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法律效力的審計報告有哪些
Ⅰ 審計報告具有法律效力嗎
審計報告不具有法律效益,只是注冊會計師的個人意見,但是,注冊會計師要對他所出的報告負責,可能是法律責任
Ⅱ 審計局出具的最終審計報告是否具備法律效果
審計局出具的最終審計報告是國家審計機關派出的審計組出具的文件,回不具備法律效力;審答計局依據審計報告作出的審計處理決定,才具備追究行政責任的行政效力;涉及到觸犯刑律的違法行為,需要由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審計局只有移送案件線索給司法機關的權力,沒有追究犯罪的直接責任與義務。
供參考。
Ⅲ 中介機構出具的審計報告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不是的。
審計報告時出具審計意見的,所謂的審計意見,是一個結論,主要就說明你的做法是否合合規等。審計報告不能代替審計決定的法律效力。
《審計法》第三條第二款規定,「審計機關依據有關財政收支、財務收支的法律、法規和國家其他有關規定進行審計評價,在法定職權范圍內作出審計決定」。
第四十一條規定,「審計機關按照審計署規定的程序對審計組的審計報告進行審議,並對被審計對象對審計組的審計報告提出的意見一並研究後,提出審計機關的審計報告;對違反國家規定的財政收支、財務收支行為,依法應當給予處理、處罰的,在法定職權范圍內作出審計決定或者向有關主管機關提出處理、處罰的意見」。
(3)沒有法律效力的審計報告有哪些擴展閱讀
審計報告是對被審計單位財政財務收支行為的一種評價,如果被審計單位存在應當給予處理、處罰的行為,則必須依法作出審計決定或向相關機關提出處理、處罰的意見。
也就是說,如果審計機關沒有作出審計決定或向相關機關提出處理、處罰的意見,只出具審計報告,則說明被審計單位不存在違反國家規定的財政收支、財務收支行為,或者被審計單位即使存在上述行為,但審計機關認為無需進行處理、處罰。
因此,即使審計報告中針對違反國家規定的財政收支、財務收支行為,提出了具體的處理、處罰意見,如調整帳目、調減投資額等,如果沒有作出審計決定,那麼被審計單位只需認可報告內容,無須按照報告要求作出改正行為的義務。
Ⅳ 審計報告是否有法律效力
審計報告具有有限的法律效力。
1. 審計報告只對報告本身的內容負責,對報告使用者的內使用後果不承擔責容任。說白了,它只是提供一種參考依據,只要其披露的內容沒有故意虛假或重大遺漏,它就不承擔責任。
2. 就法律效力而言,完全取決於使用者的主觀判斷,可以將其作為重要依據,也可以不予理睬。至於「執行」,就更不靠譜,審計報告最多隻能提出一些建議,使用人可以採納,也可以不採納。
3.另外還要注意的是,審計報告只針對被審計人提供的材料,對其真實性沒有偵查的義務,也就是說,如果材料是假的,審計人員只要按照規定的程序,對相關材料認可或不認可,就不承擔責任,畢竟他們沒有偵查能力。
因此,審計報告仍有可能出現錯誤,因此,審計報告只能作為參考依據,其效力取決於使用人的主觀判斷能力
Ⅳ 審計報告包括哪些內容
在企業經營發展過程中,會遇到很多需要進行公司審計的情況。那麼,公司審計或者說財務報表審計,其究竟需要遵循怎樣的審計流程呢?第一步,了解被審計單位經營狀況及審計風險。第二步,審計雙方簽訂正式審計委託協議。第三步,會計師事務所制定具體審計工作計劃。第四步,具體的審計工作實施。第五步,出具審計報告。
在跑政通就可以辦理
審計報告辦理
Ⅵ 注冊會計師出具的審計報告有法律效力嗎
注冊會計師出具的審計報告具有法律效力,由注冊會計師及其會計師事務所承擔法律責任。
Ⅶ 所有審計的審計報告對外是否均具有法律效力,必須執行
不是的。
審計報告時出具審計意見的,所謂的審計意見,是一個結論,主要就說明你的做法是否合合規等。審計報告不能代替審計決定的法律效力。
《審計法》第三條第二款規定,「審計機關依據有關財政收支、財務收支的法律、法規和國家其他有關規定進行審計評價,在法定職權范圍內作出審計決定」。
第四十一條規定,「審計機關按照審計署規定的程序對審計組的審計報告進行審議,並對被審計對象對審計組的審計報告提出的意見一並研究後,提出審計機關的審計報告;對違反國家規定的財政收支、財務收支行為,依法應當給予處理、處罰的,在法定職權范圍內作出審計決定或者向有關主管機關提出處理、處罰的意見」。
(7)沒有法律效力的審計報告有哪些擴展閱讀
審計報告是對被審計單位財政財務收支行為的一種評價,如果被審計單位存在應當給予處理、處罰的行為,則必須依法作出審計決定或向相關機關提出處理、處罰的意見。
也就是說,如果審計機關沒有作出審計決定或向相關機關提出處理、處罰的意見,只出具審計報告,則說明被審計單位不存在違反國家規定的財政收支、財務收支行為,或者被審計單位即使存在上述行為,但審計機關認為無需進行處理、處罰。
因此,即使審計報告中針對違反國家規定的財政收支、財務收支行為,提出了具體的處理、處罰意見,如調整帳目、調減投資額等,如果沒有作出審計決定,那麼被審計單位只需認可報告內容,無須按照報告要求作出改正行為的義務。
Ⅷ 沒有乙方的簽字,審計部門出具的審計報告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第十四條 注冊會計師依法執行審計業務出具的報告,具有證明效力。
一般來說,注冊會計師應當就審計發現與被審計單位溝通,出具審計報告前,需要提供徵求意見稿。徵求意見稿的目的主要是為了防止誤解,而非呈請被審計單位批准。所以,注冊會計師在獲取了足夠的審計證據、實施了必要的審計程序後,完全可以直接出具審計報告。該審計報告仍然具備法定的證明效力。
Ⅸ 注冊會計師出具的審計報告有法律效力嗎由誰承擔法律責任
注冊會計師出具的審計報告具有法律效率。
注冊會計師以及相關事務所,只對相應報告中涉及自身專業分析判斷,以及法律規范的相應方面承擔法律責任。
Ⅹ 審計報告當事人沒簽字在法律上有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