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邀請人大代表
A. 人大代表旁聽庭審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近年來,就如何加強權力機關對審判機關的監督,維護司法公正,各地都在不斷地進行探索,人大代表旁聽庭審,作為新時期人大監督的一種新的嘗試,在各地的實踐中已初步展現出其靈活、有效的特點。從人大代表旁聽庭審制度的產生、實踐和發揮的作用來看,人大代表旁聽庭審已成為權力機關發揮監督職能、督促司法機關依法辦案、維護司法公正的一種有益探索。此項制度的出台對拓寬代表履職渠道促進司法公正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在實踐中也存在一些問題,筆者將結合基層法院開展人大代表旁聽庭審的狀況,提出一些規范人大代表旁聽庭審的建議,以期使人大代表旁聽庭審制度能夠更好地促進司法公正。
一、當前人大代表旁聽庭審活動中存在的問題
在司法實踐中由於當前人大代表旁聽庭審缺乏統一的規范,存在的問題也較多:
一是監督內容有彈性制度成擺設。由於對審判機關的具體業務工作進行監督 法律沒有明確的規定。因此各地法院對邀請人大代表旁聽庭審制度規定不一司法實踐中對應邀請人大代表旁聽庭審的案件種類、應邀請哪些代表等問題規定的比較原則對代表的意見如何處理也操作不—。同時對法院應當邀請卻沒有邀請人大代表參加庭審旁聽的法律後果也沒有硬性規定導致各地法院在邀請人大代表旁聽庭審工作上呈現不均衡的狀況,甚至出現個別法院一年裡也沒有出現一例邀請人大代表旁聽庭審的情況。
二是法律業務不過硬監督效果差。人大代表產生於各行各業其中的很多人未必熟悉各項法律。因此對具體案件審判的理解旁聽的人大代表很可能出現偏差。實際工作中就經常碰到這樣一種情況如果有法官在審判中做小動作徇私人大代表未必能察覺而一些本來公正的審判人大代表很可能誤認為審判不公。
三是監督程序不規范,作用不理想。由於人大代表旁聽庭審的具體程序不規范、不統一,代表的意見和建議的反饋渠道不夠暢通,法院的落實情況也不能及時報告人大,人大旁聽庭審往往流於形式,影響了監督作用的發揮。
二、人大代表旁聽庭審活動應遵循的原則
由於人民法院的核心工作就是審判,旁聽庭審有助於人大代表深入了解法院的工作,通過結合案件的審判才能更有針對性發表對人民法院工作的意見和建議,促進人民法院的工作。同時,如果尺度把握不好的話,就可能具有對司法獨立審判的干涉之嫌。鑒於此,人大代表旁聽庭審活動應遵循一定的原則,具體而言:
1、集體行使職權為主的原則。即以集體行使職權為主,個人行使職權為例外。以人大代表身份旁聽庭審,會對主審法官有一定的壓力和影響,人大代表也是有著個人利益訴求的社會人,很難保證代表不會利用這種身份不影響案件審判。而集體行使職權有助於將上述影響因素減少到最少。
2、不代行審判權、不直接處理案件原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126條規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人大代表旁聽案件的審理時,是對人民法院的審判活動的一種法律監督,不對實體問題的裁量發表意見。除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法院法庭規則》外,還應按以下要求進行規范。人大代表對旁聽的案件提出意見,其內容只局限於在案件的定性和適用法律的問題上提出建議,而不能作出具體的處理意見。
3、不幹預司法程序的正常進行原則。根據獨立審判原則,法官對人大代表提出的意見並不是必須要考慮。事實上,人大代表參加旁聽庭審活動,並非直接插手案件審理,而是依照法律調查和了解案件,一旦發現法院對案件審理不公正時,人大代表可向常委會建議依法啟動個案監督程序。
三、對規范人大代表旁聽庭審的建議。
目前,各地法院開展的人大代表旁聽庭審還沒有統一的規范。代表旁聽,是以人大代表的身份監督審判活動,要使代表旁聽庭審真正作為一項制度固定下來,沒有統一的操作規范顯然是不行的。筆者認為,人大代表旁聽庭審制度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規范。
一是明確旁聽案件的范圍。旁聽案件應是本地區重大、有影響的公開審理的案件。要改變過去法院選定案件後再邀請人大代表旁聽的做法,加強與人大的聯絡,主動將近期擬開庭案件的基本情況報送人大。法院應及時報送開庭排期表,在表中列明案號、案由、主審人、公訴案件的公訴人、案件當事人的姓名、住址、開庭時間、地點,以及是否公開審理等情況,以便法院與人大共同商定選擇聽庭案件,有針對性地選擇有代表性、典型性和新類型案件。
二是規定旁聽案件的形式。應採取集體旁聽和個人持代表證旁聽相結合的方式。人大代表可以由法院人大代表聯絡室和人大內務司法委員會組織旁聽或持旁聽證自行旁聽。一方面,要改變以往零星邀請代表的做法,採取集中邀請人大常委會主任及代表旁聽庭審,案件庭審結束後,組織人大代表進行座談,主動向人大代表匯報法院工作,將邀請人大代表旁聽庭審和人大代表視察,評價法院工作,對法院工作提出意見、建議有機結合起來,有效地將人大監督落到實處。另一方面,法院對持代表證自行旁聽的人大代表的姓名、旁聽時間、案件進行登記統一整理後年終報送人大內務司法委員會。
三是細化旁聽案件的內容。人大代表旁聽庭審要關注四個方面內容:關注庭審的程序是否合法。無論是旁聽民事案件、刑事案件還是行政案件,都要關注其訴訟的程序,關注庭審的活動是否是按照訴訟法程序進行的,存在不存在違反訴訟法程序的情況。關注當事人的訴訟權利是否得到了保障。也就是說,在庭審的過程中,當事人的訴訟權利是否得到了切實的維護。在庭審中,主審法官是否充分地給予了當事人說話的機會。關注審判人員駕馭庭審的能力。法院的庭審活動是最能反映法官的業務素質和工作水平的載體,庭審活動是否規范有序,該審的問題是否都審到,該問的問題是否都問出,審理的技巧如何等都取決於法官駕馭庭審的能力,因此,法官的能力和水平也是人大代表所要關注的問題。關注審判的結果。審判的結果能夠反映出審判人員是否正確地運用了法律,是否存在違法或者不當。
同時,要改變過去代表「純聽庭」的模式,設計出庭審考評表,請人大代表從法官的儀容儀表、法言法語、程序合法性、實體公正度、駕馭庭審的能力等方面對庭審活動進行量化考評和整體點評,並與法院內部庭審考評相結合,提高法官的庭審水平。
四是規范代表意見、建議收集、反饋程序。通過組織代表們談體會、提建議使法院工作接受監督有力及人大指導有針對性。庭審完畢後,可由人大常委會專門機構收集、整理代表對庭審的意見和建議,代表對庭審活動意見和建議也可於旁聽後7日內向人大常委會專門機構反映由人大統一反饋給法院。法院應在人大規定的時間內及時向人大報告意見和建議的具體落實情況。
B. 三類案件減刑必須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嗎
毫無關系,減刑只有勞改局審定。
C. 李慶友:接受人大監督的幾種途徑
法院自覺接受人大監督的有效果途徑
一是加強和完善日常聯系機制。對人大交辦案件推行重點督辦和通報制度,邀請人大代表旁聽庭審、參加聽證會和檢查案件制度,定期定人走訪人大代表制度,聘請人大代表擔任人民陪審員、特約執法監督員制度等等,以此推動法院接受人大監督工作的創新與發展。今年孫吳縣法院除按法律規定公開審理的案件,我院一律公開審判外,還對社會關注度高、案件難度大、涉及特殊主體的8件案件進行了庭審觀摩,在審判大庭進行案件庭審公示,同時邀請人大、政協、紀檢委、政法委、信訪辦及相關部門的領導旁聽,使法院的審判置於人民群眾的監督之下,以公開促溝通、以公開促理解、以公開促滿意,將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案件、社會關注的疑難案件、影響面大的群體性案件以及影響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其它重大案件主動向人大代表、人民監督員公開,爭取人大支持,同時邀請人大代表全程參與辦案過程,全程監督辦案流程,擴大人大代表對法院工作的知情度。
法院主動邀請當地的縣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參加此案的旁聽,縣人大代表與政協委員認真旁聽了此案的全部審理過程,並在庭審結束後對法庭的工作提出了中肯的意見及建議,收到了良好的實效。此外,還組織人大、縣政法委、縣檢察院等相關部門領導評議6個典型案例,評議中提出了一些積極的意見和建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此外,法院的督辦部門還抽每月定期與人大聯絡工作,並報送重大信訪事項處理進度和流程。
二是主動向人大報告工作。主動將各項工作置於人大監督之下,除了每年向縣人民代表大會報告全面工作外,有關法院改革、隊伍建設等重大事項、重要工作安排、重大工作舉措、重大案件審理,都主動向人大常委會報告,獲得人大常委會的監督和支持。基層法院要本著對人民、對法律高度負責的精神,自覺接受人大監督,虛心接受人大代表批評,把人大監督和人大代表批評作為推動審判工作的動力。
三是積極主動接受詢問和質詢。對人大代表提出的意見、建議、提案、轉辦函,建立登記、查處、督辦、報告、歸檔的辦理流程,根據所涉及的問題,由各分管院長督辦,落實承辦人負責,定人包案,實行署名答復和報告制度,做到件件有答復,事事有結果,確保辦復質量。院長重視,對人大所有的督辦件都親自批示和督辦,親自抓,重大案件和重要事項親自向人大主任會議和人大主要領導匯報。分管領導親自檢查一次人大監督的申訴復查和再審案件的審理進度、審理情況和審理結果。重點案件親自帶領庭長、審判人員向人大匯報,充分聽取人大的意見。人大監督有力地推動了審判工作,促進了公正司法,孫吳法院連續兩年更審改判率位居全市第一。在人大監督下,一些違法審判和判決不公的案件,依法得到及時糾正和妥善處理,集中排查涉訴非正常信訪案件6件,成功化解何某、鄭某等多年信訪積案,有力地促進了其息訴息訪,維護社會穩定效果顯著。
四是創造寬松環境。定期邀請人大代表視察法院工作,對法院審判管理、隊伍建設、基層基礎等涉及法院發展的重大問題提出意見和建議,在改善法院各項工作的同時,積極爭取人大和相關部門的支持,設立了人大代表聯絡室,負責日常與人大代表的聯系工作,以便及時聽取人大代表對法院工作的意見和建議,為實現法院跨越式發展奠定基礎。法院召開了群眾評議座談會,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參加了評議、座談,代表、委員們就審判執行工作、隊伍建設、基礎建設等方面向法院提出了建設性意見。加大工作力度,更加自覺、主動地與人大聯系溝通,及時報告重大工作部署、重要工作開展和重大案件的審理情況,報告階段性工作進展情況,認真聽取意見和建議,更加重視代表聯絡工作,做好代表意見、議案的辦理工作,使人大的監督真正落到實處,使人大監督法院得到全面的貫徹執行。通過接受監督,不斷促進司法公正與效率,促進法官隊伍職業化建設,促進審判作風的轉變,促進人民法院形象的樹立,社會公信力的不斷提高,努力使法院工作跨上新台階。
D.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特邀調解的規定屬於行政嗎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特邀調解的規定》,其所用文號為:法釋〔2016〕14號 ;因此,該規定應當屬於司法解釋的性質。
法釋〔2016〕14號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特邀調解的規定
(2016年5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684次會議通過,自2016年7月1日起施行)
為健全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加強訴訟與非訴訟糾紛解決方式的有效銜接,規范人民法院特邀調解工作,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調解法》等法律及相關司法解釋,結合人民法院工作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一條特邀調解是指人民法院吸納符合條件的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商事調解、行業調解等調解組織或者個人成為特邀調解組織或者特邀調解員,接受人民法院立案前委派或者立案後委託依法進行調解,促使當事人在平等協商基礎上達成調解協議、解決糾紛的一種調解活動。
第二條特邀調解應當遵循以下原則:
(一)當事人平等自願;
(二)尊重當事人訴訟權利;
(三)不違反法律、法規的禁止性規定;
(四)不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權益;
(五)調解過程和調解協議內容不公開,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三條人民法院在特邀調解工作中,承擔以下職責:
(一)對適宜調解的糾紛,指導當事人選擇名冊中的調解組織或者調解員先行調解;
(二)指導特邀調解組織和特邀調解員開展工作;
(三)管理特邀調解案件流程並統計相關數據;
(四)提供必要場所、辦公設施等相關服務;
(五)組織特邀調解員進行業務培訓;
(六)組織開展特邀調解業績評估工作;
(七)承擔其他與特邀調解有關的工作。
第四條人民法院應當指定訴訟服務中心等部門具體負責指導特邀調解工作,並配備熟悉調解業務的工作人員。
人民法庭根據需要開展特邀調解工作。
第五條人民法院開展特邀調解工作應當建立特邀調解組織和特邀調解員名冊。建立名冊的法院應當為入冊的特邀調解組織或者特邀調解員頒發證書,並對名冊進行管理。上級法院建立的名冊,下級法院可以使用。
第六條依法成立的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商事調解、行業調解及其他具有調解職能的組織,可以申請加入特邀調解組織名冊。品行良好、公道正派、熱心調解工作並具有一定溝通協調能力的個人可以申請加入特邀調解員名冊。
人民法院可以邀請符合條件的調解組織加入特邀調解組織名冊,可以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人民陪審員、專家學者、律師、仲裁員、退休法律工作者等符合條件的個人加入特邀調解員名冊。
特邀調解組織應當推薦本組織中適合從事特邀調解工作的調解員加入名冊,並在名冊中列明;在名冊中列明的調解員,視為人民法院特邀調解員。
第七條特邀調解員在入冊前和任職期間,應當接受人民法院組織的業務培訓。
第八條人民法院應當在訴訟服務中心等場所提供特邀調解組織和特邀調解員名冊,並在法院公示欄、官方網站等平台公開名冊信息,方便當事人查詢。
第九條人民法院可以設立家事、交通事故、醫療糾紛等專業調解委員會,並根據特定專業領域的糾紛特點,設定專業調解委員會的入冊條件,規范專業領域特邀調解程序。
第十條人民法院應當建立特邀調解組織和特邀調解員業績檔案,定期組織開展特邀調解評估工作,並及時更新名冊信息。
第十一條對適宜調解的糾紛,登記立案前,人民法院可以經當事人同意委派給特邀調解組織或者特邀調解員進行調解;登記立案後或者在審理過程中,可以委託給特邀調解組織或者特邀調解員進行調解。
當事人申請調解的,應當以口頭或者書面方式向人民法院提出;當事人口頭提出的,人民法院應當記入筆錄。
第十二條雙方當事人應當在名冊中協商確定特邀調解員;協商不成的,由特邀調解組織或者人民法院指定。當事人不同意指定的,視為不同意調解。
第十三條特邀調解一般由一名調解員進行。對於重大、疑難、復雜或者當事人要求由兩名以上調解員共同調解的案件,可以由兩名以上調解員調解,並由特邀調解組織或者人民法院指定一名調解員主持。當事人有正當理由的,可以申請更換特邀調解員。
第十四條調解一般應當在人民法院或者調解組織所在地進行,雙方當事人也可以在徵得人民法院同意的情況下選擇其他地點進行調解。
特邀調解組織或者特邀調解員接受委派或者委託調解後,應當將調解時間、地點等相關事項及時通知雙方當事人,也可以通知與糾紛有利害關系的案外人參加調解。
調解程序開始之前,特邀調解員應當告知雙方當事人權利義務、調解規則、調解程序、調解協議效力、司法確認申請等事項。
第十五條特邀調解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有權申請迴避:
(一)是一方當事人或者其代理人近親屬的;
(二)與糾紛有利害關系的;
(三)與糾紛當事人、代理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調解的。
特邀調解員有上述情形的,應當自行迴避;但是雙方當事人同意由該調解員調解的除外。
特邀調解員的迴避由特邀調解組織或者人民法院決定。
第十六條特邀調解員不得在後續的訴訟程序中擔任該案的人民陪審員、訴訟代理人、證人、鑒定人以及翻譯人員等。
第十七條特邀調解員應當根據案件具體情況採用適當的方法進行調解,可以提出解決爭議的方案建議。特邀調解員為促成當事人達成調解協議,可以邀請對達成調解協議有幫助的人員參與調解。
第十八條特邀調解員發現雙方當事人存在虛假調解可能的,應當中止調解,並向人民法院或者特邀調解組織報告。
人民法院或者特邀調解組織接到報告後,應當及時審查,並依據相關規定作出處理。
第十九條委派調解達成調解協議,特邀調解員應當將調解協議送達雙方當事人,並提交人民法院備案。
委派調解達成的調解協議,當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訴訟法、人民調解法等法律申請司法確認。當事人申請司法確認的,由調解組織所在地或者委派調解的基層人民法院管轄。
第二十條委託調解達成調解協議,特邀調解員應當向人民法院提交調解協議,由人民法院審查並製作調解書結案。達成調解協議後,當事人申請撤訴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作出裁定。
第二十一條委派調解未達成調解協議的,特邀調解員應當將當事人的起訴狀等材料移送人民法院;當事人堅持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登記立案。
委託調解未達成調解協議的,轉入審判程序審理。
第二十二條在調解過程中,當事人為達成調解協議作出妥協而認可的事實,不得在訴訟程序中作為對其不利的根據,但是當事人均同意的除外。
第二十三條經特邀調解組織或者特邀調解員調解達成調解協議的,可以製作調解協議書。當事人認為無需製作調解協議書的,可以採取口頭協議方式,特邀調解員應當記錄協議內容。
第二十四條調解協議書應當記載以下內容:
(一)當事人的基本情況;
(二)糾紛的主要事實、爭議事項;
(三)調解結果。
雙方當事人和特邀調解員應當在調解協議書或者調解筆錄上簽名、蓋章或者捺印;由特邀調解組織主持達成調解協議的,還應當加蓋調解組織印章。
委派調解達成調解協議,自雙方當事人簽名、蓋章或者捺印後生效。委託調解達成調解協議,根據相關法律規定確定生效時間。
第二十五條委派調解達成調解協議後,當事人就調解協議的履行或者調解協議的內容發生爭議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人民法院應當受理。一方當事人以原糾紛向人民法院起訴,對方當事人以調解協議提出抗辯的,應當提供調解協議書。
經司法確認的調解協議,一方當事人拒絕履行或者未全部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
第二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特邀調解員應當終止調解:
(一)當事人達成調解協議的;
(二)一方當事人撤回調解請求或者明確表示不接受調解的;
(三)特邀調解員認為雙方分歧較大且難以達成調解協議的;
(四)其他導致調解難以進行的情形。
特邀調解員終止調解的,應當向委派、委託的人民法院書面報告,並移送相關材料。
第二十七條人民法院委派調解的案件,調解期限為30日。但是雙方當事人同意延長調解期限的,不受此限。
人民法院委託調解的案件,適用普通程序的調解期限為15日,適用簡易程序的調解期限為7日。但是雙方當事人同意延長調解期限的,不受此限。延長的調解期限不計入審理期限。
委派調解和委託調解的期限自特邀調解組織或者特邀調解員簽字接收法院移交材料之日起計算。
第二十八條特邀調解員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強迫調解;
(二)違法調解;
(三)接受當事人請托或收受財物;
(四)泄露調解過程或調解協議內容;
(五)其他違反調解員職業道德的行為。
當事人發現存在上述情形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投訴。經審查屬實的,人民法院應當予以糾正並作出警告、通報、除名等相應處理。
第二十九條人民法院應當根據實際情況向特邀調解員發放誤工、交通等補貼,對表現突出的特邀調解組織和特邀調解員給予物質或者榮譽獎勵。補貼經費應當納入人民法院專項預算。
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有關規定向有關部門申請特邀調解專項經費。
第三十條本規定自2016年7月1日起施行。
E. 領導來法院調研,邀請人大代表參加邀請函怎麼寫
網路搜個邀請函,照葫蘆畫個瓢。或在wps中找個範文
F. 邀請人大代表訂閱關注檢察院公眾號
星期四這天我們班要進行一節語文公開課。公開課內容是學習第4課的課文「把鐵路修到拉薩去」。說實在,我真期待公開課,想知道會有什麼老師來聽我們的課呢?要知道,我們班可是學校出了名的文明班級,但上公開課卻是「大姑娘上花轎——頭一回」了。
為了這節公開課,我們班的全體可都是動了真格。
這不,星期四這天早上,我們懷著激動的心情來到教室,我們的班主任也是語文老師早站在講台等著我們了。他站在講台邊,右手半握著捲成圓形的語文書,左手老師半握拳自然下垂,胸前的校卡彷彿閃閃發光。他的衣服是新的,估計是為了上好公開課而准備的吧。他下巴颳得乾乾凈凈,見不到一點的胡須,額上的眉毛顯得更濃更黑了,那微微向上的眉角是因為張老師內心藏不住的喜悅,耳下的一顆痣上的幾根毛更飄逸更瀟灑了。見我們差不多到齊了,張老師用眼光再次掃視著全班,我們知道張老師有話要說了,就停了下來。果然,張老師亮開了洪鍾般的聲音:「同學們,下午我們就要到階梯教室上公開課了,這公開課的意義就不用我再說了。」既然不再說了,那還說什麼呢?我心裡嘀咕著。「為了讓同學們能有更輕松的心情投入到公開課中,我現在宣布:凡是之前因犯錯誤被罰的同學一律——」什麼?一律什麼?是不是?我們都期待著,可張老師好像有意要吊足我們的心,就是不說。過了好一會兒,才聽到「赦免!全部不用罰抄課文!」教室里的空氣彷彿凝固,幾秒之後,馬上響起了一片的歡呼聲,那是那些之前因某種原因被罰抄課文的人發出的聲音。這些人可真不少,有的是作業沒完成的,有的是排路隊講話的,有的是在餐廳被扣分的,還有的是考試沒考好的,等等,總之很多。現在老師說可以赦免,那還不美死他們,難怪他們會歡天喜地的叫出來。
好事還沒完呢!老師等我們安靜下來,又接著說:「凡是上課積極回答問題的同學還可可以去買一次的零食。周末作業還可以減少。」啊!全班同學都被激沸騰了,大家異口同聲喊:「老師萬歲!」。
從那時開始,我們一直在看書,一直在書上做批註,一直在看教材全解,我們都在想老師會提什麼問題呢?為了我們被赦免,為了我的零食,我也在看教材全解。這樣到時老師提問,我才可以積極地正確地回答呀。
G. 法院工作人員怎麼聽取人大代表對法院工作的意見或建議
與人大聯系,邀請人大代表來法院視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