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官謀殺院長

法官謀殺院長

發布時間: 2021-02-27 02:13:12

A. 清華大學易延友

易延友 1973年生

教授、博士生導師
清華大學法學院證據法研究中心主任
教育背景
1992-1996,中國政法大學法律系,法學學士
1996-1999,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院,法學碩士
2001-2002,英國華威大學法學碩士
1999-2002,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院,法學博士

還是比較年輕的老師,有沖勁。
請看清華大學官方鏈接:
http://www.tsinghua.e.cn/publish/law/3563/2010/20101220195201791121787/20101220195201791121787_.html
網路:
http://ke..com/view/1001350.htm

下面引自清華大學官方介紹
學術成果
(一)著作
1. 《刑事訴訟法(第四版)》(法學階梯),法律出版社,2013年。
2. 《刑事訴訟法精義》(法學名師講堂),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
3. 《Understanding China』s Criminal Procere》(英文教材),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年;美國海馬出版社,2012年。
4. 《中國刑訴與中國社會》,2010年,北京大學出版社。
5. 《證據法的體系與精神》,2010年,北京大學出版社。
6. 《刑事訴訟法(第三版)》(21世紀法學教材),法律出版社,2008年。
7. 《陪審團審判與對抗式訴訟》,台北,三民書局,2004年。
8. 《刑事訴訟法(第二版)》(21世紀法學教材),法律出版社,2004年。
9. 《刑事訴訟法(第一版)》(21世紀法學教材),法律出版社,2003年。
10.《沉默的自由》,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1年。
(二)論文
1. 《刑事強制措施的體系及完善》,《法學研究》,2012年第3期。
2. 《State Ideology Transition and Procere Model Transformation: China』s Criminal Procere Law and Its Revisions》, Tsinghua China Law Review, 2012.
3. 《論無罪推定的涵義與刑事訴訟法的完善》,《政法論壇》,2012年第1期
4. 《論最佳證據規則》,《比較法研究》,2011年第6期。
5. 《公民憲法權利的刑事程序保護與非法證據排除規則——以美國聯邦憲法第四修正案為中心展開》,《清華法學》,2011年第4期。
6. 《證人出庭與刑事被告人對質權的保障》,《中國社會科學》,2010年第2期。
7. 《對抗式刑事訴訟的形成與特色——兼論我國刑事司法中的對抗制改革》,《清華法學》,2010年第2期。
8. 《眼球對眼球的權利——對質權研究》,《比較法研究》2010年第1期。
9. 《Can A Government Compulsorily Make Citizens More Free? Revisiting Non-Judicial Detentions under Administrative Regulations in PR China and Their Justifications》, in Tsinghua China Law Review, 2010, vol. 2.
10. 《刑事審級制度的建構與反思》,《法學研究》,2009年第3期。
11. 《美國聯邦證據規則中的關聯性》,《環球法律評論》2009年第6期。
12. 《除罪化、程序法治與法的可預期性——以黃碟案為中心的法理透視》,《清華法學》2009年第4期。
13. 《特免權規則:美國的制度與實踐》,《證據科學》,2009年第4期。
14. 《英美證據法上的證人作證規則》,《比較法研究》,2008年第6期。
15. 《證據規則的法典化——美國<聯邦證據規則>的制定及對我國證據立法的啟示》,《政法論壇》,2008年第6期。
16. 《傳聞法則:歷史、原理與發展趨勢》,《清華法學》2008年第4期。
17. 《Arrest as Punishment: the Abuse of Arrest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PUNISHMENT & SOCIE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ENOLOGY, 2008, vol. 10, No. 1.
18. 《英美證據法上的專家證言制度及其挑戰》,《環球法律評論》,2007年第4期。
19. 《英美法上品格證據的運用規則及其基本原理》,《清華法學》,2007年第2期。
20. 《冤獄是怎樣煉成的——從<竇娥冤>中的舉證責任談起》,《政法論壇》2006年第3期。
21. 《權衡原則是怎樣把人權消滅掉的——以<刑事訴訟法>第93條為例》,《法哲學與法社會學論叢》,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22. 《證據學是一門法學嗎——以研究對象為中心的考察》,載《政法論壇》2005年第3期。
23. 《陪審團移植的成敗及其啟示》,載《比較法研究》,2005年第1期。
24. 《英美證據法的歷史與哲學考察》,載《中外法學》,2004年第3期。
25. 《陪審團在衰退嗎?——當代英美陪審團發展趨勢解讀》,載《現代法學》,2004年第3期。
26. 《論證據法學的理論基礎》,載《法學研究》,2004年第1期。
27. 《論辯訴交易應當緩行》,載《法學》,2003年第12期。
28. 《走向獨立與公正的司法——司法改革研究述評》,載《中外法學》,2000年第6期。
29. 《論反對自我歸罪的特權》,《比較法研究》1999年第2期。
30. 《對自由心證證據制度哲學基礎的再思考》,《比較法研究》1998年第2期。
(三)隨筆
1. 《檢察官客觀義務需要理論與實踐支撐》,《檢察日報》,2009年9月23日。
2. 《日本陪審團的恢復及對中國的啟示》,《南方周末》,2009年7月。
3. 《官位與資源讓學者們馬失前蹄》,《法制日報》,2009年6月24日。
4. 《重典治亂與司法能動主義無關》,《法制日報》,2009年8月31日。
5. 《法院判決應當經得起法律的推敲——英文字母入姓名不符合我國法律》,《法制日報》,2009年3月4日。
6. 《量刑辯論程序理應推廣和完善》,《法制日報》,2009年6月。
7. 《我國暫不宜設立藐視法庭罪》,《法制日報》,2009年1月22日。
8. 《保障眼球對眼球的權利》,《南方周末》,2008年11月27日。
9. 《律師應當為何而戰》,《中國律師》,2008年。
10. 《附帶民事訴訟與刑事被害人權利保障》,《檢察日報》,2006年5月18日。
11. 《法院判案何須請示》,《南方周末》,2004年5月27日。
12. 《人民法院整體迴避於法有據——評法官謀殺院長案》,搜狐評論,2003年10月13日。
13. 《我們能被關押多久》,《南方周末》,1999年11月2日。
14. 《「可不知論」與「不可不知論」》,《南方周末》,1998年12月18日。
15. 《法院如何給說法》,《南方周末》,1998年9月25日。
16. 《法官應代表哪家的利益》,《南方周末》,1998年6月26日。
17. 《毒樹之根豈可不挖》,《南方周末》,1998年6月5日。

B. 正在聊天的護士們突然發現地板上有血,突然發現林院長謀殺,這是什麼電影

你好,這個
是2018年網劇



//

第21集劇情

C. 這是首席大法官該說的話嗎

這是首席大法官該說的話嗎?

1883年,英國女王維多利亞遭到槍擊,但沒有被擊中。法庭經過調查後認為持槍者精神失常,他被無罪釋放。女王委屈地認為「他肯定是有罪的,我親眼看見他在開槍」,但法官依然只是判決將持槍者關進精神病院,而不是監獄。

這是發生在131年前大西洋東海岸的故事,法官不肯因為女王陛下的權勢和尊崇而破壞法律,因為沒有個體和具體的正義,就不會有群體的正義,並且從來不存在抽象的正義。131年後的太平洋西海岸中國,發生著與上述故事相反的大量故事──以所謂抽象正義否定具體正義和個體正義的故事,這里的首席大法官甚至為此發出高亢的聲音,對正在處死以及將來會繼續處死的夏俊峰們發出屠夫般的威脅:

「這種人不殺就非常危險!」

這就是現任最高法院院長、首席大法官周強,日前在談及曾引發廣泛爭議的夏俊峰案時所說的話。他說:「夏俊峰是一名攤販,殺了兩個城管,造成一人重傷。但是就因為夏俊峰是攤販,對方是城管,大家對城管有偏見,所以有些人、甚至有些社會上的大V就鼓動說這人不能殺,但是這種人不殺就非常危險,就好像兩個人關起門來吵了一架,你把人殺掉了,如果這樣也是正當防衛,這個社會就會天下大亂。」周強藉此強調公正司法的重要性。

問題是,什麼才是公正司法?是像周強大法官說的那樣將他認為會引起「天下大亂」、「非常危險」的人都殺掉就是公正司法嗎?

當我們在談及一個具體案件的司法公正時,會涉及大量具體的司法程序細節,只有所有細節都經得起保障人權的標准檢驗時,我們才能給案件的司法是否公正予以肯定評價。因此,當我們談論司法公正時,一定是具體的,而不是抽象的;一定是語境論的,不是架空論的。

具體到夏案,本來嚴格的司法過程應該是這樣的:檢方通過法庭調查和法庭辯論以及質證程序排除了夏俊峰除故意殺人外的所有可能性──這些可能性包括過失殺人、故意傷害致死、正當防衛、防衛過當(包括無需懲罰的防衛過當和應當懲罰的防衛過當),法院才能給夏俊峰確定故意殺人罪。這就是刑事公訴中的排除合理懷疑原則。

然而,夏案中,公訴方與法院方,從一開始就對夏俊峰進行了有罪推定的司法迫害。一個顯而易見的程序不公是,一審辯護律師曾在法定有效期間向沈陽中院遞交允許現場目擊證人史春梅、丁玉林、尚海濤、張忠文、賈子強、張傑等六位證人到庭作證的申請書,但沈陽中院以不理睬的不作為形式拒絕了這一請求,使得該案的司法程序一直以偏袒被害人、掩蓋其可能的重大過錯狀態進行,這一程序違法行為被延續到二審和死刑復核階段,直到將夏俊峰執行死刑,也沒有任何彌補性的司法行為發生。

且不論中國刑訴法連沉默權都尚未賦予每一位被告──而這早已是國際通例的刑案當事人基本訴訟權利,就是按照中國人權保障及格線都沒過的刑訴法本身,這也是一個有著重大程序瑕疵的不公正案例。

就是這樣一個有著重大程序瑕疵、毫無公正性可言的案件,被周強院長說成是「司法公正」的典型案例,將城管涉嫌非法關押夏俊峰並涉嫌暴力侵害夏俊峰在先歪曲為「兩個人關起門來吵了一架」,從而說出所謂「這種人不殺很危險」這種與首席大法官的身份和應有素養極不相稱的話來。

雖然在司法不獨立的中國,首席大法官無非一個有名無實的空頭標簽,但是在各憲政國家的憲政史上,作為憲政最重要的制度裝備之一的司法獨立向來不僅僅是制度的設計,而同時必然是法律共同體共同不懈追求與努力的產物。其間,尤其在轉型時代,法官們通過具體個案對干涉司法的各種勢力的抗爭也從來處於司法獨立史的第一線。

當今中國,來自黨權的控制和干涉向來是司法無法獨立的第一原因,與這一因素相比,其他勢力干涉司法獨立的嚴重程度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比如所謂的「民憤極大」等大眾輿論,即便如此,觀各國法治史,依然可以看到真正熱愛正義的法官們不可能對來自各方的干涉勢力完全俯首稱臣。除了早在13世紀英國王座法院大法官布雷克頓的著名法諺「國王不受制於人,但受制於上帝和法律」,406年前的1608年,英國還曾發生過關於此的著名爭端,違逆英王詹姆斯一世的柯克大法官為此留下了英國法律史上一段著名嘉言雋語,「……陛下對於英格蘭王國的法律並不精通。法官要處理的案件動輒涉及臣民的生命、繼承、動產或不動產,只有自然理性是不可能處理好的,更需要人工理性。法律是一門藝術,在一個人能夠獲得對它的認識之前,需要長期的學習和實踐」。

這成為法律職業化運動中的重要歷史篇章之一。1617年,在著名的薪俸代領權案中,國王──還是詹姆斯一世──送信給12名法官要求他們跟自己商量以前中止案件的審理,其他11名大法官都表示候旨行事,唯有柯克大法官回復說:「如果發生這種事,我就按照法官應該做的去做。」後來柯克大法官因此被解職,但他說:「我不願意做國王要求我做的事。一名法官不應該應國王的要求而拖延案件的審理。」

法律史上的這些著名故事都說明,司法獨立從來不是由誰賜予的,而是一步步一個個腳印一滴滴汗水甚至鮮血爭取來的。

日本近代以來的司法獨立同樣經歷了艱辛的奮斗。1891年,也就是《帝國憲法》剛剛頒布兩年之後,到日本出訪的俄國皇太子尼古拉在大津市遭到日本民族主義者津田三藏用劍行刺而受重傷。大津事件造成的嚴重外交壓力使得日本政府對最高法院(大審院)多次施壓,要求他們判處津田死刑,雖然憲法才剛剛開始實施,各方面制度建設還剛剛起步,但大審院院長兒島惟謙並未半點遺忘自己的職責,每次都以「司法是獨立的,不受政府的支使」為由拒絕,津田最後被判無期徒刑。此案如日本作家山本口司在《最高裁物語──日本司法50年》中所贊揚的「兒島院長以『勇氣』和『睿知』捍衛了『司法獨立』的這個判決,在日本的百年法院史中猶如一盞明燈一直閃閃發光、耀眼奪目」。

其實,即使是在憲政制度成熟國家,各種勢力干涉司法獨立的事也屢屢發生,尤其是來自行政分支的權力干涉,以至於當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們違逆提名自己的總統們時,總統們往往後悔不迭,甚至大罵他們。比如,杜魯門就大罵自己提名進入最高法院的克拉克大法官說,「毫無疑問,湯姆•克拉克是我的最大失誤」,甚至破口大罵「他簡直就是個傻王八蛋」;老羅斯福痛罵由他提名進入最高法院的霍姆斯大法官「我用香蕉刻一個法官都能比他更有骨氣!」──而霍姆斯大法官被公認為美國歷史上少數幾位最偉大的大法官之一。幾乎所有的美國總統都經歷過自己提名的大法官對自己的「背叛」,而這正是大法官們不徇私情保持司法獨立的絕好例證。

司法常被視為公正的最後防線,一個國家的最高司法機關也常被視為這個國家所珍視和倡導的某種倫理觀念最嚴肅的表達者,是保衛法治精神、申述人權觀念的萬神殿。最高法院及其大法官們所享有的權力,雖然是「既沒有錢也沒有劍」的被動性權力,但其最終的判斷權能卻使得它擁有某種特別神聖的意蘊。正因為如此,首席大法官的言行往往代表著一個國家司法的內在品質。

當周強大法官說出「這種人不殺就非常危險」這樣的話時,他已經遺忘了自己對司法、對公正、對正義的權力責任,而回到將司法視為階級斗爭工具、黨權刀把子的混亂身份,甚至違背了一個法律人應有的基本信仰:正義與仁慈。這是任何一個正常法治國家的法官都不可能說出口的話。這樣的話語中所包含的維穩思維,飽含罔顧個體正義踐踏個體人權的集體主義思維劇毒,嚴重地背棄了司法的具體正義品質。

在尚無司法獨立的中國,做一個首席大法官確有諸多掣肘,難以完全遵從法治的精神,這也意味著更需要具體法律人的努力,尤其包括各級法官為司法獨立努力,最高法院的首席大法官更有特別義務堅守立場。即使在嚴酷惡劣的制度環境下,無法公然伸張法治精神,無法對破壞法治的各種勢力直接說不,至少也可以盡可能保持沉默,而不是對尚未建立起分毫的法治精神落井下石、再行掊擊。這已經是底線,如果你不想從首席大法官直接淪為法治精神的首席謀殺者和人權的首席踐踏者。

D. 最高人民法院法官違法違紀舉報中心地址

最高人民法院法官違法違紀舉報中心地址:北京市東城區東交民巷27號;舉報電話:010-67556131;郵編:100745;也可通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人員違法違紀舉報中心網上舉報。

為了更加有效地接受對人民法院工作的社會監督,確保法官嚴肅執法、公正裁判,設立最高人民法院法官違法違紀舉報中心。舉報中心受理對最高人民法院法官和機關其他工作人員,高級人民法院正、副院長以及中級人民法院院長的違法違紀行為的舉報。

(4)法官謀殺院長擴展閱讀

一、在最高人民法院的統一要求和積極推動下,全國各高級人民法院已於今年2月1日全部開通了法院工作人員違紀違法舉報網站,並與最高人民法院的舉報網站聯網對接,這是全國法院積極拓寬群眾舉報渠道、主動接受社會各界監督、大力加強隊伍廉政建設的又一項重要舉措。

二、舉報人在網上投訴之後,可以在10個工作日內上網查詢法院辦信人員對其舉報的處置情況。與此同時,法院辦信人員也可以根據工作需要,就補充證據、協助核查等問題與舉報人在網上進行更為深入的溝通交流。

熱點內容
法律顧問刑事辯護 發布:2025-08-15 17:56:55 瀏覽:458
澳大利亞公司法律體系 發布:2025-08-15 17:46:58 瀏覽:262
涉外法規匯編 發布:2025-08-15 17:45:51 瀏覽:217
經濟法休假天數 發布:2025-08-15 17:43:05 瀏覽:399
楊欣律師 發布:2025-08-15 17:39:53 瀏覽:518
怎麼樣東莞市維正法律咨詢服務有限公司 發布:2025-08-15 17:37:03 瀏覽:667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實施條例 發布:2025-08-15 17:33:14 瀏覽:119
司法鑒定十級標准 發布:2025-08-15 17:26:47 瀏覽:295
12小時連班違反勞動法嗎 發布:2025-08-15 17:26:00 瀏覽:804
艾滋病防治條例自幾日起施行 發布:2025-08-15 17:12:30 瀏覽: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