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規避法院執行

規避法院執行

發布時間: 2021-03-02 00:06:49

A. 被執行人惡意規避法院執行怎麼辦

1、如果法院查明被執行人是惡意規避執行法院的判決,法院應當對被執行人採取拘留、罰款、納入失信人名單、限制高消費等強制措施。情節嚴重的,構成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追究刑事責任。
2、《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一條訴訟參與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六)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的。
3、《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公布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的若干規定》
第一條 被執行人具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並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將其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依法對其進行信用懲戒:
(一)以偽造證據、暴力、威脅等方法妨礙、抗拒執行的;
(二)以虛假訴訟、虛假仲裁或者以隱匿、轉移財產等方法規避執行的;
(三)違反財產報告制度的;
(四)違反限制高消費令的;
(五)被執行人無正當理由拒不履行執行和解協議的;
(六)其他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義務的。
4、《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限制被執行人高消費的若干規定》第三條 被執行人為自然人的,被限制高消費後,不得有以下以其財產支付費用的行為:
(一)乘坐交通工具時,選擇飛機、列車軟卧、輪船二等以上艙位;
(二)在星級以上賓館、酒店、夜總會、高爾夫球場等場所進行高消費;
(三)購買不動產或者新建、擴建、高檔裝修房屋;
(四)租賃高檔寫字樓、賓館、公寓等場所辦公;
(五)購買非經營必需車輛;
(六)旅遊、度假;
(七)子女就讀高收費私立學校;
(八)支付高額保費購買保險理財產品;
(九)其他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高消費行為。
5、《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 對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B. 什麼叫規避執行

規避執行是指在人民法院審理、執行活動中,被執行人為了維護自身的經濟利益和其它利益,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故意避開法律的強制性規定或者利用法律的漏洞,採用不當的手段惡意轉移財產或其他財產性權益,逃避執行生效法律文書所確定的義務的行為。

司法實踐中,根據採取規避執行行為主體的不同,被執行人的規避執行行為主要有以下兩種情形:

(一)被執行人是公民自然人時存在的規避執行行為:

1、通過隱匿、轉移或變賣財產的方式來規避執行。

2、通過與第三人惡意串通、虛設債務來規避執行。

3、通過對抗或外逃方式來規避執行。

(二)被執行人是企業法人時存在的規避執行行為:

1、企業以改制的途徑來逃避債務。

2、企業利用銀行交易平台來規避執行。

3、企業通過投訴上訪的方式來規避執行。

(2)規避法院執行擴展閱讀

規避執行注意事項

法院是執行主體,是反規避執行工作的當然第一責任者,必須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積極和規范執行,給被執行人以有力和持續性地壓力,真正發揮主導作用。

一是實行規避執行風險評估制度。案件進行執行程序後,執行人員首先進行執前排查,看被執行人有無規避執行的可能,並有針對性地及時採取防範措施;

二是執行過程中積極加強與執行聯動機制各有關部門的溝通協調,在完善全國法院執行案件信息管理系統的基礎上,加緊與有關部門協商,盡快實現信息共享,對規避執行的債務人形成有效制約,促使其自動履行義務;

三是積極利用與公安、銀行、稅務、工商、社保等部門已建立的查控體系,監督和限制被執行人置業、融資、出境等渠道,有效防範和打擊規避執行行為。如發揮公安等協助執行部門在戶籍和流動人口管理、技術偵查上的資源優勢,建立了公安協助查控被執行人的工作機制;建立銀行與法院「點對點」集中快速查詢被執行人賬戶的工作機制;建立調查令制度;

建立舉報獎勵制度;通過公安機關的車輛年檢年審、隨機檢查等途徑及時發現被執行車輛;暢通被執行人養老金、保險理賠款的執行程序,防止被執行人以此規避執行;

四是創新方法和措施攻堅克難。如針對執行實踐中問題比較突出的被執行人僅有一套住房而有財產難執行的現象,積極探索以大換小、以近換遠、以產權換租賃等方法強制其履行義務;五是強化輿論宣傳,在全社會形成防範和制裁規避執行行為的威懾氛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規避執行

C. 離婚規避執行法院是怎麼樣的,要怎麼認定

您好,
一、被執行人規避執行行為的定義及類別和法律認定

規避執行是指負有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義務的當事人,或與案外人串通,採取表面合法的手段或者利用法律的漏洞,轉移、隱匿財產,或者對法院執行設置障礙,製造無履行能力的假象,它是一種在民事訴訟過程中發生的貌似「合法」的逃避履行債務的不誠信行為。

規避執行的法律特徵:(一)主體是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債務人,有案外人參與的,還包括該案外人。(二)目的是逃避履行債務;(三)行為方式主要有下落不明;轉移、隱匿財產、濫用訴訟程序在財產上設立權利負擔。(四)行為特點是不明顯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而是利用法律規定不明確或法律漏洞,帶有「合法」的假象。(五)行為後果是損害債權人的債權。

規避執行類別:(一)主體隱匿。被執行人下落不明,執行行為失去作用對象。(二)轉移、轉讓、隱匿財產。財產規避是規避執行的直接方式。手段多極為隱蔽,財產規避被發現的比例不高多發為被執行的自然人將財產轉移至他處隱藏;變賣財產轉移價款;夫妻協議離婚,財產轉移至非當事人一方;財產登記在他人名下,自己實際控制和使用。公司、企業通過關聯交易、體外循環、財產混同、假清算、假破產、消極年審、開立多頭賬戶、串通銀行高管款項「掛留待結算賬戶法」、「固定資產不入賬法」等方式,規避執行。(三)濫用訴訟程序和執行救濟程序。規避執行者提出執行異議、復議申請,目的是解除查封、凍結、扣押等執行措施,一旦執行措施被解除,即著手轉移、轉讓財產;一些被執行人串通案外人,倒簽買賣合同日期,偽造交易憑證,提出案外人異議,被執行法院裁定駁回後,提起案外人異議之訴,目的是轉移財產。濫用執行和解程序、虛假訴訟、虛假仲裁。(四)設立權利負擔。在財產上設立承包經營權、租賃權、擔保權等權利負擔。但在司法實踐中離婚逃債的主要途徑有兩種:即通過法院調解離婚和自行達成財產分割協議,通過民政部門離婚。

假離婚逃債規避執行行為應符合的條件:(一)被執行人必須有離婚逃債的行為存在,即被執行人實施了旨在逃債的違法行為,它是一種違法行為。(二)該行為發生在債務產生後,包括債務產生後訴訟前、執行法律文書訴訟過程中及法律文書生效後。(三)行為必須是被執行人故意所為,故意隱瞞債務,未徵得債權人的同意,財產分割明顯不公平。(四)行為人必須是實施離婚逃債行為的人。(五)其處分財產尚未被明確為執行標的,即不是法律文書中指定交付的財物、票證,也不是已被法院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是將來可能成為執行對象的財產。

D. 欠款人規避法院執行,會有什麼後果

如果欠款人規避法律的執行,法院可以對其查封財產、凍結帳戶、拍賣扣押的財產,司法拘留,直至追究刑事責任。
拘留或者追究刑事責任,民事部分還要被執行。‍

E. 如何逃避法院的強制執行

法院抄進行強制執行就是根據申請執行人提供的線索或者法院自己掌握的線索去強制執行被申請人的財產的,所以首先這個財產線索要是被申請人的,其次,這個財產線索要有可供執行的財產。最後想說是,如果對於執行無異議且有履行能力的,最好是主動履行,否則會對徵信產生很大的影響,如果對於執行有異議可以提執行異議,有法院審理你的執行異議是否成立,如果成立的話,法院就會終止或者變更執行,如果異議不成立 話,你還是要履行義務 的。

F. 如何能夠規避法院強制執行的凍結

haha,向法院申請解凍。否則誰也沒膽子把你被凍結的資產給你。

G. 如何躲避法院的強制執行

當前被執行人規避、逃避執行行為的幾種方式:
1、轉移、隱匿財產。造成無履行能力的內假象,逃避執行容。有的夫妻假離婚,將共有財產歸屬於沒有債務的夫、妻或子女名下等,使人民法院在執行中無法採取查封、凍結、處置措施,造成法院的執行工作陷入困境
2、利用銀行之間的「待結算賬戶」規避執行。
3、採用資產不入賬的方法規避執行。
4、利用破產的方式逃避執行。如有些企業早已資不抵債,具備了破產的條件,如果及時宣告其破產,債權人是可以獲得一些權益的,但這些企業非要等到設備被賣完,財產被處理一空時,才申請破產。
5、外出躲避,逃避執行。有的被執行人故意躲避人民法院的傳喚,拒絕接受人民法院的執行通知書;有的外出躲避,長期不歸,甚至舉家遷移,拒不履行應負的義務,從而造成案件執行不能。
我國刑訴泊規定,對於惡意轉移財產和不執行法院判決裁定的,要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

H. 怎麼避免被法院執行

每一步抬起腳的時候要想到踩下去是什麼結果,如果能想到這點正常情況下能避免被法院執行

I. 法院對轉移財產規避執行的債務人有哪此強制懲處措施

,上海嘉定區法院對一起惡意轉移財產,規避執行生效判決的案件執行完畢。 經司法鑒定確認,以房屋漏水為由拒付租金,系其自己裝修造成房屋漏水所致。一審法院判決蘇女士應向出租房屋的上海某房地產有限責任公司支付租金、逾期付款違約金等共計320餘萬元,二審法院支持一審判決。
但終審判決後,蘇女士仍無意償還欠款,致房產公司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可讓人沒料到的是,蘇女士在二審未宣判前,已將其轉租獲得的220萬元款項轉移到案外人其子王某的銀行卡上。日前,上海嘉定區法院執行法官通過查證後確認蘇女士此舉為逃避執行行為,法院及時凍結了案外人賬戶,成功執結此案。
承租房屋漏水
租客拒付租金
2009年12月,因經營需要,蘇女士向上海某房地產有限責任公司租賃了其位於上海嘉定一處2000多平方米商業用房,雙方簽訂的合同中明確約定,租賃期限為2009年12月28日起至2018年12月27日止,月租金11萬余元;先付後用,6個月一付。除此之外,合同也約定了蘇女士若逾期支付租金將承擔的後果。
合同簽訂後,蘇女士按約支付租金至2010年12月28日。此後的租金,房地產公司雖多次催討,蘇女士始終不予支付。為此,公司於2011年8月26日書面通知蘇女士解除合同,並要求蘇女士償付租金、限期歸還房屋,但遭其拒絕。為此該公司將蘇女士告上法庭。
法庭上,蘇女士辯稱,其開始都是按約履行支付租金義務的,但從裝修開始,租賃房屋就一直存在滲水的問題。在此期間,她多次向該房地產公司報修,而公司一直拖延、推諉,致使滲水問題越來越嚴重,導致她錯失了世博會期間大量團隊接待的業務。在屢次要求修復無果的情況下,她才以緩繳租金的辦法向出租公司施壓。
隨後,雙方都向法庭提出了對案件涉及到的租賃房屋滲水原因進行司法鑒定。4個月後,法院委託的第三方鑒定中心出具了一份司法鑒定意見書,認為案件所涉房屋滲漏水主要原因系蘇女士裝修時在屋面新開空調洞破壞房屋原有防水結構,但又未做好有效防水措施所致。但鑒定同時表示,並不排除原有房屋可能存在防水層有積水的情況。
next-page
無財產供執行
執行數陷困境
法院審理後認為,因房屋漏水主要是由蘇女士不當施工造成的,所以蘇女士應當按時支付租金,並為此承擔違約金。但考慮到司法鑒定並不排除原有房屋可能會存在問題的情況,法院酌情減少了蘇女士應付的租金和違約金數額。據此,2012年7月,嘉定法院依法判決蘇女士向房地產公司支付租金、逾期付款違約金等共計320餘萬元。
蘇女士不服一審判決,提起上訴。2012年12月,二審法院作出終審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依據法律規定,此時蘇女士應依據兩審法院判決支付租金及逾期違約金的數額了,但蘇女士一直沒有履行付款義務。2013年1月,出租方房地產公司向嘉定法院申請執行。
執行一開始,法院就依法向蘇女士送達了執行令,責令她於2013年2月5日前自覺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付款義務。但面對執行令,蘇女士既不付款,也不向法院申報個人財產。在此情況下,執行法官對蘇女士財產進行調查,隨後發現蘇女士名下只有一套房屋,且訴訟階段已經採取了保全措施。蘇女士名下有一張銀行卡,但卡內余額只有5010元。執行法官調查期間發現,蘇女士的房屋租賃期限至2018年12月27日為止,蘇女士已將其餘下租賃期限的酒店經營管理權轉讓給了案外人李某,案外人李某已於2012年11月通過銀行轉賬一次性支付蘇女士轉讓費220萬元,另每月再支付其月租20萬元,但此款不明去向。
凍結轉移財產
約談助力執結
根據調查銀行對賬單記錄,執行法官發現2012年11月22日,李某通過銀行轉賬的方式支付給蘇女士220萬元,而在一個星期後,蘇女士將該款轉賬給一位姓王的男子。至2013年1月份,王某的該銀行卡余額為208萬余元。執行法官進一步調查發現,王某跟蘇女士是母子關系,王某年幼時父母離異,後王某便一直跟隨父親一起生活。於是,法官以220萬元為限對王某的銀行存款進行凍結。
法院對王某的銀行存款採取查控措施後,立即分別約談了王某和蘇女士,並告知案外人王某有提出異議的權利。執行法官對二人講明規避法院執行可能帶來的後果。在此情況下,蘇女士終於同意法院直接扣劃兒子王某銀行卡上的208萬元錢款用以支付該案案款。日前,蘇女士已將該案餘款繳納到法院。
規避執行是指負有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義務的當事人,或與案外人串通,採取表面合法的手段或者利用法律的漏洞,轉移、隱匿財產,或者對法院執行設置障礙,製造無履行能力的假象,躲避法院強制執行。
如果債務人以表面合法的交易行為掩蓋其故意轉移財產為目的,在客觀上造成了其賠償能力的減弱,則該行為應認定為惡意的。
執行法官在此案件中,有充分證據證實蘇女士的行為系惡意轉移財產的情況下,對蘇女士及案外人王某,通過嚴肅的告知,及時確定了該筆款項轉移的目的、性質,從而為法官迅速解決案件提供了辦法,這種做法值得在今後的工作中借鑒。 ——編者
通訊員高岩

熱點內容
西安法律咨詢網 發布:2025-08-15 11:57:19 瀏覽:580
刑法教授羅 發布:2025-08-15 11:57:19 瀏覽:801
行測行政法題 發布:2025-08-15 11:48:39 瀏覽:914
勞動法不按時間發工資 發布:2025-08-15 11:47:17 瀏覽:689
新城區法院地址 發布:2025-08-15 11:46:33 瀏覽:307
公司駐外地辦事處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15 11:44:26 瀏覽:705
盤錦興隆台法院 發布:2025-08-15 11:34:34 瀏覽:132
環保法刑法 發布:2025-08-15 11:33:43 瀏覽:604
電大刑法學解釋犯罪 發布:2025-08-15 11:33:34 瀏覽:20
食品行政法規的解釋 發布:2025-08-15 11:27:56 瀏覽: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