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火災責任人認定相關法律

火災責任人認定相關法律

發布時間: 2021-12-02 11:55:19

❶ 火災責任人如何認定

根據相關法律規定,變壓器下面堆放易燃物發生火災的,首先應該查明火災原因,查明是人為引起火災的,由縱火人承擔全部法律責任和經濟賠償責任;查明是自燃條件引起火災的,由違規堆放易燃物的人承擔法全部律責任和經濟賠償責任;如果違規堆放易燃物的人是電力局單位職工的,由堆放易燃物的人和電力局單位共同承擔法律責任和經濟賠償責任,如果是電力局職工違規堆放易燃物而單位領導不知情的,由電力局職工承擔主要責任,由電力局單位承擔次要責任。

❷ 火災事故責任認定和賠償是什麼

需要證據能夠證明誰的責任,按責任大小確定賠償的范圍或金額。

❸ 火災事故責任人認定

你好,項目部的事故責任認定不具有法定性,不能作為定責依據,據你所述,火災發生與你無法律上的因果關系,事故損失的擴大也未見相關事實材料反映與你存在因果關系,因此,對該事故的發生你不不應承擔賠償責任,可要求單位通過訴訟程序定責並歸責!

❹ 如何認定案件的火災責任

火災責任以放火罪或者失火罪定罪,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或者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失火行為造成了致人重傷、死亡或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嚴重後果,一般在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這一量刑檔次內裁量刑罰,「情節較輕的」從輕處罰。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條
放火罪放火、決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或者以其他危險方法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過失犯前款罪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❺ 火災責任人認定書火災事故責任應該如何認定

火災責任人根據火災事故認定書進行認定,具體如下:火災撲滅後,發生火災的單位和相關人員應當按照消防救援機構的要求保護現場,接受事故調查,如實提供與火災有關的情況。消防救援機構根據火災現場勘驗、調查情況和有關的檢驗、鑒定意見,及時製作火災事故認定書,作為處理火災事故的證據。
【法律依據】
《消防法》第五十一條
消防救援機構有權根據需要封閉火災現場,負責調查火災原因,統計火災損失。火災撲滅後,發生火災的單位和相關人員應當按照消防救援機構的要求保護現場,接受事故調查,如實提供與火災有關的情況。消防救援機構根據火災現場勘驗、調查情況和有關的檢驗、鑒定意見,及時製作火災事故認定書,作為處理火災事故的證據。

❻ 單位發生火災單位消防責任人需要負法律責任嗎

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是本單位的消防安全責任人,單位發生火災,專對未依法履行消防安屬全職責或者違反單位消防安全制度的,應當負相關責任。
《消防法》第四十六條、第四十七條、第四十九條規定,對有關單位有違反《消防法》規定的違法行為,分別給予責令停止違法行為、警告、罰款、拘留的行政處罰;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警告、罰款或者拘留。

❼ 誰知道火災事故責任認定書的法律地位和作用

2000年3月20日,公安部作出了《關於對火災事故責任認定不服是否屬行政訴訟范圍的批復》。該《批復》指出:「火災事故責任認定是公安消防機構在查明火災事故事實後,根據當事人的行為與火災事故之間的因果關系,以及其行為在火災事故中所起的作用而作出的結論,其本身並不確定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不是一種獨立的具體行政行為,不屬於《行政訴訟法》第11條規定的受案范圍。當事人對火災事責任認定不服的,依據公安部《火災事故調查規定》第31條的規定,可以申請重新認定。」按此規定,火災事故認定只能作為證據使用,對火災事故原因和責任認定不服的,只能向上一級公安機關消防機構申請復核,而不能提起行政訴訟。
而2000年發布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明確了行政訴訟受案范圍,其中明確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具有國家行政職權的機關和組織及其工作人員的行政行為不服,依法提起訴訟的,屬於人民法院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下列行為不服提起行政訴訟的,不屬於人民法院受案的范圍:(l)行政訴訟法第十一條規定的行為(即國防、外交、抽象行政行為、行政機關終局裁決行為);(2)公安、國家安全等機關依照刑事訴訟法的明確授權實施行為;(3)調解行為及法律規定的仲裁行為;(4)不具有強制執行力的行政指導行為;(5)駁回當事人對行政行為提起申訴的重復處理行為;(6)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權利義務不產生實際影響的行為。《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5條規定:「行政訴訟法第11條第(四)項規定的『法律規定由行政機關最終裁決的具體行政行為』中的『法律』,是指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通過的規范性文件。』,也就是說,《行政訴訟法》第11條第(四)項的立法本意規定了只有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通過的規范性文件規定了行政機關最終裁決的具體行政行為才不屬於人民法院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按此規定,公安部《關於對火災事故責任認定不服是否屬行政訴訟范圍的批復》屬於無效的法律解釋。
按照行政法學的一般理論,火災事故認定屬於行政確認行為,是具體行政行為的一種,應該納入司法審查范圍。
在司法實踐中,法院對當事人因火災事故認定不服而提起行政訴訟的,既有受理的、也有不受理的,目前還不明確。

❽ 樓道起火如何認定責任相關法律有哪些

您好:
一、樓道起火如何認定責任
火災鑒定一般都參照消防部門的結論,除非能舉證證明消防鑒定結論存在錯誤。
消防部門對火災的結論一般來說都是客觀公正的,最先起火點和其他燃燒點是不同的,這點消防還是比較有把握的。
因此,一般根據消防鑒定認定。
二、相關法律
根據《民法通則》《物業管理條例》等規定,公共樓道是樓房的公共部位,屬於全體業主共有,業主無權擅自堆放雜物。若因樓道堆放雜物引發火災,應當由直接責任人、擅自堆放雜物者和物業公司根據各自的過錯程度承擔相應賠償責任。
如果擅自佔用消防通道,消防部門還可以對佔用者處以警告或罰款的行政處罰。如果經消防部門通知仍拒不改正,並因擅自佔用消防通道導致其他嚴重後果構成犯罪的,還有可能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三、樓道著火如何逃生
1、保持清醒頭腦,撲滅初期火災
火災發生時,一定要冷靜地面對。假如火災初起時就被發現,可趁火勢很小之際,用滅火器、自來水等滅火工具在第一時間去撲救,同時還應呼喊周圍人員出來參與滅火和報警。如有多人滅火,應進行分工,一部分人負責滅火,另一部分人清除火焰周圍的可燃物,防止、減緩火勢蔓延。
2、針對不同火情,尋求逃生良策
逃生開門前應先觸摸門鎖。若門鎖溫度很高,則說明大火或煙霧已封鎖房門出口,此時切不可打開房門。應關閉房內所有門窗,用毛巾、被子等堵塞門縫,並潑水降溫。同時利用手機等通訊工具向外報警。
若門鎖溫度正常或門縫沒有濃煙進來,說明大火離自己尚有一段距離,此時可開門觀察外面通道的情況。開門時要用一隻腳抵住門的下框,以防熱氣浪將門沖開。在確信大火並未對自己構成威脅的情況下,應盡快逃出火場。
3、遇有濃煙濕毛巾捂鼻,彎腰低頭迅速撤離
通過濃煙區時,要盡可能以最低姿勢或匍匐姿勢快速前進,並用濕毛巾捂住口鼻。不要向狹窄的角落退避,如牆角、桌子底下、大衣櫃里等。
逃生勿入電梯,樓梯可以救急。電梯往往容易斷電而造成電梯「卡殼」,人在電梯里隨時會被濃煙毒氣熏嗆而窒息。
天氣的乾燥或者雜物的堆放問題,還有居民亂扔煙頭等易燃物品的不良習慣,這都是樓道起火頻繁的原因。而著手於樓道起火責任認定怎樣進行的問題,法治社會還是按照法治來,一般都交由消防部門判定,涉及到人命的有時候還要公安介入。具體的責任攤到誰頭上還是要看最後認定道是誰的主要原因,次要原因,最後再劃分責任及賠償。

❾ 火災責任認定及賠償

你有營業執照嗎,你上過保險嗎,如果都沒有你只能那個跟房東陪。你違反了易燃易爆堆放的有關規定。不信你去問問消防警察。

熱點內容
三門峽物業管理條例 發布:2025-09-20 17:19:07 瀏覽:386
勞動法年假工齡 發布:2025-09-20 17:19:06 瀏覽:799
2015年司法考試成績查詢 發布:2025-09-20 17:08:14 瀏覽:912
浙江省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條例 發布:2025-09-20 16:44:32 瀏覽:821
深圳勞動法年假規定 發布:2025-09-20 16:42:35 瀏覽:346
廣州市實施廣東省計劃生育條例辦法 發布:2025-09-20 16:20:25 瀏覽:270
聘請政府法律顧問報告 發布:2025-09-20 16:13:52 瀏覽:590
拆遷的法律援助 發布:2025-09-20 16:10:17 瀏覽:851
慶元司法網 發布:2025-09-20 16:08:47 瀏覽:796
拖欠工資的借條有無法律效力 發布:2025-09-20 16:07:55 瀏覽: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