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覺青
❶ 台灣學生佔領立法院為什麼
轉貼文章給你,自己慢慢看吧
各位,筆者忝為南部中小企業企業主,職司為總經理,家父即為董事長。
相信這篇文章應該不至於會浪費大家的時間。
事實上,筆者不知道該從何說起,因為這幾天,筆者的員工有北上抗議而
筆者准假的,有親戚從國外打電話回來問的,也有便利商店的員工在筆者
買東西的時候問的,也有網路游戲上的同伴在問,他們問來問去都是問同
一個問題,那就是「服貿真的不好嗎?」。
他們語氣中通常都是疑問,與恐懼。
筆者總是反問他們怎麼想,他們來來去去就講:「是不是我們會失業?」
、「是不是印刷業會滅亡」、「是不是中小企業全部都會陣亡」等等,筆
者總是笑笑回答他們:「其實不致於啦」,然後看著他們用狐疑的口吻反
問筆者。
因為筆者非常反對服貿,而且總是這麼訓誡人。
其實服貿是有優點的,所以贊成方並沒有說錯,但是,贊成方並沒有去跟
你說:
服貿的通過與對中國大陸的擴大布局,恰恰好將會是化成針對台灣這種國
家的缺點。
覺得很吊詭嗎?
來,讓筆者細細分析給你聽。
首先,我們完全忽略掉中國大陸對台灣的惡意,包括並吞或是統治,或是
任何下流手段,讓我們假設中國大陸這國家安全極了,是世界上超一等的
合法國家,人民安居樂業,並遵守法律規范,所以中國大陸必然會信守條
約,全力與台灣配合,並遵守這條約上面的種種協議,那這基本上便是正
確的執行兩岸服務貿易協議了,是吧,也就是說這協議必然會成功,而且
中國大陸也是會去正確執行的。
恭喜,那如此一來,我們就正式踏入了不歸路的第一步。
根據筆者長年在台海兩岸經商以及交流的經驗,本神桌可以明確的指出,
啊......抱歉,不小心說出了口頭禪,筆者可以明確指出一但服貿通過,
那麼有三件事情,至少短時間內會是事實。
第一點,中國大陸絕對不會「大量派遣員工來台」,也不會有大量「大陸
各級勞工」來台搶工作,因為這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許多反服貿的人士
明確指出這絕對會發生,各位其實可以付之一笑,因為大陸人看不上我們
的工作的,試問,你今天想要去美國工作,還是要去越南工作呢?
多少台干們為了錢寧願不留在台灣工作,這幾乎發生在你我周圍,也就是
說,台灣的月薪明顯比不過大陸,就如同越南不可能付給你美國企業給你
的薪水,就算是好市多付給你的薪水也一樣。
那第二點,大陸絕對沒有興趣對台灣進行惡性操弄(比方說惡性低價傾消
這類的),至少短暫前幾年內不需要這麼積極的做,因為,他們早就已經
這麼做了,低價傾銷並不是一個嶄新的概念,而是一個已經持續多年的作
法,所以不需要服貿通過了還要加強。
因為中國大陸只需持續即可。
而第三點,前幾年,大陸台海雙方必定合作愉快,產業合作絡繹不絕,許
多人可以因此得到好處,今天筆者不是在反串,而是筆者正在以商人的眼
光在看待這件事情,看待事情的輕重緩急,商人絕對不會第一時間去考量
道德價值,而是第一時間去判斷是否有投資的價值。
而台灣有價值,中國也有價值,所以雙方互惠其利,我們根本不需要去破
壞彼此的合作關系。
因此前幾年,台灣必定是與大陸合作愉快,互有往來,這里基本上還不是
進出口貨品的大量往來。
筆者的合作愉快,指的是金錢的大量交流,或是積極招攬台商與台干,前
往大陸賺取白花花的銀兩,而這一點,正是因為服貿的通過,而帶來的利
益,也就是正確落實服貿,我們至少可以享有第三點的優勢。
既然這麼好,為什麼筆者還是反對服貿呢?
諸君,各位朋友,服貿的影響,並非是惡意的操弄,因為那會容易遭受抵
制,服貿真正最可怕的影響,正是因為我們與大陸緊密而頻繁的合作。
大陸單方面惡意操弄台灣產業所帶來的危害,遠遠不及大陸台海雙方信守
然諾,而且正確執行服貿協議來的可怕。
你可能會以為中國大陸的惡意會摧毀台灣,剛好相反,中國大陸對於台灣
的善意,反而才會摧毀台灣,香港與澳門的沒落,並非是因為大陸人痛恨
香港(比方說討厭梁朝偉這種情愫)而去惡搞他,相反的,是因為香港與
大陸緊密且頻繁的合作害慘了香港。
為什麼我們每次在談到經濟議題的時候,都會代入諸如經濟規模,或是市
場規模的議題?
原因是因為,在經濟市場上面,你可以控制住生意的流動,因為可以有法
條來限制,但是你無法限制住人性,因為人性的抉擇往往合法到了極點,
又殘酷到了極點。
你無法反抗的不是一個大規模強國對你的欺壓,而是無法反抗一個大規模
強國對你的善意招手,而這一點就是通過服貿後大規模合作中最可怕的一
點。
你可能會以為,通過服貿,雙方人才大量交流,本國競爭力變強,而強中
自有強中手,那豈不是很好?
對,但這是對誰好?
筆者告訴你們,這對「原本就有競爭力」的那一方最好,因為強烈競爭的
結果,金錢會流向強者,人才會湧向強者,原本就有競爭力的一方,將會
因此獲得人力、物力與更多大企業青睞。
以筆者自身而言,筆者有房產,有工廠,有物業,也有現成的生意圈與人
脈圈,筆者今天如果拚命一點,多在自己身上再掙點不動產,獲得大陸大
型企業的青睞,不過多久,大陸一條龍營運模式的企業就會捧著大把大把
的銀子找上我。
因為他們不肯多派人,但是他們肯派點主管與金錢過來,直接接收我的什
麼物事,這既方便,又合法,因為我與大陸捧錢的行為恰恰好符合服貿協
議。
筆者可以拿著位於高雄三多商圈的土地,讓他們以二億元購買,相信他們
眼睛眨也不眨就會買下手。
而且筆者廠房競爭力夠,產業線也具有前景,大陸企業花錢不手軟,馬上
又會花下六億元,買下筆者廠房,與訓練好的員工,他們只需要點點手指
頭,匯完款,好極了,就成為台灣某中小企業的主管,並且成功與大陸母
企業接軌,明日起就可以開始動工。
而筆者從此消遙一輩子,快活死了。
諸君,這就是「Turn Key」方案的一種變化,早已行之有年,文明一點的
講法就稱為「並購」。
而且可怕的是,筆者竟然很願意去賣,因為筆者想過的爽一點。
而問題就因此來了,假設你今天不是「具有競爭力」的一方呢?
大陸人口多,只要每人拿一塊錢出來,就有了十三億,足以買下你的企業
三次,甚至附帶你老婆,在極權專制國家中,要每人都掏出一塊錢是簡單
到不像話的事情,不比民主國家。
大陸富豪企業為什麼富有,因為他們八成以上的企業,全為國營企業,其
中還不乏巨型企業,幾乎均與官方有裙帶關系的,德國之聲甚至嘲笑大陸
人民代表大會乃是富豪聚會,這話是一點兒也不假。
十餘年前,在大陸做生意,你剛下飛機,馬上就會有台商聯合會某理事長
捎來請帖,書明晚上什麼當地某石科或是周科邀晚宴,這是每個在大陸投
資者必經之路。
當晚一定是風光明媚,翻雲覆雨,有什麼招待無不從命,就等你們哥倆好
越結越深,所以在大陸成功企業,基本上就是財庫直通國庫,你的口袋直
通他的口袋,大家哥倆好,日後有錢大家賺,直到關系通往權力核心為止
。
所以大陸企業出手可以一坪五百萬買下他眼中的黃金地段,市值瞬間暴漲
十倍,而賣的人是筆者,所以筆者賺了十倍差價,大陸的企業可以一出手
花了六億買下筆者的企業,所以筆者瞬間成為富豪,大賺特賺,過癮死了
。
但是對於如果此時此刻不是「具有競爭力」的一方,那麼從他眼中,他會
看見什麼?
他會看見房價瞬間攀高到遙不可及的一個雲端,那是他拚命掙錢掙了兩輩
子也買不起的房子,如果要想自己來當老闆,投資個什麼廠房來賺乾股,
那麼大陸企業為他設下的門檻,將高到他作夢也不敢想。
你不要以為這很奇怪,因為美國現在就類似這種場景,絕大多數的公民,
房子是租來的,但是這是好或不好,稍後再提。
各位朋友,我們在談的是一個很奇怪的問題,因為你不該問服貿好不好,
而是你應該知道服貿通過後,中國大量資金湧入後,會發生什麼事情,筆
者坦承告訴大家,政府說的一點兒也不假,那就是我們會變的很富有,而
那個我們,很抱歉,不包含「當時沒有競爭力」的那一方。
這是最真也不過的話了,服貿通過後,雙方緊密結合後,會讓原本就有家
業有物業的人容易暴富,但卻不代表會讓原本沒有競爭力的一方也變的富
有。
你這樣想,就會明白了,想想看,大陸這麼好,既然筆者在台灣因為大陸
富豪的挹注而發財了,那筆者干麻還留在台灣,為什麼不去大陸置產,繼
續大賺特賺?
你再繼續想,白花花的五十萬月薪在大陸等著你,他們不需要來一窮二白
的台灣,他們讓錢跟幾個倒楣主管過來台灣即可,然後用充滿誘惑的銀子
吸引台灣的人才過去母企業,而你必定會想,你這麼成功,你這麼具有才
氣,你呆在台灣忍受草莓族、22K要干麻?
好,我們正式進入主題,既然我們聊完了擴大合作與緊密合作後會產生的
「榮景」,那你就會發現,筆者因為大陸企業並購而賺錢,我們台灣的優
秀人才又想要高薪而遠赴中國,這種情緒非常合法,說不定你家人還會給
予祝福。
而筆者與人才過去中國後,花的是人民幣,想當然爾就會存在位於大陸的
銀行,因為提取會方便很多,這都是服貿協議的成果。
那我們繼續思考,筆者過去了,人才也想過去了,我們的存款也過去了。
那現在告訴筆者,台灣,剩下什麼?
有工廠?不,那是大陸人的,連主管位置也是大陸人的。
有人才?不,他們人在大陸繼續爆肝,繼續與二奶爆攝護腺。
有存款?不,全去大陸了,因為我們活在大陸總需要錢,你可沒看過錢存
台灣中國信託,然後住美國用電匯單領錢的人吧。
並吞,統一,只是一個單字,不是嗎?
就是這麼簡單。
在國際商業條約裡面,其實,政府有一點沒有告訴各位,那就是世界各國
在評估這種商業貿易協約,比方說在訂定FTA 這種貿易協定時,如果預見
將會動搖國本的問題時,往往會審慎評估,這種審慎評估會龜毛到你不敢
置信的程度。
我們來談談美韓貿易協定的訂立時就會發現,韓國需要讓美國接受包含現
代汽車在內的諸多出口關稅減低,因為這對韓國這種積極傾銷的國家相對
有利,而美國身為世界糧食主要輸出國之一,對於農產品、牛肉自然也很
重視,因為這都是會動搖到國本的因素。
好,一但談不攏後,雙方即刻變臉,前一晚還在晚宴中互相稱許雙方大使
,隔天馬上板起臉色堅定立場,不再退讓。
屏除韓國在國際比賽沒有太多誠信原則的元素,我們會發現美韓之間簡直
沒有誠信原則,更甚者他們翻臉不認人,是人渣。
下場是他們保衛了國家利益,為彼此立下停損點與最大讓步點。
我們繼續以美韓FTA 為例,這基本上就先談了三年,於2010年一度幾乎停
擺,再度追加諮商,才重又成功,韓國就是這麼搞,如果我們擴大到韓中
日三國的各項FTA 談判,那更為長久,遠從1999年的開啟契機,其中日本
與韓國分別經過了長達七年的對談與研究,才在「最近准備簽」的程度。
而日本與中國的對話更長,甚至日本根本連服務貿易協議都沒簽也不談,
就直接談TPP ,因為沒搞頭甚至會搞死自己頭的東西,先不談比較好。
講完這些,筆者不是要講服務貿易協議不好,相反的,與中國簽訂服務貿
易協議真的不錯。
但就是運氣差了點。
因為對於台灣,最容易動搖到國本的,就是筆者這種很想賣又找不到人賣
而想要賣出去國外置產過過爽日子的一大群中小企業。
這正是台灣的命脈,正是台灣的國本。
也正是我們的官員答應的最爽快也最幾乎沒設限的部份。
事實上,台灣的處境現在如何,如果筆者要用最簡單的兩句話來形容外銷
生意,那麼筆者會說,外銷生意有兩大重點,那就是要就「你的產品很好
」,要就「你的產品很便宜」。
以白鐵傾銷業為例,事實上台灣的鋼鐵製品非常不錯,以中鋼、燁聯為首
的企業,早幾年是供不應求,甚至是外銷重於內銷,外國人買,隨傳隨到
,本國人買,就是去吃大便等排隊。
但是到了這幾年,由於各國關稅保護意志抬頭,如越南,制定反傾銷法,
拉高台灣等四國的白鐵進口關稅,有些國家外銷直接拉高10% ,無異判了
這些鋼鐵外銷企業死刑,於是想要尋求多一點的方法,如服務貿易協議來
協助外銷,這是人之常情。
基於這一點,不好意思說台灣賣的產品比人便宜,就是事實了。
而台灣的鋼鐵製品,說白一點,早期的所謂「一級品」的認定標准,是來
自日本新日鐵的,說個殘酷一點的事實,日本的「次級品」......
恰恰就是他媽的台灣一級品的認定標准。
基於這一點,不好說台灣賣的產品比別人好,可能也就不在話下了。
政府告訴各位,筆者會因為服貿而狠賺一筆,但卻沒有告訴各位不是所有
人都有這份競爭力跟運氣。
政府告訴各位國際誠信好重要,但卻不告訴各位當世界各國面臨可能動搖
到國本的問題時,他們審慎評估的時間長到嚇人,遑論合約內容一字不改
,更不談這份合約是在廁所旁邊高喊通過的。
而更可怕的是......
筆者甚至根本都還沒談到:「假如中國真的願意惡意操縱這份合約所賦予
他們的權利」時,台灣的下場是如何,對吧?
因為我們根本還是談到假若這是完全合法的狀況下所帶來的問題。
請試著去了解。
我的朋友,我的朋友們。
筆者姑且不論,今日大陸如果操縱印刷業,投資四五個印刷廠於高雄,別
人一本台灣日歷賣五十元,他們一本賣五元,但是卻印滿中國節日而帶來
的統戰影響。
筆者今天姑且不論,首當其沖的飯店業,因為大量陸客而陸續收購然後成
立,頂頭上司全為大陸人,給你的兩條路就是要馬辭職,要馬學著繞起舌
頭講大陸話,寫簡體字,學學大陸文明人的禮貌,等到你忍無可忍之後辭
職滾蛋,卻舉目再也不見台灣本土飯店。
筆者只想談,難道你們忍心下一代,得背著包袱遠赴大陸當台乾的下場?
因為台灣再沒有原生產業,筆者等既得利益者,一早就把台灣基業給賣了
錢去享福,而剩下的新創業者面對的全是全球百大企業,競爭門檻高到魔
抗點滿也被物理攻擊打成渣。
不要以為筆者沒看過台干,筆者看過夠多了,那是台乾的悲歌,因為不想
在台灣爆肝而前往大陸,但是等你四十歲不到,往往因為新進的大陸本地
人員比你年輕而且比你能幹,慘遭掃地出們。
你一身本事,是在大陸養成的,你回台灣的時候,無異自廢武功,從頭學
習本地產業環境,但你還剩下幾年青春好揮霍?
服貿通過,人才大量交流,競爭力高的當然是如魚得水,但競爭力低的來
大陸當台干,享高薪當台干,而公司始終是別人的,夢想就在別人手裡,
半點不存希望。
等到你想不如歸去,回到台灣後,卻發現......台灣早就是另一個大陸。
你想用大陸賺的錢回台灣成立小本生意,卻發現台灣的土地價格高到你連
蓋間公廁都蓋不起。
今天筆者以為自己很傻,筆者可以不用反對服貿,因為筆者可以是既得利
益者。
你、我都可能是既得利益者,筆者從小接受菁英教育,可以說五國語言,
去哪一國住,都有本事。
但是我的員工,有幾位是中輟生,如果台灣產業環境健全,他們本來可以
享有辛苦當學徒,而後在十年後出師,被人稱為師傅,自己成立小工廠,
當頭家,雖然資本薄弱,卻安穩一生的命運。
服貿通過,大型產業投資並購,他們出師後幾乎就等於出山,只能再次進
入另外一間公司,繼續爆肝,等待明天,等待盼不到的日子。
大陸的談判原則很簡單,就是你先接受一個原則,我們再談,也就是說你
上談判桌的當下,基本上就是輸了一半,那你怎能不謹慎?
不管你多討厭蔣經國與他老爸,但是不要以為當初的「不談判、不接觸、
不妥協」是隨口說的,蔣經國何許人也,他是喝KGB 的奶水長大的菁英份
子啊,他不知道怎麼跟大陸談判嗎?
回到正題。
你以為筆者在講笑話,因為這麼說,全世界早就往歐美等金融強國靠了,
怎麼可能一個服貿害死這麼多人。
但是筆者要說,這場靠往金融強國的時代,早就來臨了,你曾見過南美洲
的人,有幾人的願望不是靠足球、籃球或是奶球前往美國的嗎?
為什麼?
因為在經濟市場上,小錢永遠會流向大錢,弱勢也會往強勢靠攏。
你不會因為語言不通而拒絕前往美國或澳洲,這是同樣道理,因為人總想
往高處爬,就像筆者骨子裡就承認想要往錢鑽,如果今天誘惑來源是跟你
連語言都可以大部分相通的中國呢?
這世界上可能僅僅只有中國與台灣這兩個國家,在語言、文化與生活型態
上如此接近。
如果今天是在有限空間中,一個經濟體的賺錢,其實就是象徵另一個經濟
體的賠錢,因為在固定空間中,貨幣總量是有限的。
要就是你去拿別的有限空間中經濟體的錢過來增多。
要就是你把手上的錢拿去增多其他有限空間內的經濟體幫助他們成長。
而不幸的是,在商人眼光中,小錢總會流向大錢,因為這才可以快速的錢
滾錢。
如果在根基不穩時,讓磁吸效應擴大,那台灣,究竟還可以剩下什麼?
筆者曾經聽過,世界一流的國家,會在國本方面強化,會在不足上面加強
,如德國,他不見得因為民主法治而聞名,但他是因為傳統工業而聞名,
因為傳統農業而聞名,因為那是國本。
他不會賤賣農產品與超強工業技術,來換取某些政客與部分強大企業的未
來,因此,德國成為歐盟國家中最死心眼也是最難纏的國家:
「你會寧願想去跟死神溝通,也不想去跟梅克爾以下的官員談判」。
這是筆者德國朋友前幾天跟我用電子郵件講的笑話。
要拼經濟,不是去把台灣跟外國的路開大,因為我們抵擋不暸強大的磁吸
效應,人想往高處爬,難道今天你女兒跟你說她想去外國留學,學習高深
知識,而你要去打她一巴掌嗎?
要拼經濟,是要去專心在可以專心的地方,去仔細思考國家的國本究竟何
處,然後專心扶植與培養,藉由吸引外資合法投資,然後積極加以輔導轉
型,才是一國經濟之所以強盛的基本。
在古典經濟學中其實談的很明白,經濟,談到最後,是一種信心問題,在
我很尊敬的一位網路知名人士Chenglap的文章中,他曾經嘗試去談論,美
國吸引人的要素是什麼?
(編按:盡管余與之同居高雄,至今始終緣慳一面,憾矣)
而他提出的是政體、自由、民主與人權信仰還有豐富天然資源,誠如斯言
,沒有一國的強大,是建立在不穩定的國政基礎,與經貿基礎上。
因為全世界都相信美金有兌換日幣95.6元的價值,因為全世界相信美金有
兌換台幣近30元的價值,故美金有價。
而我們現在面對的問題,是服貿通過後,擴大合作後,磁吸效應增強後。
我們是否仍願意相信台灣有價?
時至今日,如果我們假設今日一切合法,那麼江院長與馬總統的計畫實現
,筆者,可能就是暴富的下一人......何故筆者反對服貿,何故筆者依舊
贊成孩子們的抗爭行為?
筆者可以跑的遠遠的,看著台灣逐漸在強大資金下被腐蝕,但筆者不想看
見這種場景。
諸君,朋友們,偉大的台灣公民們!
筆者聽過一句話,筆者聽過人家說:
「阻擋人類前進的,是放棄,而不是絕望,促使人類前進的,不是希望,
而是意志,」。
這是我的一位員工說過的話,他似乎挺宅的。
他不見得有筆者的優勢條件,所以他始終努力奮斗,去想奮斗些什麼美好
的未來。
這群正在立法院的孩子們,可能有很多人都跟筆者一樣,擁有台清交等國
立頂尖大學的高學歷,他們也是可逃的,可以是有競爭力的,可以擺脫磁
吸效應的,甚至藉助磁吸效應攀上巔峰的。
但如今他們在干麻?
他們在蹲坐在冷風中,蹲坐在冷雨中,蹲坐在各大媒體的冷潮熱諷中。
只為了向台灣請命,希望政府重視服貿縱然合法通過所造成的危害。
他們的抗爭,只因為他們比你我更愛台灣這塊土地,不忍心見她無價。
而如今,他們被稱為暴民,與他們同在的,果然只剩下意志。
諸君,朋友們,偉大的台灣公民們。
筆者以為年長者的用處,是挺起胸膛,檔在孩子面前,將武器扔向敵人,
而不是將腳邊的石頭撿起,砸向這些孩子。
筆者是老了,墨守著儒家的規矩,但筆者以為今天我們應該做些人在做的事
情。
如果他們今天肯拋棄自己本來可以擁抱的美好未來,為尚無完全准備好的無
競爭力的群眾請命,為何我們還要繼續落井下石,嘲笑他們堅定的正確意志
!
請讓我們慎對服務貿易協議這個議題,請讓我們,願意為了孩子們,爭取更
好的協議內容,保護他們,不要讓今日大人的匆匆決定,成為葬送他們未來
的基石。
這些條文有太多設定還可以改,有太多限制還可以加,不要以為台灣的競爭
力會邊緣化,因為七八十年前,我們的父執輩,不就是在被邊緣化的國際環
境中建立這份基業嗎?
既然如此,為什麼今日我們不能加緊努力,讓這些孩子們可以再爭個七八十
年努力的空間,讓他們繼續前進吧。
大陸若不畏懼台灣的經貿實力,為什麼有需要在服貿議題中,給我們最具競
爭力的產業這麼多限制?
偉大的公民朋友們,我偉大的公民朋友們!
這些孩子本來可以拿汽油彈擲向警察,但是他們選擇拿便利貼為警察鼓勵。
這些孩子本來可以拳頭相向,如同美國在反越戰遊行一樣暴力,一樣弒血,
但是他們挽起手,肩並肩,竟然以唱出悲慘世界的著名橋段來為自己打氣。
原始橋段的歌詞不比台語版本遜色,他們一樣動人,正如同這些孩子所為。
而這是何等使人動容的場景,也因為此,筆者決定要撰寫此文,懇請各位中
小企業老闆們,正視這個問題,正視這群孩子,正視這群孩子的未來。
如果我們今天要暢談暴力,難道真要我們把眼睛蒙住,無視通過服貿,且正
確執行的後果嗎?
但是我們應該要拒絕做到,因為那實例恰好正在地圖上,就在台灣的左下角
,我的香港朋友至今在哪裡上班,在廣州,就是得每天換四班車的案例之一
。
而合法且合理的強大磁吸效應,讓他連夢想,都化為奢侈的行為。
言多必失,要言不繁,匆匆隨筆,這篇文章或許粗俗的可怕,筆者敬請諸位
大德海涵見諒。
筆者年輕時候,曾受教於一位神父,全台灣大學何其多也,想來有神父可以
當教授的就那麼幾間......嘿嘿,這麼一說大家也就知了。
雷神父曾經對筆者說過,人權,是一種很抽象的議題,因為你首先得拋棄一
些你想堅持的理念,然後擁抱一些你想讓他人過的更好的概念。
感謝他的提醒,筆者今日才做到拋棄想賺錢的概念,而選擇支持讓這群孩子
的未來更璀璨、更美好的結局,希望沒有太晚。
筆者始終堅信,一個國家的強大,不是因為厚黑學,不是因為經濟學,而是
應該來自於希望,把希望放在未來,才能使人前進。
諸位偉大的台灣公民們,希望正在孩子身上,擁抱他們,支持他們,讓他們
可以繼續前進,爭取美好未來,有一天,他們必讓我等感到驕傲。
文末,筆者突然想起了美國電影,不管是在災難片或是英雄片中,美國總統
總會在宣告上,加上「God bless America 」,筆者一直以為這很矯情,想
不到,行文至此,筆者竟然沖口而出這句話:
「天佑台灣!」。
❷ 好像是一部美國電影 故事講的是 孤兒院的院長和舍監 利用這些無辜的小孩子 賺取金錢
片名:勇氣之峰 英文名:Courage Mountain 導演:Christopher Leitch 主演:查利·希恩 Leslie Caron David Agilvie Flora Alberti Urbano Barberini 類型:劇情 冒險 家庭 預告片: 上映:1990年01月16日 瑞士少女海蒂被迫賣進一次大戰時的孤兒院,因不滿院方暴行,遂與院內一群孩童趁機逃出,往阿爾卑斯山上逃跑,試圖擺脫院方的追捕,回到爺爺身邊。在海蒂的領導下,一群孩童由嬌生慣養轉為堅忍勇敢途中險境頻生,所幸有海蒂之童年好友彼得相助,才得以安全返家。
❸ 青覺什麼意思
青覺,土族,1957年3月生,甘肅天祝人。1979年畢業於中央民族學院政治系,1988年獲法學碩士學位,2004年獲法學博士學位。
現任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農業和農村委員會委員。
❹ 關懷為建立北京勞動法學會做出貢獻嗎
做為北京勞動法學會的元老,首任會長,名譽會長的關老對北京勞動法學會做出了接觸內的不可磨滅的貢獻。容
2011年3月19日,北京市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學會成立十周年紀念大會暨2010年年會正在北京京民大廈禮堂舉行。
1、會員代表中華女子學院劉明輝教授在發言中,對老會長關懷教授致以崇高的敬意。
2、桂生副會長宣讀了《關於表彰為學會十年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優秀會員和優秀團體會員的決定》。由北京市法學會常務副會長周信向關懷教授頒發「傑出貢獻獎」。
3、名譽會長關懷教授發表建會感言《走過十年路,迎接新征程》。
❺ 眼角不知不覺青了一塊
一般來說,可能是因為血小板的問題,建議去檢查一下血液,對症治療,平時注意避免疲勞,不要磕碰了,多注意休息
❻ 國民黨大理院各時期長官
1.徐元浩
(1928年11月13日—)(1878—1955)字寒松,號鶴仙,江西吉安人。幼年喪父,就讀私塾。後考入江西高等學堂,赴日本中央大學攻讀法律。歸國後,在南昌創辦江西法政專門學堂,任堂長。辛亥革命後,任江西省司法司(廳)司長。討袁失敗後被通緝,1913年9月寄居上海。應中華書局之聘,主編《中華大字典》,1915年面世。收48000多字,是中國字典收字最多的一種。……1926年,北伐軍攻克南昌,任江西省高等法院院長。次年,北伐勝利,任中央最高法院院長。此後,在上海開律師事務所,並校訂《辭海》。1937年8月,日軍佔領上海,蟄居上海法租界,杜門謝客,專事著述。抗戰勝利後,任上海敵偽產業處理局法律總顧問,剛直廉明,仍住在典租的幾間房屋裡。上海解放後,任上海市文史館館員。1955年12月13日在上海逝世。除主編《中華大字典》和倡修《辭海》外,著有《管子釋疑》、《說文》、《法學通論》、《民主》等。
(資料來源:http://www.shtong.gov.cn/node2/node4429/node4432/node70711/node70715/node70723/userobject1ai54620.html)
2.林翔
(1882年—1935年7月),字璧予,福建閩侯人,林則徐的曾孫。
林翔早年曾前往日本留學,就讀於明治大學。中華民國成立後,曾任九江軍政府司法長,廣州地方檢察長,護法軍政府總檢察廳檢察長,大元帥府建設部審計局局長、審計處處長等職。國民政府成立後,歷任大理院代理院長、審政院委員、特派懲吏院委員、特別刑事審判所所長、司法調查委員會調查委員、司法部行政委員會委員、法制編審委員會委員等職。1927年起,任中央法制委員會委員、監察院監察委員、軍事委員會軍法處處長等。1928年出任中華民國最高法院院長。1933年任考試院銓敘部部長。
(資料來源:http://zh.wikipedia.org/wiki/林翔)
3.居正
(1932年1月—1935年7月22日)(1876年11月8日—1951年11月23日),字覺生,別號梅川居士,中國湖北廣濟(今武穴市)人。中國政治家、法學家,曾於1948年被中華民國國民大會代表連署提名為第一屆中華民國總統候選人,不過以懸殊票數落敗於蔣介石。
1876年,居正出生於湖北省。1905年,留學日本。1907年,居正前往新加坡,加入同盟會周圍組織《中興日報》,與保皇黨梁啟超等人展開筆戰;同年,居正前往緬甸仰光創辦《光華日報》。
1909年,居正前往武漢,以開設商店和飯館為掩護,參與策劃武昌起義。1911年10月11日,居正為中華民國軍政府鄂軍都督府創辦關鍵人物之一。1912年,因居正為武昌起義立大功者之一,被任為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內政部次長,並兼所有部務。……到九一八事變後才獲自由,並且當上了司法院長,……居正被任命為司法院院長,其任期1932年至1947年,長達16年又6個月。
1948年,居正參加第一屆中華民國總統選舉;這次由國民大會代表的間接選舉中,另一位總統候選人蔣介石以得票數2430票擊敗居正的269票。1949年,因國共內戰,居正避難至台灣,旋即被任為中國國民黨評議員,此職位一直到1951年11月23日居正去世為止。1950年,居正創辦淡江大學的前身淡江英專,並以居正的女婿張驚聲為校長。淡江大學一直到今日,即以居正的生日11月8日為校慶。
(資料來源:http://zh.wikipedia.org/wiki/居正)
(更多介紹見:http://ke..com/view/266283.htm)
4.焦易堂
(1879—1950)又名希孟,武功縣河大村人,清末秀才,後又入北京中國公學政法科學習。清宣統元年(1909),在陝西自治研究所學習,畢業後加入同盟會。
……
民國17年(1928)出任國民政府立法院委員兼法制委員會委員長,19年(1930)兼任考試院考選委員會委員,並被選為國民黨中央候補執行委員。……民國24年(1935)出任國民黨中央最高法院院長,同年被選為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在任期間,清理積案,整理編寫判案,健全終審制度。堅持正義,主張早日結束訓政,實行憲政,還政於民……
(資料來源:http://ke..com/view/934099.htm)
5.李管
不詳
6.夏勤
(1892—1950),原名夏惟勤,字敬民,一字競民,泰州人。16歲考入北京國立京師法政大學堂。在校成績優異,深得學堂總教習江庸、教習汪有齡、大理院院長余棨昌的賞識。20歲東渡,入日本中央大學深造,畢業後又在東京帝國大學刑事法學研究室專政刑法。1917年回國後,任京師地方檢察廳檢察官,後歷任高等審判廳庭長、大理院推事、總檢察廳檢察官、首席檢察官。
1927年8月,夏勤任國民政府法制局編審,次年又任最高法院刑二庭庭長、法官懲戒委員會委員。1932年後任司法院中央公務員懲戒委員。抗戰後夏勤隨國民政府轉移重慶,1938年調任司法行政部常務次長。自1941年起,任司法官考試典試委員。1945年2月,任最高法院院長兼刑庭庭長。他先後還兼任北京大學、國立中央大學、中央政治大學、陸軍將官訓練班、司法院法官訓練所等處立學教授,並任命為高等考試典試委員,一度擔任高等考試法官、考試典試委員會委員長。1943年夏勤當選為行憲國民大會代表,同年7月被免去最高法院院長。
夏勤在國民黨政府任高級法官期間,曾任北京朝陽大學(遷重慶改為朝陽法院)教務長、董事、副院長、代院長等職,培養了大批司法人才。當時朝陽畢業生遍布全國各地法院,形成民國時期司法界的朝陽系。其時,夏勤曾撰寫了很多有關刑法的著作,並被聘為瑞士國際法庭刑法顧問,在國際上享有較高的聲望。
(資料來源:http://www.cnxia.org/2007-11/2/931062362.html)
7.謝瀛洲
(1948年-1966年)1894年生,廣東從化神崗鎮木棉村人。字仙庭。早年就讀於從化縣立高望小學堂、廣東存古學堂及上海藩谷學校。1916年赴法留學巴黎大學,1924年獲法學博士學位。1924年春回國,加入國民黨,歷任大元帥府法制委員、廣東大學教授,1925年任國民黨廣州特別市黨部委員兼青年部部長,同時任古應芬開辦的課吏館教務主任、館長。1927年任陸軍軍官學校政治總教官,南京中央大學教授、北京大學法學院院長。1928年兼任國民政府考試院參事。1930年冬後任司法行政部次長,兼法官訓練所所長。1932年春任廣東省政府委員兼教育廳廳長。1934年夏轉任廣東高等法院院長,兼任廣東法科學院院長,西南政務委員會委員。……1949年10月赴台灣,曾任司法院副院長、院長,台灣大學、政治大學、東吳大學等校教授。1972年4月12日在台北病故。著有《共產與民主》、《五權憲法大綱》、《中華民國憲法論》等。
(資料來源:http://ke..com/view/1900074.htm)
8.查良鑒
(1966年-1968年)查良鑒(1904年-1994年3月13日)字方季,浙江海寧,天津長大。查良釗之四弟,金庸(本名「查良鏞」)的堂兄。前中華民國司法行政部部長,法學學者。南開大學政治系畢業後,鑒於中國受列強不平等條約束縛,欲以收回法權解除不平等條約,前往上海東吳大學攻讀法律。畢業後負笈美國密歇根大學法學研究所獲法理學博士學位(SJD)後,返國至大學任教。1950年初任台灣大學法學院教授,後進入司法部門,及法務部門擔任公職近六十年。
(資料來源:http://zh.wikipedia.org/wiki/查良鑒)
9.陳朴生
(1968年—1972年)(1910年7月—2000年9月23日),字仲實,福建閩侯縣人,中華民國法律學者,中華民國前司法院大法官。
祖父陳秉嵩為光緒六年(1880年)進士,曾於北京任御史及刑部主事,後外放雲南大理任知府。
陳朴生1910年出生於福州,1931年自福建法政專門學校畢業。1933年,司法官考試及格。……在學術方面,陳朴生亦曾兼任中興大學法商學院(現台北大學)、政治大學、台灣大學教職。專長系刑事法學,尤以刑事訴訟法最為著名,就刑事訴訟法而言,其見解可謂近數十年來支配台灣刑事訴訟實務及學術界最有力之通說,近年來其若干論點雖然在學術界受到新銳學者的強力挑戰,但在實務界仍然被奉為圭臬。
也因為其見解在台灣實務、學說上的重要性,縱使陳朴生本人後來離開教職以至去世,熟讀其論著仍為法律系學子面對國家考試的唯一終南捷徑,其所出版的數本刑事訴訟法相關著作,在過去的一段時間中,甚至被視為刑事訴訟法的「聖經」;然因其中不少著作幾乎是以半文言的方式寫成,用字遣辭艱澀難懂,以致於被法律系學子戲稱為「有字天書」……
(資料來源:http://zh.wikipedia.org/wiki/陳朴生)
10.錢國成
(1972年-1987年),(1912-),字君立,江蘇武進人。中央大學法學院法律系畢業,高等考試司法官考試及格。曾任上海地方法院候補推事、軍事委員會總監部軍法官等職。1945年轉任台灣高等法院庭長。1946年赴台灣接收台灣高等法院民刑審判業務。1955年轉任行政法院評事。1958年任庭長。1970年調任台灣高等法院院長。1972年起出任最高法院院長。1987年卸任。著有《破產法要義》、《民法判解研究》等。
11.褚劍鴻
(1987年—1993年)(1919.5.10—) 江蘇靖江市人。國立復旦大學畢業,高等考試司法官考試及格。
曾任地方法院、台灣高等法院及檢查署法官、檢察官、檢察長、院長;最高法院院長、國策顧問、大學法律學系及研究所兼任教授、司法官訓練所講座、司法官考試典試委員等職。現任輔仁大學法律學研究所兼任教授。
著作有《刑法總則論》、《刑法分則釋論》、《刑事訴訟法論》、《刑事訴訟實務及專題研究》及《刑事法學論著》等書。
(資料來源:http://tieba..com/f?kz=387225277)
12.王甲乙(書蟲子按:自學成才的典範)
(1993年-1996年)(1926年10月29日—),台灣台中清水區人,前中華民國最高法院院長。
小學畢業後,中學肄業,即因家境問題,輟學在大甲的公家機關打工,工作認真,深得長官賞識。
1945年二次大戰結束,台灣日治時期結束,國民政府將地方機關編制縮小,甲乙以學歷不足故,遂被資遣。後因又有缺額,長官記取其先前之表現,乃優先錄取。甲乙乃深知學歷之重要,不眠不休考入夜補校,終於以高職補校畢業。
歷經通過1950年普考檢定考試、1950年普考、1951年高考,而成為當時台中縣政府人事室股長。
後感於法律之重要,參與1953年司法官檢定考試,取得司法官考試應試資格,1954年司法官考試及格。
歷任法院推事、檢察官、前中華民國最高法院院長、司法院秘書長。且在東吳大學、輔仁大學等法律系任教。
(資料來源:http://zh.wikipedia.org/wiki/王甲乙)
13.葛義才
(1996年—1998年)1928年1月9日出生,浙江省東陽縣人。國民黨籍。台灣大學法律學系畢業。法訓所第三期結業。
曾任司法院第一廳廳長,台灣桃園地方法院院長,台灣台中地方法院院長,司法院副秘書長,台灣高等法院台南分院院長、台中分院院長。1990年至1993年任台灣高等法院院長。1993年2月任司法院秘書長。同年改任公務員懲戒委員會委員長。1996年10月任最高法院院長。
(資料來源:http://www.huaxia.com/lasd/hxrwk/ddrw/tw/2003/07/504192.html)
14.林明德
(1998年—2001年)學歷:國立台灣大學法律系畢業、司法官訓練所第一期結業。
1931年11月18日出生,台灣省台北市人。台灣大學法律系畢業。曾任台灣高等、地方法院檢察官、法官、庭長,雲林地方法院首席檢察官,基隆地方法院首席檢察官,公務員懲戒委員會委員,司法院副秘書長。1990年出任台北地方法院院長,1993年任台灣高等法院台中分院院長,1995年任行政法院院長。
(資料來源:http://www.huaxia.com/lasd/hxrwk/ddrw/tw/2003/07/505075.html)
15.吳啟賓
(2001年—2007年)(1937年9月13日—),台灣台南人,前中華民國最高法院院長。
國立台灣大學法律系畢業,司法官訓練所第七期結業。
(資料來源:http://zh.wikipedia.org/wiki/吳啟賓)
16.楊仁壽
(2007年—)1942年02月17日生,籍貫台東省屏東縣。1964年國立台灣大學法律系畢業,1972年中國文化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著作主要有《法學方法論》等(書蟲子按:剛進大學不久沖著書名就買了他的這本書,但是看了才知道他說的「法學方法」並不是學習法學的方法)。
(資料來源:http://ke..com/view/220744.htm#sub6049478)
❼ 國家在提倡各鄉鎮衛生院85%的中醫科,好多中醫就已近失傳了,尤其是主張醫學院校畢業考取執業醫師資格
一是市場專政:醫院看病,可以報銷,因為西醫學是集體醫學,必須配備各種檢驗部門,護理和配葯等輔助人員,而且,需要的支出也就無數倍的增加。中醫從來就是個體醫學,一個內科醫生,就等於一個醫院,既可統治婦、幼、內、外等所有科別,也可以自己配葯或炮炙。因此,完全可以個體行醫。而我國的報銷制度,個體診所被排除在外。個體診所被嚴格控制。經濟利益迫使許多患者不得不上醫院。如果中醫的個體診所診葯費能夠報銷,就可大量降低醫療支出。如果我國的行政管理,把醫療經費重點用於支持中醫,就能促使中醫的大發展。中醫中葯費用極低,不僅能使國家大幅度地降低醫療費用的支出,而且還能使患者沒有葯物副作用的後顧之憂。先決條件當然是有一批合格的,有長期實踐經驗的中醫。與此同時,還會使更多的患者得到治癒的機會。道理就在於中醫的治癒率遠超西醫。因為,西醫能治好的,中醫也能治好;西醫治不好的,中醫也能治好。我國的醫療實踐已經證明這個事實,否則,許多西醫治不好的疑難病,就不會推給中醫了。這就是關鍵之所在。中醫的治療能力與治療面,遠遠大於西醫。道理就在於中醫抓准了疾病治療的牛鼻子。一百多年的醫療實踐證明了西醫治療痊癒率沒有提高,正是因為西醫還沒有摸准治療的關鍵。
其二是學術專政:在學術論壇上,中醫不能與西醫並起並坐,西醫可以批評中醫,中醫不能批評西醫;說西醫不好的論文,不能得到發表。大多數研究經費被撥給了西醫,中醫所得甚少;大學里的教科書,也要照西醫的格式;中醫研究中葯,要照西醫的分析方法,也要有抑菌試驗;中醫升職稱,英語要達到幾級,甚至要由西醫來評定;中醫要照西醫的框框寫論文,例如病例要有多少個,否則就是個案,不能發表,而偏偏中醫只有個案,而沒有通例。於是,中醫要想發表論文,只能濫竽湊數……
其三是管理專政:所有的衛生行政官員,基本上都是西醫學校里畢業出來的,基本不理解中醫的特點和特色;所有的管理政策,都用西醫的條條框框來制訂;中醫申報課題,要由西醫的行政管理官員審批;論文,要由西醫的醫生審閱;對醫生的管理,基本上與要求西醫的一致。例如基層對中醫個體診所開業的要求條件、設備,都與西醫的個體診所一樣;搞分區規劃,與西醫等同——西醫只能治療一般的常見病,可以搞分地區規劃;而中醫治療面很廣,很多是西醫治不好疑難雜症,大多數患者慕名而至,卻是沒有地區限制的。
發展中醫的前提是首先解決這些「專政」造成的發展障礙。
西方醫學的實際權力操在制葯公司手中。它的研究,都必須按制葯公司的思路走,也就是向有利於制葯公司增加利潤的方向走的。醫生不想治好病,而只是想在病人身上施用自己掌握的一些技術或葯物。也就是說,對西方醫學來說,病人不再是他們服務的對象,而是他們手中產品的顧客:我有什麼,你買什麼,你的病好不好與我無關!最好是你的病在我的控制之下半死不活地拖著,好讓你長期不斷地購買我的葯品,在你的家產未完全歸於我之前不要死亡。
1845年前,美國的順勢療法盛行,許多傳統西醫為了治好病人,有的投奔和使用順勢療法治病了。為了鞏固陣地,傳統西醫學會規定,凡是拿病歷與順勢療法醫生商討的,或者使用順勢療法治病的醫生,一律被視為不道德行為,開除會籍。100多年前的這個規定,反映了傳統西醫的目的,不是治好病人的病,而是聚成一個利益集團,在病人身上謀取利益。(本資料見陳樹禎《順勢療法》282頁,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1999年7月)傳統西醫學會是由傳統西醫醫生和制葯公司職工組成的利益團體。」(《現代醫療批判》第116頁)
「為了控制醫療業,制葯公司一直保持著對葯物管理機構上層人物強大的影響力,這表現在,上述機構始終如一地排斥施行自然康復療法的醫生,排斥任何與正統的對抗療法相違背的人員;許多這類政府機構的負責人,一旦退休,就會被各類制葯公司高薪聘用。」(《現代醫療批判》第114頁)
(這種做法傳到日本,日本於前個世紀初,立法取締中醫;傳到中國,中國也醞釀著立法取締。最近學術界,有那麼少數幾個人又蠢蠢欲動,說中醫理論是最大的偽科學,號召網上簽名取締中醫。這種排異能力,如果背後沒有權力和金錢作為後台,是動不起來的。)
通過控制研究經費,控制許多醫生進行重大課題研究所需要的經費,制葯公司能夠決定什麼是發現,什麼不是發現。它們對無助於銷售葯物的發現不感興趣,若研究人員得出這類結論,那麼就會很快發現自己研究經費短缺;這就是『征服癌症戰爭』幾乎毫無進展的原因所在,這也將是『征服艾滋病戰爭』毫無進展的原因所在。」(《現代醫療批判》115頁~116頁)
這說明西方制葯公司,並不是醫學的陪襯,是為醫學服務的。它借贊助之名,通過金錢,控制了醫學的輿論導向,研究方向,它已經成了醫學的主子。
「加州醫生博登海默在《新英格蘭醫學雜志》上發表了一篇研究報告,揭露出錢贊助的制葯企業對臨床研究的顯著影響。葯廠委託獨立研究員進行研究時,會對研究結果進行施壓、美化、修改等手段,博登海默詢問的12名研究人員當中,有6位承認研究工作受到影響。研究成果不符合廠商期望的,不是完全不發表就是被動了手腳。」「在這段時期內,葯廠偷偷寫一篇結果相反的研究報告,來支持自己的立場。」「有部分研究人員發現葯物有副作用,寫進稿子里交給葯廠,委託廠商看了之後會威脅這些提出擬訂的醫學人員將不再給予研究贊助,還發表一篇自己作的報告,對於副作用頂多一筆帶過。另一種情況是研究人員認為受測葯物完全沒有療效。葯廠顯然也心知肚明,便悄悄把報告塞進抽屜,永不見天日。」(《疾病發明者》第31頁)
所以,盡管醫生是從實際醫療中獲得治病經驗的,但是,西醫從不承認病人是醫生的老師。所以,病人在醫院里,常受到醫護人員的訓斥:你是醫生或我是醫生?這句話,已經成為醫生打發病人質疑的常用語了。因為,就現代醫學而言,它經不起質疑,只能這樣打發病人。
「現代『科學的』醫療手段,主要依賴於化學葯物,而葯物最終又會損害病人的免疫系統。這既非秘密,也不是偉大的發現。幾乎所有的醫學文獻都討論會過這個問題。但今天它顯得更為重要了。因為世界上正面臨著源於免疫系統普遍受損而發生的一場流行病。自二戰以來,合成葯已達到了其目的:在損害免疫系統的代價之上,病人身體差不多被抗菌素滅菌了,從而使艾滋病成了生命過程的最後一站。如果不付出一定的代價,免疫系統就不可能受到無休止的損害。這是自食其果。」(《現代醫療批判》第62頁)以上是醫學家哈里斯·L.庫爾特(1825年——1895年)在其《艾滋病和梅毒的潛在聯系》上說的。他認為艾滋病是因為人們過分使用化學葯物、抗菌素等,損害了自身免疫功能引起的。因此可以說它不是感染性流行病,而是醫療行為導致的醫源性疾病。這話也可能過偏,因為,它發現於自我毀滅的人群,應該說也是一種人為性的疾病,可以肯定,認為它會大規模傳染,則是一種商業需要。醫學被制葯公司綁架了!反過來說,這種綁架也是西方醫學的需要。因為一種方向性錯誤的醫學單單依靠自身的學術成果在醫學界斷難長期立足,非嫁接「科學」輿論和市場運作早就死定了。
筆者從西方醫學中歸納出一個研究的特點:一些人患相似的症狀死了,他們使用解剖屍體的方法尋找致死的原因,然後宣布他們的發現:這些人的某個部分或器官,假使與通常的不一樣,例如萎縮或肥大,他們便武斷地認為這就是死亡的原因。因而馬上開始研究如何使這個部位恢復與通常的一樣。如果有個別人,因這樣的治療後,暫時地好了,就馬上大做文章,大肆宣傳,然後就有許多醫生去觀摩學習,直至應用。其時,沒有人敢說這種見解是錯誤的。再如有幾個發類似症狀的人死了,他們就預先設定為某種微生物感染,然後,就由一些微生物學家去尋找這些微生物,不管是病毒或細菌。在相同死亡的幾個人身上發現相同的微生物,就先預定這些就是致人死亡的微菌。於是宣傳這些微生物的可怕鋪天蓋地,並忙著研究製造相應的葯物。直到許多人在接受治療後,發現這種說法不對,才開始批判.但是,錯誤的治療方法一旦已經被很多人使用上了,糾正是很困難的.醫學具有極強的保守性,因為,使用這種治療方法的人是以此維持生計發家致富的,西葯財團則是全靠流水線生產大批量這些化學葯發洋財的,他們不可能為了病人而放棄使用化上5~7載青春年華才學會並嫻熟掌握的老方法,從而使自己丟了飯碗,沒了錢途,斷了財路。這就是醫療慣性所釋放的力量。學會使用這種治療方法的人是以此維持生計的,他們不可能不顧自己的生計不加以使用。這就會使醫療手段更新困難。病灶感染論在上個世紀30年代就開始批判,到現在80多年過去了,仍有一些專家運用它來講解致病的原因。再如癌症病毒論已在70年代被基因變異說推翻,但現在的化療、放療,仍作為治癌的主要方法。化療、放療是根據癌症病毒論產生的,目的是用它們來殺死癌病毒。要是說過去不知道錯誤才使用它們,現在知道了為什麼仍然丟不開?就是因為醫療的慣性力量所致。
最近,美國華裔學者張緒通博士撰文揭開了消滅中醫的驚人內幕。他文章中所提及的美國人Hans Ruesch撰寫的文章《洛克菲勒葯品帝國的真相》(TheTruth about the Rockefeller Drug Empire:The Drug Story),清楚地告訴中國人,美國的洛克菲勒葯品帝國早在1927年對中醫做了些什麼。張緒通博士說:"該文坦白地道出了緣由,洛克菲勒及其家族以學術基金會的名義,捐了一點錢給中國的醫葯界,美名其曰'幫助中國實現中葯現代化、科學化和國際化',目的就是要中國人對自己的中醫葯學術的根源與體系產生懷疑,以至於厭棄。然後打出'拯救中醫中葯'的美名,以'中醫葯現代化、科學化'的幌子,達到徹底操縱、把控中國的中醫葯及其市場的目的,完全有他們的戰略預謀。"在《洛克菲勒葯品帝國的真相》一文中,作者寫道:"洛克菲勒的各種各樣的'教育活動'在美國獲得了巨大的利潤,以至於在1927年發起了國際教育基金會作為小洛克菲勒自己的個人慈善事業,還捐贈了兩千一百萬美元作為啟動資金,准備毫不吝惜地給予外國的大學和政客們,當然要附帶各種條件。洛克菲勒過去一直對中國有著特殊的興趣,由於美孚石油公司幾乎是'中國油燈'用油的唯一供應者,因此他把錢用來設立中國醫葯基金和北京協和醫學院,扮演著'偉大的白人教父'的角色,來向他卑微的孩子們傳播知識。洛克菲勒基金會投資達四千五百萬美元用來'西化'(實際是摧垮)中醫。
醫學院校被告知,如果它們想從洛克菲勒慷慨的贈予中得到好處,它們必須使五萬萬中國人民信服地把他們經過多少個世紀檢驗的安全、有效卻又廉價的草葯扔到垃圾箱里,讓中國人民贊成使用美國製造的昂貴的有致癌、致畸作用的'神'葯,當這些葯致命的副作用再也掩蓋不住的時候,則需要不斷地用新葯來替代。如果他們不能通過大規-模的動物實驗來'驗證'他們古老的針灸的有效性,這就不能認為有任何'科學價值'。西醫對幾千年來證實的針灸對人類的有效性毫不關心。
"但是共產黨在中國執政以後,既然跟中國進行貿易已不可能,洛克菲勒一家也就對中國人民的健康突然失去了興趣,並逐漸把他們的注意力轉向了日本、印度和拉丁美洲。"
此段論述,就將前面所述南京民國政府衛生部副部長劉瑞恆以及余雲岫有關"廢止中醫案"的背景全盤托出。劉瑞恆曾是協和醫學院的院長,孫中山、梁啟超在協和醫院治病期間他都在場。而協和醫學院本身就是洛克菲勒直接投資創辦的。所以,洛克菲勒的"要說服五億中國人相信西醫而把'安全、有效、廉價'的中醫扔進垃圾箱"的資本陰謀就成為劉瑞恆的職責。他把這種職責從協和醫學院帶到了南京政府衛生部,並在1929年以行政手段在全國范圍內廢止中醫。此舉雖然遭到當時全國中醫的反對,南京政府也於國代會上撤銷了"廢止中醫案",但是南京政府衛生部消滅中醫的行政手段與體制已經建立,中醫在此之後一直未得到重視。後經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中醫受-盡了欺辱和摧殘,一直在苦苦掙扎。
此後的新中國,剛剛把美帝國主義趕出去,是不可能得到洛克菲勒"捐款"的。但是,第一屆衛生會議所制訂的一整套阻礙中醫發展的法規,卻成為中醫發展路上的一個個制度陷阱。中醫落入這陷阱中,就如同一個活的、可以自主行動的人忽然被五花大綁,動彈不得了。我們相信,這一制度陷阱與遠在大洋彼岸的那個資本陰謀並沒有什麼直接的利益授受關系。但詭異之處也正在於此二者的態度和行為方案竟如此的意合神契!可見洛克菲勒策劃的"以華制華"的陰謀是多麼巧妙,不給錢也同樣達到了消滅中醫的目的。建國之初衛生部消滅中醫的政策實行了整整三年,從此打下了衛生部門在認識上蔑視中醫和行政上歧視中醫的基礎,實行了一條沒有洛克菲勒的洛克菲勒路線。
從賀誠講話到衛生部制訂的一系列消滅中醫的政策法規,完全是打著"中醫科學化"的旗號進行的。中醫科學化、現代化是洛克菲勒為消滅中醫而設計的一個陰謀、一個陷阱。它是洛克菲勒教育基金會捐資的附加條件,即"幫助中國實現中葯現代化、科學化和國際化"。它先是強蠻地給中醫加上一把伸縮無定的、所謂"科學"的標尺,並教會你習慣於用這標尺去丈量中醫。然而,你學會的只是技術性地丈量,而那標尺的伸縮幅度,卻是由它來調定的。結果,你手裡似乎有了一把尺子,但那尺子事實上永遠也不屬於你,這就是洛克菲勒陰謀的最吊詭之處!
大凡學習西醫的人和西醫化的人對洛氏的陰謀不但沒有認識,反而認為中醫就是不科學,就是要淘汰,並相信洛氏幫助中醫實現現代化是真誠的、可信的。這又說明洛氏消滅中醫的陰謀是多麼的"英明"、有遠見。
"中醫現代化"在如今被衛生部及國家中醫葯管理局越叫越響,大有壓倒一切之勢。因為有了賀誠、王斌被撤職的前車之鑒,消滅中醫的行為變得隱蔽起來。一般人從報紙新聞上總是認為中醫是被重視的,然而卻不知中醫實際上在行政上、法律上是被壓制的。
❽ 青少年健康成長,需要國家立法保障,加強對未成年人的社會保護最重要。
《 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一條 為了保護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促進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 本法所稱未成年人是指未滿十八周歲的公民。
第三條 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權、發展權、受保護權、參與權等權利,國家根據未成年人身心發展特點給予特殊、優先保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
未成年人享有受教育權,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尊重和保障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權。
未成年人不分性別、民族、種族、家庭財產狀況、宗教信仰等,依法平等地享有權利。
第四條 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對未成年人進行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紀律和法制教育,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的教育,提倡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的公德,反對資本主義的、封建主義的和其他的腐朽思想的侵蝕。
第五條 保護未成年人的工作,應當遵循下列原則:
(一)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
(二)適應未成年人身心發展的規律和特點;
(三)教育與保護相結合。
第六條 保護未成年人,是國家機關、武裝力量、政黨、社會團體、企業事業組織、城鄉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未成年人的監護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共同責任。
對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行為,任何組織和個人都有權予以勸阻、制止或者向有關部門提出檢舉或者控告。
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應當教育和幫助未成年人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增強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增強社會責任感。
第七條 中央和地方各級國家機關應當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做好未成年人保護工作。
國務院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領導有關部門做好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將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以及年度計劃,相關經費納入本級政府預算。
國務院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採取組織措施,協調有關部門做好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具體機構由國務院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第八條 共產主義青年團、婦女聯合會、工會、青年聯合會、學生聯合會、少年先鋒隊以及其他有關社會團體,協助各級人民政府做好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維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
第九條 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對保護未成年人有顯著成績的組織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
第二章 家庭保護
第十條 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創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環境,依法履行對未成年人的監護職責和撫養義務。
禁止對未成年人實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遺棄未成年人,禁止溺嬰和其他殘害嬰兒的行為,不得歧視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殘疾的未成年人。
第十一條 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關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狀況和行為習慣,以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行和適當的方法教育和影響未成年人,引導未成年人進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預防和制止未成年人吸煙、酗酒、流浪、沉迷網路以及賭博、吸毒、賣淫等行為。
第十二條 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學習家庭教育知識,正確履行監護職責,撫養教育未成年人。
有關國家機關和社會組織應當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提供家庭教育指導。
第十三條 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權利,必須使適齡未成年人依法入學接受並完成義務教育,不得使接受義務教育的未成年人輟學。
第十四條 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根據未成年人的年齡和智力發展狀況,在作出與未成年人權益有關的決定時告知其本人,並聽取他們的意見。
第十五條 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不得允許或者迫使未成年人結婚,不得為未成年人訂立婚約。
第十六條 父母因外出務工或者其他原因不能履行對未成年人監護職責的,應當委託有監護能力的其他成年人代為監護。
第三章 學校保護
第十七條 學校應當全面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質量,注重培養未成年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促進未成年學生全面發展。
第十八條 學校應當尊重未成年學生受教育的權利,關心、愛護學生,對品行有缺點、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應當耐心教育、幫助,不得歧視,不得違反法律和國家規定開除未成年學生。
第十九條 學校應當根據未成年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對他們進行社會生活指導、心理健康輔導和青春期教育。
第二十條 學校應當與未成年學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互相配合,保證未成年學生的睡眠、娛樂和體育鍛煉時間,不得加重其學習負擔。
第二十一條 學校、幼兒園、托兒所的教職員工應當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不得對未成年人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
第二十二條 學校、幼兒園、托兒所應當建立安全制度,加強對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採取措施保障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
學校、幼兒園、托兒所不得在危及未成年人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設施、場所中進行教育教學活動。
學校、幼兒園安排未成年人參加集會、文化娛樂、社會實踐等集體活動,應當有利於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防止發生人身安全事故。
第二十三條 教育行政等部門和學校、幼兒園、托兒所應當根據需要,制定應對各種災害、傳染性疾病、食物中毒、意外傷害等突發事件的預案,配備相應設施並進行必要的演練,增強未成年人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第二十四條 學校對未成年學生在校內或者本校組織的校外活動中發生人身傷害事故的,應當及時救護,妥善處理,並及時向有關主管部門報告。
第二十五條 對於在學校接受教育的有嚴重不良行為的未成年學生,學校和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互相配合加以管教;無力管教或者管教無效的,可以按照有關規定將其送專門學校繼續接受教育。
依法設置專門學校的地方人民政府應當保障專門學校的辦學條件,教育行政部門應當加強對專門學校的管理和指導,有關部門應當給予協助和配合。
專門學校應當對在校就讀的未成年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文化教育、紀律和法制教育、勞動技術教育和職業教育。
專門學校的教職員工應當關心、愛護、尊重學生,不得歧視、厭棄。
第二十六條 幼兒園應當做好保育、教育工作,促進幼兒在體質、智力、品德等方面和諧發展。
第四章 社會保護
第二十七條 全社會應當樹立尊重、保護、教育未成年人的良好風尚,關心、愛護未成年人。
國家鼓勵社會團體、企業事業組織以及其他組織和個人,開展多種形式的有利於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社會活動。
第二十八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保障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權利,並採取措施保障家庭經濟困難的、殘疾的和流動人口中的未成年人等接受義務教育。
第二十九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和改善適合未成年人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動場所和設施,鼓勵社會力量興辦適合未成年人的活動場所,並加強管理。
第三十條 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圖書館、青少年宮、兒童活動中心應當對未成年人免費開放;博物館、紀念館、科技館、展覽館、美術館、文化館以及影劇院、體育場館、動物園、公園等場所,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對未成年人免費或者優惠開放。
第三十一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門應當採取措施,鼓勵和支持中小學校在節假日期間將文化體育設施對未成年人免費或者優惠開放。
社區中的公益性互聯網上網服務設施,應當對未成年人免費或者優惠開放,為未成年人提供安全、健康的上網服務。
第三十二條 國家鼓勵新聞、出版、信息產業、廣播、電影、電視、文藝等單位和作家、藝術家、科學家以及其他公民,創作或者提供有利於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作品。出版、製作和傳播專門以未成年人為對象的內容健康的圖書、報刊、音像製品、電子出版物以及網路信息等,國家給予扶持。
國家鼓勵科研機構和科技團體對未成年人開展科學知識普及活動。
第三十三條 國家採取措施,預防未成年人沉迷網路。
國家鼓勵研究開發有利於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網路產品,推廣用於阻止未成年人沉迷網路的新技術。
第三十四條 禁止任何組織、個人製作或者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傳播淫穢、暴力、兇殺、恐怖、賭博等毒害未成年人的圖書、報刊、音像製品、電子出版物以及網路信息等。
第三十五條 生產、銷售用於未成年人的食品、葯品、玩具、用具和游樂設施等,應當符合國家標准或者行業標准,不得有害於未成年人的安全和健康;需要標明注意事項的,應當在顯著位置標明。
第三十六條 中小學校園周邊不得設置營業性歌舞娛樂場所、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等不適宜未成年人活動的場所。
營業性歌舞娛樂場所、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等不適宜未成年人活動的場所,不得允許未成年人進入,經營者應當在顯著位置設置未成年人禁入標志;對難以判明是否已成年的,應當要求其出示身份證件。
第三十七條 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煙酒,經營者應當在顯著位置設置不向未成年人出售煙酒的標志;對難以判明是否已成年的,應當要求其出示身份證件。
任何人不得在中小學校、幼兒園、托兒所的教室、寢室、活動室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動的場所吸煙、飲酒。
第三十八條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招用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國家另有規定的除外。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招用已滿十六周歲未滿十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的,應當執行國家在工種、勞動時間、勞動強度和保護措施等方面的規定,不得安排其從事過重、有毒、有害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勞動或者危險作業。
第三十九條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個人隱私。
對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記、電子郵件,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隱匿、毀棄;除因追查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依法進行檢查,或者對無行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記、電子郵件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代為開拆、查閱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開拆、查閱。
第四十條 學校、幼兒園、托兒所和公共場所發生突發事件時,應當優先救護未成年人。
第四十一條 禁止拐賣、綁架、虐待未成年人,禁止對未成年人實施性侵害。
禁止脅迫、誘騙、利用未成年人乞討或者組織未成年人進行有害其身心健康的表演等活動。
第四十二條 公安機關應當採取有力措施,依法維護校園周邊的治安和交通秩序,預防和制止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違法犯罪行為。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擾亂教學秩序,不得侵佔、破壞學校、幼兒園、托兒所的場地、房屋和設施。
第四十三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民政部門應當根據需要設立救助場所,對流浪乞討等生活無著未成年人實施救助,承擔臨時監護責任;公安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應當護送流浪乞討或者離家出走的未成年人到救助場所,由救助場所予以救助和妥善照顧,並及時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領回。
對孤兒、無法查明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的以及其他生活無著的未成年人,由民政部門設立的兒童福利機構收留撫養。
未成年人救助機構、兒童福利機構及其工作人員應當依法履行職責,不得虐待、歧視未成年人;不得在辦理收留撫養工作中牟取利益。
第四十四條 衛生部門和學校應當對未成年人進行衛生保健和營養指導,提供必要的衛生保健條件,做好疾病預防工作。
衛生部門應當做好對兒童的預防接種工作,國家免疫規劃項目的預防接種實行免費;積極防治兒童常見病、多發病,加強對傳染病防治工作的監督管理,加強對幼兒園、托兒所衛生保健的業務指導和監督檢查。
第四十五條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積極發展托幼事業,辦好托兒所、幼兒園,支持社會組織和個人依法興辦哺乳室、托兒所、幼兒園。
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應當採取多種形式,培養和訓練幼兒園、托兒所的保教人員,提高其職業道德素質和業務能力。
第四十六條 國家依法保護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和榮譽權不受侵犯。
第四十七條 未成年人已經完成規定年限的義務教育不再升學的,政府有關部門和社會團體、企業事業組織應當根據實際情況,對他們進行職業教育,為他們創造勞動就業條件。
第四十八條 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應當協助有關部門教育和挽救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預防和制止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違法犯罪行為。
第四十九條 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被侵害人及其監護人或者其他組織和個人有權向有關部門投訴,有關部門應當依法及時處理。
第五章 司法保護
第五十條 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門,應當依法履行職責,在司法活動中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
第五十一條 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及時審理,並適應未成年人生理、心理特點和健康成長的需要,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
在司法活動中對需要法律援助或者司法救助的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機構或者人民法院應當給予幫助,依法為其提供法律援助或者司法救助。
第五十二條 人民法院審理繼承案件,應當依法保護未成年人的繼承權和受遺贈權。
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涉及未成年子女撫養問題的,應當聽取有表達意願能力的未成年子女的意見,根據保障子女權益的原則和雙方具體情況依法處理。
第五十三條 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的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經教育不改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有關人員或者有關單位的申請,撤銷其監護人的資格,依法另行指定監護人。被撤銷監護資格的父母應當依法繼續負擔撫養費用。
第五十四條 對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實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
對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應當依法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第五十五條 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辦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和涉及未成年人權益保護案件,應當照顧未成年人身心發展特點,尊重他們的人格尊嚴,保障他們的合法權益,並根據需要設立專門機構或者指定專人辦理。
第五十六條 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訊問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詢問未成年證人、被害人,應當通知監護人到場。
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辦理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刑事案件,應當保護被害人的名譽。
第五十七條 對羈押、服刑的未成年人,應當與成年人分別關押。
羈押、服刑的未成年人沒有完成義務教育的,應當對其進行義務教育。
解除羈押、服刑期滿的未成年人的復學、升學、就業不受歧視。
第五十八條 對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新聞報道、影視節目、公開出版物、網路等不得披露該未成年人的姓名、住所、照片、圖像以及可能推斷出該未成年人的資料。
第五十九條 對未成年人嚴重不良行為的矯治與犯罪行為的預防,依照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規定執行。
第六章 法律責任
第六十條 違反本法規定,侵害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其他法律、法規已規定行政處罰的,從其規定;造成人身財產損失或者其他損害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十一條 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不依法履行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責任,或者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或者對提出申訴、控告、檢舉的人進行打擊報復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機關責令改正,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六十二條 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不依法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予以勸誡、制止;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行政處罰。
第六十三條 學校、幼兒園、托兒所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由教育行政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學校、幼兒園、托兒所教職員工對未成年人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者其他侮辱人格行為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機關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依法給予處分。
第六十四條 製作或者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傳播淫穢、暴力、兇殺、恐怖、賭博等圖書、報刊、音像製品、電子出版物以及網路信息等的,由主管部門責令改正,依法給予行政處罰。
第六十五條 生產、銷售用於未成年人的食品、葯品、玩具、用具和游樂設施不符合國家標准或者行業標准,或者沒有在顯著位置標明注意事項的,由主管部門責令改正,依法給予行政處罰。
第六十六條 在中小學校園周邊設置營業性歌舞娛樂場所、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等不適宜未成年人活動的場所的,由主管部門予以關閉,依法給予行政處罰。
營業性歌舞娛樂場所、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等不適宜未成年人活動的場所允許未成年人進入,或者沒有在顯著位置設置未成年人禁入標志的,由主管部門責令改正,依法給予行政處罰。
第六十七條 向未成年人出售煙酒,或者沒有在顯著位置設置不向未成年人出售煙酒標志的,由主管部門責令改正,依法給予行政處罰。
第六十八條 非法招用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或者招用已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從事過重、有毒、有害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勞動或者危險作業的,由勞動保障部門責令改正,處以罰款;情節嚴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吊銷營業執照。
第六十九條 侵犯未成年人隱私,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行政處罰。
第七十條 未成年人救助機構、兒童福利機構及其工作人員不依法履行對未成年人的救助保護職責,或者虐待、歧視未成年人,或者在辦理收留撫養工作中牟取利益的,由主管部門責令改正,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七十一條 脅迫、誘騙、利用未成年人乞討或者組織未成年人進行有害其身心健康的表演等活動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行政處罰。
❾ 青覺什麼意思。
好像是某某人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