不同的法人形成了不同的法人理論,法人制度理論成為世界各國建立和完善法人制度、規范經濟秩序以及整個社會秩序的理論基礎。
中醫診所是指在中醫葯理論指導下,運用中葯和針灸、拔罐、推拿等非葯物療法開展診療服務,以及中葯調劑、湯劑煎煮等中葯葯事服務的診所,中醫葯治療率100% 。
中醫(綜合)診所是指以提供中醫葯門診診斷和治療為主的診所,中醫葯治療率不低於85% 。
⑸ 門診部營業執照負責人的法律責任
診所的負責人就是診所里的大事都屬於自己管的,例如:醫療事故等,這些都是大型的事故來。
⑹ 醫療機構許可證上的主要負責人應承擔什麼責任
1、根來據我國法律的規源定,醫療機構是法人,如果患者和醫療機構發生糾紛的,要承擔責任的當事人是醫療機構,而不是其主要負責人。特殊情況下,如單位涉及犯罪的情況,主要負責人可能要承擔刑事責任。
2、民法通則第三十六條規定:法人是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
法人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從法人成立時產生,到法人終止時消滅。
第三十七條 法人應當具備下列條件:(一)依法成立;(二)有必要的財產或者經費;(三)有自己的名稱、組織機構和場所;(四)能夠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第三十八條 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組織章程規定,代表法人行使職權的負責人,是法人的法定代表人。
⑺ 法人與負責人所承擔的法律責任有區別嗎
不一樣,法人承擔主要責任
⑻ 個體診所的法人和負責人可以是一個人嗎
這個可以是一個人啊。
《民法通則》規定:「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組織章程規定,代表法人行使職權的負責人,是法人的法定代表人。」這就是說,作為法定代表人必須是法人組織的負責人,能夠代表法人行使職權。法定代表人可以由廠長、經理擔任,也可以由...
⑼ 私人診所的法人和負責人是怎麼區分的
法人變更是公司變更的一種,那麼診所的法人可以變更嗎?提交的材料和公司變更一樣嗎?對診所變更的法人有什麼要求呢?帶著這些疑問,我們一步步探究診所法人的變更。
您要遵從的步驟:
1 去工商局辦理營業執照變更
帶著:變更申請書、股東會決議、新股東身份證復印件、公章、營業執照正副本原件、指定委託書、辦理人的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電話預約號碼辦理);
2 去質監局辦理組織機構代碼變更,帶著法人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營業執照副本原件及復印件,辦理人的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就在朝陽工商服務大廳辦理);
3 去稅務局辦理稅務登記證變更(就在朝陽工商服務大廳辦理),帶著上述東西和復印件;
4 去銀行辦理開戶許可證變更,預留印鑒變更;
5 如果有社保登記、統計登記一並需要變更,帶著上述材料即可。
根據《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及其實施細則,醫療機構變更法人需要向衛生行政部門申請,同意方可變更。一般程序是寫出書面申請並填寫醫療機構變更申請表,申請表上由原來的法人簽字蓋章,若是股份制還需要所有股東同意書,《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新法人的身份證、簡歷、簽名,如果是診所還要新法人的《醫師資格證》《醫師執業證》。建議新舊法人之間辦一個公證書,明確債權債務等。可至當地的行政審批中心(便民中心)衛生局窗口辦理或向當地衛生局醫政科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