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涉外法院管轄權

涉外法院管轄權

發布時間: 2021-02-24 20:11:50

⑴ 民商事案件的涉外案件管轄權與國內案件管轄權的區別

民商事抄案件的涉外案件管轄權與國內案件管轄權的區別是互惠原則,發生法律效力的裁決時應當由當事人直接向有管轄權的外國法院申請承認和執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八十條
民法院作出的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如果被執行人或者其財產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當事人請求執行的,可以由當事人直接向有管轄權的外國法院申請承認和執行,也可以由人民法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的規定,或者按照互惠原則,請求外國法院承認和執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仲裁機構作出的發生法律效力的仲裁裁決,當事人請求執行的,如果被執行人或者其財產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應當由當事人直接向有管轄權的外國法院申請承認和執行。
第二百八十一條
外國法院作出的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需要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承認和執行的,可以由當事人直接向中華人民共和國有管轄權的中級人民法院申請承認和執行,也可以由外國法院依照該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的規定,或者按照互惠原則,請求人民法院承認和執行。

⑵ 涉外合同法院管轄是怎麼確定的

《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六十五條 因合同糾紛或者其他財產權益糾紛,對在中華人民共回和國領域內答沒有住所的被告提起的訴訟,如果合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簽訂或者履行,或者訴訟標的物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或者被告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有可供扣押的財產,或者被告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設有代表機構,可以由合同簽訂地、合同履行地、訴訟標的物所在地、可供扣押財產所在地、侵權行為地或者代表機構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二百六十六條 因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履行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合同、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合同、中外合作勘探開發自然資源合同發生糾紛提起的訴訟,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管轄。

⑶ 涉外案件人民法院管轄權問題

如果復被打傷的人達到輕傷以上製程度,屬於刑事案件。根據刑法規定,由犯罪地中級人民法院管轄。
如果尚未構成犯罪,則屬於民事侵權,由侵權行為地法院管轄,又因為你這個應該不屬於「重大涉外案件」,因此由當地基層法院管轄即可。

⑷ 涉外民事訴訟的管轄原則

確定涉外民事訴訟管轄的原則要考慮到維護國家主權、以減少沖突為目的的管轄權國際協調、便利管轄法院審理和當事人意思自治等因素。
(一)屬地原則
屬地原則主張以案件的事實和當事人雙方與有關國家地域聯系作為確定法院涉外司法管轄權的標准,強調一國法院基於領土主權的原則,對其所屬國領域內的一切人和物以及法律事件和行為具有管轄許可權。訴訟中的案件事實和雙方當事人與法院國的地域上的聯系包括:當事人的住所、訴訟標的所在地、被告財產所在地等作為對法院管轄權具有決定意義的連接點。美國、德國、奧地利和北歐國家都是以此作為確定涉外民事管轄權的基本原則。
我國民事訴訟法也確認了屬地管轄原則。根據《民事訴訟法》第243條規定,因合同糾紛或者其他財產權益糾紛引起的訴訟,凡該訴訟與我國法院所在地存在一定實際聯系的,我國人民法院均有管轄權。如當事人所在地、合同簽訂地、合同履行地、訴訟標的物所在地等在我國,都屬於與訴訟有實際的聯系,上述地點即是與法院所在地有實際聯系的地點。
(二)屬人原則
屬人原則主張以當事人雙方與有關國家的法律聯系作為確定法院涉外司法管轄權的標准,強調一國法院對本國國民有管轄許可權。屬人原則側重於以當事人的國籍作為確定管轄權的標准。在法國和義大利等拉丁法系國家,當事人國籍則對法院管轄權有決定作用。如法國法規定,在涉及合同債務的案件中,如果原告和被告是法國國民,由法國法院管轄;但是如果當事人雙方都是外國人,則一般都排除法國法院的管轄權。不過,義大利法規定,外國人相互之間的訴訟,原則上並不排除義大利法院的管轄權。
(三)專屬管轄原則
專屬管轄原則主張一國法院對與其本國利益有密切聯系的特定涉外民事案件具有管轄權,排除其他國家對該涉外案件的管轄權。我國民事訴訟法第246條規定,對特定的涉外民事案件行使專屬管轄權,是維護國家主權原則的突出表現。
(四)協議管轄原則
協議管轄原則是指允許當事人合意選擇確定內國或者國外的管轄法院,是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在涉外民事訴訟中的具體體現。協議管轄原則是目前國際民事訴訟中普遍採用的一項原則。我國民事訴訟法第244條也確認了協議管轄原則。

⑸ 涉外合同糾紛怎麼選擇管轄法院

由約定從約定,沒有約定從法定。原告就被告屬地原則。

⑹ 涉外案件的管轄權的問題

國際貿易案件的管轄法院首先看合同是否有明確約定或者約定了糾紛時適用的法律,合同沒有約定的可以當事人協商。根據我國的《民事訴訟法》規定:
第二百四十一條因合同糾紛或者其他財產權益糾紛,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沒有住所的被告提起的訴訟,如果合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簽訂或者履行,或者訴訟標的物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或者被告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有可供扣押的財產,或者被告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設有代表機構,可以由合同簽訂地、合同履行地、訴訟標的物所在地、可供扣押財產所在地、侵權行為地或者代表機構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看中國公司和外國簽訂的合同符不符合上述規定,若是則中國法院有管轄權。

至於中國法院的法律適用,根據我國合同法的規定:
第一百二十六條涉外合同的當事人可以選擇處理合同爭議所適用的法律,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涉外合同的當事人沒有選擇的,適用與合同有最密切聯系的國家的法律。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履行的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合同、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合同、中外合作勘探開發自然資源合同,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

不過這個合同是2001年的已經過去的時間太長 對於案件的描述也不很清楚,如果雙方在中間期間曾就此問題商量過,或者達成一種默認,對方能夠提出證據的話,不利於中國公司。

⑺ 最高院關於民訴對涉外管轄權的司法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涉外民商事案件訴訟管轄若干問題的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涉外民商事案件訴訟管轄若干問題的規定

法釋〔2002〕5號
(2001年12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203次會議通過)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公告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涉外民商事案件訴訟管轄若干問題的規定》已於2001年12月25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203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02年3月1日起施行。

二○○二年二月二十五日

為正確審理涉外民商事案件,依法保護中外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十九條的規定,現將有關涉外民商事案件訴訟管轄的問題規定如下:

第一條第一審涉外民商事案件由下列人民法院管轄:(一)國務院批准設立的經濟技術開發區人民法院;(二)省會、自治區首府、直轄市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三)經濟特區、計劃單列市中級人民法院;(四)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的其他中級人民法院;(五)高級人民法院。

上述中級人民法院的區域管轄范圍由所在地的高級人民法院確定。

第二條對國務院批准設立的經濟技術開發區人民法院所作的第一審判決、裁定不服的,其第二審由所在地中級人民法院管轄。

第三條本規定適用於下列案件:(一)涉外合同和侵權糾紛案件;(二)信用證糾紛案件;(三)申請撤銷、承認與強制執行國際仲裁裁決的案件;(四)審查有關涉外民商事仲裁條款效力的案件;(五)申請承認和強制執行外國法院民商事判決、裁定的案件。

第四條發生在與外國接壤的邊境省份的邊境貿易糾紛案件,涉外房地產案件和涉外知識產權案件,不適用本規定。

第五條涉及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台灣地區當事人的民商事糾紛案件的管轄,參照本規定處理。

第六條高級人民法院應當對涉外民商事案件的管轄實施監督,凡越權受理涉外民商事案件的,應當通知或者裁定將案件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審理。

第七條本規定於2002年3月1日起施行。本規定施行前已經受理的案件由原受理人民法院繼續審理。

本規定發布前的有關司法解釋、規定與本規定不一致的,以本規定為准。

⑻ 涉外民事訴訟管轄的原則和種類有哪些

涉外民事訴訟管轄,是指一國法院對具有涉外因素的民事案件的審判許可權和各級各類人法院受理第一審涉外民事案件的分工和許可權。

一、涉外民事訴訟管轄的種類

民涉外民事訴訟案件的管轄則主要是地域管轄,在理解時需要掌握以下事項:

1、依照《民事訴訟法》的規定,涉外民事訴訟管轄的種類主要有:(1)牽連管轄。也就是特殊的地域管轄,是在合同或其他財產權益糾紛中,對在我國境內沒有住所的被告起訴的,可以由與案件有實際聯系的地點的法院管轄。(2)協議管轄,即在涉外合同或其他財產權益糾紛中,當事人可以用書面選擇與爭議有實際聯系的地點的法院管轄。(3)應訴管轄,即涉外民事訴訟案件的被告對人民法院的管轄不提出異議而應訴答辯的,視為承認人民法院有管轄權。(4)專屬管轄,即因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履行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合同、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合同、中外合作勘探開發自然資源合同而發生的訴訟,由人民法院專屬管轄。

2、對於涉外民事訴訟中的普通地域管轄,雖然我國《民事訴訟法》沒有做出專門規定,但是,依照《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對於涉外民事訴訟程序中沒有特別規定的,適用《民事訴訟法》的其他規定,即涉外民事訴訟普通管轄中以被告住所地國法院為管轄法院。

3、集中管轄。即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的規定,我國對涉外民商事案件的受理法院做出了較大調整,將以往分散於各基層法院、中級法院管轄的涉外民商事案件集中由少數受案較多、審判力量較強的中級法院和基層法院管轄。

二、涉外民事訴訟管轄的原則

由於各國所強調的管轄聯系因素不同,就形成了不同的涉外民事訴訟管轄權的確定原則:

1、屬地管轄原則。即在涉外民事案件中,如果當事人的住所、財產、訴訟標的物、產爭議的法律關系或法律事實,其中有一個因素存在於一國境內或發生於一國境內,該國就取得對該案的司法管轄權。在屬地管轄原則中,又通常是以被告的住所地作為法院管轄權行使的依據。

2、屬人管轄權原則。即在某一涉外民事案件中,只要一方當事人具有內國國籍,無論他是原告還是被告,也不論他現在居住何處,內國法院對此類案件均具有管轄權。

3、實際控制管轄原則。即法院對涉外民事案件是否具有管轄權,就看它是否能夠對被告或其財產實行直接的控制,能否作出有效的判決。在實際行使中又可分為對人的實際控制和對物的實際控制兩種管轄權。

4、我國確定涉外民事訴訟案件的管轄權是以以下原則為依據的:(1)訴訟與法院所在地實際聯系的原則。即凡是訴訟與我國法院所在地存在一定實際聯系的,我國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2)尊重當事人的原則。即無論當事人一方是否為中國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在不違反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的前提下,都可以選擇與爭議有實際聯系地點的法院管轄。(3)維護國家主權和維護我國公民合法權益原則。

⑼ 涉外民事訴訟管轄權原則有哪些

(1)訴訟與法院所在地實際聯系原則。即凡是訴訟與我國法院所在地存在一定實際聯系專的,我國人屬民法院均應有管轄權。所謂實際聯系,是指訴訟主體、客體、內容中某方面與我國法院所在地存在一定事實的聯系。
(2)尊重當事人意願的原則。在涉外訴訟中,不論當事人的一方是否是中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他們都可約定管轄法院,這也是國際上所承認的一項原則,即協議管理的原則。
(3)維護司法管轄的原則。維護司法管轄原則是維護國家司法主權的原則,是指當事人一方是中國公民、法人、其他組織,爭議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發生的,需要按中國有關法律解決的訴訟,不能由外國法院管轄,只能由中國人民法院管轄。

⑽ 最高院對哪些基層法院擁有涉外案件管轄權具體名單

人民法院依法審判刑事、民事、行政等案件。 (1)最高人民法院。一審管轄權:主要是在全國有重大影響的案件,最高院認 為應當由本院管轄的案件;上訴管轄權:審判對高級人民法 院、專門人民法院判決和裁定的上訴案件和抗訴案件;審判監督 權:監督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專門法院的審判工作,審判最高 人民檢察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出的抗訴案件,按照審判監督 程序或者指定下級人民法院再審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專門人民 法院確有錯誤的生效判決、裁定;司法解釋權:對在審判過程 中如何具體應用法律的問題,進行司法解釋;死刑核准權:死 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決的以外,應當報請最高人民法院 核准。 (2 )基層人民法院。一審管轄權:審判除法律規定由上級人民法院管轄的案件外 的所有一審案件;庭外處理權;調節指導權。 (3)中級人民法院。一審管轄權:第一、重大涉外案件。第二、在本轄區有重大 影響的案件。第三、最高人民法院確定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案 件。目前這類案件主要有海事和海商案件、專利糾紛案件、商標 侵權案件;上訴管轄權:審判對基層人民法院判決和裁定的上訴 和抗訴案件;審判監督權:監督基層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審判 省級人民檢察分院、省轄市級自治州人民檢察院按照審判監督程 序提出的抗訴案件,依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審或者指令基層人民法 院再審基層人民法院確有錯誤的生效判決、裁定。 (4)高級人民法院。一審管轄權:在全省、自治區或直轄市有重大影響的案件、 下級人民法院移送審判的第一審案件;上訴管轄權:審判對下級 人民法院判決和裁定的上訴和抗訴案件;審判監督權:監督下級 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審判省級人民檢察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 出的抗訴案件,依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審或者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 審基層人民法院確有錯誤的生效判決、裁定。

熱點內容
懟法官死刑 發布:2025-08-16 00:11:40 瀏覽:430
古代法治詩詞 發布:2025-08-16 00:08:03 瀏覽:140
倉儲法律法規 發布:2025-08-16 00:06:48 瀏覽:335
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名詞解釋 發布:2025-08-16 00:06:46 瀏覽:159
勞動法規定的哺乳時間 發布:2025-08-15 23:59:50 瀏覽:736
趙孟道德經pdf 發布:2025-08-15 23:59:48 瀏覽:90
司法部升級 發布:2025-08-15 23:52:06 瀏覽:633
全法官迴避 發布:2025-08-15 23:47:04 瀏覽:853
政府法律顧問服務的難點 發布:2025-08-15 23:42:34 瀏覽:232
借條和借據哪個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8-15 23:38:43 瀏覽: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