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嘉獎材料
A. 給法院的事跡材料證明怎麼寫
事跡材料證明,是一種書證,可以按下列格式書寫。
證明材料
茲有我司XX,男,現版年XX歲,身份證XXXXXX,戶籍地XXXXXX。權
該同志於XX年XX月XX日,在XX地XXXXXXXX,
特此證明
此致
XXXX法院
年月日
法律鏈接:《民事訴訟法》第六十三條 證據包括:
(一)當事人的陳述;
(二)書證;
(三)物證;
(四)視聽資料;
(五)電子數據;
(六)證人證言;
(七)鑒定意見;
(八)勘驗筆錄。
證據必須查證屬實,才能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
B. 個人事跡材料 例文 800字左右
蘇芳同志自1992年從西北政法學院畢業被分配到平安法院工作以後,十幾年如一日,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績,先後被省、海東法院、地、縣機關、分別授予 「先進工作者」、「青年崗位能手」、「優秀女法官」等榮譽稱號,三次立功受獎,並於2014年榮獲第十一屆全國職工職業道德建設先進個人。
基層法庭是人民法院的前沿陣地。蘇芳同志1992年參加工作伊始,即被安排到平安縣法院三合法庭工作。1995年,蘇芳同志成為了一名光榮的人民法官。從擔任法官的第一天起,她自感法官的責任重大,為了無愧於法官的神聖稱號,在工作中絲毫不敢怠慢,兢兢業業,一絲不苟地精心審理好一個又一個看似細小,卻關系農村、社區和諧穩定的民事案件,用一個女法官特有的細膩和耐心化解人民群眾之間的矛盾紛爭。院里把她安排到平安法庭工作,她愉快的接受了工作調
整。接手的也都是家庭糾紛等一些案件,這些案件往往涉及家庭成員間的一些家務利益沖突,處理起來費時、費力。據不完全統計,蘇芳同志在平安法庭工作的4年時間里,共審理和參加合議婚姻家庭案件近323件,由於工作耐心細致,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果。雙休日,在大家的眼裡是一個悠閑、舒適的代名詞,「法官沒有雙休日,因為當事人沒有雙休日」,這卻是蘇芳同志對雙休日的另一種解釋。在平安人民法庭工作期間,她共利用雙休日審結案件14件,許多案件都是因為當事人受到她的這種工作精神而感動,使案件得到圓滿解決。
有人說,「選擇了法官,那就意味著選擇了清貧」。蘇芳同志從事審判工作十四年來,面對社會上的各種誘惑,始終堅守審判崗位,不為金錢所動,不為名利所惑,堅韌而執著地守望著那架法律的天平,堅守著心中司法為民的理想。十幾年來,蘇芳同志辦案877件無一錯案,調解率達
78.9%。拒吃請50餘次,拒收禮摺合人民幣5000餘元。「柔情只為群眾,鐵骨願護公平」。正是多年來滿懷忠於法律、服務群眾的一腔熱情,蘇芳同志才能無怨無悔,用實際行動唱響著一曲曲人民法官為人民的忠誠之歌。第二篇:優秀學生800字材料
莫春燕同學是桂林市三合中心校六年級學生。老師的言傳身教,父母的悉心熏陶,在她幼小的心靈中種下一粒粒健康向上的種子,使她一天天茁壯成長成一名品學兼優的小學生。在家裡,她是個尊敬長輩,孝敬父母,獨立自強的好孩子;在學校,她是位勤奮學習,心系集體,尊敬師長,團結同學的優秀少先隊員;在社會,她是位誠實守信,遵守社會公德,熱心公益活動的好少年。
在家裡,她尊敬長輩,孝順父母。在每天的日程計劃里,她都會列上幫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打掃衛生、收拾房間是她和媽媽周末的必修課,自己的事情自己獨立完成,今天的事今天做好,是她對自己的一慣要求。
在學校,她勤奮學習,努力學好每一門功課。在知識的海洋里,她是一個快樂的暢游者,不斷的學習和總結,培養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學能力。她尊敬師長、團結同學,從老師的辛勤耕耘中,一點一滴積累著收獲;從老師的諄諄教誨中,不斷塑造日益豐滿的自我;與同學們在互學互比中取長補短、一起進取;與同學們在交流探求中學習借鑒、共同提高。對於班集體這個團隊的榮譽她倍加愛護,只要是集體活動都會有她快樂的身影,只要是班集體的事情都會有她主動承擔任務,同學之間的友誼她會特別珍惜。在老師心目中她是好幫手,在同學心目中她是知心夥伴和學習榜樣。莫春燕同學,興趣廣泛,全面發展。在課余時間她積極參與了學校組織的各種活動,在全校乒乓球比賽中,獲得了女子一等獎,還多次在學校組織書寫、徵文、手抄報等比賽中獲獎。廣泛的興趣和愛好,既陶冶了情操,又讓她對學習和生活充滿了熱情和自信,與同學們在互相幫助中茁壯成長。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學習、生活、成長的路是艱辛而漫長的,但她懂得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優異的成績和良好的表現使她得到了老師和同學們的一致稱贊。她成了同學們學習的榜樣,但她並不驕傲而是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帶動和影響著更多的同學。同時她也向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並朝著這個方向努力進取。
C. 陳遼敏的主要事跡
陳遼敏,現任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長。她進入法院工作以來,內十幾年如一日奮容斗在基層審判第一線,時刻牢記人民法官為人民的宗旨,始終秉持能動司法、服務大局的理念,牢固樹立公正、廉潔、為民的司法核心價值觀,6年辦結各類民商事案件4000餘件,涉案標的額7億多元,所辦案件無一超審限、無一引發纏訴上訪。
陳遼敏把『坐堂問案』變成『促膝長談』,用柔性審判化解各類爭端。她始終秉持司法為民、公正司法的理念,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贏得了人民群眾的廣泛好評。
陳遼敏創新辦案思路,大力推進社會矛盾糾紛社會化處理模式,積極探索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並且不斷利用信息化技術,推動、改進、完善法院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她在全國率先開創性地使用了「網路法庭」,「法官網上工作室」,利用互聯網技術,使當事人不用進法院,就可以完成遠程開庭、遠程審理,方便了當事人,也為妥善處理大量網路糾紛帶來了全新思路。陳遼敏務實、創新的工作風格贏得了大家的尊重和信任。
D. 陳堅的主要事跡
忠於法律 創造性地適用法律
推進嚴格司法,堅持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實行辦案質量終身負責制和錯案責任倒查問責制,這是十八屆四中全會《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中的重要內容。
「法官承辦的每個案件審判質量直接關繫到法律的公信力和人民法院的司法權威,關繫到社會的和諧穩定,秉持對法律負責、對當事人負責、對自己負責的高度責任感,法官應當對自己承辦的每一起案件終身負責,這樣才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陳堅說。
從事審判工作18年,從一名普通法官到湖南高院民二庭副庭長,他承辦、審批各類案件超2000件,涉案標的近100億元,所辦案件無一錯案、無一超審限、無一引發涉穩事端;保持了三個「沒有」的記錄:沒有發生違法違規行為,沒有受到違紀投訴,沒有被人違紀舉報。這一組數據背後,既是一名職業法官對審判事業永不言棄的信仰堅守,也是一名專家法官對公平正義的不懈追求。
2003年審理的一起案子讓他至今記憶猶新。
邵陽一家銀行於上個世紀90年代注冊成立了房地產公司,注冊資金100萬元。該房地產公司與長沙一家開發公司簽訂了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約定向對外轉讓土地,對方依約支付了244萬元的土地轉讓款。熟料到,該房地產公司名下並無土地,更讓人驚訝的是,該房地產公司很快被吊銷營業執照並歇業。吃了啞巴虧的長沙開發公司在退款無門的情況下,萬般無奈中將該房地產公司訴至法院,但對方已經無力承擔任何民事責任。
此案在審理中引發了爭議,雖然該房產公司違約,但其已無力承擔任何民事責任,即使判令其擔責,判決很可能成為一紙空文。
案子上訴到了湖南高院,作為承辦法官,在系統研究相關法律法規及司法解釋後,他認為,該房產公司雖然領取了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名為獨立法人,應當依法對外獨立承擔民事責任。但該房產公司成立時實際上沒有自有資金,100萬元注冊資金系邵陽這家銀行撥付的,因此不具備企業法人的條件,應認定其不具備企業法人資格,其民事責任應由開辦該公司的銀行承擔。同時,該公司人員均由銀行委派過來,歇業後公司人員及資產都由銀行全部承接,該房產公司歇業後的相關民事責任應當由銀行承擔。最終依法判令開辦單位銀行承擔該房產公司被吊銷營業執照後的民事責任。
案子判決下來,涉案各方均服判息訴。此案當時在湖南省乃至全國均有廣泛的影響,此判決在實務中較早創設了「開辦單位承擔相關民事責任」的裁判方法,作為先例為湖南法院裁判同類案件所遵循。此後,隨著黨和政府「緊縮銀根」政策的出台,同類型案件不斷增多,最高法院在《人民司法》、《人民法院報》上陸續發布多起類似案例。
在十多年的審判生涯里,類似開創性的審判案件太多。他認為,作為一名法官,不僅要嚴守公平公正底線,尤為重要的是要忠於法律、加強學習、勤於思考,在民事審判這一領域成為專家裡手,始終走在司法實踐的前列。
忠於人民 努力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衡量一名法官優秀與否的標准,絕不僅僅是案件是否審理得當,更重要的是能在依法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的同時,促進社會穩定和諧。法官應當主動沉下身、接地氣、聽民意,最大限度地增加社會和諧因素,」陳堅對此交上了一張令人滿意的答卷。
作為一名民事法官,他在准確適用法律裁判案件的同時,還善於耐心細致給當事人做辨法析理工作,他始終認為化解矛盾糾紛也是一名專業法官的必備技能,而提升溝通能力則是法官的必修課。法官必須在全面了解案件事實來龍去脈的基礎上,在復雜的利益交織中理清利益脈絡,找准利益平衡點,盡可能將矛盾化解。
2011年,他掛職擔任郴州中院副院長,一起歷經9個回合調解的征地補償費糾紛案讓他明白,只有全面把握事實,平衡各方利益,才能把矛盾成功化解。
1992年郴州宜章縣城關鎮某村成建制農轉非,村集體土地征歸國有,列為城鎮建設用地,但征地款一直未補償到位。2010年補償款撥付後,居委會以1992年後已參加工作的不予補償為由,未給肖某等18人分配土地補償款。肖某等人遂向宜章縣法院起訴,請求法院依法分配征地補償款。其訴求在遭遇一審法院駁回後,肖某等人不服, 向郴州中院提起上訴。
他在詳細了解案情後發現,該案起訴的雖然只有18人,但未得到土地補償款分配的農民有300多人之眾,且雙方積怨頗深,曾多次發生械鬥,已演變成了不同宗族之間勢力的較量。如果草率維持或者改判不但難以解決現有問題,還可能釀成新的矛盾。因此,他要求做好涉案當事人的工作、盡可能以調解方式審結該案。在合議庭的調解工作陷入困境時,他率眾深入糾紛發生地與當地基層組織領導協調溝通,整合一切力量共同做群眾工作。經過先後9個回合的調解,最終,雙方當事人終於達成調解協議, 一起歷時兩年有餘、案情異常復雜、有可能引發赴省進京上訪、影響一方穩定的糾紛,終於得到了成功化解,徹底消除了危及宜章乃至郴州市社會穩定的一大隱患。
忠於理想 不斷探索進取
除了在民商事審判領域成為屈指可數的專家,陳堅在繁忙工作之餘,對法學理論、審判業務精深研究使得來向他討教的人越來越多,而對民事審判一些難點領域的鑽研更讓他享譽全國法院系統,成為全國知名的專家法官。
司法解釋,是最高法院根據法律賦予的職權,在實施現行法律過程中,對如何具體應用法律問題所作出的具有普遍司法效力的解釋,是最高法院協調全國審判工作的重要形式。作為人民法院嚴格執法、公正裁判、實現法律公平正義價值功能的重要保障,司法解釋離不開一線法官審判實踐經驗的總結。
003年,他根據審判經驗撰寫《共同侵權行為探析》一文,有關觀點被最高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吸收。
也在同一年,他起草的《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農村土地承包法>的調研報告》,為最高法院《關於審理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出台提供重要參考。
2009年,他參與起草的《關於農村改革發展中農村土地流轉糾紛法律適用問題的調研》,為最高法院制定《關於審理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提供依據。
繁重的審判任務之餘,在理論領域孜孜不倦的鑽研也令他厚積薄發。過去十多年裡,他協助最高法院民一庭開展婚姻法、建設工程、訴訟調解、勞動爭議等8個司法解釋的起草工作;在核心刊物上發表法學論文30餘篇;出版民事法律專著6部,其中,《土地承包合同實務》一書被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確定為全國「農家書屋工程」推薦的100本圖書之一,全國僅有4本法律類圖書入選。《合同司法解除研究》一書開創性提出了「合同司法解除」這一全新命題,填補了國內外有關合同解除理論的空白,獲得業內廣泛好評,許多法官作為辦案指南備放於案頭。2013年出版的《礦產資源糾紛裁判精要》在礦產資源糾紛案件法律適用方面進行系統的研究,填補了礦產資源糾紛裁判領域的空白,是我國對該領域進行系統研究的第一人。
也正是上述不凡的成果,2009年他被湖南高院黨組推選為中國審判理論研究會民商事審判專業委員會委員。多年來,他在專攻領域的學術研究能力逐步獲得國內外認可,影響力漸長,直至他實至名歸獲得了最高法院「全國審判業務專家」稱號。這一稱號選條件和程序非常嚴格,必須同時具備「政治立場堅定、專業功底深厚、審判經驗豐富、調研成果豐碩、工作業績突出」等五個條件,三年一選,過去數年,湖南法院僅有4人獲此稱號。
「一紙判決下來,可能涉及當事人幾百、幾千萬元乃至數億元的利益,民事審判不僅需要依法公正判決,更要讓各方當事人明白為什麼要這么判,事實和法律依據何在,只有堅持公開、透明,才能讓勝訴者贏得堂堂正正 ,讓敗訴者輸得明明白白,真正做到勝敗皆服。」陳堅說,他所經手的民事審判領域案件類型繁多、事實認定難度大、法律關系錯綜復雜、當事人利益爭端劇烈、社會影響面廣,處理稍有不慎,極易引起群體性事件,給社會帶來不穩定因素。不僅要求法官具有深厚的法學理論功底,精湛的審判業務技能,清正廉潔的職業操守,尤其對他熟悉和了解社情民意、認識和把握新情況、善於處理復雜社會矛盾的能力有更高的要求。
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必須大力提高法治工作隊伍思想政治素質、業務工作能力、職業道德水準,加強立法隊伍、行政執法隊伍、司法隊伍建設,推進法治專門隊伍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陳堅認為,專業化、職業化的法官不僅僅是審判專家,更是社會工作能手、矛盾調處專家、法學理論專家的集大成者。「比起審判專家,我更願意成為一名全能精英法官。」他這樣說,做一名全能精英法官不僅是一名法學理論功底深厚的審判專家,更要成為所從事審判領域的專家、精英,挑戰研究領域的法律空白,推動社會法治進程,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實現。
E. 法官的待遇如何
法官享受科級待遇,下面是法官相關的獎勵制度:
法官版在審判工作中有顯權著成績和貢獻的,或者有其他突出事跡的,應當給予獎勵。對法官的獎勵,實行精神鼓勵和物質鼓勵相結合的原則。
《中國法官法》第三十條 法官有下列表現之一的,應當給予獎勵:
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常務院長會見模範法官
(一)在審理案件中秉公執法,成績顯著的;
(二)總結審判實踐經驗成果突出,對審判工作有指導作用的;
(三)對審判工作提出改革建議被採納,效果顯著的;
(四)保護國家、集體和人民利益,使其免受重大損失,事跡突出的;
(五)勇於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事跡突出的;
(六)提出司法建議被採納或者開展法制宣傳、指導人民調解委員會工作,效果顯著的;
(七)保護國家秘密和審判工作秘密,有顯著成績的;
(八)有其他功績的。
法官獎勵分為:嘉獎,記三等功、二等功、一等功,授予榮譽稱號。
獎勵的許可權和程序按照有關規定辦理。
F. 有哪些 法官的感人事跡
四川省江油市人民法院法官馬玉萍1994年大學畢業進入法院系統工作至今,從事民事、刑事審判工作多年,先後被評為「綿州女傑」、綿陽中院「人民滿意好法官」、江油市政法委「抗震救災先進個人」、綿陽中院「庭審標兵」、綿陽中院「優秀裁判文書製作一等獎」、「江油市十佳青年崗位能手」、優秀共產黨員等稱號。
盡管得到了上級法院及市委市府的多次嘉獎,但是馬玉萍同志仍然兢兢業業工作,始終堅持自己的信念——「心繫群眾」。她認真履行工作職責,積極創新工作思路,辦理了大量高質量的案件。成績的背後,記載著她立足平凡崗位,辛勤耕耘,默默奉獻的足跡;記載著她用良知和辛勤傳承著社會的公平和正義,用忠誠和實干譜寫的一曲當代女法官的青春之歌。
她在刑庭工作多年來,審結大量的刑事案件,每一件案件都能做到事實清楚,程序合法,適用法律准確,被告人認罪伏法,檢察院也予以認可,上級法院予以肯定。
與她同事多年,在我看來,她是在行動踐行著「群眾利益重千鈞」的理念。2010年,在她審理的被告人李某某交通肇事案件中,由於死者包括一對年輕夫妻(僅剩的女兒才剛剛兩歲)以及一名騎兩輪摩托車的無責任男士(家中包括兩名未成年子女以及年老的母親);而被告人李某某家在廣元市青川縣,屬於地震後的極重災區,並且其妻已經身懷六甲,馬玉萍考慮到如果判決,則附帶民事原告人可能僅能得到部分經濟賠償,而被告人也會因此被判處實刑,而使其孩子出生即見不到爸爸。馬玉萍從早上八點半還未上班即組織雙方進行調解直到晚上八點,雙方總算握手言和,由被告人親屬借債40餘萬元向被害人家屬進行了賠償,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當即向本院撤回了附帶民事訴訟,並向被告人李某某出具了諒解書。雖然近九點才吃了晚飯,但是馬玉萍仍然很高興,她說:「你看,這樣雖然多費點時間、精力,但是受害者家屬能夠拿到現錢,撫養孩子、贍養老人;而被告人有可能被判處緩刑,與家人團聚,看著自己的孩子出生。相當於挽救了三個家庭。」
她始終以一個共產黨員的身份要求自己,真正做到「黨在心中、人民在心中、法律在心中、正義在心中」。其承辦的楊某犯故意傷人罪一案中,被告人楊某因懷疑其妻子有外遇而將其妻谷某砍成重傷,其妻谷某提出刑事附帶民事訴狀,要求保護其合法權益,而被告人楊某的父母親拒絕替被告人向谷某進行賠償,馬玉萍在了解了案件的情況後,從保護被害人谷某的權益出發,既向被告人反復做工作,又向其父母反復做工作,說得口乾舌燥仍不放棄,最終馬玉萍同志的耐心感動了其父母,同意代楊某向谷某支付相應數額的賠償款,從而使被害人谷某的病情能夠得到及時的治療,最大程度保護了被害者的合法權益。
她深知判決並不能解決一切問題,促進社會和諧不能僅僅是一判了之。在其承辦的被告人林某某故意殺人案件中,被告人林某某由於家庭矛盾在留下遺書後到其前妻家中企圖故意殺害其前妻的男友,也是其以前的摯友,後未遂。考慮到事發原因,以及被告人林某某獨自撫養其讀高一的女兒,在向其以前工作單位所在地領導及居住地所在村委了解其平時表現以後,分別組織雙方進行調解,由林某某的前妻及其前摯友向林某某出具諒解書,最後判處被告人林某某緩刑。在判決以後,又與林某某以前工作所在領導溝通,對方同意繼續聘請林某某為其工作;單獨又對林某某進行了開導,鼓勵其認真工作、疏導心情、開心生活,對父母盡孝,對子女負責。之後,在對林某某工作所在地領導及居住地所在的村委進行回訪時,對方均對林某某進行了較高評價。林某某工作所在的領導、居住所在的村委領導都由衷地對她說:「您真不愧是為民辦事的好法官啊!」
馬玉萍處處以「人民是否滿意」為標准,對當事人滿腔熱情。在當事人中,有的情緒激動,有的臟話連篇,有的哭哭啼啼。然而,面對各種各樣的當事人,她都認真傾聽當事人訴說心中的怨氣,認真作解答,常常使當事人滿腔怨氣而來,帶著滿意的笑容而去。
馬玉萍始終以 「公公正正辦案,堂堂正正做人」作為自己的座右銘。面對社會上的各種誘惑,她從不為之所動,經受住了一次次的考驗,體現了一名法官高尚的道德情操。對當事人或當事人委託朋友送錢送物、設法宴請,她總是婉言謝絕,切實做到「嘴不饞、手不沾、心不貪」。馬玉萍以廉潔從政的作風贏得了當事人的信任,也深得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