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笑氣
㈠ 吸食氮氣是偉法的嗎
吸氮氣其實並不是氮氣N2,吸食的氮氣其實是一氧化二氮N2O,俗稱笑氣。是違法的。
一氧版化二氮會阻權隔腦神經,讓大腦短時間缺氧來產生快感,和吸食毒品不一樣,當一氧化二氮達到大腦的時候,會有全身發熱,胸悶,四肢麻痹,聽覺變得敏銳,視覺模糊。對大腦有很大損害,很容易讓腦部血液中的維B流失,影響智力,也損害其他腦補神經,損傷聽覺,嗅覺和視覺。
(1)法院笑氣擴展閱讀:
「笑氣」我國並未將其列入麻醉葯品或者精神葯品的管制目錄,只是作為普通的化學品列入《危險化學品目錄》(2015版)。然而,由於笑氣具有一些獨特的作用,近年來,其風靡於酒吧、KTV等娛樂場所,並被一些吸毒人員當做了毒品的替代品。
2017年11月27日,浙江雲和警方在省公安廳禁毒總隊的指導下,終於在全國首開先河,將非法經營一萬多瓶笑氣的9名嫌疑人抓捕歸案,並對其中3人採取刑事拘留措施。
2018年4月4日,全國首例非法經營「笑氣」案在浙江省雲和縣人民法院開庭審理。法庭當庭宣判,被告人殷某某因非法經營「笑氣」被判處有期徒刑兩年,並處罰金人民幣5萬元。扣押在案的涉案物品予以沒收,違法所得繼續予以追繳,上繳國庫。
㈡ 笑氣為何被入刑第一案
日前,據浙江抄雲和縣警方通報,襲在浙江省公安廳禁毒總隊的指導下,雲和警方破獲的一起「笑氣」案件被移送起訴。目前,雲和縣人民檢察院已將警方移送的涉嫌非法經營罪犯罪嫌疑人林某、殷某,向雲和縣人民法院提起公訴。據了解,這是全國第一例打擊「笑氣」犯罪的刑事案件。北京青年報記者調查發現,目前,一些商家將「笑氣彈」改名為「氣囊」「奶油槍耗材」,仍在網上進行出售。一氧化二氮俗稱「笑氣」,是醫用麻醉劑,有輕微麻醉作用。
㈢ 吸食笑氣違法嗎法律上有關於笑氣使用的相關規定嗎什麼規定
違法。但是暫時沒有法律專門針對笑氣,只能根據治安管理法來處罰。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三十條違反國家規定,製造、買賣、儲存、運輸、郵寄、攜帶、使用、提供、處置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蝕性物質或者傳染病病原體等危險物質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
警方表示,目前「笑氣」未列入毒品目錄。但醫生提醒,如攝入過量或使用不當,可能出現窒息甚至危及生命的情況。此外,長期吸食還可能產生心理依賴性。
從國內外公開報道的案例以及浙江省禁毒部門調研情況看,長期大量吸食「笑氣」會導致一些濫用人員心、肝、腎等臟器受損及神經損傷,嚴重的甚至出現軟癱、半癱等病症。浙江省禁毒委員會多次下發通知,要求各地進一步加強對「笑氣」濫用的監控,防止泛濫,危害社會。
(3)法院笑氣擴展閱讀
吸收笑氣違法販賣笑氣也違法。
2018年4月4日上午,浙江省雲和縣檢察院提起公訴的全國首例非法經營笑氣案(本網2017年12月8日曾做報道)由雲和縣人民法院作出一審判決:被告人殷某某犯非法經營罪,判處有期徒刑二年,並處罰金人民幣5萬元,對其違法所得人民幣3萬元予以繼續追繳。
經查,2017年5月至10月底,被告人殷某某在未取得危險化學品經營許可證的情況下,通過微信和淘寶平台批量購入笑氣(品名:一氧化二氮,在《危險化學品目錄》中被列為危險化學品),加價後出售給全國各地買家。
至案發,殷某某共售出笑氣1.2萬余支,按最低銷售價計算價值共計30餘萬元,非法獲利共計3萬余元。另公安機關在其住處當場查獲笑氣8000多支,按進貨價計算價值共計1.5萬余元。
2017年11月27日,雲和縣檢察院對殷某某非法經營笑氣一案向法院提起訴訟。
據悉,本案系國內首例以非法經營罪對非法經營笑氣行為作出判決的案件,對利用網路非法買賣笑氣的亂象發出整治信號,從源頭打擊了非法銷售笑氣行為。
㈣ 女孩開房尋求刺激當場身亡,家屬該向誰索賠
根據網路報道的資料來看,在這起事件中明顯是賣笑氣給受害者的嫌疑犯存在責任,那麼向他們索賠才算是合理的。
為了自己的人身安全,也為了自己的父母家人,一定不能沾染上毒品,不然不僅是對家人的不負責,也是對自己身體的不負責。
最後對於這起事件,大家怎麼看?
㈤ 非法經營笑氣案嫌犯判了多少年
浙江雲和一男子通過微信購買「笑氣」,再自行包裝出售,截至案發,共售出「笑氣」版1.2萬余盒,權獲利3萬余元。4月4日上午,浙江雲和法院公開對這起全國首例非法經營「笑氣」刑事案件進行宣判。
「笑氣」是一氧化二氮的俗稱,是一種無色有甜味氣體,最早作為麻醉劑使用,後來又成為食品工業添加劑,多用於蛋糕製作,位列危險化學品名錄。因為吸入笑氣能讓人產生幻覺和欣快感,近年來吸食「笑氣」在娛樂場所頗為流行,過量吸食會引發人體精神疾病,甚至造成死亡,危害性極大。
㈥ 氮氣能代替毒品嗎,賣氮氣違法嗎
氮氣只是一種很常見的氣體,空氣中79%的成分都是氮氣,所以氮氣不會是毒品。有種笑氣的成分和氮氣相似,近來被認為是一種新型毒品。
笑氣是一種甜味氣體,是一種氧化劑,有輕微麻醉作用,並能致人發笑。曾經廣泛應用於醫學手術中,「笑氣」本身並不會對人體產生危害,一些戒毒所中,吸毒人員戒毒過程中會用一氧化二氮作為替代葯物。
「笑氣」進入血液後會導致人體缺氧,長期吸食可能引起高血壓、暈厥,甚至心臟病發作。長期接觸此類氣體還可引起貧血及中樞神經系統損害等。如果超量攝入,很可能因為缺氧導致窒息死亡。
「吸入過多的笑氣,對神經的麻痹和對身體(血液缺氧)肯定是有影響的。如果長期性地吸入,內心產生了一種滿足感,也不排除會造成心理的依賴性。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所謂的「笑氣」,其危害性已經與毒品沒有什麼區別。「笑氣」傷人、毀人如今尚處在冒頭的階段。這一階段,及時出手,加強管控非常關鍵。
同國際上很多國家一樣,我國並沒有把「笑氣」列入麻醉葯品或精神葯品的管制目錄,只是將其作為普通的化學品列入了《危險化學品目錄》,由安監等部門負責對「笑氣」的生產、運輸、儲存等環節實施安全監管。對於買賣「笑氣」的行為,由於無法可依,各地只能使用行政手段或者地方性條例責令商家下架。
【(6)法院笑氣擴展閱讀】
真實案例
2017年11月27日,在浙江省公安廳禁毒總隊的指導下,雲和警方破獲的一起「笑氣」案件被移送起訴。目前,雲和縣人民檢察院已將警方移送的涉嫌非法經營罪犯罪嫌疑人林某、殷某,向雲和縣人民法院提起公訴,這是全國第一例打擊「笑氣」犯罪的刑事案件。
2018年4月4日,該案在浙江省雲和縣人民法院開庭審理,法庭當庭宣判,被告人殷某某因非法經營「笑氣」被判處有期徒刑兩年,並處罰金人民幣5萬元。扣押在案的涉案物品予以沒收,違法所得繼續予以追繳,上繳國庫。
【參考資料】網路_非法經營笑氣案
㈦ 笑氣入刑第一案是怎麼回事笑氣入刑第一案
笑氣入刑第一案是怎麼回事?笑氣入刑第一案如何處罰?
笑氣入刑第一案是怎麼回事?笑氣入刑第一案如何處罰?日前,據浙江雲和縣警方通報,在浙江省公安廳禁毒總隊的指導下,雲和警方破獲的一起笑氣案件被移送起訴。目前,雲和縣人民檢察院已將警方移送的涉嫌非法經營罪犯罪嫌疑人林某、殷某,向雲和縣人民法院提起公訴。據了解,這是全國第一例打擊笑氣犯罪的刑事案件。北京青年報記者調查發現,目前,一些商家將笑氣彈改名為氣囊奶油槍耗材,仍在網上進行出售。
案件
浙江省警方破獲
首例笑氣刑案
一氧化二氮俗稱笑氣,是醫用醉劑,有輕微醉作用,笑氣還常見於蛋糕店的奶油氣彈里,笑氣並不會讓人發笑,而是令人臉部肌肉失控,形成一個詭異的痴呆笑容,因此才被稱為笑氣。近年來,笑氣在全國各地的酒吧、KTV等娛樂場所風靡,甚至被吸毒人員當作毒品的替代品,有人一天吸食幾百瓶甚至上千瓶。
但過量吸食笑氣會引發疾病,甚至死亡。今年以來,杭州、寧波等地的醫院就接診過因吸食笑氣發瘋的病例和因長期吸食笑氣成癮,導致雙腳癱瘓,坐著輪椅到醫院治療的病例。
雲和警方稱,在雲和縣,娛樂場所的笑氣濫用與全國各地一樣,不僅有吸毒人員流行利用吸食笑氣替代毒品逃避處罰的情況,青少年吸食笑氣的現象也開始顯現,形勢十分嚴峻。笑氣的毒性堪比毒品。
為了打擊笑氣,雲和警方成立了專案組,在當地某網吧、青田縣某出租房、杭州下沙某網吧分別抓獲涉嫌非法經營笑氣的林某、殷某、江某等9名嫌疑人,當場查獲笑氣、作案手機等若干,並查清他們非法經營笑氣的經營額、非法獲利情況從幾千元到幾十萬不等。
經警方審訊,林某等9名嫌疑人員對各自在沒有取得笑氣經營許可證的情況下,通過購物網站、微信朋友圈等渠道非法銷售笑氣的行為供認不諱。
北青報記者查詢發現,該案是全國第一例打擊笑氣犯罪的刑事案件。
進展
非法經營笑氣
兩人被提起公訴
目前,我國並沒有將笑氣列入醉葯品或者葯品的管制目錄,也不在《醉葯片及葯品品種目錄》中,只是作為普通的化學品列入《危險化學品目錄》(2015版),由安監等部門監管生產、運輸、儲存等環節的安全,將笑氣作為毒品打擊並不現實,而且在笑氣民用方面也沒有特別明確的法律規定。對於買賣笑氣的行為,由於無法可依,各地一般只能使用行政手段或者地方性條例責令商家下架。對個人的買賣笑氣的行為卻束手無策。
但根據國務院《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第77條的規定,未取得危險化學品經營許可證從事危險化學品經營的,由安監部門責令停止經營活動,沒收違法經營的危險化學品以及違法所得,並處10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這意味著,單位和個人要經營笑氣,必須先獲得安監部門頒發的經營許可證,否則就是非法經營。
雲和警方發現,將沒有獲得經營許可證經營笑氣的行為定性為非法經營在全國並沒有先例,經向上級機關請示並多次與安監、檢察、法院等部門的專業人士進行深入探討,雲和警方將未取得經營許可的單位和個人經營一氧化二氮定性為非法經營。
經鑒定,林某等人經營的笑氣全部屬於危險化學品一氧化二氮。雲和警方迅速對構成非法經營罪的林某等三人依法採取刑事拘留措施,對其餘6名達不到刑事立案標準的人員處以行政拘留。
11月27日,雲和縣人民檢察院將雲和警方移送的涉嫌非法經營罪犯罪嫌疑人林某、殷某,向雲和縣人民法院提起公訴。
相關
在國外已有國家立法
禁止吸食販賣笑氣
有數據顯示,英國在2006年至2012年間,至少有17人因為吸笑氣死亡。對此,英國《醫葯法案》對此已經有明確禁令,任何個人在未經允許的情況下銷售含有一氧化二氮的葯品用於吸食,或者未按處方進行供應,最多可以判處兩年監禁以及無上限的罰款。日本在發現笑氣罐在日本流通泛濫後,厚生勞動省立即決定於2016年2月18日以後,在日本全面禁止除醫療等目的之外所有笑氣的生產流通、販賣。
調查
將笑氣改名氣囊 有商家仍在網售
一隻奶油槍一進一出兩個口,笑氣彈從奶油槍的一個口接入槍內,灌進去後,再通過另一個口灌入氣球內,一個笑氣球隨即製作完成。製作簡單,材料易得,笑氣球一度風靡酒吧、夜店、KTV等場所,也誘惑了不少好奇心旺盛的年輕人。但專家指出,吸食過量笑氣,對人體造成的危害是不可逆的。本報此前曾報道,有留學生曾因吸食笑氣過量,身體垮掉,只能坐輪椅回國。
笑氣球的危害性逐步被曝光,相關部門對出售笑氣彈的管理也越來越嚴格。目前,笑氣吧已經被封閉,直接在網上商城上檢索笑氣、氣彈等關鍵詞,也不顯示任何信息。但北青報記者注意到,笑氣彈並未徹底消失,部分商家通過改名換姓的方式,仍在出售相關產品。
在貼吧中,檢索奶油氣彈,可以看到有不少商家發送的帖子,帖子中曬出成箱的氣彈,以及用笑氣彈製作氣球的圖片,並留下微信。隨機添加一名浙江的商家微信,對方告訴北青報記者,目前仍有多款氣彈出售,大多出售給買家製作笑氣球。其中,一款台灣生產的奶油氣彈一盒(10支)售價35元,一箱36盒,售價1008元。商家稱,這批產品的售價雖然比去年的報價要貴,但買的人挺多的,可能(氣彈)從網上正常渠道越來越不好買了。
問及吸食笑氣球是否有危害,商家回復說沒什麼危害,但表示要看個人體質,正常一次吸食3盒左右,吸多了受不了。
除了在貼吧里留下圖片和微信號,更多的網店商家通過改名換姓的方式,隱秘地銷售笑氣彈。北青報記者注意到,在網上購物平台檢索奶油槍,隨後詢問客服詢問是否有製作笑氣球的氣彈出售,有客服人員謹慎地留下微信號,稱添加後即可看到產品種類和報價。有些商家則將店鋪內的氣彈改名為奶油氣囊、奶油槍耗材,或替換為汽彈等相近詞後,繼續出售。
此外,在探訪中北青報記者注意到,對吸食笑氣球的危害,多數商家避而不提,甚至為了吸引顧客購買,還搭售奶油槍、氣球等製作笑氣球的產品。
㈧ 販賣笑氣違法嗎
販賣笑氣違法。2018年4月4日,全國首例非法經營「笑氣」案在浙江省雲和縣人民法院開庭審理。法庭當庭宣判,被告人殷某某因非法經營「笑氣」被判處有期徒刑兩年,並處罰金人民幣5萬元。扣押在案的涉案物品予以沒收,違法所得繼續予以追繳,上繳國庫。
一氧化二氮是醫用麻醉劑,有輕微麻醉作用,「笑氣」還常見於蛋糕店的奶油氣彈里。「笑氣」並不會讓人發笑,而是令人臉部肌肉失控,形成一個詭異的痴呆笑容,因此才被稱為「笑氣」。過量吸食笑氣會引發人體精神疾病,甚至造成死亡,危害極大。
2017年以來,杭州、寧波等地的醫院就接診過因吸食「笑氣」精神失常的病例和因長期吸食「笑氣」成癮,導致雙腿「癱瘓」,坐著輪椅到醫院治療的病例。
(8)法院笑氣擴展閱讀:
「笑氣」我國並未將其列入麻醉葯品或者精神葯品的管制目錄,只是作為普通的化學品列入《危險化學品目錄》,但仍然構成非法製造、買賣、運輸、郵寄、儲存槍支、彈葯、爆炸物罪、非法製造、買賣、運輸、儲存危險物質罪,相關法律法規如下:
一氧化二氮作為吸入麻醉劑在醫葯上應用已久,已經很少用它了。吸入一氧化二氮和空氣的混合物,當其中氧濃度很低時可致窒息;吸入80%一氧化二氮和氧氣的混合物引致深麻醉,蘇醒後一般無後遺作用。
但「笑氣」進入血液後會導致人體缺氧,長期吸食可能引起高血壓、暈厥,甚至心臟病發作。此外,長期接觸此類氣體還可引起貧血及中樞神經系統損害等。
㈨ 購買笑氣被騙能報警會被追究責任么
是否會追究責任的原因?
首先先要看你的這個產品的價值,有多大,如果你超回過3000元以下的答話,基本上是不立案的,所以這個你要好好的衡量一下。
如果你被騙了,盡可能的就直接找平台進行處理,跟維權就好了,知道了嗎?
㈩ 笑氣入刑第一案/案件真相經過判決結果怎麼樣
笑氣是什麼為什麼要到入刑的地步了。這種東西對人體有什麼危害,現在有多少人因此受到影響。
日前,據浙江雲和縣警方通報,在浙江省公安廳禁毒總隊的指導下,雲和警方破獲的一起「笑氣」案件被移送起訴。目前,雲和縣人民檢察院已將警方移送的涉嫌非法經營罪犯罪嫌疑人林某、殷某,向雲和縣人民法院提起公訴。據了解,這是全國第一例打擊「笑氣」犯罪的刑事案件。北京青年報記者調查發現,目前,一些商家將「笑氣彈」改名為「氣囊」「奶油槍耗材」,仍在網上進行出售。
案件
浙江省警方破獲
首例「笑氣」刑案
一氧化二氮俗稱「笑氣」,是醫用麻醉劑,有輕微麻醉作用,笑氣還常見於蛋糕店的奶油氣彈里,「笑氣」並不會讓人發笑,而是令人臉部肌肉失控,形成一個詭異的痴呆笑容,因此才被稱為笑氣。近年來,「笑氣」在全國各地的酒吧、KTV等娛樂場所風靡,甚至被吸毒人員當作毒品的替代品,有人一天吸食幾百瓶甚至上千瓶。
但過量吸食「笑氣」會引發精神疾病,甚至死亡。今年以來,杭州、寧波等地的醫院就接診過因吸食「笑氣」發瘋的病例和因長期吸食「笑氣」成癮,導致雙腳「癱瘓」,坐著輪椅到醫院治療的病例。
雲和警方稱,在雲和縣,娛樂場所的「笑氣」濫用與全國各地一樣,不僅有吸毒人員流行利用吸食「笑氣」替代毒品逃避處罰的情況,青少年吸食「笑氣」的現象也開始顯現,形勢十分嚴峻。「笑氣」的「毒性」堪比毒品。
為了打擊「笑氣」,雲和警方成立了專案組,在當地某網吧、青田縣某出租房、杭州下沙某網吧分別抓獲涉嫌非法經營「笑氣」的林某、殷某、江某等9名嫌疑人,當場查獲「笑氣」、作案手機等若干,並查清他們非法經營「笑氣」的經營額、非法獲利情況從幾千元到幾十萬不等。
經警方審訊,林某等9名嫌疑人員對各自在沒有取得「笑氣」經營許可證的情況下,通過購物網站、微信朋友圈等渠道非法銷售「笑氣」的行為供認不諱。
北青報記者查詢發現,該案是全國第一例打擊「笑氣」犯罪的刑事案件。
進展
非法經營「笑氣」
兩人被提起公訴
目前,我國並沒有將「笑氣」列入麻醉葯品或者精神葯品的管制目錄,也不在《麻醉葯片及精神葯品品種目錄》中,只是作為普通的化學品列入《危險化學品目錄》(2015版),由安監等部門監管生產、運輸、儲存等環節的安全,將「笑氣」作為毒品打擊並不現實,而且在「笑氣」民用方面也沒有特別明確的法律規定。對於買賣「笑氣」的行為,由於無法可依,各地一般只能使用行政手段或者地方性條例責令商家下架。對個人的買賣「笑氣」的行為卻束手無策。
但根據國務院《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第77條的規定,未取得危險化學品經營許可證從事危險化學品經營的,由安監部門責令停止經營活動,沒收違法經營的危險化學品以及違法所得,並處10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這意味著,單位和個人要經營「笑氣」,必須先獲得安監部門頒發的經營許可證,否則就是非法經營。
雲和警方發現,將沒有獲得經營許可證經營「笑氣」的行為定性為非法經營在全國並沒有先例,經向上級機關請示並多次與安監、檢察、法院等部門的專業人士進行深入探討,雲和警方將未取得經營許可的單位和個人經營一氧化二氮定性為非法經營。
經鑒定,林某等人經營的「笑氣」全部屬於危險化學品一氧化二氮。雲和警方迅速對構成非法經營罪的林某等三人依法採取刑事拘留措施,對其餘6名達不到刑事立案標準的人員處以行政拘留。
11月27日,雲和縣人民檢察院將雲和警方移送的涉嫌非法經營罪犯罪嫌疑人林某、殷某,向雲和縣人民法院提起公訴。
相關
在國外已有國家立法
禁止吸食販賣「笑氣」
有數據顯示,英國在2006年至2012年間,至少有17人因為吸「笑氣」死亡。對此,英國《醫葯法案》對此已經有明確禁令,任何個人在未經允許的情況下銷售含有一氧化二氮的葯品用於吸食,或者未按處方進行供應,最多可以判處兩年監禁以及無上限的罰款。日本在發現笑氣罐在日本流通泛濫後,厚生勞動省立即決定於2016年2月18日以後,在日本全面禁止除醫療等目的之外所有「笑氣」的生產流通、販賣。
調查
將「笑氣」改名「氣囊」 有商家仍在網售
一隻奶油槍一進一出兩個口,笑氣彈從奶油槍的一個口接入槍內,灌進去後,再通過另一個口灌入氣球內,一個「笑氣球」隨即製作完成。製作簡單,材料易得,「笑氣球」一度風靡酒吧、夜店、KTV等場所,也誘惑了不少好奇心旺盛的年輕人。但專家指出,吸食過量「笑氣」,對人體造成的危害是「不可逆的」。本報此前曾報道,有留學生曾因吸食笑氣過量,身體垮掉,只能坐輪椅回國。
「笑氣球」的危害性逐步被曝光,相關部門對出售笑氣彈的管理也越來越嚴格。目前,網路「笑氣吧」已經被封閉,直接在網上商城上檢索「笑氣」、「氣彈」等關鍵詞,也不顯示任何信息。但北青報記者注意到,笑氣彈並未徹底消失,部分商家通過「改名換姓」的方式,仍在出售相關產品。
在貼吧中,檢索「奶油氣彈」,可以看到有不少商家發送的帖子,帖子中曬出成箱的氣彈,以及用笑氣彈製作「氣球」的圖片,並留下微信。隨機添加一名浙江的商家微信,對方告訴北青報記者,目前仍有多款氣彈出售,大多出售給買家製作「笑氣球」。其中,一款台灣生產的奶油氣彈「一盒(10支)售價35元,一箱36盒,售價1008元」。商家稱,這批產品的售價雖然比去年的報價要貴,「但買的人挺多的,可能(氣彈)從網上正常渠道越來越不好買了。」
問及吸食「笑氣球」是否有危害,商家回復說沒什麼危害,但表示「要看個人體質,正常一次吸食3盒左右,吸多了受不了。」
除了在貼吧里留下圖片和微信號,更多的網店商家通過「改名換姓」的方式,隱秘地銷售笑氣彈。北青報記者注意到,在網上購物平台檢索「奶油槍」,隨後詢問客服詢問是否有製作「笑氣球」的氣彈出售,有客服人員謹慎地留下微信號,稱添加後即可看到產品種類和報價。有些商家則將店鋪內的氣彈改名為「奶油氣囊」、「奶油槍耗材」,或替換為「汽彈」等相近詞後,繼續出售。
此外,在探訪中北青報記者注意到,對吸食「笑氣球」的危害,多數商家避而不提,甚至為了吸引顧客購買,還搭售奶油槍、氣球等製作「笑氣球」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