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有關法律責任的說法正確的是
⑴ 下列的選項中有關行政處罰的說法正確的是( )
AD。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十條行政法規可以設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處罰。
法律對違法行為已經作出行政處罰規定,行政法規需要作出具體規定的,必須在法律規定的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種類和幅度的范圍內規定。
第十一條地方性法規可以設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銷企業營業執照以外的行政處罰。法律、行政法規對違法行為已經作出行政處罰規定,地方性法規需要作出具體規定的,必須在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種類和幅度的范圍內規定。
(1)以下有關法律責任的說法正確的是擴展閱讀
1.行政處罰是以對違法行為人的懲戒為目的,而不是以實現義務為目的。這一點將它與行政強制執行區別開來。行政強制執行的目的在於促使義務人履行義務。
2.行政處罰的適用主體是行政機關或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這一點使它與刑罰區別開來。刑罰的適用主體是人民法院。
行政處罰與刑罰的區別:制裁的性質不同;適用的違法行為不同;懲罰程度及適用的程序不同;制裁機關不同;處罰形式不同。
3.行政處罰的適用對象是作為行政相對方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屬於外部行政行為。這一點將它與行政處分區別開來。行政處分只能適用於行政機關的工作人員或其他由行政機關任命或管理的人員。
4.行政處罰的前提是行政相對方實施了違反法律規范的行為,而非違反了刑法、民法等其它法律規范的行為。
⑵ 關於法律責任,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B、錯來。過失犯罪,就不是主觀有自意的犯罪。C、錯。有些是法律規定的義務,比如,義務教育,贍養老人的義務。沒有違法,也必須承擔相應的義務。D、未遂犯和中止犯可能沒有造成損害,但是已經有犯罪行為,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A、從刑法看,正確。承擔刑事法律責任的主體,必須有認識能力,精神病人發病期,無民事行為能力的未成年人不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呵呵,其實我也覺得A牽強。所以我說從刑法看。從民法看,法人其實也是沒有認知能力的。但是法人可以做民事經濟責任的主體。
更多公考資訊請查看安徽人才信息網http://www.ahrcw.com
⑶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認定條例有下列有關境外認證機構的法律責任說法正確的是
摘要 對於是否屬於從事其他與認證有關的活動,要依據具體活動的事實予以判斷。通常,根據認證過程的具體安排,從上述「七個不得」派生出來的禁止事項也應當包括:(1)不能受理認證申請作合同預評審;(2)不能作審核計劃預安排;(3)不能作審核人員專業預評定;(4)不能與審核員簽訂勞動/勞務合同;(5)不能以代表機構名義向企業發收費或催費通知單;(6)不能保留審核案卷及以上活動的所有記錄。當然,辦法規定代表機構不得直接或者變相從事認證培訓和認證咨詢活動,但對於舉辦大型推介會、標准宣貫、業務咨詢等這些活動是否有變相培訓和咨詢的嫌疑,應當依據活動的性質和事實加以判斷,不能過於擴大化。
⑷ 關於法律刑事責任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本題考查拒絕提供間諜犯罪證據罪,該罪是指明知他人有間諜犯罪行為,在國家安全機關向其調查有關情況、收集有關證據時拒絕提供,情節嚴重的行為。
所以選A
⑸ 以下有關法律責任的說法,正確的是()(多選)
B正確 根據法律原理
⑹ 下列關於違法行為的表述正確的是( )
【答案】C
【答案解析】試題分析:A說法錯誤,只要違法就會受到法律制裁。B說法錯誤,還有其他法律處罰。C說法正確,違法行為都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D說法錯誤,年滿16周歲的未成年也要承擔刑事責任。
考點:正確認識違法行為。
⑺ 下列關於代理責任的法律責任,說法正確的是( )。
A,B,C,E
答案解析:
[解析]
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的行為,只有經過被代理人的追認,被代理人才承擔民事責任。未經追認的行為,由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選項D說法有誤。
⑻ 關於侵權責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行為人損害他人民事權益,只有行為人有無過錯,才應該承擔侵權責
A選項本身歧義,應該是只有行為人有過錯,才承擔侵權責任。但是這只回是對一般侵權責任答的規定。
B選項明顯錯誤,共同侵權是共同承擔。
C選項不夠全面,也是不正確的。
D選項是正確的。這是對連帶責任的典型闡述啊,就跟合夥人的責任是一樣的,每個債權人可以請求任何一個合夥人或者幾個或全部承擔的,因為是連帶責任。
為解決你的困惑,我將侵權責任法條文列在下面。
關於A選項:
第六條 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根據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行為人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七條 行為人損害他人民事權益,不論行為人有無過錯,法律規定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的,依照其規定。
關於B選項
第八條 二人以上共同實施侵權行為,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關於C選項
第十一條 二人以上分別實施侵權行為造成同一損害,每個人的侵權行為都足以造成全部損害的,行為人承擔連帶責任。
第十二條 二人以上分別實施侵權行為造成同一損害,能夠確定責任大小的,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難以確定責任大小的,平均承擔賠償責任。
關於D選項
第十三條 法律規定承擔連帶責任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部分或者全部連帶責任人承擔責任。
⑼ 下列關於行政許可法律責任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答案是D,解析:違法設定行政許按規定撤銷,損害被許可人利益的需要承擔國家賠償專。但撤銷可能損害公屬共利益的違法設定許可,不予撤銷,不過被許可人利益損害還是可以請求賠償。
許可法第69 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作出行政許可決定的行政機關或者其上級行政機關,根據利害關系人的請求或者依據職權,可以撤銷行政許可:(1)行政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玩忽職守作出准予行政許可決定的;(2)超越法定職權作出准予行政許可決定的;(3)違反法定程序作出准予行政許可決定的;(4)對不具備申請資格或者不符合法定條件的申請人准予行政許可的;(5)依法可以撤銷行政許可的其他情形。依照此規定撤銷行政許可,被許可人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行政機關應當依法給予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