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超市法律責任
1. 我國超市裡可購買的商品,其中都包含哪些稅
增值稅,消費稅
2. 我國超市業近幾年的發展狀況詳細點
超市,每賣1000 有80-110利差(不算衣服類和大型家電)
超市 不是單件賺的,是什麼上架費,和專品牌談的銷售合同屬(年底分紅什麼的)
看你的超市 是多大的規模。有什麼產品項目在裡面,什麼水果區,麵包區,奶類,干貨,
日用品,女性用品,衣服,兒童用品,。。。。。。等等都有不同的利潤差,看地區位置和你的供貨鏈怎麼搞便怎麼賣。
3. 我國超級市場加入WTO的現狀發展趨勢
我國商業系統是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建立起來的。由於我國長期處在商品短缺時代,商場一直處於短缺狀態,長期以來得不到發展,觀念、管理方式、技術水平地分落後。改革開放以後,由於西方先進的管理思想的傳入和外資企業競爭的壓力,中國的零售業經歷了一場迅速的發展,此時超市也隨之引入了中國,它帶來了新的經營理念、先進的管理方式和技術,同時也給其他零售業態帶來了巨大的競爭壓力。而其他的零售業態痛定思痛,逐漸提高了管理水平,從而也提高了我國零售業整體水平。
超級市場是一種新型的零售業態,它包括大賣場、大型綜合性超市、倉儲式超市、綜合超市、便利店等形態。倉儲式超市和大賣場的主要特點是面積大,一般都在2000平方米以上;商品齊全,內容豐富,可以提供一站式購物服務。綜合超市、普通超市(又稱社區超市),面積一般在500~~2000平方米左右,一般地處居民區周圍,以食品、普通消費品為主。小型超市及便利店(又稱鄰里型超市),面積較小,一般在500--2000平方米左右,地處街頭、馬路邊各個角落,主要以食品、日用消費品為主。
超級市場是在我國改革開放後才引入中國的一種商業形態,因此在經營上具有很大的優勢,從1990年至1999年平均每年以75%的速度增長。它的經營優勢主要有台下四點:
1、 建有強大的物流配送體系,以連鎖經營為最大特色。
連鎖經營是流通現代化的一個基本組織形式,廣泛應用於各種行業,如:快餐業、酒店業等。連鎖經營可以利用網路特性,全面提高資源的配置和利用效率,使分散作業、缺乏標准、效率低下的傳統零售業步入專業化、標准化、規模化和簡單化的軌道。它使超市企業擴大了經營規模,突破了地域的限制,充分適應了消費的分散性、個性化和不確定性的要求,既方便了消費者,同時也提升了企業形象。堅持薄利多銷原則,利潤率一般控制在5%左右。例如:沃爾瑪公司提出「天天平價」的口號,利潤率一直控制在3%以內。連鎖經營有兩大優勢:1)大大降低了運營成本,主要是采購成本、管理成本,使得超市得以極低的價格銷售商品。這是超市戰勝百貨業的一個重要法保,也是超市企業最重要的核心競爭力。2)採用先進的管理技術和手段、信息處理技術使整個網路的住處傳遞更加准確、快捷,物流更加合理、節約,使商流更加暢通、及時。
管理者可以隨時掌握超市內剩餘商品信息,可以隨時啟動高效的物流配送系統,補充貨源,也可以不因商品不足而錯失商機。連鎖企業大都建有大型高效的物流配送中心。一個企業的物流配送水平決定著該企業經營水平的高低。例如:沃爾瑪公司共計投資了4億美元建立了自己的衛星通信網路,全球4000多家店面通過該網路可在1個小時內對各種商品的庫存、上架、銷售量全部盤點一遍,加之配套的全方位住處服務,沃爾瑪公司對自己的經營狀況事無具細,盡在掌握中。另一零售巨頭統一集團屬下的7-11便利店也建立了自己的衛星情報收集系統。物流配中心連接著連鎖超市企業的中心——銷售和采購,保證連鎖超市商品的正常流轉,保證基層連鎖店的正常銷售活動,滿足了市場需求。
2、 注重顧客需求,提供舒適的購物環境和周到的服務。
為了吸引顧客購物,超市都會提供很多一般商場所沒有的服務。考慮到很多顧客停車難的問題,一般的購物中心、MALL、大型超市都會提供大型的停車場,甚至當你違章停車時它們會替你交罰款;考慮到有人帶小孩來購物而又無暇照顧,它們會提供兒童娛樂場地和設施,並由專人看管,讓孩子玩得開心,家長放心;考慮到一般人到超市一次購物很多,它們會提供大容量的手推車;提供免費的班車;提供一站式的購物服務;無人售貨,由顧客自己任意挑選,只有當需要幫助時,營業員才上前解說,讓顧客真正感受到購物的樂趣和「上帝的滋味」 、、、、、、無處不在地注重顧客需求,為顧客提供舒適的購物環境。它們會留意燈光、裝飾等的設計、購物流程的設計等等這些都是傳統零售業態所沒有考慮到的。
3、 企業經營著重運營成本,在選址上綜合考慮。
超市的經營戰略是以最低的價格供應商品,因此超市要盡力降低運營成本。而影響超市營業額的主要原因是地點,因此超市在選址上非常細心,要綜合考慮土地價格、人流狀況、人員素質、購買力狀況等要素。運用先進的計算方法,通過建立模型,計算機模擬得出最佳的設店地址。
歐美在超市選址上一般傾向於郊區。因為在西方城市化進程相當快,促使城市的規模不斷擴大,導致另一結果是居民居住比較分散,市區內居住條件不斷下降,城市居民不斷湧向郊區,故超市一般設立在交通便利的市郊。一方面,可以有效降低成本;另一方面,西方私人轎車非常普及,並不會因地域限制購物。我國因城市化建設的速度加快也將會出現這種趨勢。
超市企業會運用各種方法,以得到最合適的地點。例如,中國房地產商萬達集團與世界頭號零售巨頭沃爾瑪公司達成協議:沃爾瑪與萬達互相溝通,萬達在沃爾瑪願意下注的地方投資房地產,裙樓定向租賃或銷售給沃爾瑪;沃爾瑪可以在樓房未動工前,就裙樓建設提出要求「定做」,高檔樓盤帶旺商場商氣,商場進一步為樓盤聚集人氣,兩全齊美。這種創新的商業組合,超市企業會分析人流狀況、購買習慣、人員收入狀況等到的變化,以長遠的眼光制定戰略。例如,杭州城市東擴計劃剛一出台,外資超市企業就從中感悟出:東部將聚集起旺盛的人氣、商氣。他們通過計算、分析、調查研究做出了在杭州東部建店的計劃。目前,東部已有多家超市進駐,如台灣好又多公司,台灣樂購公司等。另一個例子是香港超市。香港超市在選址上主要針對生活社區。由於香港房租昂貴,為了節約租金,兩大超市集團百佳、惠康在選址上可能是很小的地下室,也可能是購物中心的地下或一角。由於兩大超市集團企業形象已深入人心。連鎖店數量多、信譽好,只要有兩大超市的招牌,消費者高已經清楚會銷售什麼。這種選址戰略已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香港的零售業已經被這兩大超市集團所控制。 4、 運營手段先進,各有創新。我國的超市是由西方發達國家傳入我國的一種先進的零售業態,因此它的起點很高,擁有先進的管理方式、高效的信息技術因此,超市的運營手段十分先進,例如:會員制、打折、促銷、價格戰等都是首先由超市傳入我國的。會員制現已廣泛應用於很多行業。它主要優點有:1)相當數量的會員存在,使超市擁有長期固定的消費群,可以將促銷成本降到最低;同時強化其「薄利多銷」的形象,會對非會員產生強烈的激勵作用,競相加入會員的行列,使顧客隊伍更加壯大、穩定。2)會員制有很強的心理誘導作用。會員制在我國尚屬新鮮事物,容易迎合一般市民好奇和趨新心理。它還可以提供增值服務,使人們的購物心理得到很好滿足。3)會員卡成為信息傳遞、信息收集的重要工具。刷卡的同時都將購買次數、一次性購買額及累計量、購買品種等信息留下超市無須投入調查高可以及時獲得寶貴信息代決策者們分析、參考,及時作出正確的決策。4)有利於超市和顧客的雙向交流。由於我國商業系統效率低下,使得商品流通費用很高,而超市物流系統非常先進,運營效率高,故有很大的降價空間。因此,超市常用打折手段來促銷吸引顧客;同時在顧客心中留下價廉物美的形象,有得於增加超市的知名度,擴大超市影響區域。目前我國由於長期的保護政策使得商業系統不完善,發展水平落後。因此,超市作為一種新型在我國一經傳入便得到了快速發展,每年都以超過70%的速度發展,占社會總零售額上升到了解情況0%已經超過了百貨業,首次打破了百貨業一統天下的局面。各超市大企業每開出一個店都會在當地引起不小的轟動,帶來旺盛的人氣、商氣。我 國最大的零售企業聯華超市現已開了1500多家店。零售業世界排名第一,第二的美國沃爾瑪公司和法國家樂福公司將分別從現在的8家、28家大賣場、購物中心到2005年達到50家。主要外資零售企業將從2000年的68家店面增加到170家。使得超市有短短幾年內快速膨脹。零售業是我國最先加入WTO的行業之一,我國的民族零售業目前還比較弱小。我國商業競爭力低,主要表現在:商業規模經濟發展相對落後;商業立法相對滯後;科技方面的水平薄弱;管理理念與管理方式落後。因此我國零售業將面臨著嚴峻的挑戰。零售業是資金密集型行業,各大外資超市企業都有強大的資金後盾。例如,樂購超市是台灣頂新集團所屬,7-11便利店是台灣統一集團所屬,易初蓮花是泰國正大集團所屬,沃爾瑪更是名列世界500強頭把交椅。而我們呢?由於歷史的原因,我國都是以地域為界各自為戰,企業規模普遍偏小,我國最大零售企業聯華零售額不足沃爾瑪的0.7%。企業融資渠道單一,除一些大型企業可上市外,只能依靠銀行貸款,使得企業自有資金嚴重不足,資產負債率高達80%以上。如此我們憑什麼與外資企業競爭?可惜喜的是人們已經認識到了這一點,開始修內功,向外企學習優秀管理方式,聯合重組壯大自身:聯華母公司友誼集團斥資7650萬元入主三聯集團,以60%股份控股三聯。 2002-7-4聯華以總股本50%股份成為華商集團每一大股東。華商集團旗下的家友超市是浙江連鎖超市領頭羊。 2001-2-3京、滬兩地三大企業:上海華聯超市、北京西單商場、北京超市發聯手組建北京西單華聯超市有限責任公司,打破了長久以來的地域割據局面。 2002華潤超市與萬佳百貨整合成立華潤萬佳超級市場有限責任公司。 2001-11-7北京7家連鎖企業出資歷人和6家投資企業聯合創立首都商業連鎖售股份有限公司。總資本近10億,店鋪500餘個,年銷售總額30億元。、、、、、、我國超市經過這幾年的發展,從無到有取得了不小的成績,提高了我國的商品流通水平,促使我國商業系統進一步完善。但是經過這幾年的快速發展,種種被發展的腳步所掩蓋的問題逐漸暴露出來了。首先,人才缺乏。人是超市企業最大的資本。據測算,人員費用一般佔到總費用的30%--50%左右。由於我國目前教育體制的落後和受傳統觀念的影響,零售業人才培養長期得不到重視。我國超市業人員素質普遍偏低,專業人員、管理人員匱乏,而既懂技術又懂管理的復合型人才更是少之又少。因此隨著超市的快速發展、專業人員的需求加大這一不足體現得更為明顯。洋超市為了在中國更加快速穩定地發展積極地推行本地化戰略,因為只有中國人最了解中國人的消費情緒,這更加加重了這種趨勢。人才爭奪時有發生:原太平洋百貨20餘位資深台籍主管與200餘位各地分公司管理人員幾乎是成建制地集體跳槽。樂購超市8名台籍高管集體跳槽到新希望樂客多超市。國美電器高層人事震盪。、、、、、、其次,超市形態單一。超市業態引自西方,從內容設置到品牌引進大同小異,缺乏創新,缺乏體現都市文化品位且富有個性化的主題設計。引發日益嚴重的同質化危機,造成中國第一代超級市場「主題缺位」,成為「先天殘疾」的朝陽產業。目前我國超市業正處於不飽和狀態,這一問題暫時表現得不很明顯,但是隨著競爭加大,這一缺陷將會表現得越來越突出。通過以上對超市的特點與現狀的分析,我們可以從中預見到超市的未來發展趨勢和它對其他零售業態的影響: 1、 外資零售企業將會更加迅猛地進入中國市場。現今世界經濟正處於衰退之中,只有中國一枝獨秀,經濟一直保持著8%的年增長率。國際資本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資本的流動總是朝著利潤高的地方流動,因此外資會更加強烈地到中國來挖金。中國加入WTO時承諾在未來2—3年內逐步開放國內零售市場。一旦國門大開,一直徘徊在國門之外的外資高會潮水般的湧入。「中國的市場太大了!」一位外資企業人說道。證據之一:外資企業在2002年違規或鑽政策空子開設店鋪的外資歷流通企業多達260家。政策限制一旦取消,外資企業會更加肆無忌憚。預計到2005年,世界第一、第二零售商美國沃爾瑪公司、法國家樂福公司各自將在中國開設50家大型綜合超級市場。主要外資大型超市將從2000年的68家增加到170多家。世界著名咨詢公司麥肯錫公司甚至預測在未來3—5年中,中國零售業市場60%將由3—5家世界級零售巨頭控制,30%由國家級零售巨頭控制,剩下的10%左右掌握在區域性零售商手中。 2、 資企業兼並重組加快,更進一步加強管理水平,加快擴張步伐以應對外資的壓力。為了應對外資零售巨頭的競爭,在過去的幾年中我國超市企業已經進行了幾次大的兼並重組工作,以培養自己的大型零售企業,提高我國零售整體水平。海爾總裁張瑞敏對我國加入WTO的問題上曾說過「要同狼競爭得首先把自己變成狼」。幾年的時間我們造就了一大批重量級的零售企業,特別是超市企業,如上海聯華超市、上海華聯超市、華潤超市。據報導,上級有關部門正在將中國第一、第二零售企業聯華、華聯合並,如若一切順利,中國將出現一個完全可以與外資企業抗衡的民族企業。 3、 超市對其他業態競爭加劇。由於超市具有先進的經營理念,較低的流通成本,強大的資本背景使它具有極強的競爭力,對零售其他業態帶來了強大的競爭壓力,這主要體現在百貨業和個體小百貨商店上。百貨業曾獨霸中國零售市場,但隨著外資和超市的競爭,百貨業逐漸衰弱了。大批的百貨店倒閉,甚至有人說2001年是百貨業的「倒閉年」。百貨業的市場份額不斷下跌,直到2002年霸主地位讓位於超市業,屈居第二。百貨業逐漸衰退有他的歷史必然性,在一般的發達國家,百貨業只佔社會零售總額的很小一部分,例如,零售業最發達的美國,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百貨業的零售額只佔社會零售總額的7%--10%左右。但是,目前中國的百貨業只是處於調整期。現在大量百貨店倒閉的原因是自80年代以來,百貨業盲目發展的結果。百貨店有自身的優勢,如知名度高、規模大、商品豐富、服務周到、購物舒適等等。現在各百貨公司正在進行不斷的調整,有的騰出部分營業場地增設餐飲、娛樂設施實際上成為「微型購物中心」 ;有的在首層或地下室開辦大型倉儲超市實行「一店兩態」經營;有的積極高速組織結構,提高集約化程度,走連鎖經營之路。更多的是實行錯位經營,突出特色:有的降低商品檔次,以工薪階級、中低收入者為服務對象;有的專以都市白領為服務對象,突出時尚、動感、青春的主題等等。經過這幾年的調整,百貨業也逐漸成熟了起來,很多百貨公司具有了一定的競爭力,但在實力上同超市仍有一定的距離。因此可以預見,未來超市給百貨業帶來的競爭將會更大,百貨業將面臨更大的調整和洗牌,只有實力強大和勇於創新的企業才能生存下來。在與超市的競爭中受害最多的恐怕是一無資金後盾;二無技術支持的個體小百貨商店了。一個原因是大型超市的群聚效應,吸收了大量的客流;另一原因是由於我國相當比例的消費行為屬於價格敏感型,在決定人們購買意願的因素中價格佔主導地位,人們自然不願意去價格比超市貴的小百貨商店了。現在人們已經習慣了周末去超市一次性購生一周內所需所有日用消費品。因此可以預見,隨著超市的擴張步伐加大,小百貨商店的生存將會更加困難。它們有的被兼並、有的倒閉,然而更多的是加盟連鎖便利店。 4、 超市之間的競爭將逐漸升溫。由於目前各大超市企業開店看中的是中國龐大的市場(不管是目前的,還是潛在的)和競爭策略,反而把利潤放到了第二位。比如沃爾瑪公司在中國一年虧損幾千萬美金,而在美國市場一年要賺60多億美金它在美國的毛利率大大高於中國的毛利率,它以在其它市場上的贏利為後盾在中國實行虧損戰略,以求得在中國站穩腳跟。還有在中國最先開放的廣州某地在不長的時間里竟蓋了3座大型超市,而按照當地的人口和購買力來計算只能容納1家超市。由此各超市的策略可見一斑。中國的超市擴張速度非常的快,每年平均達到75%。因此短時間內,個別地區將達到飽和水平或接近飽和水平。以前,一家大賣場的核心商圈為3—5公里,這些年在逐漸地縮小,現在已經不足1公里。如果各大超市企業仍舊按照目前的速度開店的話,不出5 年中國各地會普遍達到飽和。 5、其它新型業態對超市產生巨大影響,主要有 MALL和網上商店。 Shopping Mall 即購物中心,是商業不同業態、業種、功能在一定空間構成的集合體,是一個集購物、餐飲、服務和娛樂於一體的綜合性購物場所。Mall通過提供長廊、廣場、庭院等人造景觀和少量自然景觀帶給消費者休閑空間,購物、餐飲、休閑、娛樂區域的合理搭配滿足消費者一次購物或一站式消費的需要。Mall營業空間一般都在10萬--50萬平方米之間。Mall起源於歐美,最早出現在上世紀50年代,現Mall已經成為一種成熟的商業形態。Mall自出現以來就顯示出強勁的發展態勢,歐美國家的Mall銷售額已佔據社會消費品總額的一半左右;日本Mall店鋪僅佔1%卻創造了全國零售總額的近40%。Mall必須具備三個基本要素: 1、當地人均GDP超過1、5萬元; 2、擁有30萬以上的人流總量; 3、擁有20萬以上的固定消費群。從這三點來看 ,我國很多地方都達到了這個條件,因此自90年代Mall引入中國,全國各大城市都掀起了一股造Mall運動:北京:大地Mall、春天Mall、西單商場和法國歐尚合作的Mall、王府井集團Mall等4家;廣州:太古匯文化廣場、正佳廣場、奧林匹克購物中心等7家;上海:正大集團的正大廣場、好又多Mall、虹橋購物樂園等;、、、、、、因此在未來Mall會給超市業帶來極強的競爭。網上商店是個人或企業搭建在Internet上進行商品交易的小型商業網站,是網上購物者購買網上商品的場所。根據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報告(2002/1)中的數據顯示,在3370萬網民中,通過網上商店購買過商品或服務的佔31、6%,這些集體構成了我國的虛擬市場。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普及和發展,市場的規模正在飛速擴大。網上購物的優點: 1、符合人們追求時尚的心理。網上購物的主流是具有超前意識的都市白領和青少年。他們追求時尚、前衛、新鮮事物,對新事物接受速度快,而網上購物這種新鮮購物方式正是符合了他們這種心理。 2、便捷。主要體現在: ①網上商店24小時營業,沒有時間限制,給上班族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少了購物所消耗的時間、精力;②快速、方便的購物方式和服務,只要滑鼠一擊,商品就會送貨上門,實現了在家購物。 3、實惠。網上商店由於不需要營業員、店面,因而與傳統商店相比運營成本非常低,可以使消費者得到實在的優惠。當然目前網上購物還存在不少問題,主要是我國目前信用制度不健全和網路安全問題。正是網上購物有如此多的優勢,我們可以預見,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進步與成熟和互聯網的普及,網上購物將會得到極大的發展,對超構成強烈的沖擊。由於各方面的原因我國超市業目前正在快速的發展,帶動我國零售業整體水平的進步,未來全國各地將會上演一幕幕商業活動,未來它們的發展如何?對我國的經濟建設利或弊?我們的民族零售業如何與外資競爭?我們將試目以待。
4. 我國超市行業發展的技術環境分析。
最起碼 可以從現在的超市使用科技軟體 應用 如:連鎖超市的辦公平台,御商超專市管理系統,及財務屬系統,現在的超市做大的就這么穩定性質的幾家,在相出一家500強,首先要做的就是絕對性質的佔有區域式連鎖經營,再則,大方面說,現在國內的零售業市場慢慢從大型購物商場到便民店到便利店得轉型階段
5. 我國外資超市有哪些
我國的外資超市有好又多、沃爾瑪、家樂福、特易購、麥德龍、易初蓮花、世紀聯華、歐尚。
從家樂福1995年底在北京開出第一家外資品牌超市門店至今,外資超市、便利店在中國有23年歷史了。
2017年,沃爾瑪在中國開了31家新店,包括27家大賣場和4家山姆會員商店,使得沃爾瑪中國的店鋪總量達到了441家。2017年,沃爾瑪中國的營業額達802.78億人民幣,在中國排行第三,僅次於華潤萬家和大潤發。
沃爾瑪以2.64億美元的價格購得好又多35%的股權,還向其他股東提供了3.76億美元的貸款,換取另外30%的投票權,實際控制了好又多的經營。後好又多被沃爾瑪收購,之後好又多的門面改成沃爾瑪的招牌。
1995年,來自法國的家樂福最早進入中國,在初期,由於政策的限制,因此家樂福在中國的發展並不快。到2001年底,中國正式加入WTO,並承諾三年內放開國內零售市場。2004年,中國以法規形式取消對外商投資零售領域的地域、股權、數量方面的限制,零售市場全面對外開放。
2017年在中國擁有321家店鋪,營業額為479.95億人民幣。近年來,家樂福在中國經營狀態不佳,先是落敗於沃爾瑪,而後又是敗給永輝超市,最後不得不出售部分股權。2018年1月23日,家樂福就宣稱把部分股權轉讓給騰訊和永輝超市。
來自德國的麥德龍,2017年麥德龍擁有92家店鋪,營業額為213.00億人民幣,單店平均營業額為2.315億人民幣。
麥德龍於1995年來到中國並與中國著名的錦江集團合作,建立了錦江麥德龍現購自運有限公司,是第一家獲得中國中央政府批准在中國多個主要城市建立連鎖商場的合資企業。和普通的超市不一樣,麥德龍是會員制倉儲式超市,必須要有會員卡才能購物,不過申請會員卡是免費的。
來自法國的歐尚,2017年在中國擁有77家店鋪,銷售額達 156.97億人民幣。2018年,歐尚集團在世界五百強中排行第156位,營業額達600.276億美元,純利潤為3.10億美元。歐尚在1999年進入中國,2001年與大潤發合體組成高鑫零售。
來自泰國的卜蜂蓮花,2017年在中國擁有95家店鋪,銷售額達127.00億元。1997年6月23日,卜蜂蓮花第一家大賣場在上海浦東楊高南路開出,之後在中國20年時間里,這家超市發展得並不順利,長期陷入虧損的境地。
(5)我國超市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此外還有來自韓國的樂天超市,因為薩德事件影響,到2018年基本已經退出中國。進入中國而後又退出的還有萬客隆,這家企業雖然已經風光不再,但它的名字依然影響至今,很多超市不厭其煩地命名為克隆,如京客隆、重客隆、順客隆等。
來自韓國的易買得、馬來西亞的百盛百貨、日本的伊藤洋華堂、英國的樂購和英國的瑪莎百貨等因為水土不服,也先後退出中國市場。
6. 我國超市類上市公司有哪些好像是有11家,分別是哪些公司
601933 永輝超來市
002336 人人樂
601116 三江購物源
600827 友誼股份
000759 武漢中百
600694 大商股份
600361 華聯綜超
600861 北京城鄉
000679 大連友誼
002251 步步高
002264 新華都
000501 鄂武商A
7. 國外大型超市對我國本土超市的優勢
你這個問題問的不夠專業,不應該分國外超市與國內超市,應該按經營模式去分:一類是以沃爾瑪為代表,依靠強大的供應鏈管理,擴大購銷差價,從供應鏈的高效整合中提升盈利能力。包括全球采購帶來的規模效應、強大物流配送體系帶來的配送成本下降、先進的信息系統帶來的庫存管理效率。中資企業中武漢中百、新華都、步步高的盈利模式都屬於類沃爾瑪模式;一類是以家樂福為代表的依靠後台經營帶來超額收益,即靠收取「通道費」來擴大盈利能力,這種盈利模式的形成有一定的歷史原因。家樂福剛進入中國之時,大型零售通路數量缺乏,渠道對於供應商的地位強勢,向供應商收取大量的進場費促銷費堆頭費等,因這部分費用毛利率高,對利潤的貢獻很可觀。
對於這兩種盈利模式,以家樂福模式蘊含較大的風險。主要是隨著流通渠道的數量增加競爭加劇,供應商的可選擇范圍變寬,供應商對渠道的相對地位提高,以收取通道費為支撐的盈利模式不可維系,一旦通道費減少,為公司的業績帶來的影響很大。「通道費」的典型代表家樂福也只有在中國盈利,主要原因是法律不完善,使家樂福有強迫供貨商削價向其供應商品、故意拖延與供貨商簽訂合同等不公平行為,去年康師傅與家樂福之爭非常典型,如果不改變其盈利模式,將難逃繼退出日、韓、俄、比利時後,退出中國的命運。(註:沃爾瑪模式:新華都、武漢中百、步步高;家樂福模式:人人樂、華聯綜超)
8. 我國超市的發展史
超市,滿足顧客日產性生活需求的業態。針對家庭生活用品上的一站式購買需求,組合並提供生活必需品。商品開放陳列、顧客自我選購、排隊收銀結算的商店。一種消費者自助選購、統一收銀結算的零售企業。在中國,超級市場被引入於1978年,當時稱作自選商場。
1985年7月3號,上海首開了一家自選式的超市。作為普通的上海市民,需要持外匯券才能購買貨品。1997年7月的北京家樂福超市人數非常多,夏天,市民們不僅來購物,還進來自帶板凳納涼。因為1996年後,一批世界級大型連鎖超市開始相繼進入中國。
與此同時全國各地也紛紛出現區域性的單體或連鎖超市。從此超市的發展進入快速發展軌道2000年左右,我國各地的超市已經具備了自己的規模。市民朋友們會選擇離家最近的大型超市選購各類生活用品。離家附近的小超市選購自己的日常用品。
(8)我國超市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超市
世界第一家超市開張的時候,人們並不知道超市是什麼,紛紛抱著好奇的心前去光顧,並且把逛超市作為一種時尚。但過不了多久,人們就逐漸嘗到了超市這種經營模式給帶來的便利,上超市購物便成為了人們日常的一種需要。於是,超市開始像雨後春筍似地布遍世界各地。
現在除了大型商超外,遍布各地的便是各地的連鎖超市了。用連鎖的形式經營多家超市,統一進貨、統一配送、統一管理,把超市、連鎖經營的雙重優勢結合起來,具有較強的競爭力,是小型超市普遍採取的形式。
9. 我國超市業發展現狀
到、Google按以下題目搜搜吧。呵呵,這么多,夠你用的了哦。
[1] 紀雯. 中國連鎖超市發展現狀及其對策[J]. 經濟與管理, 2006,(10) .
[2] 韓英. 中國超市現狀及發展[J]. 中國市場, 2006,(Z2) .
[3] 劉兆洪. 我國連鎖超市的境狀及發展前瞻[J]. 商場現代化, 2006,(15) .
[4] 李剛. 我國連鎖超市存在的問題及其發展[J]. 商業研究, 2004,(24) .
[5] 張志勇. 連鎖超市經營中存在的問題及其發展對策[J]. 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06,(01) .
[6] 安祥林,師東菊,趙興艷. 談我國大型連鎖超市營銷策略[J]. 物流科技, 2007,(07) .
[7] 韓莉,戰炤磊. 試論我國連鎖超市發展的路徑選擇[J]. 江蘇商論, 2004,(05) .
[8] 黃錚,徐剛. 對我國連鎖超市業現狀的淺析[J]. 環渤海經濟瞭望, 2004,(01) .
[9] 李曉龍. 我國中小超市發展思路探析[J]. 商場現代化, 2005,(25) .
[10] 鮑務英,應明幼. 經濟全球化下我國連鎖超市的發展對策[J]. 經濟論壇, 2006,(08) .
[1] 石靜, 王鵬. 連鎖超市發展前景分析[J]. 市場論壇, 2005,(Z1)
[2] 祝寶江. 溫州連鎖超市提升的理性分析[J]. 企業活力, 2005,(03)
[3] 曹中軒. 走出樊籬是新潮——關於「連鎖超市熱」的思考[J]. 城市問題, 1996,(01)
[4] 肖怡. 連鎖超市——從廣東的實踐看國內發展中的問題及前景[J]. 江蘇商論, 1997,(02)
[5] 浦靜波. 提升連鎖超市企業的國際競爭力[J]. 上海商業, 2001,(02)
[6] 韓莉, 戰炤磊. 試論我國連鎖超市發展的路徑選擇[J]. 江蘇商論, 2004,(05)
[7] 發展農村連鎖超市 保證農民購物放心[J]. 浙江人大, 2005,(05)
[8] 趙. 泰格助兄弟連鎖超市規模發展[J]. 信息與電腦, 2006,(09)
[9] 張國禮. 發展連鎖超市的思考與探索[J]. 廣西商業經濟, 1998,(03)
[10] 蔣楠. 連鎖超市:形象如何?——太原市連鎖超市調查分析報告[J]. 市場與人口分析, 199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