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院管轄原則

法院管轄原則

發布時間: 2021-02-09 17:04:51

❶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如何確定管轄法院的意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如何確定管轄法院的意見是《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事級別管轄異議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事級別管轄異議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一條 被告在提交答辯狀期間提出管轄權異議,認為受訴人民法院違反級別管轄規定,案件應當由上級人民法院或者下級人民法院管轄的,受訴人民法院應當審查,並在受理異議之日起十五日內作出裁定:

(一)異議不成立的,裁定駁回;

(二)異議成立的,裁定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事級別管轄異議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二條 在管轄權異議裁定作出前,原告申請撤回起訴,受訴人民法院作出准予撤回起訴裁定的,對管轄權異議不再審查,並在裁定書中一並寫明。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事級別管轄異議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三條 提交答辯狀期間屆滿後,原告增加訴訟請求金額致使案件標的額超過受訴人民法院級別管轄標准,被告提出管轄權異議,請求由上級人民法院管轄的,人民法院應當按照本規定第一條審查並作出裁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事級別管轄異議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四條 上級人民法院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三十九條第一款的規定,將其管轄的第一審民事案件交由下級人民法院審理的,應當作出裁定。當事人對裁定不服提起上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審理並作出裁定。

(1)法院管轄原則擴展閱讀: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事級別管轄異議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五條 對於應由上級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民事案件,下級人民法院不得報請上級人民法院交其審理。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事級別管轄異議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六條 被告以受訴人民法院同時違反級別管轄和地域管轄規定為由提出管轄權異議的,受訴人民法院應當一並作出裁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事級別管轄異議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七條 當事人未依法提出管轄權異議,但受訴人民法院發現其沒有級別管轄權的,應當將案件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審理。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事級別管轄異議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八條 對人民法院就級別管轄異議作出的裁定,當事人不服提起上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審理並作出裁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事級別管轄異議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九條 對於將案件移送上級人民法院管轄的裁定,當事人未提出上訴,但受移送的上級人民法院認為確有錯誤的,可以依職權裁定撤銷。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事級別管轄異議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條 經最高人民法院批準的第一審民事案件級別管轄標準的規定,應當作為審理民事級別管轄異議案件的依據。

❷ 刑事案件管轄有哪些原則,法院對刑事案件怎麼管轄

刑事案件由來犯源罪地的公安機關管轄,立案偵查。如果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機關管轄更為適宜的,可以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機關管轄。犯罪行為的實施地以及預備地、開始地、途經地、結束地等與犯罪行為有關的地點,犯罪行為有連續、持續或者繼續狀態的,犯罪行為連續、持續或者繼續實施的地方公安機關都可以管轄。犯罪對象被侵害地、犯罪所得的實際取得地、藏匿地、轉移地、使用地、銷售地的公安機關也可以管轄。針對或者利用計算機網路實施的犯罪,用於實施犯罪行為的網站伺服器所在地、網路接入地以及網站建立者或者管理者所在地,被侵害的計算機信息系統及其管理者所在地,以及犯罪過程中犯罪分子、被害人使用的計算機信息系統所在地公安機關可以管轄。行駛中的交通工具上發生的刑事案件,由交通工具最初停靠地公安機關管轄;必要時,交通工具始發地、途經地、到達地公安機關也可以管轄。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十九條刑事案件的偵查由公安機關進行,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第十五條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公安機關管轄。如果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機關管轄更為適宜的,可以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機關管轄。

❸ 法院管轄權

法院管轄權。應該是當地的法院。權力在當地。

❹ 行政訴訟的管轄原則是什麼

《行政訴訟法》第十四條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第一審行政案件。
第十五條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審行政案件:
(一)對國務院部門或者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所作的行政行為提起訴訟的案件;
(二)海關處理的案件;
(三)本轄區內重大、復雜的案件。
(四)其他法律規定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案件。
第十六條高級人民法院管轄本轄區內重大、復雜的第一審行政案件。
第十七條最高人民法院管轄全國范圍內重大、復雜的第一審行政案件。
第十八條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經復議的案件,也可以由復議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經最高人民法院批准,高級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審判工作的實際情況,確定若幹人民法院跨行政區域管轄行政案件。
第十九條對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訴訟,由被告所在地或者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二十條因不動產提起的行政訴訟,由不動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二十一條兩個以上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的案件,原告可以選擇其中一個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原告向兩個以上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由最先立案的人民法院管轄。
第二十二條人民法院發現受理的案件不屬於本院管轄的,應當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受移送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受移送的人民法院認為受移送的案件按照規定不屬於本院管轄的,應當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不得再自行移送。
第二十三條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由於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轄權的,由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
人民法院對管轄權發生爭議,由爭議雙方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報它們的共同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
第二十四條上級人民法院有權審理下級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行政案件。
下級人民法院對其管轄的第一審行政案件,認為需要由上級人民法院審理或者指定管轄的,可以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決定。

❺ 一般地域管轄的原則規定

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1、被告為公民。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公民的住所地是指該公民的戶籍所在地。經常居住地是指公民離開住所至起訴時已連續居住滿1年的地方,但公民住院就醫的地方除外。
最高人民法院在民事訴訟法意見中對下列情況作了補充規定:
(1)雙方當事人都是被監禁或被勞動教養的,由被告原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被監禁地或被勞動教養1年以下的,由被告被監禁或被勞動教養地人民法院管轄;
(2)雙方當事人均被注銷城市戶口的,由被告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3)離婚訴訟雙方當事人都是軍人的,由被告住所地或者被告所在團級以上單位駐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4)夫妻雙方離開住所超過1年,一方起訴離婚的案件,由被告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2、被告為法人或其他組織。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這里的住所地是指法人或其他組織的主要辦事機構所在地或主要營業地。被告如為沒有辦事機構的公民合夥、合夥型聯營體,則由注冊地人民法院管轄。沒有注冊地,幾個被告又不在同一轄區的,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 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民事訴訟法規定的四種例外情形是:
(1)對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居住的人提起的有關身份關系的訴訟;
(2)對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蹤人提起的有關身份關系的訴訟;
(3)對正在被勞動教養的人提起的訴訟;
(4)對正在被監禁的人提起的訴訟。
上述規定中的身份關系,是指與人的身份相關的各種關系,如婚姻關系、親子關系、收養關系等。
民事訴訟法意見規定的例外情形是:
(1)被告一方被注銷城鎮戶口,由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2)追索贍養費案件的幾個被告住所地不在同一轄區的,可以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3)非軍人對軍人提出的離婚訴訟,如果軍人一方為非文職軍人,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4)夫妻一方離開住所地超過1年,另一方起訴離婚的案件,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夫妻雙方離開住所超過1年,被告無經常居住地的,由原告起訴時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1、在國內結婚並定居國外的華僑,如定居國法院以離婚訴訟須由婚姻締結地法院管轄為由不予受理,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出離婚訴訟的,由一方原住所地或國內的最後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2、在國外結婚並定居國外的華僑,如定居法院以離婚訴訟須由國籍所屬國法院管轄為由不予受理,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出離婚訴訟的,由一方原住所地或在國內的最後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3、中國公民一方居住在國外,一方居住在國內,不論哪一方向人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國內一方住所地的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如國外一方在居住國法院起訴,國內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訴,受訴人民法院有管轄權。
4、中國公民雙方在國外但未定居,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訴離婚的,應由原告或被告原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❻ 刑事訴訟中的地區管轄原則。謝謝

一、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1、被告為公民。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公民的住所地是指該公民的戶籍所在地。經常居住地是指公民離開住所至起訴時已連續居住滿1年的地方,但公民住院就醫的地方除外。

2、被告為法人或其他組織。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這里的住所地是指法人或其他組織的主要辦事機構所在地或主要營業地。被告如為沒有辦事機構的公民合夥、合夥型聯營體,則由注冊地人民法院管轄。沒有注冊地,幾個被告又不在同一轄區的,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

二、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民事訴訟法規定的四種例外情形是:

(1)對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居住的人提起的有關身份關系的訴訟;

(2)對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蹤人提起的有關身份關系的訴訟;

(3)對正在被勞動教養的人提起的訴訟;

(4)對正在被監禁的人提起的訴訟。

上述規定中的身份關系,是指與人的身份相關的各種關系,如婚姻關系、親子關系、收養關系等。

民事訴訟法意見規定的例外情形是:

(1)被告一方被注銷城鎮戶口,由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2)追索贍養費案件的幾個被告住所地不在同一轄區的,可以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3)非軍人對軍人提出的離婚訴訟,如果軍人一方為非文職軍人,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4)夫妻一方離開住所地超過1年,另一方起訴離婚的案件,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夫妻雙方離開住所超過1年,被告無經常居住地的,由原告起訴時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三、離婚特別規定

1、在國內結婚並定居國外的華僑,如定居國法院以離婚訴訟須由婚姻締結地法院管轄為由不予受理,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出離婚訴訟的,由一方原住所地或國內的最後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2、在國外結婚並定居國外的華僑,如定居法院以離婚訴訟須由國籍所屬國法院管轄為由不予受理,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出離婚訴訟的,由一方原住所地或在國內的最後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3、中國公民一方居住在國外,一方居住在國內,不論哪一方向人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國內一方住所地的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如國外一方在居住國法院起訴,國內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訴,受訴人民法院有管轄權。

4、中國公民雙方在國外但未定居,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訴離婚的,應由原告或被告原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6)法院管轄原則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一般地域管轄,指以當事人的所在地與法院轄區的關系來確定管轄法院。又稱普通管轄。

當事人有原告和被告之分,一般地域管轄的通行做法是實行原告就被告原則,即以被告所在地作為確定管轄的標准。

我國民事訴訟法是以被告所在地管轄為原則,原告所在地管轄為例外來確定一般地域管轄的。

經濟訴訟案件地域管轄的一般原則是「原告就被告」,即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被告為公民的,其任所地為戶籍所在地;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被告為法人或其他組織的,其住所地一般為主要辦事機構所在地。

最高人民法院在民事訴訟法意見中對下列情況作了補充規定:

(1)雙方當事人都是被監禁或被勞動教養的,由被告原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被監禁地或被勞動教養1年以下的,由被告被監禁或被勞動教養地人民法院管轄;

(2)雙方當事人均被注銷城市戶口的,由被告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3)離婚訴訟雙方當事人都是軍人的,由被告住所地或者被告所在團級以上單位駐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4)夫妻雙方離開住所超過1年,一方起訴離婚的案件,由被告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❼ 不方便法院管轄原則適用條件具體有哪些

(一)適用不方便法院原則應當具備的實質條件 [1]
1.受訴法院對案件享有管轄權
受訴法院適用不方便法院原則的必備前提條件之一,就是受訴法院本身對案件享有管轄權。受訴法院適用不方便法院原則的法律後果是其拒絕或者放棄行使管轄權。這與受訴法院因其本身無管轄權而對案件不予受理或者駁回起訴的情形完全不同。所謂受訴法院對案件享有管轄權,應當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受訴法院所在國對該案件具有司法管轄權;二是受訴法院對該案件享有具體的管轄權。如果受訴法院所在國的法院作為整體對案件享有管轄權,而受訴法院缺乏具體的管轄權,同樣也是缺乏適用不方便法院原則的前提和基礎。
2.存在其他對案件享有管轄權的替代法院
存在其他對案件享有管轄權的替代法院,這是適用不方便法院原則的另一個必備前提條件。受訴法院是否為「不方便法院」,是相對而言的,必須存在其他對案件享有管轄權的替代法院,使之與受訴法院進行比較,否則,就談不上不方便法院原則的適用問題。替代法院必須對案件享有管轄權,只有在這樣的情況下,才可能適用不方便法院原則,進而構成對案件管轄的合法轉移。如果替代法院自身對案件沒有管轄權,那麼,它就失去了與受訴法院比較的管轄權基礎,也就失去了適用不方便法院原則的基礎。
3.與其他享有管轄權的法院相比,受訴法院為不方便法院
受訴法院將自己與其他享有管轄權的法院進行比較,如果認為自己為行使管轄權的不方便法院,那麼,受訴法院就可以自身為不方便法院為由而拒絕或放棄行使管轄權。然而,一談到「比較」,就涉及一個比較的標准問題。這也就是適用不方便法院原則的檢驗標准問題。

❽ 法院管轄范圍

一、各級法院管轄范圍是哪些
(一)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第一審普通刑事案件,但是依照本法由上級人民法院管轄的除外。

(二)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審刑事案件:

1、危害國家安全、恐怖活動案件;

2、可能判處無期徒刑、死刑的案件。

人民檢察院認為可能判處無期徒刑、死刑而向中級人民法院提起公訴的普通刑事案件,中級人民法院受理後,認為不需要判處無期徒刑以上刑罰的,可以依法審理,不再交基層人民法院審理。

3、外國人犯罪的刑事案件。

(三)高級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刑事案件,是全省(自治區、直轄市)性的重大刑事案件。

(四)最高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刑事案件,是全國性的重大刑事案件。

各級法院管轄范圍是哪些

二、專屬管轄的法律效力
專屬管轄,又叫專門管轄,是指專門人民法院與普通人民法院之間,各類專門人民法院之間以及同類人民法院系統內部在審判第一審案件范圍上的分工。 刑事訴訟的專門管轄分工:現役軍人和軍內在編職工犯罪的案件由軍事法院管轄;鐵路系統公安機關偵破的案件由鐵路運輸法院管轄。

民事訴訟的專屬管轄分工:因不動產糾紛提起的訴訟,由不動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因港口作業中發生糾紛提起的訴訟,由港口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因繼承遺產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繼承人死亡時住所地或者主要遺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專屬管轄的法律效力:

(1)專門法院對其專屬管轄的案件有管轄權;

(2)專門法院對其專屬管轄案件的管轄權來源於法律的規定;

(3)排除其他法院對專門管轄案件的管轄;

(4)專屬管轄是法律規定的,具有法定性,當事人不能協議排除專屬管轄。

三、裁定管轄分為哪幾種
1、移送管轄
移送管轄,是指人民法院受理民事案件後,發現自己對案件無管轄權,依法將案件移送給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審理的制度。

2、指定管轄
指定管轄,是指上級人民法院以裁定的形式指定下級人民法院對某一案件行使管轄權。關於指定管轄,應當重點掌握指定管轄所發生的情況以及應由哪個法院行使指定管轄權。

(1)受移送人民法院認為自己對移送的案件無管轄權時,可以報請自己的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

(2)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由於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轄權的,由自己的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

(3)人民法院因管轄權發生爭議協商不成時,由共同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

3、管轄權轉移
管轄權轉移,是指經上級人民法院決定或者同意,將某起案件的管轄權由上級人民法院轉交給下級人民法院,或者由下級人民法院轉交給上級人民法院。

以上就是找法網小編整理的「各級法院管轄范圍是哪些」的全部內容,在當事人未委託律師自己提直訴訟時,經常會遇到無法確定管轄法院的情況,通常就是白跑一趟,花了時間事又沒辦成。所以當事人要明確各級法院管轄范圍才能事半功倍,如果你還有其他的法律問題,歡迎咨詢找法網,我們會有專業的律師為您提供幫助。

熱點內容
電力依法治企 發布:2025-08-18 23:28:09 瀏覽:345
構建公共法律服務五大體系 發布:2025-08-18 23:25:46 瀏覽:750
勞動法41條內容42條 發布:2025-08-18 22:58:28 瀏覽:509
農村土地徵用涉及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8-18 22:57:10 瀏覽:99
成品油行政法規 發布:2025-08-18 22:44:25 瀏覽:62
著作權法法律知識競賽題及答案 發布:2025-08-18 22:44:18 瀏覽:645
廣東勞動法生育規定 發布:2025-08-18 22:44:08 瀏覽:919
法治知識網路競賽活動 發布:2025-08-18 22:37:22 瀏覽:407
浦發銀行法律顧問投標 發布:2025-08-18 22:37:09 瀏覽:380
買房婚姻法公平 發布:2025-08-18 22:32:08 瀏覽: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