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院職務犯罪

法院職務犯罪

發布時間: 2021-02-24 05:19:48

Ⅰ 人民法院調查職務違法和職務犯罪說法是否錯誤

人民法院調查職務違法和職務犯罪說法是否錯誤?人民法院辦案判案都是根據國家法律的各項規定,嚴格執行的,沒有什麼錯誤

Ⅱ 如何認定最高法院職務犯罪司法解釋中的辦案機關

辦案機關是指 公安機關和檢察機關! 紀委不是辦案機關,黨章是黨內規范體系,不是國家法律! 紀委不應屬於「辦案機關」 ――與任衛華庭長商榷 北京市盈科律師事務所 易勝華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職務犯罪案件認定自首、立功等量刑情節若干問題的意見》(【法發(2009)13號】,以下簡稱《意見》)中,多次提及「辦案機關」。尤其是在「關於自首的認定和處理」環節中,犯罪分子是否構成自首,很大程度上在於其是否向「辦案機關」自動投案,如實交待。 這里的「辦案機關」到底是指哪些部門?《意見》中沒有明示。這給我們的理解帶來了一定的困擾。在實踐操作當中,各地存在著不同的處理方式。 由於我們國家的特殊情況,對黨員的職務犯罪行為存在著一個前置程序,那就是由黨的紀委先行介入調查,對涉嫌違法違紀的黨員採取「雙規」措施,敦促其主動交待問題。那麼,黨的紀委是否屬於《意見》所指的「辦案機關」呢?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紀委根據自己掌握的犯罪線索,對犯罪分子進行調查、談話,犯罪分子所做的如實交待,不能認定為自首。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麼,根據《意見》的精神,應當認定為自首。 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審判第二庭庭長任衛華在2009年3月24日做客新華中國時,認為「紀檢監察機關按照規定也應該是辦案機關。也就是說,即使它不是司法機關,不是偵查機關,但是從工作的銜接上講,它的工作和司法機關的辦案是完全一樣的。」 筆者不同意任衛華庭長的觀點。 筆者認為,各級黨組織的紀檢部門不應當屬於「辦案機關」。任衛華庭長說的「紀檢監察機關按照規定也應該是辦案機關」中所指的「規定」我們找不到相關的規定。而從工作銜接的角度來判定紀委屬於「辦案機關」,也是不科學的。任何組織或者個人發現違法犯罪行為,都可以向司法機關舉報,甚至直接將犯罪分子扭送司法機關處理,這些組織和個人的行為也與司法機關的工作有銜接性,那麼,它們莫非也是「辦案機關」?這樣一來的話,真的是「全民皆兵」了。 那麼,紀委的工作與司法機關的辦案是不是「完全一樣」呢?我們看看《中國共產黨黨章》的規定。《中國共產黨黨章》第四十四條規定:「黨的各級紀律檢查委員會的主要任務是:維護黨的章程和其他黨內法規,檢查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議的執行情況,協助黨的委員會加強黨風建設和組織協調反腐敗工作。」毫無疑問,紀委的工作與司法機關的工作是存在重大的根本性的區別的。 筆者認為,各級黨組織的紀委不屬於「機關」,而是屬於黨組織的內部機構。在法律意義上,「機關」指的是政府部門,比如國家機關、司法機關、行政機關等。同時,各級黨組織不具有法律意義上的「辦案」許可權。在刑事案件中,「辦案」指的是對於涉嫌犯罪的行為進行偵查、起訴、審判、執行的活動,對於刑事案件的管轄權,法律已經做出了明確、具體的規定。 任衛華庭長認為:「紀委查案過程,實際上是一個查辦刑事案件的過程。就是不管它是不是本意上的司法機關,只要它的職能職責、所辦的案子與刑事訴訟有銜接性的,都是辦案機關。」 《刑事訴訟法》第三條明確規定:刑事案件的偵查權由公安機關和檢察機關行使,同時規定:「除法律特別規定的以外,其他任何機關、團體和個人都無權行使這些權力。」因此,「紀委查案過程,實際上是一個查辦刑事案件的過程」的說法,是很不妥當的。黨的紀檢部門並非法定的職能部門,《憲法》和法律並未將偵查權等辦案許可權授予各級黨組織的紀律檢查委員會,《中國共產黨黨章》並非國家法律。 「紀委」在任何情形下都不是司法機關,無論是本意還是非本意,即使是在黨內,紀委也不具有「司法機關」的權力。各級黨組織的紀律檢查委員會,其職權僅限於黨內,其針對的僅是黨員的違紀行為,其本質是中國共產黨為純潔隊伍、完善自我所採取的一種組織行為。 我們換一個角度來思考這個問題。如果單位的政工部門發現某個工作人員存在違法犯罪行為,在找其談話調查的時候,該工作人員主動承認並交待了犯罪事實,按照《意見》的精神,是屬於自首的。原因很簡單,就在於這個單位不屬於「辦案機關」,那麼,為什麼黨員向自己的組織坦白犯罪行為,卻不能算「自首」呢?這顯然是違反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 任衛華庭長認為:「司法機關和司法機關外的辦案機關比,辦案機關和非辦案機關比,就是所有基層組織單位來比,一個犯罪人去投案、交代犯罪事實,它的社會作用完全是一樣的,沒有什麼本質的差別。既然如此,對所有面對單位的組織去投案自首的行為,我們應該按照一個標准來處理。」 那麼,按照「社會作用完全一樣」的標准,在單位政工部門和紀委同樣掌握了當事人的犯罪事實的情形下,當事人「向單位的政工部門如實交待」與「向紀委如實交待」的社會作用也是完全一樣的,為什麼不能按照一個標准來處理,取得同樣的效果呢? 我們從《意見》的措辭來分析各級黨組織的紀檢部門是否屬於辦案機關。《意見》中規定:「沒有自動投案,在辦案 機關調查談話、訊問、採取調查措施或者強制措施期間,犯罪分子如實交代辦案機關掌握的線索所針對的事實的,不能認定為自首。」這里談到了「訊問」和「採取強制措施」兩項辦案機關的權能。我們知道,只有司法機關才能對犯罪嫌疑人採取「訊問」、「強制措施」,其他任何組織和個人都沒有這兩項權力。同時,在黨的紀檢部門調查期間,當事人的身份並非犯罪嫌疑人,既然不是犯罪嫌疑人,那麼「訊問」也就根本不成立了。 這里需要說明的是,對黨員採取的「雙規」措施不是一種強制措施。《刑事訴訟法》對於「強制措施」的種類有明確的規定,包括拘傳、拘留、逮捕、取保候審、監視居住,並無「雙規」一說。「雙規」只是各級黨組織對違紀黨員採取的一種強制手段,與法律意義上的「強制措施」是有區別的。 當然,在實際工作當中,黨的紀檢部門往往與監察機關合署辦公。而監察機關根據《行政監察法》的授權,是屬於「辦案機關」的。 《憲法》規定:「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事業組織都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我們之所以對「辦案機關」的理解出現這樣的困擾,根源在於將國家機關的權力與黨的權力混淆。一般群眾出現這種認識上的誤區尚可理解,但是法律工作者應當保持清醒的認識,尤其是在審理案件的過程中,堅持獨立的判斷,更是難能可貴的。 (作者系北京市盈科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律師,職務犯罪部主任)

Ⅲ 最高人民法院法官職務犯罪到哪一級檢察院控告

刑法》 第十七條 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專歲不滿十六周屬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 炸、投毒 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Ⅳ 最高人民法院職務犯罪罪名有哪些

您好,職務犯罪是指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便利實施的貪污、受賄、玩忽職守、徇私舞弊或者侵犯公民權利、破壞國家對公務活動的管理職能,依照刑法規定應當受到刑罰處罰的犯罪行為。我國《刑法》關於國家工作人員職務犯罪的罪名主要有以下三類:
一是貪污賄賂犯罪,具體包括的罪名有:貪污罪,挪用公款罪,受賄罪,單位受賄罪,行賄罪,對單位行賄罪,介紹賄賂罪,單位行賄罪,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隱瞞境外存款罪,私分國有資產罪,私分罰沒財物罪。
二是瀆職犯罪,具體包括的罪名有:濫用職權罪,玩忽職守罪,故意泄露國家私密罪,過失泄露國家私密罪,枉法追訴、裁判罪,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執行判決、裁定濫用職權罪,私放在押人員罪,失職致使在押人員脫逃罪,徇私舞弊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罪,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濫用管理公司、證券職權罪,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稅款罪,徇私舞弊發售發票、抵扣稅款、出口退稅罪,違法提供出口退稅憑證罪,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簽訂、履行合同失職被騙罪,違法發放林木採伐許可證罪,環境監管失職罪,傳染病防治失職罪,非法批准徵用、佔用土地罪,非法低價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罪,放縱走私罪,商檢徇私舞弊罪,商檢失職罪,動植物檢疫徇私舞弊罪,動植物檢疫失職罪,放縱制售偽劣商品犯罪行為罪,辦理偷越國(邊)境人員出入境證件罪,放行偷越國(邊)境人員罪,不解救被拐賣、綁架婦女、兒童罪,阻礙解救被拐賣、綁架婦女、兒童罪,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罪,招收公務員、學生徇私舞弊罪,失職造成珍貴文物損毀、流失罪。
三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權利和民主權利的犯罪,具體包括的罪名有:非法拘禁罪,非法搜查罪,刑訊逼供罪,暴力取證罪,虐待被監管人罪,報復陷害罪,破壞選舉罪。

Ⅳ 職務犯罪走到法院是上級法院還是本級法院判

當然是與檢察院同級的法院。
不過,如果案情重大或者有特殊情況,也不排除上級院提審或者指定其他法院受理審判。
祝如願,望採納,謝謝!

Ⅵ 檢察查案涉及職務犯罪有關條款

1、《刑法》關於職務犯罪的相關規定
2、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貪污、職務侵佔案件如何認定共同犯罪幾個問題的解釋(2000年6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120次會議通過法釋[2000]15號)
3、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挪用公款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1998年4月29日 法釋[1998]9號)
4、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如何認定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有關問題的解釋(2001年9司18目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193次會議通過)
5、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挪用公款給私有公司、私有企業使用行為的法律適用問題的批復(2000年3月14日 高檢發研字[2000]7號)
6、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國家工作人員挪用非特定公物能否定罪的請示的批復(高檢發釋字[2000]l號)
7、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離退休後收受財物行為如何處理問題的批復(2000年6月30目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121次會議通過法釋[2000]21號)
8、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在辦理受賄犯罪大要案的同時要嚴肅查處嚴重行賄犯罪分子的通知(1999年3月4日 高檢套[1999]1號)
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條第一款的解釋(2002午4月28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七次會議通過)
10、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行賄罪立案標准(2000年12月1日)
11、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立案偵查案件立案標準的規定(試行) (1999年9月16日 高檢發釋字[1999]2號)
12、全國法院審理經濟犯罪案件工作座談會紀要(2003年11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文件法〔2003〕167號發布)

Ⅶ 檢察院已經知道執行法官涉嫌職務犯罪為什麼還要把檢察意見發回原法院了……通知當事人等待處理

既然判緩刑,若沒有社會危險性可不再收監,可以允許取保或監視居住,如果不再犯案,檢察院一般不會追訴。《刑事訴訟法》第五十一條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於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一)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採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由公安機關執行。

Ⅷ 人民法院職務犯罪適用普通程序幾天開庭

法律並沒有來直接規定受案後多長時間自內開庭,但是對於案件的總體審限有相關限制。

《刑訴法》
第二百零二條 人民法院審理公訴案件,應當在受理後二個月以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三個月。對於可能判處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經上一級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長三個月;因特殊情況還需要延長的,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Ⅸ 法官職務犯罪的標準是什麼中級法院判決事實不清證據不足審判程序違法發回重審一審法官是不是職務犯罪

1、是發回原一審法院。發回重審的裁定是消滅了原來的所有判決效力,故無論原判決是一審內結案容還是上訴審結案,統統歸為零,這個案件就像從來沒有發生過審判過一樣(注意,特指程序上「從來沒有發生過」)。
2、打個比方:老師把學生的作業撕掉,這樣否決原判決,指令其重寫,就是發回重審。一切從頭再來。

Ⅹ 職務犯罪由法院哪個審判庭審理

既然是犯罪
那就是觸犯了刑法
刑法當然是刑庭的
一般基層法院都把第一第二審判庭設為刑庭
當然大一點的法院會多設幾個

熱點內容
勞動法職工獎懲 發布:2025-08-16 02:49:38 瀏覽:285
道德經門事件 發布:2025-08-16 02:43:25 瀏覽:737
強力金融法學 發布:2025-08-16 02:34:22 瀏覽:852
導火新聞線行政法知識 發布:2025-08-16 02:28:41 瀏覽:346
中國政法大學案例研習經濟法 發布:2025-08-16 02:14:36 瀏覽:456
合同法中的明顯不合理低價 發布:2025-08-16 01:57:10 瀏覽:431
海港區法院 發布:2025-08-16 01:56:15 瀏覽:78
行政法公益慈善 發布:2025-08-16 01:54:05 瀏覽:572
單位法律知識考試簡報 發布:2025-08-16 01:53:56 瀏覽:226
民法扣工資 發布:2025-08-16 01:27:54 瀏覽: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