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二審法院
Ⅰ 合同約定產品實際使用後一年後付款,用了一部分後,對方不再使用,訴訟二審法院認為付款條件不成就駁回。
這需要看你們約定的仲裁機構是否具體,如果根據合同無法判斷是哪個仲裁委的話才可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但你們現在的合同已經確認了惠州仲裁委員會的名稱,那麼你們的糾紛必須由惠州仲裁委來解決。
Ⅱ 二審是什麼
二審程序與一審程序的區別
第二審程序雖然與第一審程序一樣是基於當事人行使訴權而產生的,但兩者卻存在著以下區別:
第一,審級不同。一審程序是案件的第一審法院適用的程序,而二審程序卻是第一審法院的上一級人民法院審理第二審案件適用的程序。
第二,審判程序發生的原因不完全相同。一審程序的發生是因為當事人行使了起訴權,二審程序的起因是當事人行使上訴權。起訴權與上訴權雖然同屬訴權,但其直接目的是不同的。行起訴權是要求人民法院查明案件事實,正確運用法律,以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行使上訴權的直接目的是請求上級人民法院審查一審法院認定的事實及適用的法律,以改變一審裁判,從而達到維護自己合法權益的終極目的。
第三,任務不同。第二審程序除了完成同一審程序的相同任務――解決當事人之間的爭紛以外,還擔負著檢查、監督下一級法院審判工作的任務。
第四,適用的程序不同。人民法院審理第一審民事案件,既可以適用普通程序,也可以適用簡易程序;而審理上訴案件,只能適用二審程序,二審程序中沒有規定的,應適用普通程序中的相關規定。
第五,裁判的效力不同。二審法院對第二審案件作出的裁判宣告後立即生效,為終審判決;而一審案件的裁判有生效與不生效之分,允許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行使上訴權。
Ⅲ 原審」法院是一審法院,還是二審法院
一個案子經過了一審和二審又再審,再審裁定發回原審法院重審,則原審法院是一審法院,對內案件重新容按照一審程序進行審理。
重審是一審法院對經上級法院二審或再審後認為一審法院或一、二審法院判決認定事實錯誤或事實不清、證據不足或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影響案件公正審理裁定發回重審而對案件進行的重新審理。
發回一審法院重審,案件恢復到原告起訴時的初始狀態,重審一般由一審法院另組合議庭進行審理,可追加當事人;一審法院應按照一審普通程序對案件進行重新審理,按舉證、質證、辯論、調解、判決等程序依次進行。當事人(包括新增加的當事人)對判決不服可以上訴。
Ⅳ 二審法院和一審法院的區別
級別不同,二審法院為一審法院上一級法院;
程序不同,分為一審程序,二審程序;
法律後果不同,一審結束,當事人有上訴權,二審為終審。
Ⅳ 二審法院可以選擇嗎
二審法院是不可以選擇的。
二審法院只能由一審法院的上一級法院進行管回轄,當事人無權選擇。答
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六十四條 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Ⅵ 惠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的法院介紹
惠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審判綜合大樓坐落於惠州市江北芳昌路,地處東江側畔,惠州大道旁,大樓於2001年7月動工建設,2004年5月正式落成投入使用,大樓樓高30.4米,地下室一層、架空層一層,以上8層,佔地面積約42397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為30992平方米。惠州中院現有幹警122人,其中法官74人,約佔全院幹警總人數的61%,下轄惠城區、惠陽區、大亞灣、博羅、惠東、龍門六個基層人民法院。惠州中院審判綜合大樓外型成「山」字形布局,建築風格庄嚴厚重、宏偉大氣。大樓設施齊備,功能齊全,內外環境體現了審判特徵與法律文化的高度結合。大樓前的廣場正中坐落一隻中國傳統法律文化中象徵斷獄決訟的獨角獸石像,取其不偏不倚、剛正不阿之意,蘊涵著惠州法院追求司法公正的法治信念。審判綜合大樓是按照現代司法審判工作的特點和要求來進行設計和建設的。除地下室和架空層外,大樓內部結構主要分成相互隔離的審判區、辦公區和服務區等三個區域,審判區域為重點部分,建築面積為8666平方米,佔大樓總建築面積的28%;辦公區建築面積為6611平方米;服務區建築面積為6174平方米。審判區域共設有21個審判法庭,其中1個是能同時容納600人的大審判法庭,5個中審判法庭,每個均設有40-50人的旁聽座位,15個小審判法庭,每個設有15人的旁聽座位,並配有21個調解室、律師室和合議室。審判綜合大樓具有便利訴訟、獨立審判、功能齊全的特點。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一是堅持以人為本,審判區域為方便當事人訴訟、來訪、查詢等,提供了許多司法服務的場所和設施,如休息座椅、直飲水等等;二是凸顯公開審判、獨立審判的特點,法庭設計庄嚴、規范,與國際慣例相接軌,法官和當事人、代理人進出法庭有相互隔離的專用通道,避免了法官和當事人的庭前接觸;三是各項配套設施符合現代化要求,裝備有中央空調,直飲水系統、太陽能、電子安全門、辦公區域網絡等現代化設施,使用了電子自控、中央監控設備,整棟大樓的智能化、信息化和自動化程度較高;四是委託物業公司負責管理審判大樓的後勤、衛生及保安工作,在我市率先實現了國家機關後勤和物業管理工作市場化、專業化的新模式、新機制。
Ⅶ 法院二審的程序
1.程序發生的根據不同。
第一審程序是基於當事人的起訴權和第一審人民法院的管轄權而發生;第二審程序是基於當事人的上訴權而發生。
2.審級不同。
依照人民法院組織法、民事訴訟法的規定,第一審程序是案件在第一審人民法院審理的程序,是初審;第二審程序是案件在第二審人民法院審理的程序,是續審。它們分別是兩個審級的人民法院所適用的審理程序。
3.審判組織不同。
第一審程序包括普通程序和簡易程序,分別實行的是合議制和獨任制的審判組織形式。適用合議制時,合議庭可以由審判員組成,也可以由審判員與陪審員共同組成;第二審程序的審判組織只有合議制一種形式,合議庭只能由審判員組成,不吸收陪審員參加。
4.審理的對象不同。
第一審是因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爭議而引起,審理的對象是雙方爭議的事實及權利義務關系;第二審是因當事人不服一審裁判而引起,審理的對象是當事人上訴請求所涉及的一審法院認定的事實和適用的法律。
5.審結期限不同。
第一審普通程序的審結期限一般為6個月,簡易程序為3個月;適用第二審程序審理案件,對判決不服的,審結期限為3個月;對裁定不服的,審結期限為30日。
6.裁判的效力不同。
地方各級人民法院所作出的第一審判決和准許上訴的裁定,在法定的上訴期內不發生法律效力;而第二審人民法院作出的判決、裁定,一經宣判和送達,即發生法律效力,是終審的判決和裁定。
Ⅷ 二審法院對上訴的處理結果有幾種情況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的規定, 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經過審回理,按照下列情形,分答別處理:
(一)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的,以判決、裁定方式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決、裁定;
(二)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錯誤或者適用法律錯誤的,以判決、裁定方式依法改判、撤銷或者變更;
(三)原判決認定基本事實不清的,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或者查清事實後改判;
(四)原判決遺漏當事人或者違法缺席判決等嚴重違反法定程序的,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
Ⅸ 惠州市有幾個法院
惠州中院一個,下轄惠城區、惠陽區、大亞灣、博羅、惠東、龍門六個基層人民法院。
加起來7個。
Ⅹ 中級人民法院的二審是怎樣進行的
第二審程序是第二審人民法院根據上訴人的上訴或者人民檢察院的抗訴,就第一審 人民法院尚未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或裁定認定的事實和適用法律進行審理時,所應當遵循的步驟和方式、方法。不知你說的是民事還是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