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平台對用戶的法律責任

平台對用戶的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1-12-02 10:51:50

⑴ 計算機軟體用戶的法律責任是什麼

計算機軟體用戶的抄法律責任,現在的人群大部分都會使用網路,並且很多的人都使用了各種的軟體,那麼計算機軟體用戶的法律責任是什麼?軟體用戶介紹計算機軟體用戶的法律責任: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著作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計算機用戶未經許可或者超出許可范圍商業使用計算機軟體的,依據第四十七條第(一)項、《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第二十四條第(一)項的規定承擔民事責任。該條規定了計算機軟體用戶使用計算機軟體必須經計算機軟體的許可,在規定的范圍內使用,未經許可或者經許可,但超過許可的范圍商業使用計算機軟體,應承擔《著作權法》和《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規定的下列民事責任:一、停止侵權、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二、同時損害公共利益的,可以由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侵權行為,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銷毀侵權復製品,並可處以罰款;三、情節嚴重的,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還可以沒收主要用於製造侵權復製品的材料、工具、設備等。計算機軟體用戶未經許可或經許可,但超出規定范圍商業使用計算機軟體構成犯罪的,依《著作權法》和《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⑵ 用戶視頻侵權平台要承擔什麼責任

隨著社會經濟不斷的發展,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情況,尤其是針對於如果用戶視頻侵權平台要承擔什麼責任也是讓很多朋友對此表示非常疑惑的,實際上根據我國相應的法律法規對此是有明確的規定的,一旦侵害到別人的產品或者是別人的著作權,那麼將會遭受到高額的罰款,甚至會面臨一定的有期徒刑,這是必然的情況。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明顯的知道,實際上現在的平台,在用戶侵權之後是要承擔一定的責任的,首先需要承擔的責任就是先賠付問題,當一旦發生侵權行為的時候,平台就一定要先賠付對方的經濟損失。

⑶ 平台是否要承擔法律責任

如果事實清楚指名道姓,李四提供了相關信息和證據,該平台應該刪掉,不接受被攻擊者意見刪掉就違法,需承擔相關責任

⑷ 計算機軟體用戶應承擔的法律責任包括哪些呢

我們在使用計算機軟體的過程中,要是沒有經過軟體著作權人的同意或者使用盜版軟體而給著作權人造成了損害的話,就要承擔一定的法律責任。究竟計算機軟體用戶應承擔的法律責任包括哪些呢?計算機軟體用戶應承擔的法律責任包括哪些《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著作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計算機用戶未經許可或者超出許可范圍商業使用計算機軟體的,依據第四十七條第(一)項、《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第二十四條第(一)項的規定承擔民事責任。該條規定了計算機軟體用戶使用計算機軟體必須經計算機軟體的許可,在規定的范圍內使用,未經許可或者經許可,但超過許可的范圍商業使用計算機軟體,應承擔《著作權法》和《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規定的下列民事責任:一、停止侵權、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二、同時損害公共利益的,可以由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侵權行為,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銷毀侵權復製品,並可處以罰款;三、情節嚴重的,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還可以沒收主要用於製造侵權復製品的材料、工具、設備等。計算機軟體用戶未經許可或經許可,但超出規定范圍商業使用計算機軟體構成犯罪的,依《著作權法》和《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⑸ 電子商務平台經營者的義務和法律責任都有哪些

從這個問題里看出題主似乎毫無頭緒,我提供一個解題思路供參考:第一,搞清楚電子商務平台法律責任有哪些、法律這么規定的原因是什麼,這個不一定寫到你的論文里,但是你研究這個課題的基礎;第二,可以通過大量閱讀案例的方式進一步了解電子商務平台涉及的糾紛類型、法律責任的劃分依據、案件爭議焦點及其他你關注的問題;第三,帶著第一步對電商平台法律責任的理論了解去分析第二步的司法實踐情況,你可能就會發現很多值得分析的、尚未能有更合理解決方案的問題,帶著這些問題回到第一步和第二步的工作,篩選出經過你思考的、有研究價值的課題。總體而言,上述思路就是從理論出發到實踐中去,在實踐中發現問題後回到理論研究,再根據理論來指導和完善實踐。我個人認為,畢業論文的寫作目的應該是要解決某個問題,而不在於教科書式的面面俱到、完美工整。等你篩選出自己的論文課題、有自己的思考和研究基礎後,再帶著問題去請教論文指導老師,你可能會豁然開朗、有更豐富的收獲。

⑹ 《個人信息保護法》的實施,將會對平台和用戶產生哪些影響

作為個人信息主體,《個人信息保護法》明確了平台上的用戶所應有的各項權利,包括知情權、決定權、查閱權、復制權、更正權、補充權等,還豐富了刪除權的場景,創設了個人信息的可攜帶權,並且確立個人信息權益損害賠償過錯推定原則,建立個人信息公益訴訟、集體訴訟機制保障制度。同時《個人信息保護法》規定了平台負有協同配合用戶權利行使的義務,不能過度收集用戶信息,應該明確信息處理目的,禁止通過自動化決策實行不合理的差別待遇,要求平台在處理敏感個人信息以及轉移個人信息必須通知個人並取得單獨同意,在進行個人有重大影響的個人信息處理活動應事前進行風險評估,首次在法律層面提出加強超大型互聯網平台個人信息保護義務的要求。
《個人信息保護法》通過傾斜保護的方式,對傳統平台與用戶之間不平等的地位進行了調整,增加平台的合規壓力。對於用戶而言,用戶的權利地位得到了顯著提升,明確了權利保護路徑,解決用戶維權成本高、成效低、難度大的各種焦慮。對於平台而言,需要嚴格貫徹落實個人信息保護法以及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尊重用戶的個人信息權益,尋找合理使用個人信息的正確邏輯。
中國法學會網路與信息法學研究會張心宇)

⑺ 有人網路上發布誹謗他人的信息,該網站平台應該承擔怎樣的法律責任

如果實施落實清楚,是誹謗的話,網站有連帶及管理不當的責任,如造成嚴重影響及重大損失,可一並起訴,要求賠償!可以先找律師商量好了對策,再進行實施

⑻ 網民的言論,網站負責人需承擔法律責任嗎

要負責的,這種爭議性的網站最好不要做,因為現在的人法律意識很強的,不小心披內露一些別人的隱私之容類的,被別人告了,你做網站的也是要負責的!更何況如果一些反社會分子上去宣傳什麼什麼思想,如被查出那你也要收牽連。煩不勝煩

⑼ 網路版權侵權行為用戶和平台責任劃分

平台只有收到侵權通知後刪除鏈接的義務,只對通知後繼續擴大損害的部分承擔連帶責任

⑽ 一般的網路平台是否需要承擔侵權責任

網路發布平台一般是不需要承擔侵權責任的,但是,如果被侵權人在受到侵權之後,依法請求網路發布平台對侵權的帖子進行刪除,而發帖網站接到通知後未及時採取必要措施的,對損害的擴大部分與該網路用戶承擔連帶責任。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五條
網路用戶利用網路服務實施侵權行為的,權利人有權通知網路服務提供者採取刪除、屏蔽、斷開鏈接等必要措施。通知應當包括構成侵權的初步證據及權利人的真實身份信息。
網路服務提供者接到通知後,應當及時將該通知轉送相關網路用戶,並根據構成侵權的初步證據和服務類型採取必要措施;未及時採取必要措施的,對損害的擴大部分與該網路用戶承擔連帶責任。
權利人因錯誤通知造成網路用戶或者網路服務提供者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熱點內容
三門峽物業管理條例 發布:2025-09-20 17:19:07 瀏覽:386
勞動法年假工齡 發布:2025-09-20 17:19:06 瀏覽:799
2015年司法考試成績查詢 發布:2025-09-20 17:08:14 瀏覽:912
浙江省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條例 發布:2025-09-20 16:44:32 瀏覽:821
深圳勞動法年假規定 發布:2025-09-20 16:42:35 瀏覽:346
廣州市實施廣東省計劃生育條例辦法 發布:2025-09-20 16:20:25 瀏覽:270
聘請政府法律顧問報告 發布:2025-09-20 16:13:52 瀏覽:590
拆遷的法律援助 發布:2025-09-20 16:10:17 瀏覽:851
慶元司法網 發布:2025-09-20 16:08:47 瀏覽:796
拖欠工資的借條有無法律效力 發布:2025-09-20 16:07:55 瀏覽: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