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法律知識會計

法律知識會計

發布時間: 2021-12-09 16:51:06

㈠ 會計法律和計算機知識

估計考試內容是會計法的會計工作常識,這個估計你們經常乾的話基本不用備,建議補習會計和金融人員職業操守方面的內容,這些東西平時大家不太注意,也好出題,而且還是領導們比較重視的部分
計算機可能也是考業務上的操作吧,沒什麼大不了的事

㈡ 會計的法律知識 會計的風險有哪些

做什麼工作都抄有風險,會襲計工作的風險如下:
首先,幹了會計,收入不會很高,不會象業務人員那樣拿到大把大把的提成。所以,做了會計就要選擇知足常樂,否則,會心理不平衡。
其次,幹了會計,要抹殺激情。會計這門行業是需要能坐得住的,如果整天跳贊贊的,會計賬務處理不會太精準。所以,會計沒有了激情,將沒有了更高的成績。
再次,想干好會計,給老闆服務好,註定要仔細研究法律,使核算和計量有法可依。然而,對於法律條文的理解不是每個人都理解的一樣,一旦跟稅務理解的產生偏差,將給公司帶來違法成本,也給自己帶來違法風險……
再有,有的會計,為了得到老闆的賞識,甚至會兩套賬,明目張膽的做假賬,不是說「不會作假賬的會計不是好會計」,就做個假賬給老闆看看,證明老闆是好會計。可後果是嚴重的,這樣的會計風險是最可怕的。屬於無知者無畏。

㈢ 從事會計職業需要要了解哪些法律知識

我覺得作為一名成功的會計必須要精通稅法和經濟法,建議你可以去買一本《稅法》和《經濟法》看一下提升一下自己 ,最後祝你成功!

㈣ 會計要熟知哪些法律知識,要與哪些人打交道

1,《會來計法》《稅法》《經濟法》等源就是會計人員的聖經。凡事都要遵照執行。 2,會計需要打交道當然非常多,如海關,經貿局,技術監督局,公安局,外匯局,中國人民銀行等等。當然稅務和工商是常打交道的單位。 還有社保醫保,財政部門,以及年底的審計部門,需要審計出具審計報告,如果審計時候發生問題,那年檢基本上是過不了的。

㈤ 財務人員應該懂哪些法律常識

一、會計法
1、《會計法》第四十條:因違法違紀行為被吊銷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的人員,自被吊銷會計從業資格證書之日起五年內,不得重新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

2、《會計法》第四十三條:偽造、變造會計憑證、會計帳簿,編制虛假財務會計報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3、《會計法》第四十四條:隱匿或者故意銷毀依法應當保存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二、合同法

合同法對於財務從業人員來說特別重要,但是很多財務不看合同,會覺得這個是專業法律人員,律師和法務部的職責,其實這個非常重要。書面合同在審計時是一種很強有力的原始憑證。合同的簽訂和履行決定了業務的性質,決定了企業的責任,決定了會計的處理,決定了企業的納稅義務。要做好財務管理,就得管好合同,精通合同法等法規
1、簽訂合同時,財務應該審核的內容:交易總金額是否准確;檢查付款方式、付款條件、發票類型及取得時間是否清晰明了;雙方當事人應具有實施法律行為的資格和能力;當事人應是在自願的基礎上達成的意思表示一致;合同的標準的和內容必須合法;合同必須符合法律規定的形式。
2、根據《合同法》的規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其中,合同的成立,是指雙方當事人依照有關法律對合同的內容和條款進行協商並達成一致。合同成立的判斷依據是承諾是否生效。而合同生效,是指合同產生法律上的效力,具有法律上的約束力。通常合同依法成立之際,就是合同生效之時。兩者在時間上是同步的。但是,《合同法》還規定,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辦理批准、登記等手續生效的,合同經批准、登記後即生效。

三、公司法

1、《公司法》第一百六十四條:公司應當在每一會計年度終了時編制財務會計報告,並依法經會計師事務所審計。

2、《公司法》第一百七十一條:公司除法定的會計賬簿外,不得另立會計賬簿。對公司資產,不得以任何個人名義開立賬戶存儲。

在通用的這些法律之外,比如票據法和稅法等等之外,財務從業人員還要時刻關注其他的行業性法規。比如物流行業,當年營改增出來的時候,物流行業一片哀嚎,現在也慢慢走上正軌了,再比如一些特殊行業,類似建築業的會計,要知道一些《建築法》的知識,這樣在工作中才會更加得心應手。
四、刑法
1、《刑法》第一百六十二條:公司、企業進行清算時,隱匿財產,對資產負債表或者財產清單作虛偽記載或者在未清償債務前分配公司、企業財產,嚴重損害債權人或者其他人利益的,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
隱匿或者故意銷毀依法應當保存的會計憑證、會計帳簿、財務會計報告,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
2、《刑法》第二百五十五條: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的領導人,對依法履行職責、抵制違反會計法、統計法行為的會計、統計人員實行打擊報復,情節惡劣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以上是會計遵守和保護自己的常識,一定仔細關注!

㈥ 會計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為了規范會計行為,保證會計資料真實、完整,加強經濟管理和財務管理,提高經濟效益,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制定本法。
第二條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以下統稱單位)必須依照本法辦理會計事務。
第三條各單位必須依法設置會計賬簿,並保證其真實、完整。
第四條單位負責人對本單位的會計工作和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負責。
第五條會計機構、會計人員依照本法規定進行會計核算,實行會計監督。
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授意、指使、強令會計機構、會計人員偽造、變造會計憑證、會計賬簿和其他會計資料,提供虛假財務會計報告。
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對依法履行職責、抵制違反本法規定行為的會計人員實行打擊報復。
第六條對認真執行本法,忠於職守,堅持原則,做出顯著成績的會計人員,給予精神的或者物質的獎勵。
第七條國務院財政部門主管全國的會計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財政部門管理本行政區域內的會計工作。
第八條國家實行統一的會計制度。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由國務院財政部門根據本法制定並公布。
國務院有關部門可以依照本法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制定對會計核算和會計監督有特殊要求的行業實施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具體辦法或者補充規定,報國務院財政部門審核批准。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可以依照本法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制定軍隊實施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具體辦法,報國務院財政部門備案。
第二章會計核算
第九條各單位必須根據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事項進行會計核算,填制會計憑證,登記會計賬簿,編制財務會計報告。
任何單位不得以虛假的經濟業務事項或者資料進行會計核算。
第十條下列經濟業務事項,應當辦理會計手續,進行會計核算:
(一)款項和有價證券的收付;
(二)財物的收發、增減和使用;
(三)債權債務的發生和結算;
(四)資本、基金的增減;
(五)收入、支出、費用、成本的計算;
(六)財務成果的計算和處理;
(七)需要辦理會計手續、進行會計核算的其他事項。
第十一條會計年度自公歷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第十二條會計核算以人民幣為記賬本位幣。
業務收支以人民幣以外的貨幣為主的單位,可以選定其中一種貨幣作為記賬本位幣,但是編報的財務會計報告應當折算為人民幣。
第十三條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和其他會計資料,必須符合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
使用電子計算機進行會計核算的,其軟體及其生成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和其他會計資料,也必須符合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偽造、變造會計憑證、會計賬簿及其他會計資料,不得提供虛假的財務會計報告。
第十四條會計憑證包括原始憑證和記賬憑證。
辦理本法第十條所列的經濟業務事項,必須填制或者取得原始憑證並及時送交會計機構。
會計機構、會計人員必須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對原始憑證進行審核,對不真實、不合法的原始憑證有權不予接受,並向單位負責人報告;對記載不準確、不完整的原始憑證予以退回,並要求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更正、補充。
原始憑證記載的各項內容均不得塗改;原始憑證有錯誤的,應當由出具單位重開或者更正,更正處應當加蓋出具單位印章。原始憑證金額有錯誤的,應當由出具單位重開,不得在原始憑證上更正。
記賬憑證應當根據經過審核的原始憑證及有關資料編制。
第十五條會計賬簿登記,必須以經過審核的會計憑證為依據,並符合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會計賬簿包括總賬、明細賬、日記賬和其他輔助性賬簿。
會計賬簿應當按照連續編號的頁碼順序登記。會計賬簿記錄發生錯誤或者隔頁、缺號、跳行的,應當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規定的方法更正,並由會計人員和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在更正處蓋章。
使用電子計算機進行會計核算的,其會計賬簿的登記、更正,應當符合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
第十六條各單位發生的各項經濟業務事項應當在依法設置的會計賬簿上統一登記、核算,不得違反本法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私設會計賬簿登記、核算。
第十七條各單位應當定期將會計賬簿記錄與實物、款項及有關資料相互核對,保證會計賬簿記錄與實物及款項的實有數額相符、會計賬簿記錄與會計憑證的有關內容相符、會計賬簿之間相對應的記錄相符、會計賬簿記錄與會計報表的有關內容相符。
第十八條各單位採用的會計處理方法,前後各期應當一致,不得隨意變更;確有必要變更的,應當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變更,並將變更的原因、情況及影響在財務會計報告中說明。
第十九條單位提供的擔保、未決訴訟等或有事項,應當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在財務會計報告中予以說明。
第二十條財務會計報告應當根據經過審核的會計賬簿記錄和有關資料編制,並符合本法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關於財務會計報告的編制要求、提供對象和提供期限的規定;其他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財務會計報告由會計報表、會計報表附註和財務情況說明書組成。向不同的會計資料使用者提供的財務會計報告,其編制依據應當一致。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會計報表、會計報表附註和財務情況說明書須經注冊會計師審計的,注冊會計師及其所在的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審計報告應當隨同財務會計報告一並提供。
第二十一條財務會計報告應當由單位負責人和主管會計工作的負責人、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簽名並蓋章;設置總會計師的單位,還須由總會計師簽名並蓋章。
單位負責人應當保證財務會計報告真實、完整。
第二十二條會計記錄的文字應當使用中文。在民族自治地方,會計記錄可以同時使用當地通用的一種民族文字。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外商投資企業、外國企業和其他外國組織的會計記錄可以同時使用一種外國文字。
第二十三條各單位對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和其他會計資料應當建立檔案,妥善保管。會計檔案的保管期限和銷毀辦法,由國務院財政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制定。
第三章公司、企業會計核算的特別規定
第二十四條公司、企業進行會計核算,除應當遵守本法第二章的規定外,還應當遵守本章規定。
第二十五條公司、企業必須根據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事項,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確認、計量和記錄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成本和利潤。
第二十六條公司、企業進行會計核算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隨意改變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的確認標准或者計量方法,虛列、多列、不列或者少列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
(二)虛列或者隱瞞收入,推遲或者提前確認收入;
(三)隨意改變費用、成本的確認標准或者計量方法,虛列、多列、不列或者少列費用、成本;
(四)隨意調整利潤的計算、分配方法,編造虛假利潤或者隱瞞利潤;
(五)違反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規定的其他行為。
第四章會計監督
第二十七條各單位應當建立、健全本單位內部會計監督制度。單位內部會計監督制度應當符合下列要求:
(一)記賬人員與經濟業務事項和會計事項的審批人員、經辦人員、財物保管人員的職責許可權應當明確,並相互分離、相互制約;
(二)重大對外投資、資產處置、資金調度和其他重要經濟業務事項的決策和執行的相互監督、相互制約程序應當明確;
(三)財產清查的范圍、期限和組織程序應當明確;
(四)對會計資料定期進行內部審計的辦法和程序應當明確。
第二十八條單位負責人應當保證會計機構、會計人員依法履行職責,不得授意、指使、強令會計機構、會計人員違法辦理會計事項。
會計機構、會計人員對違反本法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規定的會計事項,有權拒絕辦理或者按照職權予以糾正。
第二十九條會計機構、會計人員發現會計賬簿記錄與實物、款項及有關資料不相符的,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有權自行處理的,應當及時處理;無權處理的,應當立即向單位負責人報告,請求查明原因,作出處理。
第三十條任何單位和個人對違反本法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規定的行為,有權檢舉。收到檢舉的部門有權處理的,應當依法按照職責分工及時處理;無權處理的,應當及時移送有權處理的部門處理。收到檢舉的部門、負責處理的部門應當為檢舉人保密,不得將檢舉人姓名和檢舉材料轉給被檢舉單位和被檢舉人個人。
第三十一條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須經注冊會計師進行審計的單位,應當向受委託的會計師事務所如實提供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和其他會計資料以及有關情況。
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以任何方式要求或者示意注冊會計師及其所在的會計師事務所出具不實或者不當的審計報告。
財政部門有權對會計師事務所出具審計報告的程序和內容進行監督。
第三十二條財政部門對各單位的下列情況實施監督:
(一)是否依法設置會計賬簿;
(二)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和其他會計資料是否真實、完整;
(三)會計核算是否符合本法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
(四)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是否具備從業資格。
在對前款第(二)項所列事項實施監督,發現重大違法嫌疑時,國務院財政部門及其派出機構可以向與被監督單位有經濟業務往來的單位和被監督單位開立賬戶的金融機構查詢有關情況,有關單位和金融機構應當給予支持。
第三十三條財政、審計、稅務、人民銀行、證券監管、保險監管等部門應當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職責,對有關單位的會計資料實施監督檢查。
前款所列監督檢查部門對有關單位的會計資料依法實施監督檢查後,應當出具檢查結論。有關監督檢查部門已經作出的檢查結論能夠滿足其他監督檢查部門履行本部門職責需要的,其他監督檢查部門應當加以利用,避免重復查賬。
第三十四條依法對有關單位的會計資料實施監督檢查的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對在監督檢查中知悉的國家秘密和商業秘密負有保密義務。
第三十五條各單位必須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接受有關監督檢查部門依法實施的監督檢查,如實提供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和其他會計資料以及有關情況,不得拒絕、隱匿、謊報。
第五章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
第三十六條各單位應當根據會計業務的需要,設置會計機構,或者在有關機構中設置會計人員並指定會計主管人員;不具備設置條件的,應當委託經批准設立從事會計代理記賬業務的中介機構代理記賬。
國有的和國有資產占控股地位或者主導地位的大、中型企業必須設置總會計師。總會計師的任職資格、任免程序、職責許可權由國務院規定。
第三十七條會計機構內部應當建立稽核制度。
出納人員不得兼任稽核、會計檔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費用、債權債務賬目的登記工作。
第三十八條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必須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
擔任單位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的,除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外,還應當具備會計師以上專業技術職務資格或者從事會計工作三年以上經歷。
會計人員從業資格管理辦法由國務院財政部門規定。
第三十九條會計人員應當遵守職業道德,提高業務素質。對會計人員的教育和培訓工作應當加強。
第四十條因有提供虛假財務會計報告,做假賬,隱匿或者故意銷毀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貪污,挪用公款,職務侵佔等與會計職務有關的違法行為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人員,不得取得或者重新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
除前款規定的人員外,因違法違紀行為被吊銷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的人員,自被吊銷會計從業資格證書之日起五年內,不得重新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
第四十一條會計人員調動工作或者離職,必須與接管人員辦清交接手續。
一般會計人員辦理交接手續,由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監交;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辦理交接手續,由單位負責人監交,必要時主管單位可以派人會同監交。
第六章法律責任
第四十二條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可以對單位並處三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可以處二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的罰款;屬於國家工作人員的,還應當由其所在單位或者有關單位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一)不依法設置會計賬簿的;
(二)私設會計賬簿的;
(三)未按照規定填制、取得原始憑證或者填制、取得的原始憑證不符合規定的;
(四)以未經審核的會計憑證為依據登記會計賬簿或者登記會計賬簿不符合規定的;
(五)隨意變更會計處理方法的;
(六)向不同的會計資料使用者提供的財務會計報告編制依據不一致的;
(七)未按照規定使用會計記錄文字或者記賬本位幣的;
(八)未按照規定保管會計資料,致使會計資料毀損、滅失的;
(九)未按照規定建立並實施單位內部會計監督制度或者拒絕依法實施的監督或者不如實提供有關會計資料及有關情況的;
(十)任用會計人員不符合本法規定的。
有前款所列行為之一,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會計人員有第一款所列行為之一,情節嚴重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吊銷會計從業資格證書。
有關法律對第一款所列行為的處罰另有規定的,依照有關法律的規定辦理。
第四十三條偽造、變造會計憑證、會計賬簿,編制虛假財務會計報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有前款行為,尚不構成犯罪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予以通報,可以對單位並處五千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可以處三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屬於國家工作人員的,還應當由其所在單位或者有關單位依法給予撤職直至開除的行政處分;對其中的會計人員,並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吊銷會計從業資格證書。
第四十四條隱匿或者故意銷毀依法應當保存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有前款行為,尚不構成犯罪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予以通報,可以對單位並處五千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可以處三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屬於國家工作人員的,還應當由其所在單位或者有關單位依法給予撤職直至開除的行政處分;對其中的會計人員,並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吊銷會計從業資格證書。
第四十五條授意、指使、強令會計機構、會計人員及其他人員偽造、變造會計憑證、會計賬簿,編制虛假財務會計報告或者隱匿、故意銷毀依法應當保存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可以處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屬於國家工作人員的,還應當由其所在單位或者有關單位依法給予降級、撤職、開除的行政處分。
第四十六條單位負責人對依法履行職責、抵制違反本法規定行為的會計人員以降級、撤職、調離工作崗位、解聘或者開除等方式實行打擊報復,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有關單位依法給予行政處分。對受打擊報復的會計人員,應當恢復其名譽和原有職務、級別。
第四十七條財政部門及有關行政部門的工作人員在實施監督管理中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或者泄露國家秘密、商業秘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四十八條違反本法第三十條規定,將檢舉人姓名和檢舉材料轉給被檢舉單位和被檢舉人個人的,由所在單位或者有關單位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四十九條違反本法規定,同時違反其他法律規定的,由有關部門在各自職權范圍內依法進行處罰。
第七章 附 則
第五十條本法下列用語的含義:
單位負責人,是指單位法定代表人或者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代表單位行使職權的主要負責人。
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是指國務院財政部門根據本法制定的關於會計核算、會計監督、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以及會計工作管理的制度。
第五十一條個體工商戶會計管理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財政部門根據本法的原則另行規定。
第五十二條本法自2000年7月1日起施行。

㈦ 做會計先學法律,作為一名職業會計師,需要具備怎樣的法律知識基礎

一名普通的會抄計並沒有硬性要求必須具備法律知識但是了解一下法律對你只有好處而沒有壞處,作為會計人員了解一下我國的經濟法還是很有必要的。企業之間的經濟糾紛並沒有要求會計來處理在會計職責裡面也沒有這一項內容,企業之間的經濟糾紛企業應當有專業人員進行處理因此你沒有必要知道有哪些途徑可以解決,這個決策權應當在老闆手裡。會計准則是會計人員工作的標准屬於會計范疇之內的事情與監督不相干,會計監督是會計管理之內的事情,看來你還需要多了解一些會計的基礎知識啊。

㈧ 3. 會計人員應具備哪些法律知識

主要的:經濟法、會計法、統計法、審計法、稅法等,其他相關的金融、工商、行政、刑法法規等。

㈨ 法律知識對財務人員的重要性

當然有用,尤其是經濟法!因為在實際工作還會遇到合同法中的問題等等。

㈩ 會計和法律哪個專業好

隨著智能人工的興起,很多高校都開設了ACCA專業,不少考生對於ACCA專業都不是十分了解,那麼會計學(ACCA方向)與普通會計專業有什麼區別呢?再送大家一個2019ACCA資料包,可以分享給小夥伴,自提,戳:ACCA資料【新手指南】+內部講義+解析音頻

會計學(ACCA方向)

則是大學本科教育培養國際化復合型人才的一種創新教育模式,通過將國際領先的ACCA執業資格證書課程嵌入到大學培養方案中,使學生在獲得國內大學文憑與學位的同時,還可收獲國際財經執業資格證書。會計學(ACCA方向)不僅包括普通會計班需要學習的會計理論知識,在授課,學習,就業等方面都有著它相對獨特的情況。

在授課上,ACCA專業的老師大多由中外籍老師共同組成,他們擁有國內外多年豐富的工作經驗和授課經驗,能夠為學生提供課程安排、教學授課、復習備考等全方位學術支持。會計學(ACCA方向)13門核心專業課程所學習的知識都是以英語為媒介,ACCA專業課授課全部是雙語或者純英文教學。即便是中國教師也有著良好的英語水平,具有海外留學經歷的教師英語更是一流,聽課就是一種聽覺的享受。

在學習上,會計學(ACCA方向)用的是ACCA原版教材,是全英教材,所以對於學生本身的英語水平有一定的要求。普通會計學專業只用中文去學習和理解會計。此外,學習ACCA課程最大的收獲在於能學到國際上最新的會計准則和處理方法。中國的會計准則正在逐步與國際會計准則接軌,因此直接學習國際上的會計准則能讓自己在中國會計准則修改的時候更快更好地適應變化。

在畢業去向方面,會計學(ACCA方向)的學生在出國留學和就業方面更具優勢。ACCA的學習使得學生們既獲得更全面扎實的財會知識和技能,又培養了他們國際化的視野以及思維方式,還提升了他們的財務英語能力,從多個方面加強了學生們的就業競爭優勢。注冊會計師考試必須在大學畢業之後才能參加,而ACCA在大學期間就可以參加考試,全科通過後可以獲取准會員資格。ACCA認可僱主在對ACCA成員的錄用上都採取了優先錄取條件,工資上也比普通員工有一定的提高。

會計學專業

是以會計學、審計學、財務管理為基礎的基本理論應用學科,以經濟學、管理學的基本理論和知識為基礎,主要學習財務會計的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資本運營、資產重組、企業兼並方面的專業知識和國際會計核算的慣例;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側重於實務操作,通過會計手工模擬室和會計電算化實驗室的基本訓練能,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會計實際問題的基本能力和綜合能力。同時注重強化學生財務管理、審計、經濟法、稅法方面知識的學習,為學生大學畢業後參加註冊會計師考試打下基礎。

綜合以上方面來看,會計學(ACCA方向)雖然比普通會計專業多花一些學費,但值得在大學期間對自己進行投資。ACCA給很多學校並不優秀的學生,或者說本專業在就業方面並無很大優勢的學生,比同齡人獲得更多更好的競爭優勢和就業機會。

急速通關計劃 ACCA全球私播課 大學生僱主直通車計劃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沖刺班 其他課程

熱點內容
贊美法官的詩歌 發布:2025-09-19 03:55:10 瀏覽:101
司法編制調出 發布:2025-09-19 03:50:37 瀏覽:300
公司風險隔離的相關法律規章和制度 發布:2025-09-19 03:44:57 瀏覽:968
黨員計劃生育條例 發布:2025-09-19 03:40:28 瀏覽:867
電大國際經濟法責任最小的是 發布:2025-09-19 03:35:33 瀏覽:398
初級經濟法模擬1 發布:2025-09-19 03:18:15 瀏覽:337
法官法第十七條 發布:2025-09-19 03:17:33 瀏覽:944
凈月法院電話 發布:2025-09-19 03:17:31 瀏覽:84
2006年10月經濟法原理與實務答案 發布:2025-09-19 02:57:32 瀏覽:165
道德講堂徵文 發布:2025-09-19 02:50:59 瀏覽: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