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產保全最高人民法院
㈠ 最高人民法院財產保全規定有哪些
很多,例如《關於因申請訴中財產保全損害責任糾紛管轄問題的批復》、《關於人民法院內辦理財容產保全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關於當事人申請財產保全錯誤造成案外人損失應否承擔賠償責任問題的解釋》、《關於對注冊商標專用權進行財產保全和執行等問題的復函》、《關於人民法院對注冊商標權進行財產保全的解釋》等等
㈡ 如何理解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辦理財產保全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22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辦理財產保全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徵求意見稿)
為規范人民法院辦理財產保全案件,依法保護當事人、利害關系人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等法律規定,結合審判、執行實踐,制定本規定。
第一條 當事人、利害關系人申請財產保全,應當向人民法院遞交申請書。申請書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請保全人的身份證明、送達地址、聯系方式;
(二)申請財產保全的事實與理由;
(三)爭議標的或者請求事項;
(四)具體明確的被保全財產;
(五)保全擔保財產證明或者資信證明,或者不需要提供保全擔保的理由;
(六)其他需要記明的事項。
第二條 當事人在仲裁過程中申請財產保全的,申請書應當通過仲裁機構提出。仲裁機構收到申請書後,應當及時提交人民法院,並附仲裁案件受理通知書、委託保全函等相關材料。人民法院作出保全裁定或駁回申請的,應當及時通知仲裁機構。
第三條 人民法院依申請或依職權進行財產保全的,由人民法院審判部門作出裁定後,移送執行部門實施。
第四條人民法院接受財產保全申請後,對情況緊急的,必須在四十八小時內作出裁定;裁定採取保全措施的,應當立即開始執行。對非緊急情況的,應當在接受申請後5日內作出裁定;需要提供擔保的,應當在提供擔保後5日內作出裁定;裁定採取保全措施的,應當在5日內執行。
㈢ 訴訟中財產保全的管轄法院
因訴訟中財產保全錯誤提起訴訟的,由作出財產保全的法院管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十八條 因侵權行為提起的訴訟,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大多數情況下,法院都會按照第二十八條處理管轄異議,但是有個別法院認為訴中財產保全與訴前財產保全是同一性質,雖然沒有明確規定,但應當參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二十七條第二款處理。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二十七條 當事人申請訴前保全後沒有在法定期間起訴或者申請仲裁,給被申請人、利害關系人造成損失引起的訴訟,由採取保全措施的人民法院管轄。
當事人申請訴前保全後在法定期間內起訴或者申請仲裁,被申請人、利害關系人因保全受到損失提起的訴訟,由受理起訴的人民法院或者採取保全措施的人民法院管轄。
(3)財產保全最高人民法院擴展閱讀
根據《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二十七條第二款:當事人未提出管轄異議,並應訴答辯的,視為受訴人民法院有管轄權,但違反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規定的除外。
那麼不管訴前還是訴中都受到級別管轄的約束,級別管轄的規定就應當參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調整高級人民法院和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第一審民商事案件標準的通知》(法發(2015)7號)來確定。
㈣ 最新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民事執行中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的規定
最高抄法院關於查封期限的最新規定應該是關於民事訴訟法的司法解釋,是2014年12月18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636次會議通過,自2015年2月4日起施行的。
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民事執行中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的規定》,是2004年10月26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330次會議通過並頒布實施的。
所以,法院關於凍結其他財產權的期限不是不得超過二年,而是不得超過三年。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四百八十七條規定: 人民法院凍結被執行人的銀行存款的期限不得超過一年,查封、扣押動產的期限不得超過兩年,查封不動產、凍結其他財產權的期限不得超過三年。
㈤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民事執行中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的規定
第二十八條 對已被人民法院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其他人民法院可以進行輪候內查封、扣押、容凍結。查封、扣押、凍結解除的,登記在先的輪候查封、扣押、凍結即自動生效。
其他人民法院對已登記的財產進行輪候查封、扣押、凍結的,應當通知有關登記機關協助進行輪候登記,實施查封、扣押、凍結的人民法院應當允許其他人民法院查閱有關文書和記錄。
其他人民法院對沒有登記的財產進行輪候查封、扣押、凍結的,應當製作筆錄,並經實施查封、扣押、凍結的人民法院執行人員及被執行人簽字,或者書面通知實施查封、扣押、凍結的人民法院。
㈥ 財產保全最高人民法院是否有辦法能保衛財產保全
財產保復全是對判決執行的保障,法律規制定很明確,人民法院認為可能發生財產流失,無法保證執行判決的,就應當主動採取保全措施,而且並不是必須讓當事人提供擔保。可實踐中,正常申請財產保全難上加難,各法院變著法子難為當事人,不但要求擔保,甚至要求按保全額的全額用現金、有價證卷或存單擔保,否則不保。目前來講,如果正常程序向法院申請財產保全,幾乎等於正常程序向人民檢察院控告公安機關刑訊逼供一樣,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