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委託代征
A. 委託代征手續費的委託代征手續費的相關規定
代征手續費的比例最高不得超過代征稅額的5%。2001年財政部、稅務總局、中國人民銀行印發了《關於代扣、代收和代征稅款手續費納入預算管理的通知》(財預[2001]523號),對代扣代收代征手續費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
2005年,財政部、稅務總局、中國人民銀行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代扣代收代征稅款手續費管理的通知》(財行[2005]365號),對有關管理內容作出明確規定:
①代扣、代收和代征稅款手續費全部納入預算管理,由財政通過預算支出統一安排。各級稅務機關、扣繳義務人和代徵人,不得從稅款中直接安排手續費。國庫不得辦理代扣、代收和代征稅款手續費退庫。
②各級國稅機關支付的代扣、代收和代征稅款手續費,由中央財政負擔;各級地稅機關支付的代扣、代收和代征稅款手續費,由省級財政(含計劃單列市)明確負擔辦法。
③代扣、代收和代征稅款手續費,由各級稅務機關以「代扣代收代征稅款手續費」項目編制預算。
④手續費的使用要符合以下要求:一是手續費應及時支付給扣繳義務人和代徵人,不得挪作稅務機關的經費。二是手續費支付標准,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有明確規定的,按有關規定執行;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沒有明確規定的,由稅務機關與扣繳義務人和代徵人在規定范圍內協商確定。三是各級稅務機關應當單獨設置會計賬簿,及時核算代扣、代收和代征稅款手續費收支情況。
⑤國稅機關、地稅機關支付的代扣、代收和代征稅款手續費,分別由財政部與稅務總局、省級或省級以下財政部門與地稅部門在下年進行清算,不足部分,在下年預算中彌補;結余部分,相應扣減下年代扣、代收和代征稅款手續費預算。
⑥各級財政、稅務部門,財政部駐各地財政監察專員辦事處要加強對代扣、代收和代征稅款手續費管理的監督檢查。
B. 代扣代繳 代收代繳 委託代征三者區別
代扣代繳必須是法定義務,企業持有納稅人的收入,由企業將稅款代扣下來,然後上繳到版稅務機關,權例如單位代扣代繳員工的工資薪金個人所得稅;
代收代繳是企業將與其有經濟業務往來的納稅人應納的稅款收上來,然後繳到稅務機關,例如保險公司代收車船稅
委託代征則必須由稅務機關書面委託企業行使徵收稅款的權力
C. 所有稅種都可以進行委託代征申報嗎
一、委託代征介紹
委託代征是節稅網123推出的一款合規取得進項的產品,適合企業與個人專發生業務而無法取屬得進項成本。適合各行業使用,尤其適合共享經濟模式下各項市場活動與個人產生的經濟往來。
二、適用行業
教育行業、經紀代理服務、商業服務、工程建築、交通運輸等。
三、辦理流程
資料提交→委託代開→辦理郵寄
D. 什麼是委託代征
委託代征稅款就是稅務機關通過委託形式將稅款委託給代征單位或個人代專為徵收的意思。是主管屬稅務機關根據代征主體的工作性質和條件,對特定范圍納稅人應當繳納的稅款以委託稅務機關的名義代為徵收稅款,行使有限的征稅權。實際上,委託代征是委託雙方平等協商的結果或者說是一種平等協商關系,並通過委託雙方簽定代征稅款協議書進行委託授權後才能在特定的范圍內代征稅款。例如地方稅務機關委託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在辦理工商注冊登記時,對營業執照貼花征稅所代征的印花稅,委託交通管理部門代征車船使用稅等等; 而代扣代繳稅款則是基於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的預先設定,在支付給納稅人的應稅收入(所得)時的扣繳稅款行為。因為代扣代繳稅款是一種法定的扣繳義務,因而具有一定的法律強制性,所以扣繳稅款的單位和個人稱之為扣繳義務人。如果未依照法律規定履行法定的扣繳義務,就要受到法律的追究。例如支付個人所得的單位和個人就是法定的個人所得稅扣繳義務人。 委託代征稅款和代扣代繳稅款都是稅務機關以外的責任主體所行使征(扣)稅款的方式,但兩者沒有必然的法律關系。它們的區別:一個是兩個主體之間的平等協商關系,別一個則是法定的責任和義務。其約束力是不一樣的。
E. 稅收委託代征與代扣代繳的區別是什麼
一、委託代征介紹
委託代征是節稅網123推出的一款合規取得進項的產品,適回合企業與個人發生業務而無法答取得進項成本。適合各行業使用,尤其適合共享經濟模式下各項市場活動與個人產生的經濟往來。
二、適用行業
教育行業、經紀代理服務、商業服務、工程建築、交通運輸等。
三、辦理流程
資料提交→委託代開→辦理郵寄
F. 委託代征管理辦法7月起實施 代徵人應避免哪些法律風險
第一,支付違約金責任。辦法有兩個地方規定代徵人須承擔支付違約金的責任。一是代徵人如未按規定期限解繳稅款,稅務機關將責令其限期解繳,並可從稅款滯納之日起按日加收未解繳稅款萬分之五的違約金。二是因代徵人責任未征或少征稅款的,稅務機關應向納稅人追繳稅款,並可向代徵人按日加收未征少征稅款萬分之五的違約金,但代徵人將納稅人拒絕繳納等情況自納稅人拒絕之時起24小時內報告稅務機關的除外。
第二,承擔賠償責任。在辦法中,規定代徵人需承擔賠償責任的條款也有兩項。一是代徵人違規多征稅款致使納稅人合法權益受到損失的,由稅務機關賠償,但稅務機關擁有事後向代徵人追償的權利。二是代徵人造成印有固定金額的稅收票證損失的,應當按照票面金額賠償。
第三,被扣減代征手續費責任。辦法明確,稅款代徵人擁有依法收取甲方支付的代征手續費的權利。但是,代徵人若在代征過程中違反了相關規定,委託方稅務機關有權扣減其代征手續費。根據辦法,代徵人未按規定領取、保管、開具、結報繳銷稅收票證的,稅務機關可以根據情節輕重,適當扣減代征手續費。
由於代徵人是按照代征稅款的一定比例獲得代征手續費用,因此代徵人違規多征稅款而多取得代征手續費的,稅務機關將責令其及時退回。
第四,事後被追究責任。辦法規定,代徵人在《委託代征協議書》授權范圍內的代征稅款行為引起納稅人的爭議或法律糾紛的,由稅務機關解決並承擔相應法律責任;稅務機關擁有事後向代徵人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因而代徵人雖然不直接承擔與納稅人的稅務爭議風險,但需承擔後續被追究法律責任的風險。
第五,承擔刑事責任。按照規定,若代徵人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擅自作出稅收開征、停徵,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和其他同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決定,稅務機關除依法撤銷其擅自作出的決定外,補征應征未征稅款,退還不應徵收而徵收的稅款。代徵人涉嫌犯罪的,將被依法移送司法機關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
實踐中,一些受託代征稅款的單位和個人在代征稅款時,往往對委託代征的法律風險認識不足,存在諸多違法、違規操作的行為。從7月1日起,國家稅務總局制定的《委託代征管理辦法》開始實施,稅款代徵人應當高度重視並切實防範相關的法律風險。
G. 代扣(收)代繳和委託代征有哪些區別
【代扣代繳】是依照稅法規定負有代扣代繳義務的單位和個人,從納稅人持有的收入中扣取應納稅款並向稅務機關解繳的一種納稅方式。包括:(1)向納稅人支付收入的單位和個人;(2)為納稅人辦理匯總存貸業務的單位。即由支付人在向納稅人支付款項時,從所支付的款項中依法直接扣收稅款並代為繳納,其目的在於對零星分散、不易控管的稅源實行源泉控制。如目前我國對納稅人課征的個人所得稅、預提所得稅就是採取代扣代繳的源泉扣繳形式。 ————————————————————————————————————————【代收代繳】是指按照稅法規定,負有收繳稅款的法定義務人,負責對納稅人應納的稅款進行代收代繳。即由與納稅人有經濟業務往來的單位和個人在向納稅人收取款項時依法收取稅款。這種方式一般是指稅收網路覆蓋不到或者很難控管的領域,如消費稅中的委託加工由受託方代收加工產品的稅款。 代收代繳的一般有(委託加工)消費稅、城建稅、資源稅。————————————————————————————————————————【代扣代繳、代收代繳和委託代征的區別】
一、概念不同:
根據征管法及其實施細則和相關流轉稅暫行條例相關規定,三者的具體概念應有明顯的不同。 代扣代繳是指持有納稅人收入的單位和個人從持有的納稅收入中扣繳其應納稅款並向稅務機關解繳的行為。 代收代繳是指與納稅人有經濟往來業務的單位和個人藉助經濟往來關系向納稅人收取其應納稅款並向稅務機關解繳的行為。 委託代征是指由稅務機關依法委託的單位或個人代理稅務機關和稅務人員進行稅款徵收的活動。 二、內涵不同:
從上述三者之間的概念區別,我們可以不難看出,代扣代繳義務人包括:(1)向納稅人支付收入的單位和個人;(2)為納稅人辦理匯總存貸業務的單位。代收代繳義務人包括:(1)委託加工單位;(2)生產原油重油的單位。 從法律角度看,代扣代繳和代收代繳稅收法律關系有著一定的區別:代扣代繳義務人直接持有納稅人的收入從中直接扣除納稅人的應納稅款。代收代繳義務人在與納稅人的經濟往來中收取納稅人的應納稅款並代為繳納。扣繳義務人是一種特殊的納稅主體,在征稅主體與納稅主體之間。一方面,代扣、代收稅款時,它代表國家行使征稅權;另一方面,在稅款上繳國庫時,又在履行納稅主體的義務。可以說,在一般實務中,這兩類義務人都是天然義務人。 而對於委託代征而言,其區別與前兩者相比,有著更大的殊同性。根據征管法第29條和其實施細則第44條規定,委託代徵人包括單位和個人,可以委託代征的稅收是零散稅收和異地稅款。 同時,委託代徵人與前兩類義務人作為天然義務人相比,稅務機關必須根據委託代征的范圍,考察受託單位和人員是否具備受託代征稅款的能力、素質等,確定受託代征單位和人員,並與受託單位和人員簽訂協議書。並且委託代征作為法律意義上的行政委託,稅務機關視清況發生變化,可單方解除協議,但受託代征方不能單方解除協議。
望樓主採納
沈陽金蝶財務為您解答
H. 委託代征申報和委託代征申報啥意思
委託代征申報
【業務描述】
稅務機關按照規定委託有關單位和人員代征零星分散和異地繳納的稅收,受託單位和人員按要求以稅務機關的名義依法徵收稅款,按時申報入庫。
國稅、地稅通用業務。
縣級業務。
【政策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實施細則》(國務院令第362號)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發布〈委託代征管理辦法〉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3年第24號)
《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 中國人民銀行關於進一步加強代扣代收代征稅款手續費管理的通知》(財行〔2005〕365號)
【報送資料】
(1)《委託代征稅款報告表》3份。
(2)委託代征稅款開具的合法憑證。
【基本流程】
【基本規范】
(1)辦稅服務廳接收資料,核對受託代征方是否具有委託代征資格,報送資料是否齊全、是否符合法定形式、填寫內容是否完整,符合的即時辦結;不符合的當場一次性告知應補正資料或不予受理原因。
(2)為受託代征方提供申報辦稅辦理指引,輔導其申報繳稅。
(3)受託代征方可通過財稅庫銀電子繳稅系統或銀行卡(POS機)等方式繳納稅款,辦稅服務廳應按規定開具完稅憑證。
(4)辦稅服務廳人員在《委託代征稅款報告表》上簽名並加蓋業務專用章,一份返還受託代征方,一份作為資料歸檔,一份作為稅收會計核算的原始憑證。
【辦理地點】各地辦稅服務廳。
【辦理時間】各地辦稅服務廳工作時間。
【聯系電話】12366。
I. 法院如何處理以租代征的政府行政行為
應該確認違法,責抄令採取補救措施,即依法報批後,徵收補償到位。
「以租代征」是指擅自將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 所謂「以租代征」,即通過租用農民集體土地進行非農業建設,擅自擴大建設用地規模。其實質是規避法定的農用地轉用和土地徵收審批,在規劃計劃之外擴大建設用地規模,同時逃避了繳納有關稅費、履行耕地佔補平衡法定義務。 其結果必然會嚴重沖擊用途管制等土地管理的基本制度,影響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落實和耕地保護目標的實現。「以租代征」在各地已成為一種普遍的違法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