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執行員屬於法官嗎

執行員屬於法官嗎

發布時間: 2021-02-27 21:30:17

Ⅰ 請問執行員和執行法官是一樣的嗎沒什麼區別嗎誰的權利大

執行員是執行法官概稱,兩者履行同樣的職責與執行權力。

法院執行局的工作人員也是法官嗎

執行庭是法院的組成部門。法院執行庭的工作人員有很多種,有的是法官,有的不是。但是執行案件,負責的肯定是執行法官。

Ⅲ 法院執行員屬於法官嗎我所說的是公務員招考進去的並非法警。另外,執行員的地位和工資待遇怎麼樣ps法

也屬於法官的一種,就是負責執行法律文書的執行局工作人員,相當於強制部門。其待遇跟當地同職級的其他公務員基本上是一樣的,不過法院的工資多了66元的崗位津貼而已。

Ⅳ 法院的執行人員是什麼職位

法院專門有個執行庭,你不知道? 傳言福利很好啊,執行成功一般有回扣。

Ⅳ 執行人員與執行法官的區別

1、執行人員包括:執行員、代理執行員(執行法官助理)、書記員、速錄員、法警。審判人員包括:審判員、代理審判員(可以是法官助理,也可以單獨辦案)、書記員、速錄員。
2、代理執行員(執行法官助理)制度只在部分法院試行,書記員不需要通過司法考試也可以通過內部考試而任命為代理執行員(執行法官助理),該職務只在執行局有效,並且不能行使裁決權,只能行使執行實施權。執行員、代理執行員(執行法官助理)、書記員都是國家公務員。速錄員、法警可以是聘任制,不是公務員。只要是以公務員身份被招錄進入法院的,不管在哪個部門工作,只要通過了國家司法考試,將來都可以被任命為助理審判員,進而任命為審判員,但是不一定非得從事審判工作,也有可能在其他部門工作,如綜合部門。這是由法院黨組根據需要調整的。

3、執行法官的職責則是負責對已生效判決的執行。
法官是指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產生,在司法機關(一般指法院)中依法行使國家審判權的審判人員,是司法權的執行者。在不同法系的國家中法官的角色不盡相同,但要求都是不偏不倚、不受他人影響或制肘、剛正無私地根據法律判案。
在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第二條明文規定「法官是依法行使國家審判權的審判人員,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軍事法院等專門人民法院的院長、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審判員和助理審判員。」

Ⅵ 判決書上的審判員是執行法官嗎

你好,並不是。
判決書上載明的審判員是案件的承辦人或者合議庭成員,是訴訟法官,而非執行法官。

Ⅶ 法院的審判法官和執行法官有什麼區別

法院的審判法官(審判員)和執行法官(執行員)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區別:

1、定內義不同

①前容者在人民法院審判案件所組成的合議庭中,是負責組織審判活動的審判人員;

②後者屬於人民法院執行機構,是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專門負責有關執行事項的人員。

2、目的不同

①前者設立的目的在於完成人民法院的工作職責,審判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

②後者設立的目的是根據當事人的申請和審判人員的移交,開展執行工作,實現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財產給付內容。

3、方式不同

①前者除簡單案件依法可由一人獨任審判外,一般應由自己或自己和陪審員依法組成合議庭審判案件;

②後者在執行活動中,根據需要可依法採取強制執行措施,而案件人員如對執行提出異議,其有權依照法定程序作出處理。

Ⅷ 審判長與執行員的區別

審判長是人民法抄院審判襲案件所組成的法官合議庭中,負責主審審判人員。
執行員的工作就是辦理執行案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第二條明確規定:「法官是依法行使審判權的審判人員,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軍事法院等專門人民法院的院長、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審判員和助理審判員。」也就是說,審判員和助理審判員的職責只能是「依法行使國家審判權」,即代表國家,根據事實和法律,公正地裁判每個行為是否合法及是否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而執行員的職責與法官的職責卻不盡相同。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的精神,法院執行機構的主要職責是運用國家賦予的強制執行力,強制義務人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內容得以實現的一項司法活動,執行的目的是維護法律的尊嚴,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得以實現。

執行員就是代表人民法院具體行使強制執行權,採取一切合法手段,使生效裁判文書得以實現的法院工作人員。可見,執行員的職責和法官的職責是有明顯區別的。

Ⅸ 請問一下,法院執行人員到底是什麼意思平時干什麼工作參與審判嗎是法院嗎待遇如何

  1. 法院執行人抄員一般也是法官,專門負責強制執行案件的執行工作,不參與案件審判,申請強制執行需要有生效的法院判決或裁定,支付令等生效法律文書。在當事人申請強制執行立案之後,執行法官會調查被執行財產狀況,採取強制執行措施,以保證權利人的權利得以實現。執行局屬於法院的一個部門,執行法官和其他法官一樣的待遇,只是工作范圍和內容不一樣。

  2. 《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二十四條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以及刑事判決、裁定中的財產部分,由第一審人民法院或者與第一審人民法院同級的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人民法院執行。

    法律規定由人民法院執行的其他法律文書,由被執行人住所地或者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人民法院執行。

    第二百四十二條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民法院有權向有關單位查詢被執行人的存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財產情況。人民法院有權根據不同情形扣押、凍結、劃撥、變價被執行人的財產。人民法院查詢、扣押、凍結、劃撥、變價的財產不得超出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的范圍。

    人民法院決定扣押、凍結、劃撥、變價財產,應當作出裁定,並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有關單位必須辦理。

熱點內容
幼兒道德案例 發布:2025-08-15 14:51:54 瀏覽:13
刑法的案例評析 發布:2025-08-15 14:50:29 瀏覽:526
依法治國的根本要求 發布:2025-08-15 14:46:44 瀏覽:719
法院警車高速 發布:2025-08-15 14:44:58 瀏覽:544
平定法院 發布:2025-08-15 14:34:57 瀏覽:982
美國最高立法機關 發布:2025-08-15 14:27:48 瀏覽:734
機關職業道德 發布:2025-08-15 14:26:46 瀏覽:394
法院退牌 發布:2025-08-15 14:15:37 瀏覽:317
民法李建偉視頻 發布:2025-08-15 14:04:42 瀏覽:230
陝西勞動法五險一金 發布:2025-08-15 14:02:37 瀏覽: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