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抵押物沒有登記的法律效力是什麼

抵押物沒有登記的法律效力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1-12-11 22:12:01

『壹』 未辦理抵押登記有法律效力

不動產未辦理抵押登記的,則該抵押無效。登記是針對特權的變動而採取的一種公示方法,所以不動產抵押以登記生效。不動產抵押未經登記,抵押合同成立,但是抵押權不能成立。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二百零九條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經依法登記,發生效力;未經登記,不發生效力,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依法屬於國家所有的自然資源,所有權可以不登記。第四百零二條以本法第三百九十五條第一款第一項至第三項規定的財產或者第五項規定的正在建造的建築物抵押的,應當辦理抵押登記。抵押權自登記時設立。

『貳』 房屋抵押不辦理登記手續是否有效

以城市房屋設定抵押必須辦理登記才能生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四十一條的規定,「當事人以本法第四十二條規定的財產抵押的,應當辦理抵押物登記,抵押合同自登記之日起生效。」從法律上來講,未辦理登記手續的抵押合同是不生效的,其法律後果就是所簽訂的抵押合同對於雙方當事人均不具有約束力。通俗地講,也就是抵押合同的當事人可以說了不算。在上述案例中,趙某之所以未被追究責任,其主要原因就是張某未將趙某用於擔保的房屋辦理抵押登記,以致於抵押合同未發生法律效力。

『叄』 房屋抵押未作抵押登記,抵押權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不動產抵押,就是以房屋、土地或在建工程等不動產為自己或他人的債務提供抵押擔保的行為。根據擔保法的規定,以土地使用權、建築物作抵押的,應當辦理抵押物登記,抵押合同自登記之日起生效。
根據《擔保法》第四十一條、第四十二條的規定,以不動產抵押,應當依法辦理抵押登記,否則抵押權不發生法律效力。

『肆』 抵押登記的法律效力

抵押權登記是指抵押權人向法律規定的有關部門將其在特定物上所設定的抵押權的事項予以記載的事實。從抵押權的事項予以記載的事實。從抵押權生效的條件來看,抵押權登記包括形式登記和實質登記。所謂形式登記,是指登記對抵押權的生效只具有確認或證明的效力,而沒有決定其能否生效的效力。也就是說,抵押合同的生效,公以當事人雙方意思表示一致為要件。
作用
抵押權的生效以登記為要件,那麼抵押權登記又有什麼作用呢?概括起來其作用表現在以下兩方面。
抵押權的公示及生效的作用
抵押權屬於對世權,因此對抵押權的設立應進行公示,抵押權的公示,無論抵押權的標的是動產,還是不動產,其公示手段為登記。所以登記首先向社會公眾展示抵押權的設立,變理及消滅的法律狀況;其次,登記對抵押權的生效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如前所述,抵押權的生效均以登記為必要條件。抵押權登記
警示效力
抵押權登記的目的在於告訴公眾在該物上抵押權設立、變更以及消滅的法律信息。其目的,是讓第三人了解該物抵押權的變動情況,然後,自己決定是否進行有的法律行為。因為,根據民法的意思自治原則,法律對債權人對自己是否成為抵押權人以及成為第幾順序的抵押權人的事宜無權作出禁止性規定。如果在抵押物上已經存在著順位優先的抵押權,抵的權人的權利實現就會受到障礙,就會有風險,但如果進行抵押權登記,就可以給抵押權取得人提供足夠的警示,使之了解設立後順位抵押權的風險,從而為其行為選擇提供全面的法律幫助。正由於抵押權登記的警示功能,各國法律都規定,在同一物上可以設定多個抵押權,且不考慮該物的價值是否低於債權人的價值。從這點上看,我國擔保法第35條的規定顯然是有缺陷的。該條規定有兩層含義:其一,抵押人所擔保的債權不得超出其抵押物的價值;其二,財產抵押後,該財產的價值大於所擔保的債權的余額部分,可以再次抵押,但不得超出其餘額部分。該條規定實質上是對在同一物上設立多個抵押權作了限制。從立法目的上看,是為了提高抵押的安全性,更充分地保護債權人的利益,但有些僵硬。其實,從法理上看,這種限制是沒有必要的,無論是對債權人,還是對債務人都有些「畫蛇添足」。因為登記已後順位的抵押權人提供了足名夠的警示,抵押權人完全能夠對自己的權利地位有明確的了解,依權利意思自治原則,是否設立後順位的抵押權應當完全由當事人自己決定。從抵押權的性質上看,抵押的目的並不是代替債務的履行,而是為債權的實現提供擔保,債務人必須履行其義務。當優先順位的抵押權人因債務人履行債務而實現債權時,後順位的抵押權人的債權,即使是超過了抵押物的價值,也可以依「次序遞升原則」上升到第一順痊的抵押權人的而得到清償。設定抵押權的債權人即使是後須位的,也比沒有設立抵押的一般債權的享有優先權。其於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即使是後順位的抵押權人,或者是後順位的抵押權人所擔保的債權超出先順位抵押權人所擔保債權的余額,因為有抵押權登記的保護,設定抵押權的權利人仍比一般債權人享有優先權,仍有獲得優先清償的機會,因此,設立這種抵押權完全合於法理,法律上無需限制,應把這種權利的選擇完全讓予當事人。

『伍』 不動產抵押只簽訂了合同未進行登記具有法律效力嗎

對於不動產抵押,抵押權要生效的話,必須辦理相應的登記手續。如果沒有辦理登記的,合同是有效的,但是不產生抵押權。

『陸』 房產抵押後未登記,有合同未登記的抵押有沒有法律效力

涉及借款和借款抵押兩個法律關系,人民法院依據《合同法》《擔保法》的相關規定,判決雙方的借款合同合法有效,受法律保護,而《借款抵押合同》因違反《擔保法》而無法律效力,不受法律保護,是因為借款合同符合《合同法》的相關規定,該法第210條規定:「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自貸款人提供借款時生效。」他們三方借款期間的各項活動符合《合同法》的相關規定,借款合同合法有效,應受法律保護。但是《合同法》第198條規定:「訂立借款合同,貸款人可以要求借款人提供擔保。擔保依照《擔保法》的規定。」該條是對借款合同的擔保提出了強制性的要求。所謂強制性,是指法律法規明文規定的行為,不管當事人主觀上是否願意,客觀上都必須執行的行為。因此,當事人簽訂的以房屋為抵押物的借款合同就應當符合《擔保法》的規定,凡不符合規定的合同,當然無效,不受法律保護。該法第41條規定:「當事人以本法42條規定抵押財產的,應當辦理抵押物登記,抵押合同自登記之日起生效。」未經登記,只能說明抵押合同成立,但合同並未生效。
此回答來自推推貸平台,望採納!

『柒』 房產證抵押沒有有效憑證有法律效力嗎

借條里房產證抵押未登記,則抵押權未有效設立。以不動產進行抵押的應當辦理抵押登記。抵押權自登記時設立。動產物權的設立和轉讓,應當依照法律規定交付。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條
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第三百九十四條
為擔保債務的履行,債務人或者第三人不轉移財產的佔有,將該財產抵押給債權人的,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或者發生當事人約定的實現抵押權的情形,債權人有權就該財產優先受償。前款規定的債務人或者第三人為抵押人,債權人為抵押權人,提供擔保的財產為抵押財產。

『捌』 抵押必須辦理抵押登記手續嗎如果不登記的話,是不是沒有法律效力啊

對於抵押,抵抄押權要生襲效的話,必須辦理相應的登記手續。如果沒有辦理登記的,合同是有效的,但是不產生抵押權,沒有有法律效力的。

根據我國《擔保法》第41條規定:「當事人以本法42條規定的財產抵押的,應當辦理抵押物登記,抵押合同自登記之日起有效。」

所簽訂的抵押的合同,應當依照《擔保法》第42條第2款規定,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規定部門登記方能生效。未登記的抵押合同,只能說明抵押合同本身成立,但合同並不生效。

(8)抵押物沒有登記的法律效力是什麼擴展閱讀:

根據《房屋登記辦法》,申請抵押權登記,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1)登記申請書;

(2)申請人的身份證明;

(3)房屋所有權證書或者房地產權證書;

(4)抵押合同;

(5)主債權合同;

(6)其他必要材料。

登記機關應當對申請人的申請進行審查,審查的內容主要包括:抵押物是否符合準許進入抵押交易市場的條件;抵押人提供的房地產權利證明文件與權屬檔案記錄內容是否相符,查對權屬證書的真偽等,並由審核人簽字在案。

對符合登記條件的應在法定期限內核准登記記入登記簿並頒發他項權利證書。

『玖』 抵押登記的法律效力有哪些,抵押物登記須知到哪些

抵押登記的法律效力有哪些

抵押登記就是法定登記機關對抵押物已抵押的情況進行登記公示,以取得具有公信力的法定外部表現形式的方法,分為抵押登記和注銷抵押登記。它不僅適用於不動產、不動產用益物權和法律上視為不動產而加以管制的民用航空器、船舶、機動車輛的抵押,而且也適用於一般動產的抵押。《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第三十五條和第三十八條規定:「土地使用權和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抵押,應當依照規定進行抵押。」「抵押權因債務清償或者其他原因而消滅的,應當依照規定辦理注銷抵押登記。」我國《海商法》第十三條規定:「設定船舶抵押權,由抵押權人和抵押人共同向船舶登記機關辦理抵押登記;未登記的,不得對抗第三人。」《擔保法》第四十三條規定:「當事人以其他財產抵押的,可以自願辦理抵押登記。」

對抵押登記的法律效力,我國法律兼采生效要件主義與對抗要件主義。生效要件主義即非經登記,當事人訂立的抵押合同不能生效。《擔保法》第四十一條規定:當事人以第四十二條規定的財產抵押的,包括土地使用權、城市房地產、鄉鎮和村企業的廠房等建築物、林木、航空器和車輛船舶、企業的設備和其他動產,應當辦理抵押登記,抵押合同自登記之日起生效。反過來講,如未就作為抵押物的以上財產進行登記,抵押合同便不能生效。對抗要件主義即抵押合同未經登記也可生效,但不發生對抗善意第三人的效力。那麼如何對抗第三人呢?根據法律規定,抵押權具有追及的效力,也就是抵押權所具有的使抵押權人得跟蹤抵押財產而行使抵押權的效力。關於抵押的追及效力,《擔保法》第四十九條規定:「抵押期間抵押人轉讓已辦理抵押登記的抵押物的,應當通知抵押權人並告知受讓人轉讓物已經抵押的情況;抵押人未通知抵押權人或者未告知受讓人的,轉讓行為無效。轉讓抵押物的價款明顯低於其價值的,抵押權人可以抵押人提供相應的擔保;抵押人不提供的,不得轉讓抵押物。抵押人轉讓抵押物所得的價款,應當向抵押權人提前清償所擔保的債權或者向與抵押權人約定的第三人提存。超過債權數額的部分,歸抵押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債務人清償。」但本條只適用於經登記的抵押權,對按《擔保法》第四十三條的規定未經登記的抵押權,不得對抗第三人,不具有追及效力,當抵押人擅自轉讓抵押物時,抵押權人只能請求抵押人另行提供相應的擔保,不能追及至抵押物的受讓人行使抵押權。

熱點內容
新都桂湖法律服務所 發布:2025-09-18 19:51:05 瀏覽:229
智能司法庫 發布:2025-09-18 19:37:16 瀏覽:461
鐵嶺微法院 發布:2025-09-18 19:30:36 瀏覽:554
法治領悟名言 發布:2025-09-18 19:26:42 瀏覽:832
微信說的話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9-18 19:13:46 瀏覽:52
公司法律顧問是什麼 發布:2025-09-18 19:08:43 瀏覽:45
英國壟斷法規 發布:2025-09-18 18:59:54 瀏覽:800
霍童法院 發布:2025-09-18 18:53:58 瀏覽:837
行政法案例教程心得體會 發布:2025-09-18 18:46:26 瀏覽:443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法考講義 發布:2025-09-18 18:42:50 瀏覽: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