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訴訟法院
『壹』 對於行政訴訟,法院可以做出的判決結果
人民法院經過審理,根據不同情況,分別作出以下判決:
(1)具體行內政行為證據確鑿,適用容法律、法規正確,符合法定程序的,判決維持。
(2)具體行政行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判決撤銷或者部分撤銷,並可以判決被告重新作出具體行政行為:主要證據不足的;適用法律、法規錯誤的;違反法定程序的;超越職權的;濫用職權的。
(3)被告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法定職責的,判決其在一定期限內履行。
(4)行政處罰顯失公正的,可以判決變更。
『貳』 人民法院受理行政訴訟案件的范圍包括哪些
《行政訴訟法》第十二條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下列訴訟:
(一)對行政拘留、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和執照、責令停產停業、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罰款、警告等行政處罰不服的;
(二)對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對財產的查封、扣押、凍結等行政強制措施和行政強制執行不服的;
(三)申請行政許可,行政機關拒絕或者在法定期限內不予答復,或者對行政機關作出的有關行政許可的其他決定不服的;
(四)對行政機關作出的關於確認土地、礦藏、水流、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塗、海域等自然資源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決定不服的;
(五)對徵收、徵用決定及其補償決定不服的;
(六)申請行政機關履行保護人身權、財產權等合法權益的法定職責,行政機關拒絕履行或者不予答復的;
(七)認為行政機關侵犯其經營自主權或者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農村土地經營權的;
(八)認為行政機關濫用行政權力排除或者限制競爭的;
(九)認為行政機關違法集資、攤派費用或者違法要求履行其他義務的;
(十)認為行政機關沒有依法支付撫恤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者社會保險待遇的;
(十一)認為行政機關不依法履行、未按照約定履行或者違法變更、解除政府特許經營協議、土地房屋徵收補償協議等協議的;
(十二)認為行政機關侵犯其他人身權、財產權等合法權益的。
除前款規定外,人民法院受理法律、法規規定可以提起訴訟的其他行政案件。
『叄』 行政訴訟案件由哪種法院受理
我國的每一級人民法院都有權管轄行政訴訟案件.
<<行政訴訟法>>規定如下:
第13條:基層人回民法院管答轄第一審行政案件.
第14條: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以下第一審行政案件:
(一)確認發明專利的案件,海關處理的案件;
(二)對國務院各部門或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所作的具體行政行為提起訴訟的案件;
(三)本轄區內重大/復雜的問題.
第15條:高級人民法院管轄本轄區內重大的/復雜的第一審行政案件.
第16條:最高人民法院管轄全國范圍內重大的/復雜的第一審行政案件.
其他類的行政訴訟案件可參見<<行政訴訟法>>第17條,第18條,第19條.
縱橫法律網 付曉艷律師
『肆』 如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對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可以先向上一級行政機關或者法律法規規定的行政機關申請復議,對復議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伍』 行政訴訟案件由哪一級人民法院管轄
一審行政訴訟由基層人民法院管轄;
根據《行政訴訟法》
第14條規定,基層人民法院管轄一審行政案件。
第15條規定,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審行政案件:
(1)對國務院部門或者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所作的行政行為提起訴訟的案件;
(2)海關處理的案件;
(3)本轄區內重大、復雜的案件;
(4)其他法律規定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案件。
第16條規定: 高級人民法院管轄本轄區內重大、復雜的第一審行政案件。
第17條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管轄全國范圍內重大、復雜的第一審行政案件。
(5)行政訴訟法院擴展閱讀:
行政訴訟案件法院管轄權問題的規定;
1.級別管轄
劃分行政案件由哪級法院管轄,一般是根據案件的性質,影響大小,案件的重大、復雜、疑難的程度和被告單位的行政級別等因素決定的。
根據《行政訴訟法》的規定,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審行政案件:確認發明專利權的案件,海關處理的案件,對國務院各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所做的具體行政行為提起訴訟的案件。
本轄區內重大、復雜的案件;基層人民法院管轄除法律規定應由上級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行政案件外,所有的第一審行政案件。一般的行政訴訟案件,當事人到基層人民法院或者中級人民法院起訴,重大、復雜的案件由高級人民法院或者最高人民法院管轄。
當事人應根據自己訴訟案件的被告單位級別、案件的社會影響和程序等具體情況選擇向哪一級人民法院去起訴。例如:如果起訴某市公安局,原告到基層人民法院起訴即可;若要狀告鐵道部,就要到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起訴。
2.地域管轄
一般而言,行政案件由最初做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當事人對具體行政行為不服未經復議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或者對復議機關維持原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均可向最初做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訴。
如果復議機關改變原具體行政行為,即改變原具體行政行為所認定的事實;改變原具體行政行為所適用的法律、法規或者規章;改變原具體行政行為的處理結果。原告可以向最初做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訴訟,還可以在復議機關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根據《行政訴訟法》第18條的規定,對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訴訟,由被告所在地或者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原告所在地包括原告的住所地、經常居住地和被限制人身自由所在地。
例如,浙江溫州人劉利威常年在北京豐台區做服裝生意,他因醉酒鬧事被北京市公安局大興分局行政拘留5日,他對處罰不服提起訴訟,可以向其戶籍所在地溫州市甌海區人民法院起訴。
還可以到其常住地北京市豐台區人民法院起訴,也可以向被羈押地北京市大興區看守所的所在地大興區人民法院起訴。因不動產提起的行政訴訟,由不動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陸』 人民法院如何判決行政訴訟案件
根據《行政訴訟法》第54條的規定,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根據不同情況,分別作出以下判決:
.判決維持。人民法院經審理後認為行政機關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為認定的事實清楚,提供的證據確鑿,適用法律、法規正確,處理程序符合法律、法規的規定的,應當判決維持被告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
.判決撤銷或者部分撤銷,並可以判決被告重新作出具體行政行為。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具體行政行為違法,應當判決撤銷該具體行政行為,具體行政行為部分違法,則判決撤銷違法部分,維持正確部分。
.判決被告在一定期間履行法定職責。這主要是指:
認為符合法定條件申請頒發許可證和執照,行政機關拒絕頒發或不予答復的,人民法院可判決其頒發許可證和執照。如某個體戶要開一家副食品店,現條件具備,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申請頒發營業執照,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拒絕頒發或者在法定期限內不予答復。對這類案件,法院經審理後,應判決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在一定期限內,發給該個體戶營業執照。
申請行政機關履行保護人身權、財產權的法定職責,如公安機關接到被拐騙兒童的家長的報告後,明確表示拒絕,或者遲遲沒有採取措施,人民法院應當判決被告立即在一定時間內履行。
.判決變更具體行政行為。判決變更具體行政行為是指人民法院以判決的方式改變具體行政行為的內容。人民法院判決變更具體行政行為,必須同時具備兩個條件:
必須是行政處罰,而不是其他的具體行政行為;必須是顯失公正的行政處罰。顯失公正,是指行政機關給予違法行為人的行政處罰與過錯極不相稱,畸輕或畸重。如甲、乙、丙進行輸贏額不超過1元的賭博,被公安機關查獲,分別給予行政拘留15天,罰款2000元的處罰。這種處罰就顯失公正,對此人民法院可以判決變更。
『柒』 行政訴訟的管轄法院是哪些地方的法院
1、一般管轄《行政訴訟法》第17條規定: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具體行政行內為的行政機關所在地法院管容轄。經復議的案件,復議機關改變原具體行政行為的,也可以由復議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2、特殊管轄對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不服炯提起的訴訟,由被告所在地或者原告所在地法院管轄。對此,《行訴法解釋》第9條第l款規定:行政訴訟法第18條規定:「原告所在地」,包括原告的戶籍所在地,經常居住地和被限制人身自由地。所謂經常居住地,是指公民離開住所地連續居住滿1年以上的地方。所謂被限制人身自由所在地,是指公民被羈押、限制人生自由的場所的所在地。
『捌』 行政訴訟案件由哪種法院受理
每個法院來都有行政審判自庭。
管轄規定參加《行政訴訟法》
第十三條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第一審行政案件。
第十四條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審行政案件:
(一)確認發明專利權的案件、海關處理的案件;
(二)對國務院各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所作的具體行政行為提起訴訟的案件;
(三)本轄區內重大、復雜的案件。
第十五條高級人民法院管轄本轄區內重大、復雜的第一審行政案件。
第十六條最高人民法院管轄全國范圍內重大、復雜的第一審行政案件。
第十七條 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就是哪個行政機關給你做出的處罰,你就去這個機關所在地的法院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