簽名和手印法律效力
⑴ 簽字和手印不同具有法律效力嗎
根據《合同法》司法解釋第(二)款第五條規定,簽定合同時簽字、蓋章、捺手印都具有專同等法律屬效力。
只要是當事人的親筆簽名,按不按手印都是具有法律效率的,如果一旦對方反悔,不承認,可以起訴到法院,到時候會有專業筆跡鑒定人員對簽名筆跡進行鑒定。
⑵ 簽名和手印不一致的合同法律上受保護么
1、簽訂合同的,只要雙方意思表示一致,且不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的,都具有法律效力。雙方均應當嚴格遵守。
2、簽署合同時,只有簽字,或者只有指印,或者即有簽訂又有指印的,都視為當事人對合同內容的認可,具有法律效力。合同受法律保護。
⑶ 律師說法:摁手印是否和簽字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從法律的角度上,對自身行為的認可方式有多種,你所說的簽字和摁手印屬於其版中的兩種方式權。在沒有特別約束或者指明的情況下,具有均等的效率。但是有一點需要注意,因為手印的復雜性原因,在後期用來證明的時候,可能沒有簽字那樣效率。
⑷ 在合同上摁手印和簽字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嗎
您好!是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三十二條當事人採用合同書版形式訂立合同的,自權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時合
同成立。
根據《合同法》規定個人理解摁手印可以代替蓋章,且就效力上摁手印比蓋章還要高點,因為一般章可以偽造,但指印不能偽造。
如能提供更多信息,則可給出更為周詳的法律意見。
⑸ 請問簽名字與按手印哪個效力大先謝了
效力一樣,因為法律上的用詞是簽名或者按手印,但兩個都有各自的缺點,簽名可以模仿,而按手印如果不規范的話,也鑒定不出來是誰指紋的,但兩者比較起來還是按手印安全,規范的手印,是右手食指從左到右滾著按,這是比較規范的按法。
手印和簽名是或的關系,只要有其中一個,就有效,不容反悔。
相關法律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
第五條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應當簽字或者蓋章。當事人在合同書上摁手印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其具有與簽字或者蓋章同等的法律效力。
(5)簽名和手印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1、簽字多指在文件、紙張、條幅、或紀念物品上親筆寫上自己的名字。表示證明、紀念或決心等。
一般在一些重要的場合要簽署一些重要的文件時,就要說成「簽訂」,比如「簽訂合同」。
2、眾所周知,指紋具有「各不相同、終生不變」的特性。很早以前,人們就在紙上或木板上按手印來標識身份。指紋已被廣泛用於入境檢查、搜查罪犯等領域。指紋是表皮上線狀排列的凸起和凹陷所形成的紋路,「一種膚紋」。人類手部和腳部的內側布滿了膚紋。指紋被廣泛應用於搜尋罪犯等領域,用來鑒別身份。眾所周知,古巴比倫人和中國在很久以前就利用指紋來驗證人的身份。
利用指紋識別身份,這是因為指紋滿足了下面的兩個條件:
首先,指紋是獨一無二的,沒有兩枚完全相同的指紋。盡管同卵雙胞胎在紋型上有高度的相似性,可其細節特徵並不完全相同,而是存在一定的差異(特徵點見下圖)。另外,一個人不同手指的指紋也各不相同。
其次,人的指紋原則上來說是終身不變的。當兒童長大成人,指紋也只不過放大增粗,其紋形、紋數等特徵則保持不變。
⑹ 簽字,按手印的協議有無法律效應
有法律效力。
手寫的協議書按了手印也簽字了,只要協議內容是雙方真實意思的表達,並且協議文本中沒有與現行法律法規相悖的內容,就是合法有效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三十二條:
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時合同成立。一般而言,簽協議的內容合法,簽字、按手印,須協議當事人意思表示真實,非受脅迫、欺詐,這樣的協議就具有法律效力。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九條:
當事人訂立合同,應當具有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當事人依法可以委託代理人訂立合同。
第五十條規定:
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法定代表人、負責人超越許可權訂立的合同,除相對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超越許可權的以外,該代表合同簽字行為有效。
因此,民事行為人在不違背法律且不存在欺騙行為的,簽訂的協議合同是受法律保護的。
(6)簽名和手印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一般而言,協議成立有效:
1、當事人意思表示須一致,即合意,這是合同成立的根本要件。凡意思表示不一致,即雖經協議但未達合意者,合同不能成立。
2、有明確的主體,即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當事人。僅有一方當事人是不可能產生合意的,因而也就不可能成立合同。
3、當事人的意思表示須以訂立合同的為目的。不以訂立合同為目的意思表示,即使達成合意,也不能成立合同。
一般認為,年滿十八周歲以上,精神正常者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年滿十六周歲未滿十八周歲,但主要生活來源來源於自己者,也視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如出現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簽訂合同,需看合同內容是否與能力相當,比如日常購買水果(買賣合同),屬於有效合同,但購買商品房,則需要監護人的同意或監護人的追認,否者,協議不能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