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同一枚印章的法律效力選擇

同一枚印章的法律效力選擇

發布時間: 2021-12-08 14:22:43

1. 公章和合同章在法律效力上有何區別

從法律角度言,公章與合同章的區別:

在日常工作中常遇到簽訂合同的機會,也常常會遇到一些疑問,為什麼有些單位在合同上是蓋公章,有些單位在合同中蓋合同專用章呢,其到底在法律上有何區別呢?筆者在此淺析。

一、公章的產生刻制國有企業、集體企業、民營企業、中外合資企業單位的財務章、合同章、業業務專用章及銀行的轉賬章,現金收訖章、現金付訖章、需憑本單位開具的介紹信和營業執照到本單位所在地縣級以上公安機關登記備案,經公安機關審查登記備案後,簽發制印章通知單,刻制單位憑通知單(或者介紹信)到公安機關指定的刻字廠或刻章店刻制印章,才具備法律意義的。

二、蓋公章或者合同章區別

簽訂合同的時候,蓋公章或者合同章均可以,具體的關鍵點區別是:
1)公章的效力范圍比合同專用章范圍大。2)公章一般是法人代表的印章;合同章可以是法人也可以是自然人。3)合同章的效力在公章之下,公章辦什麼事都可以用,合同章只有在合同上有用,不能辦理其他事項。綜上所言,在簽訂合同時蓋公章或者合同章均可以,均有法律意義的,但不管如何,蓋章的時候均是一個公司行為的產生,所以我們均應審慎的態度為妥。 法律依據:《國務院關於國家行政機關和企業事業單位印章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印章規定》

2. 印章的法律效力問題

是發票或支票用的么?
如果是集團公司之類的大企業,由於分部比較多,就有可能使用有編號的章,具有同等法律效力,還可以去當地稅務局查驗。支票去銀行兌現就知道了呀。
如果都不是,什麼章的約束力都差不多吧

3. 最高人民法院如何認定企業多枚公章

若有證據證明多枚印章都是企業確實在使用的印章,只是其中一枚沒有公安備案的話,通過最高法以往的判例可以看到,對兩枚印章的法律效力都是予以認可的。

案例摘抄:
4、公司在經營管理過程中,存在使用兩枚公章的情況,兩枚公章對外均代表魯
泉公司,合同上加蓋哪一枚公章,不影響合同的效力。

【相關案例】
最高人民法院(2013)民提字第184號鄒春金與陳懷深、海南魯泉實業有限公司、王洪英、崔傳珍、陳延峰建設用地使用權糾紛案

裁判摘要:
關於轉讓合同上加蓋的公章問題。根據本案證據顯示的內容,魯泉公司成立後,沒有向行政主管部門申請公章備案;魯泉公司在經營管理過程中,存在使用兩枚公章的情況。一審法院委託海南公平司法鑒定中心作出的鑒定意見可反映,魯泉公司的兩枚公章在公司年檢、經營管理中均先後使用過。魯泉公司主張合同上加蓋的該枚公章系劉法亭私刻使用、魯泉公司不認可,但就此沒有充分證據證實,且與案件證據反映的內容不相符,本院不予採信。況且,陳懷深作為與魯泉公司簽訂合同的相對人,根據經濟交往常理,客觀上也有充分理由相信合同上加蓋的公章系魯泉公司使用的印章。至於魯泉公司使用公章不規范的問題,不屬於本案審查的范圍。因此,兩枚公章對外均代表魯泉公司,合同上加蓋哪一枚公章,不影響合同的效力。

4. 公章的法律效力

公章在所有印章中具有最高的效力,可代替合同專用章,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第十六條規定:「申請企業法人開業登記的單位,經登記主管機關核准登記注冊,領取《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後,企業即告成立。企業法人憑據《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可以刻制公章、開立銀行賬戶、簽訂合同,進行經營活動。」一個依法設立的企業法人領取了營業執照以後,就可以刻制三枚印章並在公安機關備案:公章、合同專用章和財務專用章。這三枚印章是具有代表企業法人行為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印鑒。企業法人進行經營活動,在簽訂合同時,有的用公章有的用合同章,二者的區別如下:

公章在所有印章中具有最高的效力,是法人權利的象徵。除法律有特殊規定外(如發票的蓋章),均可以公章代表法人意志,對外簽訂合同及其他法律文件,具有極高的法律效力,凡是以公司名義發出的信函、公文、合同、介紹信、證明或其他公司材料均可使用公章。

合同專用章,單位僅在對外簽訂商業合同時使用,可以在簽約的范圍內代表單位,單位需承受由此導致的權利義務;在實際工作中,公章可以代替合同專用章使用。

在與外界發生法律關系的過程中,印章起著在形式上代表單位意志的作用。無論日常的交往,還是法院對糾紛的審查判斷中,依據蓋章認定有關文件的效力進而確定有關權利義務的歸屬已經成為一個常識。企業印章代表著企業全部或某方面的意志,不正確使用可能會給企業帶來巨大的損失。因此,企業在簽訂合同時應謹慎審查為妥。

實踐中有很多詐騙分子冒用公章現象發生,那效力如何,需要區分是否出借,是否明知,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在審理經濟糾紛案件中涉及經濟犯罪嫌疑若干問題的規定(1998年4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974次會議通過法釋〔1998〕7號)第四條規定:「個人借用單位的業務介紹信、合同專用章或者蓋有公章的空白合同書,以出借單位名義簽訂經濟合同,騙取財物歸個人佔有、使用、處分或者進行其他犯罪活動,給對方造成經濟損失構成犯罪的,除依法追究借用人的刑事責任外,出借業務介紹信、合同專用章或者蓋有公章的空白合同書的單位,依法應當承擔賠償責任。但是,有證據證明被害人明知簽訂合同對方當事人是借用行為,仍與之簽訂合同的除外。」,如果被借用公章的單位沒有證據證明被害人明知簽訂合同對方當事人是借用行為,因其對公章使有疏於管理,應承擔賠償責任。同時,被害人也可以請求司法機關追究詐騙分子的刑事責任。

有人就說了,那以後使用公章就得復印了,實際上,公司之間簽訂合同時使用的公章可否是復印要視情況而定。有的公司之間在簽訂合同時為了方便,常常採用傳真、電子郵件等形式的復製件公章簽訂合同,在這種情況下,一旦發生糾紛,所簽訂的合同是否有效要視情況而定。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四十九條「對書證、物證、視聽資料進行質證時,當事人有權要求出示證據的原件或者原物。但有下列情況之一的除外:(一)出示原件或者原物確有困難並經人民法院准許出示復製件或者復製品的;(二)原件或者原物已不存在,但有證據證明復製件、復製品與原件或原物一致的。」之規定,人民法院在審理過程中,復印件應當與原件核對無誤才能確認其效力。

另外,在合同公章使用方面我們還應當注意,謹慎審查,加強公章和合同章的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三十二條「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時合同成立。」之規定,當事人一旦使用公章對外簽訂了合同,就要履行合同約定的權利義務,並承擔交易帶來的風險,因而,當事人在簽訂合同時要謹慎審查,確保公章和合同章的正確使用,同時,也要加強公章和合同章的管理,嚴防公章和合同章被濫用、盜用等可能帶來的不利後果。

5. 以總公司名義中標的工程為了方便刻了一枚公章與其他單位有糾紛時蓋這枚公章好

如果這個章是總公司的公章,那麼就是有法律效力的,平時就可以在文件上蓋章,但是公司公章一般總公司是不允許分公司刻章的。所以最好不要去觸碰總公司的底線。

6. 公司不同印章有什麼法律效力

公司印章主要包括公章、法人章、財務專用章、合同專用章、發票專用章、部版門章。

(1)公章在權所有印章中效力最高,凡以公司名義發出的信函、公文、合同、證明或其他材料均可使用。

(2)法人章是「法定代表人章」的簡稱,相當於法定代表人簽字。其通常只在規定的有限用途內使用,如合同中約定在同時加蓋合同專用章及法人章時該合同才生效,就需蓋此章。

(3)財務專用章是辦理企業會計核算和銀行結算業務時使用。

(4)合同專用章是企業對外簽訂合同時使用。

(5)發票專用章是企業開具發票時使用。

(6)部門章僅限於公司內部使用,對外使用是無效的。

(6)同一枚印章的法律效力選擇擴展閱讀:

公章的刻制

1、 公司印章的刻制均須報總經理批准,由辦公室開具介紹信,到公安機關相關部門辦理刻制手續。

2、 公章的形體和規格,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公章的啟用

1、 新印章啟用前要做好戳記,並留樣保存,以便備查。

2、 公章啟用應報總經理批准,並下發啟用通知,註明啟用日期、發放單位和使用范圍。

網路-公章

7. 印章的法律效力,有的公司蓋合同專用章,有的則是采購專用章 ,是否都有法律效力呢還是必要又登記的才有

公司必須有公章,其他如合同專用章、采購專用章,由公司根據自己的經營情況回決定,但按正常規答定應該備案,才好對外使用。
但如果公司的相關合同專用章等未備案,但確實能證明是該公司使用的,相關的合同和文件對該公司也有效。

8. 不同的印章法律效力相同嗎

因為你沒有列抄舉具體襲是什麼章不太好說,但如果拿單位的公章和合同專用章來進行比較:
公章一般是單位處理內外部事務的印鑒,公司對外的文件、正式信函、報告等都使用公章,蓋了公章的這些文件都具有法律效力。
合同章是專門用於合同簽訂的印鑒,在簽訂合同方面兩者的效力都是一樣的。
對於合同的法律效力問題,一般需要考慮如下幾個因素:合同簽的的主體是否適格、合同約定的事項是否違法、合同的形式是否完備等等。

熱點內容
關於誠信的法律法規 發布:2025-09-19 07:58:52 瀏覽:302
中國共和國民法典 發布:2025-09-19 07:57:51 瀏覽:997
公司小賬的錢有法律保障嗎 發布:2025-09-19 07:56:30 瀏覽:393
靜海老法院 發布:2025-09-19 07:56:21 瀏覽:814
2015年法規一建真題 發布:2025-09-19 07:52:03 瀏覽:534
律師咨詢台 發布:2025-09-19 07:39:05 瀏覽:913
什麼是職業道德行為的出發點 發布:2025-09-19 07:37:20 瀏覽:879
法律責任的免責原因 發布:2025-09-19 07:36:37 瀏覽:668
2017法規答案 發布:2025-09-19 07:35:16 瀏覽:966
勞動法員工曠工罰款 發布:2025-09-19 07:13:54 瀏覽: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