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管什麼問題
⑴ 離婚法庭上法官都會問些什麼問題
河南梅溪律師事務所 郎建勇 一、抓住對方有婚外情的證據,未必在離婚時候可多分夫妻共同財產。 不少婚姻糾紛中的當事人(尤其是女性)總是強烈渴望抓住對方有婚外情的證據,甚至不惜動用大量人力物業,包括聘請私家偵探。其目的是寄希望於抓住對方的婚外情證據,以獲得離婚時候多分財產,讓對方搞婚外情要付出慘重的代價,但婚姻法會讓你失望。為什麼呢? 1、通常我把婚外情的證據,分為三大類: 第一種是一般婚外情相關證據。包括一般的婚外性行為、婚外戀; 第二種是《婚姻法》說的「有配偶者與其它異性同居」的婚外情證據。 第三類最為嚴重,是涉及到重婚罪的婚外情證據。 2、我國現行法律認為,婚外情的過錯,與離婚時候的夫妻共同財產的分割,並無必然的聯系。就是說,即使取得對方婚外情證據,對於離婚財產分割的影響也不大。 3、通常情形下,夫妻離婚時候,法院進行財產分割的總原則是按照均等分割原則、按照照顧婦女兒童的原則,照顧無過錯方和生活困難的一方的原則。如果取得對方婚外情證據,也只能是作為法官酌情考慮的一點,但是並不必然對夫妻財產分割產生重大影響。這是必須要明確的。 4、有很多當事人不顧一切,甚至付出巨大代價去取得對方婚外情證據,以期待在離婚時候可以多分到夫妻共同財產,其實是陷入了一個誤區。那麼取得婚外情的證據是不是一點用也沒有呢?並不是。如果是前面所說的第二類、第三類婚外情,那麼法院可基於此判決離婚,並且無過錯方有權力據此要求對方給付離婚的精神損害賠償。 二、如果對方不同意離婚,堅持離婚的一方一旦訴訟到法院,很快就能夠解決離婚問題: 很多人認為,離婚是公民自己法定的權利。只要自己堅持離婚的話,即使對方不同意,訴訟到法院,也應該很快就會解決。這是由於對我國現行離婚法律制度和訴訟程序制度不了解所造成的。 1、人民法院判決是否離婚,是從維護家庭穩定、促進社會和諧的大原則考慮,所以對於判決離婚的案件,比較謹慎。 2、現行婚姻法明確規定,只有符合婚姻法所規定的法定的夫妻感情確已經破裂情形,法院才會判決離婚。具體來說是我國婚姻法規定的以下情形: 1)、配偶一方存在重婚或者與其他異性同居情形, 2)、一方存在長期家庭暴力情形, 3)、有遺棄和虐待家庭成員的情形, 4)、夫妻雙方因為感情不和分居兩年以上情形, 5)、其他的情形。 3、按照前述的分析,一般家庭只是夫妻之間經常吵架拌嘴,或是彼此之間不能相互理解,性格、生活習慣、文化層次差異太大,或者婆媳關系不合,象這樣的情形起訴到法院,法院一般都不會判決離婚。 4、即使提出訴訟,對於婚姻案件的審理,也要符合法律規定期限。通常一審期限按照簡易程序最長需要三個月,二審按普通程序算期限最長六個月,合起來一個離婚案件從頭到尾少則4個月,多則9個月。假如在第一次提出離婚判決不準離婚的情況下,那麼第二次提起訴訟,我國民事訴訟法規定,要在六個月之後才可以提出第二次起訴。按照這個期限計算,如果起訴兩次才達到最終離婚目的,從時間上計算,差不多一共要一年半到兩年左右。這還不包括涉外婚姻以及另一方存心拖延的情況。 所以,堅持離婚的一方到法院訴訟離婚,不是說很快就可以解決的。 三、雖然婚前他很有錢,但是只要我們結婚超過八年,所有的財產都是我們倆的了。 有這種誤解的人,是因為在他的腦海里,還停留著我國2001年修正之前的《婚姻法》內容。 在《婚姻法》修正之前 ,有關司法解釋規定,對於雙方結婚前各自擁有的貴重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在結婚8年之後就可以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這意味著個人財產可以因結婚而變成共同所有。但自從20001年婚姻法修正以後,對於婚前財產和婚姻財產之間的轉化,有了重大的調整。按照現行婚姻法原則,如果是一方的婚前個人財產,不論結婚中國年,婚前個人財產都是個人財產。同樣的,結婚後所得的財產,只要是婚姻關系存期期間的財產,原則上都算是夫妻共同財產。所以,不管結婚時候配偶間各自財產狀況如何,也不論結婚多久,所有的婚前個人財產仍然是各自的婚前財產。有些帶有功利性色彩的婚姻恐怕失去了溫床。 如果要改變這種現狀,只有通過夫妻財產約定,或者婚前財產約定,來改變法定的婚姻財產制度。 四、只要簽署了離婚協議書,誰也別想反悔 不少夫妻在鬧矛盾時候,總是費盡心思簽訂離婚協議書。認為只要簽訂了離婚協議書,對方對離婚就不能反悔,對於財產分割和子女撫養方面更不能反悔,其實不然。 1、要明確離婚協議生效時間:離婚協議書是在雙方辦理了離婚手續之後才生效。不管是通過民政部門離婚還是法院離婚。 2、如果是已經簽訂好的離婚協議,在沒有辦理離婚手續
⑵ 刑事案件開庭後規民事法官管還是,刑事法官管
刑事案件,在程序上適用《刑事訴訟法》等法律文件的規定。其基本程回序是:偵查、起訴、答審判;其中審判包括一審和二審。
實際操作中,檢察院在起訴時可以單獨提起刑事訴訟,可以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無論哪種形式,都由法院的刑事審判庭的法官負責審理。
⑶ 法官犯法誰管
要看犯什麼法,除職務犯,與一般自然人一樣
⑷ 法官是干什麼的
機構職能:抄
(1)執行本院發生襲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以及刑事判決、裁定中的財產部分;
(2)執行法律規定的仲裁裁決、公證債權文書等其他法律文書;
(3)對執行異議、被執行主體的變更、追加進行審查;
(4)依照法律規定實施查封、扣押、凍結、扣劃等措施,對妨害執行行為人實施拘留、罰款措施;
(5)協助辦理其他法院委託的執行工作。
區別主要在於執行局為普通法院的協助部門,負責對下級人民法院執行工作的監督、指導和協調,辦理下級人民法院或利害關系人申請復議的案件。
(4)法官管什麼問題擴展閱讀
法官應當依法履行的義務
(一)嚴格遵守憲法和法律;
(二)審判案件必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秉公辦案,不得徇私枉法;
(三)依法保障訴訟參與人的訴訟權利;
(四)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維護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五)清正廉明,忠於職守,遵守紀律,恪守職業道德;
(六)保守國家秘密和審判工作秘密;
(七)接受法律監督和人民群眾監督。
⑸ 法庭上法官會不會管女方是不是處女的問題
我看不會管也不是犯錯誤了,誰沒有過去,誰都年輕過。這都不是事。
⑹ 法官是由哪個部門管
刑事案件的偵查由公安機關進行,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⑺ 我國刑事訴訟中法官,檢察官會問什麼問題
凡是與本案相關的問題,都有可能問到。其中,檢察官問的范圍更廣一些,法官問版的范圍相對少一些權。
(1)檢察官:需要問到的問題比較寬泛,會詢問核實公安機關提交的卷宗中記錄的案情,對其中的疑點會進一步核實。
(2)法官:一般只對檢察院的公訴材料向被告人提出詢問,訊問被告人是否屬實。
⑻ 法官的主要職責是什麼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
第五條法官的職責:
(一)依法參加合議庭審判或者獨任審判案件;
(二)法律規定的其他職責。
第七條法官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一)嚴格遵守憲法和法律;
(二)審判案件必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秉公辦案,不得徇私枉法;
(三)依法保障訴訟參與人的訴訟權利;
(四)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維護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五)清正廉明,忠於職守,遵守紀律,恪守職業道德;
(六)保守國家秘密和審判工作秘密;
(七)接受法律監督和人民群眾監督。
(8)法官管什麼問題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
第八條法官享有下列權利:
(一)履行法官職責應當具有的職權和工作條件;
(二)依法審判案件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三)非因法定事由、非經法定程序,不被免職、降職、辭退或者處分;
(四)獲得勞動報酬,享受保險、福利待遇;
(五)人身、財產和住所安全受法律保護;
(六)參加培訓;
(七)提出申訴或者控告;
(八)辭職。
第九條擔任法官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一)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
(二)年滿二十三歲;
(三)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四)有良好的政治、業務素質和良好的品行;
(五)身體健康;
(六)高等院校法律專業本科畢業或者高等院校非法律專業本科畢業具有法律專業知識,從事法律工作滿二年,其中擔任高級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法官,應當從事法律工作滿三年。
獲得法律專業碩士學位、博士學位或者非法律專業碩士學位、博士學位具有法律專業知識,從事法律工作滿一年,其中擔任高級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法官,應當從事法律工作滿二年。
⑼ 法官犯錯誰管
如果法官犯錯可以向法院領導或紀委投訴。
如果涉嫌犯罪的,可以向檢察院舉報。
如果是對一審法官的判決不服,可以到上級法院上訴;如果是對二審法官的判決不服,可以向檢察院申請抗訴。
⑽ 投訴法院的法官不作為行為,應向哪個部門投訴
法官不作為,可以首先去法院的紀檢辦投訴,法院會有內部監督機制。也可以去上級法院投訴。需要本人或者家屬前往,說明情況,辦理登記。可以去同級檢察院報案。
《法官法》第三十二條 法官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散布有損國家聲譽的言論,參加非法組織,參加旨在反對國家的集會、遊行、示威等活動,參加罷工;
(二)貪污受賄;
(三)徇私枉法;
(四)刑訊逼供;
(五)隱瞞證據或者偽造證據;
(六)泄露國家秘密或者審判工作秘密;
第三十三條
法官有本法第三十二條所列行為之一的,應當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10)法官管什麼問題擴展閱讀:
根據《人民法院監察工作條例》規定:
第七條最高人民法院,高、中級人民法院設立監察室。基層人民法院設立監察室或者專職監察員。
第八條最高人民法院監察室在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的領導下主管全國法院的監察工作。
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監察室、基層人民法院專職監察員在本院院長和上級法院監察部門的領導下進行工作,監察業務以上級法院監察部門領導為主。
第十條最高人民法院和高級人民法院監察室根據工作需要設立內設機構,負責信訪舉報、案件查處、監督檢查、綜合調研等工作。中級以下人民法院可根據實際情況參照設立。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政府網—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印發《人民法院監察工作條例》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