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執行問詢
1. 法院問詢之後下一個環節就是下判決嗎
應該在開庭前還會進行調解。
2. 在法院執行局局長一人做的詢問筆錄是否有法律效力
這是不符合法院工作程序的,詢問筆錄,要有記錄員記錄;詢問完結要由被詢問本人簽字畫押,記錄員和詢問人也要簽字,註明日期時間。如果這位執行局長連這些常識都不懂,那就有問題了!
3. 法院強制執行後,一直沒有結果,每次詢問法院都說我們在辦再等等。都過去半年了還是沒有信息,該怎麼辦
一般規定是從立案之日起6個月執行完畢,但在執行中有許多扣除期限的情形,如委託鑒定、評估、拍賣等,這些期限是被扣在外的,不計入6個月的。
4. 法院執行人員在執行過程中非但不告知執行進程,而且在當事人詢問時不予明確回答或推諉,正常嗎
在浙江高院網上是可以查詢進度的。另外,對方有抵押權,你們也沒辦法。
建議繼續催催。不怕煩。
5. 法院執行局開庭事由是詢問,開庭當天會不會有原告和被告經濟糾紛已判,這次執行庭開庭詢問會雙方到場嗎
執行局不開庭,一般就是叫原被告雙方做詢問筆錄,可以和解的盡量和解。
6. 被執行人的父母法院可以強制詢問嗎被執行人找不到
法院執行的時候,如果找不到被執行人的,仍可由法院依法查封、扣押、凍結、回處分被執行人的答財產;如果無財產可供執行的,也可以由法院採取限制高消費、加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等執行措施,以促使被執行人自覺早日履行生效法律文書。
如果在法院採取了上述措施後,仍無法執行的,則可由法院暫時中止執行,等以後發現了被執行人或被執行人的財產後,可隨時再恢復執行。
7. 法院執行庭執行需不需要詢問被執行人
法院執行判決時首先和被執行人交談,說明來意,講明政策,如果被執行人主動配合免於強制執行。假如不配合執行的可採取強制措施執行。
8. 法院問詢完閉可以下判決了嗎
法官問詢是開庭前的准備工作,案件要經過庭審之後才能下發判決。按照《民事訴訟法回》的有關規定,普答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六個月內結案,簡易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三個月內結案,特殊情況報請院長批准還可以延長結案時間。
9. 法院執行局發來傳票要開庭,事由是詢問,這是又開庭嗎原、被雙方會都到場嗎執行前還會調解嗎
執行局不是開庭,是執行前的情況詢問,可能雙方都到場,可以調解。
10. 人民法院在執行過程中依法取得的詢問筆錄能在另一民事訴訟中作為證據嗎
1.人民法院依法取得的證據中,執行過程中的筆錄不包括在內。
2《最高人民法院關內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容定》中第十五條《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規定的「人民法院認為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是指以下情形:
(一)涉及可能有損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權益的事實;
(二)涉及依職權追加當事人、中止訴訟、終結訴訟、迴避等與實體爭議無關的程序事項。
第十六條除本規定第十五條規定的情形外,人民法院調查收集證據,應當依當事人的申請進行。
綜上,個人認為不能作為民事證據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