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官簡稱法

法官簡稱法

發布時間: 2021-02-24 17:17:13

㈠ 在庭審時,怎麼稱呼法官

就叫法官呀,或者是法官前帶一個姓

法院各領導如何稱呼他們

要稱呼法官。知道領導的職位,庭長、院長、法官,加上姓即可,如某院長。不知道職位,一律稱呼某法官最好,不要稱呼某同志。即使他只是一般文職人員或者書記員,這樣稱呼也不會太離譜。如果他從事的崗位與法官一職有較大差異的話,你這樣稱呼他他會主動提醒你他的實際職責。

拓展資料

法院組織體系:

最高人民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最高人民法院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審判機關,負責審理各類案件,制定司法解釋,監督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專門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並依照法律確定的職責范圍,管理全國法院的司法行政工作。

高級人民法

高級人民法院:

高級人民法院包括:省高級人民法院、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以及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設刑事審判庭、民事審判庭、經濟審判庭,根據需要可以設其他審判庭。

依法審判下列案件:

1、法律、法令規定由它管轄的第一審案件。

2、下級人民法院移送審判的第一審案件。

3、對下級人民法院判決和裁定的上訴案件和抗訴案件。

4、人民檢察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出的抗訴案件。

中級人民法院

中級人民法院包括:在省、自治區內按地區設立的中級人民法院、在直轄市內設立的中級人民法院、省、自治區轄市的中級人民法院以及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中級人民法院設刑事審判庭、民事審判庭、經濟審判庭,根據需要可以設其他審判庭。

依法審判下列案件:

1、法律、法令規定由它管轄的第一審案件;

2、基層人民法院移送審判的第一審案件;

3、對基層人民法院判決和裁定的上訴案件和抗訴案件;

4、人民檢察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出的抗訴案件。

中級人民法院對它所受理的刑事和民事案件,認為案情重大應當由上級人民法院審判的時候,可以請求移送上級人民法院審判。

基層人民法院

基層人民法院包括:縣人民法院和市人民法院、自治縣人民法院以及市轄區人民法院。基層人民法院可以設刑事審判庭、民事審判庭和經濟審判庭,庭設庭長、副庭長。基層人民法院根據地區、人口和案件情況可以設立若幹人民法庭。人民法庭是基層人民法院的組成部分,它的判決和裁定就是基層人民法院的判決和裁定。

基層人民法院審判刑事和民事的第一審案件,但是法律、法令另有規定的案件除外。對所受理的刑事和民事案件,認為案情重大應當由上級人民法院審判的時候,可以請求移送上級人民法院審判。

除審判案件外,並且辦理下列事項:

1、依法處理不需要開庭審判的民事糾紛和輕微的刑事案件;

2、依法指導人民調解委員會的工作。

專門人民法院

專門人民法院是中國統一審判體系——人民法院體系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它和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共同行使國家的審判權。包括軍事法院、海事法院、鐵路運輸法院、森林法院、農墾法院、石油法院等。

專門人民法院與地方法院的區別主要在於如下幾個方面:

1、專門人民法院是按特定的組織或特定范圍的案件建立的國家審判機關,而地方人民法院是按照行政區劃建立的國家審判機關。

2、專門人民法院管轄的案件具有專門性,即專門人民法院所審理的案件的性質不同於地方人民法院,受理管轄案件的范圍具有特定的約束。

3、專門人民法院的產生及其人員的任免不同於地方人民法院。例如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法院院長並不是經過人民代表大會選舉產生的,而是由最高人民法院聯同中央軍事委員會任命的。

㈢ 法官法官就在一個法字,前一個法指什麼後一個又指什麼

個人理解:法定的官員用法來對官司進行審理裁判?前一法為法定的,後一法為審理裁判的意思。

㈣ 法院開庭去到怎麼稱呼法官

一般情況下,法官的稱呼是審判長、審判員。

開庭審理是指人民法院在完成專審判前的准備工作之屬後,在法院或其他適宜場所設置的法庭,對案件進行審理的過程。

資料擴展:開庭審理是法院審判程序的核心階段。審判程序可分為開庭審理前的准備、法庭審判(即開庭審理)、生效裁判執行等基本階段。開庭審理的結果就是裁判(即判決或裁定),法院做出的裁判在滿足生效的條件後即成為生效裁判,生效裁判進入執行程序予以執行。

㈤ 對法官的稱呼

審判長或法官

㈥ 「法官」代表什麼

對法官的了解,應該是在從事律師工作之後,我不敢說我對法官了解有多深入,但就是這些片面的了解,我也是說這些現象發生在個別法官身上,我舉一個例子,在開庭時常遇見法官對律師說,把主要觀點說說就行了,為什麼法官這樣說,難道他不知律師代表的是當事人?非也,他當然明白。

我不想用多高深的理論來談論這個問題,我也沒有,我只是想從法官二字身上看能不能簡單地解釋這個問題。有時和同事閑聊,說為什麼法官叫法官,而不叫法師呢?就像做教育的叫教師,做美容的叫美容師,有的同事說,因為他是官,是做法律方面的官,所以叫法官。聽起來有點八卦,但聽後聯繫到某些法官的所做所為,似乎有點道理。也許某些法官真把自己當成了官,所以敢對當事人指手畫腳,敢對律師說三道四。但就是把自己當成官,也要當父母官呀,當成人民的公僕呀,當成是為老百姓謀福祉的官呀。

但問題是,法官不是官,去掉這個稱謂,他/她和其他單位的人一樣,不過是一個從事法律的工作者,是什麼讓他/她認為自己是個官了呢?這個問題一下子真不好回答,中國的體制,或是個人的觀念作怪,也許都有吧。但要說到體制上,似乎又不成,國外有三權分立的,不也有法官枉法裁判的。這幾年國家進行法制理念教育,進行三個代表教育,但似乎成效不大,好像教育得某些官員麻木了,再教育還是老樣子,觀念就是改變不了,這是不是某些法官認為自己是官的原因,不好回答。

有人發文說是某些律師讓某些法官成為官了,說法有點刻薄,觀點有點片面。律師是社會法律工作者,他要掙錢養家戶口,那有拿著錢隨便去請某些法官的道理,難道他覺得自己的錢多的用不玩了?有病的人才這樣說,某些法官非要把自己當成官,才是造成律師的無奈之舉。

記得楊立新教授授課時說,他有一次到法院去講課或是什麼,問一個法官,你認為法官代表的是什麼?這位法官說,法官當然代表的是國家,是代表公權力的,楊教授反問,一個法官集國家的公權力於一身對付一個手無寸鐵的被告人,你難道不覺得很殘酷嗎?這位法官無語。這位法官的回答也許能回答為什麼某些法官把自己當成了官,正是他們認為自己是為國家服務的,才導致這種現象產生。楊教授說的好,法官代表的不是國家,而是法律,是站在公正的立場上,運用法律對被告人進行審判。

令人感慨,是呀,如果每個法官認為自己代表的是法律,還會認為自己是個官嗎?還會有我前面所述現象的產生嗎?但願每個法官都知道.

㈦ 法官是什麼

第三個值得注意的問題是法官與法的獨特關系。在英國,法律是法官創制的,或者說「發現」的,在大陸法系傳統的國家中,法律是由國家創立的,然後由法官執行。在英國,法官是法律的主人,而在大陸法系中,法官則是法律的奴僕。這其中最為精妙的含義在於法律是否是國家的獨占資源就決定著法官們的本質意義。在英國,法律是源於悠久的傳統是由法官們發現的,它不僅約束社會,同樣約束國王,以及後世的國家,人們服從法律也同樣是源於法律是歷史結晶的產物。這樣,法官作為法律的發現者是超越社會與國家,同樣在民眾心中也有著至高的地位。在大陸法系國家中,法律是一個主權者的命令,法官不過是這個主權者的奴僕,它只能用於統治,人們服從它僅源於一種群體暴力的支持。此外,英國的法官們才是真正的法律技術專家。他們這種發現法律的聲名絕非浪得虛名,布萊克頓曾言及一個習慣是怎樣成為法律的:證明某個准則是普通法規則的唯一方法,乃是通過表明遵守該准則已成為了一種習慣,但是這里產生了一個非常自然和非常重要的問題:如何使人們得知這些習慣或准則,而又是誰來決定他們的效力呢?關於這一問題的答案便是,由幾家法院的法官來決定。他們是法律的保管人,是活的明斷者,他們必須在各種疑問情形中作出裁決,而且還受其國內法進行裁決的誓言的約束……在證明普通法組成部分的這種習慣是存在方面,這些司法判決的確是所能夠列舉的最主要的和最權威的證據。[27]英國的法律是由法官們在一套嚴密的程序中依照一種獨特技藝予以發現的這項技藝不僅包括遵循先例,還包括各種區別技術。這種法律的創制模式將法官們真正轉化為法律技術專家,使他們比較容易的避免了政治的評論和其他干涉,也真正成為了法律所管轄一切事物的裁判者。 三、一個簡單的答案 在近代民族國家的形成過程中,特別是在英國形成憲政框架的情形下,法律不僅僅管轄社會,同樣管轄國家。國家與社會關系的調整是其最為重要的內容,法官裁判的將不僅僅是個人之間的糾紛,還將包括個人與國家,社會與國家的糾紛,在近代這種糾紛的解決則是一個國家合法性證明的問題,作為合法性證明者的法官脫離國家,超脫於社會之上則是一個必然。一個現代學者眼中的法官的角色來源不僅僅與一個標準的裁判者有關,而且與一個政治問題的解決緊密相聯。在英國,合法性證明的標准由於憲政框架的存在,將是由法律承擔的,這些法律是由悠久的歷史傳統積淀而來,由法官們予以發掘,在這種背景下,法官必須的籌建一種封閉的程序來防止他者的干涉,用獨特卻又植根於英國大眾的思維方式來確定此種法律,這樣的技藝將是他們的立身之本及自身合法性的證明。既然擔當了這樣一種近乎「上帝」 的角色,法官們的去俗化將是同樣重要的,他們必須披上長袍,用公眾少用的,難懂的拉丁文審判,他們要接受一種貴族式的教育和熏陶,用貴族的禮儀來標明自己卓然不群的地位。同樣,為使這種知識、美德、法律推理技藝流傳下去,他們組成了自己的職業群體,將這一切傳習下去,並且用這種群體的力量對抗各種干涉,因為他們也知道個體在政治中將是渺小而不堪一擊的。 通過這一段分析我們似乎可以得出這樣的答案:法官是擁有嫻熟法律技藝、具有強烈貴族精神的知識精英群體或其中的一份子。 參考文獻: [1]李猛·愛和正義[J]、書屋、2001,(5)。 [2][4][6][12]馬克主編·中西封建社會比較研究[C]上海:學林出版社1997。 [3]伯爾曼著,賀衛方等譯·法律與革命――西方法律傳統的形成[M]北京: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1993。 [5][9][10][11][14][22]程漢大主編·英國法制史[C].濟南:齊魯書社2001。 [7] 伯爾曼著,賀衛方等譯·法律與革命――西方法律傳統的形成[M]北京: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1993。

㈧ 法官的名詞解釋是什麼

對審判人員來的通稱。無論源審判人員的正式職稱是什麼(審判官、裁判官、推事、判事等),均可稱之為法官。在我國,根據1995年法官法的規定,法官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軍事法院等專門人民法院的院長、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審判員和助理審判員。

㈨ 請問法官也分為五個級別,請問這是以什麼標准劃分的

《中華人民共來和國法官源法》
第七章 法官的等級
第十八條 法官的級別分為十二級。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為首席大法官,二至十二級法官分為大法官、高級法官、法官。
第十九條 法官的等級的確定,以法官所任職務、德才表現、業務水平、審判工作實績和工作年限為依據。
第二十條 法官的等級編制、評定和晉升辦法,由國家另行規定。

法官等級設下列四等十二級:
(一)首席大法官;
(二)大法官:一級、二級;
(三)高級法官:一級、二級、三級、四級;
(四)法官:一級、二級、三級、四級、五級。

熱點內容
民法扣工資 發布:2025-08-16 01:27:54 瀏覽:386
司法考試6 發布:2025-08-16 01:27:04 瀏覽:772
存款保險條例是行政法規 發布:2025-08-16 01:07:04 瀏覽:214
蒂法官方cp 發布:2025-08-16 00:55:05 瀏覽:313
交通法規的英文 發布:2025-08-16 00:47:07 瀏覽:445
食品安全管理法規 發布:2025-08-16 00:39:14 瀏覽:947
懟法官死刑 發布:2025-08-16 00:11:40 瀏覽:430
古代法治詩詞 發布:2025-08-16 00:08:03 瀏覽:140
倉儲法律法規 發布:2025-08-16 00:06:48 瀏覽:335
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名詞解釋 發布:2025-08-16 00:06:46 瀏覽: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