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確權法律知識宣傳簡報
⑴ 農村土地確權二輪公示公告怎麼寫
一:只有在理清國家與集體經濟組織、集體經濟組織與村民之間的財產權利界限的基礎,才能構建起完整的農村資產財產權益體系,盤活農村生產要素,解放農村生產力。因此,對農村土地與房產的大規模確權登記,是農村產權制度改革的首要任務。
二:確權頒證之後,將給農民帶來四大好處。
首先是有利於強化物權保障。土地是農業最基本的生產資料,也是農民的「命根子」,一經確權,農民就是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物權權利人,有利於依法保障農民的土地承包權益。
其次,有利於強化承包農戶的市場主體地位和家庭承包經營的基礎地位,為鞏固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提供強有力的制度保障。經過確權頒證之後,土地既是資源,又是資產,農民就等於握住了自己的土地使用權,無論誰想再動農村的承包地,都必須經過本戶同意。如果農民外出打工,還可依法把承包地進行流轉,交給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來經營,換取實物或租金。這樣一來,農民的財產性收入就會增加。
再次,農民可用自己的權證進行抵押貸款。當前,因部分農民無法提供擔保、沒有足夠的抵押物,貸款難問題較突出。而確權登記頒證以後,隨著相關政策的陸續出台,農民就可用自己的權證進行抵押貸款。
最後,有利於明確土地承包經營權歸屬,為解決土地承包經營糾紛、維護農民土地承包的各項合法權益提供強有力的原始依據。如果耕地面積四至不清、面積不明承包地流轉就潛藏較大風險,不僅農戶不能放心流轉土地,土地規模經營主體也難以安心經營,必然制約現代農業發展。
⑵ 農村土地確權政策細節
1、互相調田
在農戶自己看來,這種調田方式已經完成了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轉移,但在法律和政策上,有的不符合《農村土地承包法》、《村民委員會自治法》的規定程序。因此,在確權過程中,既要妥善照顧到農戶的感情和利益,又要切實合乎法律、符合政策,把兩者兼顧好。對於二輪承包之後農戶私下調田的,原則上應返還權屬,即「先歸還、再確權」。
2、棄耕後要田
這些棄耕又要田的農戶一般都是經濟狀況較好、較早遷往城鎮的家庭,群眾和確權的村組幹部在感情上難以接受返還其承包權的要求。但根據確權要「長期化」、「固化」的政策,不能因為其曾經拋荒棄種的短期行為,而使其失去這份長久的、要固化的財產權。因此,對於棄田後再要田的農戶,應分情況進行處置:曾經明確放棄責任田,村委會有申請書、承認書的,在本輪承包期內不確權;對舉家遷入設區以上城市的,可動員其放棄要地訴求,收歸集體;對舉家遷入小城鎮的,尊重其意願,動員其與現耕種農戶協商解決,同時予以一定的經濟補償。
3、承包地被部分徵用
確權中會遇到的矛盾是:有的村組認為承包耕地是集體所有,因此將部分承包地的征地補償費在全組農戶中按照人口、承包地面積等進行分配,沒有和被征承包地一定掛鉤。現在被部分征地的農戶對確權工作提出要求:要麼重新分地,要麼重新分錢。承包地部分徵收可以這樣處理:征地補償費由被征地農戶享受的,已征面積不確權,其他未徵收面積確權;由其他農戶共享的,可以根據農戶要求,按照現有人口重新分配未征地面積後再確權,即「先調田、再固化」。
⑶ 宣講法律法規簡報
全國縣(市)、鄉(鎮)、村級幹部國土資源法律知識宣傳教育培訓活動
簡 報
第 25 期
全國培訓活動辦公室 二○○八年三月七日
中央宣講團首場宣講在石家莊舉行
2008年3月3日至4日,國土資源法律知識中央宣講團在河北石家莊進行首場宣講。河北省副省長孫瑞彬同志,國土資源部黨組成員、全國培訓活動辦公室主任王瑞生同志出席並講話。中央宣講團全體成員,河北省國土資源廳、省直有關部門領導,各縣(市)負責人,國土資源、組織部門機關幹部和有關工作人員近400人參加了宣講活動。
王瑞生同志在講話中指出,國土資源法律知識的宣講是整個宣傳教育培訓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宣傳教育培訓活動取得實效的關鍵,也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探索保障科學發展新機制的實踐創新。他希望參加培訓的同志充分利用這次機會學習國土資源管理法律法規知識,增強改革創新、依法行政、促進科學發展與社會和諧的能力。
首場宣講的五位同志都是在國土資源部門工作多年,具有豐富實踐經驗和較高理論水平的領導或專家。宣講內容緊扣十七大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國土資源管理的大政方針,涉及土地管理法律政策、國土資源形勢與任務、礦產資源管理、基層土地管理實務、地質災害防治等,既有理論深度,又有現實針對性。
宣講結束後,中央宣講團的全體成員與部分縣(市)負責人進行了座談。座談中,大家對宣講活動給予了較高評價。大家認為,宣講內容豐富、重點突出、形式生動活潑,對基層領導幹部提高認識、把握政策,在實際工作中切實落實科學發展觀,具有積極的作用。
⑷ 農村土地確權的相關知識有哪些
土地所有權、土地使用權和他項權利的確認、確定,簡稱確權。是依照法律、政策的規定確定某一范圍內的土地(或稱一宗地)的所有權、使用權的隸屬關系和他項權利的內容。
每宗地的土地權屬要經過土地登記申請、地籍調查、核屬審核、登記注冊、頒發土地證書等土地登記程序,才能得到最後的確認和確定。主管是指確定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的具體承辦部門。土地管理部門作為人民政府的職能部門,具體承辦確權工作,對確權的意見和建議,要報同級人民政府作出決定。
⑸ 怎樣寫農村土地確權頒證的宣傳稿
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宣傳標語
一、人人支持,村村配合,確保農村土地確權發證工作順利開展。
二、開展農村土地登記,保護農村土地資源。
三、加強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切實保護農民權益。
四、推進農村土地確權登記,深化農村土地產權制度改革。
五、依法登記、合理用地。
六、規范農村土地確權頒證,促進城鄉經濟統籌發展。
七、推進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夯實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基礎。
八、依法土地登記,保護農民權益。
九、土地產權明晰,農村農民受益。
十、開展土地登記,節約集約用地,完善用地制度,持續健康發展。
十一、依法依規確權,又好又快發展。
十二、土地確權,利國惠民
⑹ 土地確權宣傳手冊有法律效力嗎
土地確權宣傳手冊屬於一種政府工作推廣的廣告資料,作為宣傳資料而言,它本身不存在法律約束效力,但是宣傳資料上的文字確實對普通民眾的決策會有引導或者影響作用。
對於土地確權工作而言,是政府的決策,是強制執行的,民眾不能拒絕土地確權;宣傳資料的作用主要在於廣而告之,是大家都了解土地確權到底是怎麼回事,從而更好的配合確權頒證工作的推行。如在此過程中產生糾紛則可以通過各級主管部門機構或者人民法院進行反饋或者上訴。
⑺ 如何加強農村土地流轉宣傳引導,增強農民流轉意識
要通過宣傳欄、廣播站、電視台等載體,通過印發宣傳單、召開村民大會、現身說法等形式,廣泛宣講《土地管理法》、《基本農田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規章,引導提高廣大農民學法、懂法、守法。深入基層,採取走訪調研、入戶座談等形式對當前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流轉工作規范及扶持政策等進行了廣泛宣傳,贏得了群眾的理解和支持。
1、政策推動。要廣泛宣傳土地流轉政策,擴大政策知曉面。鄉鎮、村委會應結合土地承包法律法規,採取電視、廣播、標語、條幅、下發宣傳單等多種方式,廣泛宣傳土地流轉的意義及土地流轉政策措施,以及流轉土地農民增收的實際效果,消除農民思想顧慮,提高土地流轉意識。
2、典型帶動。加強典型宣傳,營造土地流轉的良好轉氛圍。大力宣傳土地有償流轉後走上致富之路的典型事例,要把培育土地流轉典型作為促進土地流轉的重要手段,總結典型經驗,加強引導。
3、服務主動。當地黨委政府應把提供優質服務作為宗旨,優化土地流轉的環境,把優惠政策支持作為動力,推進土地流轉的進程。建立健全組織體系,把土地流轉工作納入黨委、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成立由主要領導負責的土地流轉服務中心,綜合、協調、統一領導土地流轉工作,;積極發展市場中介組織,使土地流轉進入市場,依靠市場調節完善流轉機制,推動土地流轉的健康運行,降低土地流轉成本;健全社會保障機制,解除農民的後顧之憂,使農民放心走出去,進而為土地流轉創造良好的條件。
4、形式靈動。創新體制機制,探索流轉形式。堅持以《土地承包法》及中央和省相關規定為准繩,鼓勵農戶依法採取轉包、轉讓、出租、互換等多種方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積極探索土地流轉合作社等土地流轉組織形式。在保持原承包關系不變的前提下,由享有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農戶自願申請,並以土地經營權入社的形式,組建農村土地流轉合作社,由土地流轉合作社進行集中統一規劃、統一經營。這種模式以股份制和合作制為基本形式,實行「三權分離」即村集體擁有土地所有權,農民擁有土地承包權,土地流轉合作社擁有土地經營權,實行社員代表 大會、理事會、監事會的管理制度,農戶按入社土地面積從合作社獲取分紅收益。這種形式既能夠把土地集中流轉出來,促進高效規模現代農業的發展和新農村建設,又可以克服其他土地流轉形式存在的弊端,有利於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維護承包農戶和經營業主的合法權益,提高農民分享土地增值收益,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和農民增收,有利於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促進農村社會公益事業發展。
5、管理聯動。管理聯動就是在土地進行流轉時,加強政策宣傳和過程管理。從土地流轉方來說:首先,加強農戶自發的土地流轉管理。農戶自願將承包土地以轉包、轉讓、互換、入股、出租等形式流轉,應簽訂書面流轉協議,並報村委會備案。其次,規范鄉村集體經濟組織和鄉村行政組織參與土地流轉的行為。鄉村集體經濟組織和鄉村行政組織不得以任何名義強迫農戶流轉土地,也不得阻撓農戶自願合理地流轉其土地經營承包權。第三,農戶也可以委託中介組織進行土地流轉。委託流轉要簽訂委託流轉協議,並報本村委會備案。從土地轉入方來說:首先,農村土地流轉期限不得超過農戶家庭承包土地的剩餘承包期。流轉期滿後,經雙方協商,可續簽土地流轉協議。其次,指導監督工商企業選擇適當方式開發農業。但工商企業進入農業要注意不得侵害農民利益,要有利於保護和鞏固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政府應鼓勵他們採取公司加農戶、訂單農業等方式,帶動農戶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
6、政策促動。重視糾紛調處,保護土地流轉。為保護土地流轉雙方的合法權益,農村土地承包仲裁機構,要充分發揮作用,把農村土地承包糾紛全部納入依法管理的軌道。
⑻ 不動產登記局確權登記簡報
由國土資源部、財政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農業部、國家林業局聯合下發的《關於進一步加快推進宅基地和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確權登記發證工作的通知》,明確要求結合國家建立和實施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的有關要求,將農房等集體建設用地上的建築物、構築物納入宅基地和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確權登記發證的工作范圍,實現統一調查、統一確權登記、統一發證。這是國務院同意建立不動產登記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以來,有關部門首次聯合發文,明確闡述了不動產統一登記「城鄉統一」的重要意義。
《通知》明確,宅基地和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確權登記發證工作的目標是在實施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前提下,將農房等集體建設用地上建築物、構築物納入宅基地和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確權登記發證的范圍,基本實現統一調查、統一確權登記、統一發證。這是維護農民合法權益,促進農村社會秩序和諧穩定的重要措施,是深化農村改革,促進城鄉統籌發展的產權基礎,也是建立實施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的基本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