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院執行不履行

法院執行不履行

發布時間: 2021-02-05 16:50:59

『壹』 不履行法律強制執行的後果是怎樣

不履行法律強制執行的後果:

(1)查詢、凍結、劃撥被執行人的存款。《民事訴訟法》第221條規定,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民法院有權向銀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儲蓄業務的單位查詢被執行人的存款情況,有權凍結、劃撥被執行人的存款。但查詢、凍結、劃撥存款不得超過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的范圍。人民法院向銀行、信用合作社查詢被執行人的存款情況包括帳號,帳戶、來往帳目和存款余額。凍結,是人民法院為了確保法律文書所確認權利的實現,不準被執行人的銀行存款支取、轉移。劃撥,是將被執行人在銀行的存款強制轉讓給權利人的措施。

(2)扣留、提取被執行人的收入。根據《民事訴訟法》第222條 有關規定,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民法院有權
扣留、提取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部分的收入,但應當保留被執行人及其所 撫養家屬的生活必需費用。人民法院有權扣留被執行人的工資、獎金、存款、
有價證券及其他合法收入,交給權利人。有關單位按人民法院執行通知書的
要求,有義務協助從被執行人收入中取出扣留部分交人民法院或權利人,此措施適用於公民個人金錢的執行。

(3)查封、扣押、凍結、變實、拍賣被執行人的財產。根據《民事訴訟法》第223條有關規定,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民法院有權查封、扣押、凍結、拍賣、變賣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部分的財產,但應當保留被執行人所撫養家屬的生活必需品。

(4)搜查。根據《民事訴訟法》第227條的有關規定,被執行人不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並隱瞞財產的,人民法院有權發出搜查令,對被執行人及其住所地或者財產隱匿地進行搜查。采敢搜查措施是民事執行中最嚴厲的一種,目的在於查獲當事人隱匿的財產以使生效法律文書得到執行。搜查只能在被執行人無其他財產可供執行時進行,且有隱匿財產的行為.如果被執行人有財產可供查封、扣押,並足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即使被執行人有隱藏財產的行為,也不得對被執行人實行搜查。

(5)強制被執行人交付法律文書指定的財物和票證。根據《民事訴訟法》第228條有關規定,人民法院執行員可傳喚雙方當事人當面交付或者由執行員轉交,並由被交付人簽收。拒不交出的,強制執行。

(6)強制被執行人遷出房屋或者退出土地。此措施可以適用於買賣房屋、解除房屋租賃關系、宅基地糾紛和土地使用糾紛。

(7)強制被執行人完成法律文書指定的行為。對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文書指定的行為,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的,人民法院可以強制執行或者委託有關單位或其他人完成。費用由被執行人負擔,但不允許對被執行人施以人身強制,如婚姻案件法律文書指定被執行人變更或放棄子女的監護權,交付子女的行為不能作直接強制,可以通過其他執行方式。

(8)強制被執行人交付遲延履行金或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根據民事訴訟法第232條規定,被執行人未按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文書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的,應當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貳』 法院判決執行後 對方不履行怎麼辦

首先我想問你啊知道啥叫強制執行??強制執行是由法院來沒收當事人回一方的部分財產,公開答拍賣所得賠償執行申請人的損失,多餘現金交還給被執行人的。我不知道你為啥會問個強制執行都沒用這么個問題.......強制執行哪來的還會沒用這么一說?~~!汗一個.
申請強制執行的期限是兩年,你自己算著點.
時間拖延造成的損失,這個跟你申請強制執行要補償的損失是兩瑪事,法院判決對方賠你1W塊,時間拖久了你又損失1W塊,那麼你申請強制執行的時候法院扔是只會給你1W塊,另外1W塊的損失你做另案起訴吧.查證有無償還能力這個不需要你操心,法院判決的時候會考慮到對方的賠償能力.你所要關心的就是只要對方履行判決書上內容,他不履行你就申請強制執行,然後等著收錢,就這么簡單,別瞎操心.

『叄』 被執行人不履行法院執法義務怎麼辦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五百一十八條規定被執行人不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的,人民法院除對被執行人予以處罰外,還可以根據情節將其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將被執行人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義務的信息向其所在單位、徵信機構以及其他相關機構通報。

第五百一十九條規定經過財產調查未發現可供執行的財產,在申請執行人簽字確認或者執行法院組成合議庭審查核實並經院長批准後,可以裁定終結本次執行程序。

依照前款規定終結執行後,申請執行人發現被執行人有可供執行財產的,可以再次申請執行。再次申請不受申請執行時效期間的限制。

(3)法院執行不履行擴展閱讀:

案例:「老賴」拒不履行義務拘留所里化解矛盾

2017年6月13日下午,廣西貴港市港北區人民法院的3名執行法官來到貴港市拘留所,會同拘留所副所長梁旭盛,對兩起案件的被執行人黃某、梁某不履行法律文書所規定的義務問題進行調解,調解過程中,黃某、梁某主動承認錯誤,並當場履行還款義務。這是該院首次與公安部門共同協作,成功化解司法拘留社會矛盾,成為解決執行難的又一有力舉措。

2014年5月,黃某將位於南寧市青秀區某小區兩套房的鋪磚裝修工作交給覃某施工。2015年5月,覃某施工完畢,經覃某、黃某結算,黃某欠覃某裝修勞務報酬20000元,覃某多次催收未果,遂訴至港北法院。

判決生效後,黃某拒不履行義務,覃某申請法院強制執行。進入執行程序後,黃某以資金周轉困難為借口,依然不履行還款義務。2017年6月9日,港北法院依法對黃某作出司法拘留裁定。

2015年11月5日,梁某駕駛電動三輪車沿貴港市建設路自南往北行駛,楊某的父親楊某某駕駛電動兩輪車搭載楊某沿貴港市建設路自北向南行駛,至營建路舊營建市場路段,梁某駕車越過道路中間與楊某的父親楊某某的電動車會車時。

電動三輪車左側車身與電動兩輪車左側車身及楊某左側膝蓋發生碰撞,造成楊某受傷及兩車不同程度損壞的道路交通事故。經一、二審,貴港市中級人民法院判令梁某賠償楊某共計53467.763元。判決生效後,梁某一直以無經濟收入為由拒不履行義務。

2017年1月,港北法院發出執行通知書。在收到執行通知後,梁某依然以各種理由推脫還款義務,6月2日,港北法院依法對梁某進行司法拘留。

在拘留所里,承辦法官多次與二人交心談心,進行法律法規教育,擺事實講道理。拘留所梁旭盛副所長也多次做二人思想工作,黃某、梁某逐漸認識到拒不履行義務的錯誤,表示願意配合法院解決矛盾糾紛。

6月13日下午,承辦法官接到梁副所長電話,被執行黃某、梁某請求法官帶上申請執行人,共同協商還款事宜。 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關於開展司法拘留社會矛盾化解工作的意見》精神,港北法院與貴港市拘留所對黃某、梁某拒不履行義務問題達成一致調解意見。

雙方當事人簽訂了執行和解協議。被執行人黃某當場履行了20000元的債務,梁某當場履行5000元,剩餘欠款按每月800元償還,直至還清為止。當天,港北法院依法提前解除了對黃某、梁某的司法拘留。

『肆』 法院強制執行後,被告仍不履行的,法院該如何維護原告權益

根據你的描述源:
法院執行庭,查封、扣押被執行人財產,對被執行人財產進行拍賣、變賣,這是法院執行庭進行強制執行的基本手段。即使對方躲避法院,法院執行庭仍然可以公告方式送達,公告期限滿後,法院仍然可以啟動拍賣變賣程序。
所以,你可以放心,只是這個過程,你需要經常與執行承辦法官溝通,適當催促執行法官推動執行程序。
希望對你有幫助。

『伍』 法院強制執行仍不還錢怎麼辦

申請法院強制執行後,法院可以向被執行人送達執行通知書,逾期被申請執回行人仍不履行答法院判決,法院可以依法查封、扣押、凍結、處分被執行人的財產;如果無財產可供執行的,也可以由法院採取限制高消費、加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等執行措施,以促使被執行人自覺早日履行生效法律文書。如果在法院採取了上述措施後,仍無法執行的,則可由法院裁定中止執行,等以後發現了被執行人或被執行人的財產後,可隨時再恢復執行。《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六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裁定中止執行:(一)申請人表示可以延期執行的;(二)案外人對執行標的提出確有理由的異議的;(三)作為一方當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繼承人繼承權利或者承擔義務的;(四)作為一方當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權利義務承受人的;(五)人民法院認為應當中止執行的其他情形。中止的情形消失後,恢復執行。

『陸』 法院判決後不執行怎麼辦

人民法院按照法定程序,運用國家強制力量,根據發生法律效力文書明確具體的執行內容,強制民事義務人完成其所承擔的義務,以保證權利人的權利得以實現。發生法律效力的文書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幾種:民事判決書、實現擔保物權裁定、確認調解協議裁定、支付令等。它們一經生效,義務人即應自動履行。如拒不履行,權利人可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提出申請的權利人稱申請人,被指名履行義務的人稱被執行人。
一、申請執行期限
申請執行人申請執行立案須在法定期限內提出申請。申請執行的期限為二年,從法律文書規定履行期限的最後一日開始計算。
二、執行立案條件
如果您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應當符合以下條件:第一,申請應當向作出一審裁判的法院提出。我國法律規定,無論案件經過了幾級審判,強制執行都由作出一審裁判的法院管轄。第二,申請執行需要提交以下文件:1、申請執行書,申請書必須載明您和被執行人的基本情況以及請求執行的事項;2、作為執行根據的生效法律文書,該法律文書須具有給付內容,執行標的和明確的被執行人;3、您的身份證明;4、如果您是作為繼承人或者權利承受人申請執行,還應當提交繼承或者承受權利的證明文件。第三,被執行人在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期限內未履行義務。
需要提醒您的是,為了更好地保護婦女、兒童和老人的合法權益以及國家與社會公共利益,有些案件的生效裁判文書可以不經申請,直接由審判庭移送執行機構執行,主要包括:具有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撫育費內容的生效法律文書、民事制裁決定書,以及刑事附帶民事判決、裁定和調解書。
三、執行案件申請費
1、沒有執行標的的,每件交納50-500元。
2、執行金額不超過1萬的,每件交納50元;超過1萬元至50萬元的部分,按1.5%交納;超過50萬元至500萬元的部分,按1%交納;超過500萬元至1000萬元的部分,按0.5%交納;超過1000萬元的部分,按0.1%交納。
四、執行規范
1、法院的立案機構對符合條件的執行案件,應在七日內審查立案,並移送執行機構;對不符合條件的執行案件,應當在七日內裁定不予受理。
2、執行人員在接收案件後,應當在三日內向被執行人發出《執行通知書》、《財產申報令》。責令被執行人在指定期限內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並承擔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或遲延履行金;未在指定期限內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應當報告當前以及收到執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財產情況。
3、執行承辦人員根據申請執行人舉證提供的被執行人財產狀況、線索及被執行人申報的財產情況,及時予以調查核實。經執行查明後,對被執行人所有的財產嚴格按照有關法律規定的程序辦理,對動產或不動產的查封應當採取加貼封條的方式,不便加貼封條的,應當加貼公告;對有產權證照的動產或不動產應向有關管理部門送達協助執行通知書,要求不得辦理已被查封財產相關產權手續,同時可責令被執行人將有關產權證照交給法院。被執行人的財產經查封、扣押後,在指定的期限內履行義務的,應予以解除查封、扣押。
4、在執行過程中,申請執行人與被執行人自願達成執行和解的,應予以准許,並將和解協議副本附卷,無書面和解協議的,應將執行和解協議的內容記入筆錄,由雙方當事人簽名或蓋章後附卷。
5、執行過程中有被執行人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所確定的義務,報經主管院長同意後可予以拘留或罰款。情節嚴重的,依法移交公安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五、舉證責任與執行風險
在法院執行過程中,作為申請人的您應該積極主動地配合法院,按人民法院的要求及時提供被執行人的財產狀況、財產線索、被執行人履行債務的能力及被執行人下落等情況,以利於執行。
法院窮盡執行措施查無被執行人財產,申請執行人也無法提供被執行人的財產線索時,申請執行人應當承擔執行不能的風險。
被執行人在接到人民法院執行書後,應當主動向人民法院進行財產申報,申報內容包括自己的財產狀況、可供執行的財產以及按照人民法院的要求提交相應的財產狀況證明文件。
申請執行人了解到了被執行人的財產線索,但自行查明被執行人的財產狀況確有困難的,有權請求人民法院調查。但申請執行人應當提出書面申請,並說明理由。
法院窮盡執行措施仍查無被執行人有可供執行的財產,申請執行人在執行期間也未能提供被執行人可供執行的財產線索,法院將終結案件此次執行程序。程序終結後,申請執行人發現被執行人有財產可供執行的,可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條的規定請求繼續執行。
六、強制執行
針對財產,人民法院在執行中可以採取凍結、劃撥存款,提留收入;搜查、查封、扣押、拍賣、變賣財產;強制遷出房屋等多種方式。但人民法院在採取這些措施時,會保留被執行人及其所扶養家屬的生活必要費用。被執行人或被執行人的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有義務到人民法院接受詢問。被執行人或被執行人的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經兩次傳票傳喚不到場的,人民法院可以對其拘傳。被執行人或其他人有下列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或者妨害執行行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二條的規定,對其予以罰款、拘留,直至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隱匿、轉移、變賣、毀損向人民法院提供執行擔保的財產的;
(二)案外人與被執行人惡意串通轉移被執行人財產的;
(三)故意撕毀人民法院執行公告、封條的;
(四)偽造、隱匿、毀滅有關被執行人履行能力的重要證據,妨害人民法院查明被執行人財產狀況的;
(五)指使、賄買、脅迫他人對被執行人的財產狀況和履行義務的能力作偽證的;
(六)妨害人民法院依法搜查的;
(七)以暴力、威脅或其他方法妨礙或抗拒執行的;
(八)哄鬧、沖擊執行現場的;
(九)對人民法院執行人員或協助執行人員進行侮辱、誹謗、誣陷、圍攻、威脅、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
(十)毀損、搶奪執行案件材料、執行公務車輛、其他執行器械、執行人員服裝和執行公務證件的。對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的,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隱匿、轉移、變賣、故意毀損已被司法機關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
七、案外人異議
執行案件的案外人對執行標的主張權利的,可以向執行法院提出異議。案外人異議一般應當以書面形式提出,並提供相應的證據。執行法院應當依法對案外人異議進行審查。
八、到期債權
人民法院依申請執行人或被執行人的申請,向第三人發出履行到期債務通知的,第三人對履行到期債權有異議的,應當在收到履行通知後的十五日內向執行法院提出。第三人在通知指定的期限內提出異議的,人民法院不得對第三人強制執行,執行機構對提出的異議不進行審查。
九、迴避
執行案件的當事人有權依照民事訴訟法的規定,申請執行人員迴避。當事人提出迴避申請時,應當說明理由並在案件立案後確定執行人員時提出。執行人員有依法應當迴避情形時,應當自行迴避。案件逾期未能執結若是由執行人員怠於執行造成的,申請執行人有權申請更換執行人員。申請中應當說明理由,理由成立的,人民法院應當決定更換執行人員。
十、執行終結
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法院將作出終結執行的裁定:申請人撤銷申請的;據以執行的法律文書被撤銷的,被執行人死亡且無遺產可供執行也無義務承擔人的;追索贍養費、撫養費、撫育費的人死亡的;被執行人因生活困難無力償還借款的;被執行人無生活來源又喪失勞動能力的等等。終結執行的裁定送達當事人後立即生效。
十一、執行監督
執行案件的當事人及利害關系人認為執行人員的具體執行行為不當或有錯誤的,有權向該執行人員所在的人民法院反映,人民法院應當及時處理。
執行案件的當事人及利害關系人認為執行法院的具體執行行為及作出裁定、決定等不當或有錯誤的,有權向該執行法院的上級法院提起執行監督。
執行案件的當事人及利害關系人有權要求執行人員依法履行職責,對執行人員在案件執行中的違法行為,有權向人民法院的紀檢部門或其他部門舉報或控告。

熱點內容
疫情的法治宣傳 發布:2025-08-20 15:14:50 瀏覽:827
新勞動法對拖欠工資的處罰 發布:2025-08-20 14:58:29 瀏覽:119
底薪勞動法 發布:2025-08-20 14:58:22 瀏覽:174
2個月看中級會計還是經濟法 發布:2025-08-20 14:57:37 瀏覽:6
行政法學章節測試和答案 發布:2025-08-20 14:51:21 瀏覽:61
行政法學和民商法學哪個好 發布:2025-08-20 14:51:19 瀏覽:452
一人獨資公司承擔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20 14:51:18 瀏覽:628
媒體法律法規 發布:2025-08-20 14:49:37 瀏覽:975
道德考察題目 發布:2025-08-20 14:45:01 瀏覽:357
上海浦東新區法院 發布:2025-08-20 14:38:27 瀏覽: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