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資收入證明具有的法律效力
㈠ 工資收入證明有什麼用
從《工資收入證明
》內容上看,分為個人基本情況和所在單位聲明兩部分。個人基本情況部分中反映的一些信息,在一定意義上構成了客戶的基本面,可就此對客戶進行基本面分析。用工形式、工作崗位、政治面貌該三項反映:在哪個什麼性質的單位工作、從事什麼樣的行業和職業、工種和參加何種黨派是最基本的情況。國內從事不同行業的人員有明顯的收入差距,並且行業的不同有著不一樣的景氣度和發展前景。工作崗位可反映個人工作能力和水平的適應性,政治面貌折射出個人起碼是否是個思想要求進步和有志改造社會的人士;文化程度、職務和技術職稱--該三項是客戶基本面分析的核心要點。學歷是判斷個人從業能力和收入水平的重要指標。職務說明個人工作的成長和成就,同時間接反映從業的穩定程度。技術職稱體現個人工作經歷和業務層次水平;本單位工作年限、近三年月平均月收入水平--該兩項中的工作時間長短反映工作的穩定性和對所在行業和企業的依賴性,同時也說明單位運行或企業經營的持續性。收入水平體現個人工作績效、報酬、待遇和價值財富;其他與收入證明有關的其他補充或說明。
從個人基本情況中各條信息的關聯度看,用工形式、工作崗位與文化程度相聯系,政治面貌、文化程度、技術職稱、本單位工作年限與職務相關聯,用工形式、工作崗位、政治面貌、文化程度、職務、技術職稱、本單位工作年限都無不與近三年月平均收入水平相匹配。但還應注意其所處地域、時代變遷等因素,如發達地區、沿海地帶與不發達地區、內陸地帶的工資收入相差懸殊;收入水平一般與職務和工作年限正相關,與用工形式、工作崗位、文化程度等甚為相關聯。因此應對《工資收入證明》中的個人基本情況進行綜合分析和區別判斷。
所在單位聲明部分表示如填寫不實單位應承擔法律責任和僅供審批個貸使用的意思,以明確告知填寫要求應真實可靠和限定了證明用途,忌諱與實際不相符和用於其他。並要求註明單位地址、單位聯系電話和單位負責人簽字、單位蓋章,以要求單位鄭重其事地確認其真實性和便於銀行據此進行核查,從而進一步保障其證明的真實可靠性。
當然僅僅憑一張《工資收入證明》而完全作出個貸授信決策是顯然不夠的。在所提供的《工資收入證明》可信性和採信度不強的情況下,尚須借款申請人提供其他償還能力證明材料作為佐證,主要包括:如至少過去三個月的工資單、工資卡或存摺、住房公積金繳交清單等。同時我們還應認真汲取因信用要求程度不高等原因而造成的美國次級房貸危機的深刻教訓,有效開拓房貸市場,積極平衡風險與回報,建議在償還能力證明足以反映借款人還款期內有償還貸款本息能力的前提下,根據當地實際情況,盡快制定差別化的償還能力證明材料標准,以適應個貸市場發展的需
㈡ 工資條怎樣才是有法律效力的
只要是公司給員工的工資條,無論是電子版還是紙質的都是有法律版效力的。
沒有蓋公權司公章的工資條可以在法庭上作為證據來使用。
即使是管理再到位、再先進的單位,也不可能在員工的工資條上加蓋公章,因此,要求勞動者向仲裁庭提供的工資條上除有底薪、獎金等工資組成項目外,還必須有單位的簽字和蓋章,未免太過於苛刻。
且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六條「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與爭議事項有關的證據屬於用人單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單位應當提供;用人單位不提供的,應當承擔不利後果」的規定,單位負有舉證責任,即舉證責任倒置。
㈢ 私人老闆出具的工資證明是否具有法律效率
私人老闆出具的工資證明經用人單位加蓋公章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勞動者可以請用人單位出具勞動者工資證明。
《勞動合同法》
第七十七條勞動者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有關部門依法處理,或者依法申請仲裁、提起訴訟。
第七十八條工會依法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對用人單位履行勞動合同、集體合同的情況進行監督。用人單位違反勞動法律、法規和勞動合同、集體合同的,工會有權提出意見或者要求糾正;勞動者申請仲裁、提起訴訟的,工會依法給予支持和幫助。
第三條訂立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願、協商一致、誠實信用的原則。
依法訂立的勞動合同具有約束力,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應當履行勞動合同約定的義務。
第四條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勞動規章制度,保障勞動者享有勞動權利、履行勞動義務。
用人單位在制定、修改或者決定有關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保險福利、職工培訓、勞動紀律以及勞動定額管理等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項時,應當經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提出方案和意見,與工會或者職工代表平等協商確定。
在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決定實施過程中,工會或者職工認為不適當的,有權向用人單位提出,通過協商予以修改完善。
用人單位應當將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決定公示,或者告知勞動者。
㈣ 單位出具的收入證明具有哪些法律效力
看你要辦什麼事情了,通常辦理一些與個人信用有關的事項時有用,比如貸款買房、高額度信用卡,當然與單位打勞動官司的時候也有用
㈤ 收入證明能隨便蓋章嗎
公司公章是公司處理內外部事務的印鑒,公司對外的正式信函、文件、報告包括收入證明使用公章,蓋了公章的文件具有法律效力,公司就應當對此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開具收入證明非常常見,個人貸款、留學簽證等都會涉及到開具收入證明。有的人因沒有固定工作,沒有辦法開具收入證明,因而還會找朋友幫忙,很多公司出於面子,隨意開具收入證明,其中的法律風險很大:
1、開具的收入證明可能被認定為存在勞動關系的風險。持有收入證明的人如果受傷,可能存在其要求單位承擔工傷賠償責任的可能。
2、開具的收入證明可能被認定為員工高工資的證明。有的員工為了向銀行貸款,要求用人單位將收入提高,用人單位如果對此管理不嚴,向員工出具此證明,出現勞動爭議時,可能會出現多向員工支付相應工資及補償金的情況。
3、開具的收入證明可能被銀行認定為不誠信的行為,由此可判定單位同貸款人連帶承擔還款責任。員工向銀行提供虛假的收入證明,一旦員工不能按期償還銀行貸款,銀行可以單位違反誠信原則,將員工和企業一同作為被告,要求企業承擔連帶還款責任,企業可能被列入失信黑名單。
4、開具的收入證明可能被某些人在訴訟活動中利用以便獲得額外收益,但由此導致單位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一旦收入證明被法院認定為虛假證據,妨礙法院審理案件的,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一條訴訟參與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偽造、毀滅重要證據,妨礙人民法院審理案件的;
(二)以暴力、威脅、賄買方法阻止證人作證或者指使、賄買、脅迫他人作偽證的;(三)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已被查封、扣押的財產,或者已被清點並責令其保管的財產,轉移已被凍結的財產的;
(四)對司法工作人員、訴訟參加人、證人、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協助執行的人,進行侮辱、誹謗、誣陷、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
(五)以暴力、威脅或者其他方法阻礙司法工作人員執行職務的;
(六)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的。
人民法院對有前款規定的行為之一的單位,可以對其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員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㈥ 個人工資收入證明有法律責任么
1、如果開出的收入證明屬實,則公司無需承擔任何責任 。
2、但是現實版中會遇到有些員工,要求公司權開具高額的收入證明,但是離職時以此為證據要求勞動仲裁。公司還是與員工簽一個「只用於貸款證明,不作為工資承諾」的聲明。
㈦ 收入證明怎樣才具有法律效益
收入證明需要有用人單位連續十二個月工資條或者用人單位通過銀行轉入的工資記錄佐證才能成立。
㈧ 公司為員工提供收入證明後將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要承擔該證明事項來與自員工實際收入相符的責任。這是總原則,具體承擔什麼責任要看該證明的使用目的了。
如果用於商業貸款方面,公司雖然也有總原則上的責任,但承擔其他民事賠償上的責任就基本沒有了,因為,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一家銀行只憑借該公司證明就可以發放貸款。都是要提供比如房屋等物品的抵押。
如果用於其他領域,要承擔證明與實際收入之間不符的責任。比如,人民法院執行該員工時,會扣劃他收入的一定比例,如果實際收入不是證明上的數額,差額部分可能公司要承擔責任
㈨ 個人收入證明的法律責任
1、在為他人做擔保之前,必須了解擔保人所承擔的責任和被擔保人的真實狀況。版如果承擔的是連帶保證權責任,保證人與主債務人為連帶責任人,債權人在保證范圍內,既可以向債務人求償,也可以向保證人求償,無論債權人選擇誰,債務人和保證人都無權拒絕。 2、如果擔保人存在詐騙行為,開具收入證明的單位就涉嫌惡意串通詐騙善意第三人,如果經法院調查認定,該單位的法定代表人要負法律責任。如果單位開具虛假收入證明或誇大工資收入,從而誤導銀行,造成銀行貸款損失的,該單位也要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