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作出的判決書必須忠於
① 判決離婚的,判決書丟了還能再領結婚證嗎
不可以,必須要判決書。
如果丟失了人民法院作出的離婚判決書,想要第二次辦理結婚登記但又沒有證明已離婚憑證,這時候,不要著急,因為人民法院的每個案子審理都會有記錄,都有底單存檔。這時候,你只需帶上你的身份證,在人民法院查詢出當時做出判決你離婚的那份判決書,再讓人民法院蓋上法院查詢的章,證明該份文件與原件的真實性,即可當作原件使用,相當於補辦的一樣,拿著它在去民政部門辦理結婚登記即可。
② 法院判決書會失效嗎
法院的判決書一直是有效的。但需要在個月內申請法院強制執行。法院判決書生效後申請強制執行的期間是2年。法院的裁判文書存在兩個效力,一個是法律效力,一個是執行效力。
法院作出的裁判文書一經生效(一審判決在超過上訴期後沒有上訴的判決以及二審終審的判決,是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即具有永久法律效力,除非被依法撤銷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九條申請執行的期間為二年。申請執行時效的中止、中斷,適用法律有關訴訟時效中止、中斷的規定。
(2)人民法院作出的判決書必須忠於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七條對依法設立的仲裁機構的裁決,一方當事人不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執行。受申請的人民法院應當執行。 被申請人提出證據證明仲裁裁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經人民法院組成合議庭審查核實,裁定不予執行:
(一)當事人在合同中沒有訂有仲裁條款或者事後沒有達成書面仲裁協議的;
(二)裁決的事項不屬於仲裁協議的范圍或者仲裁機構無權仲裁的;
(三)仲裁庭的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違反法定程序的;
(四)裁決所根據的證據是偽造的;
(五)對方當事人向仲裁機構隱瞞了足以影響公正裁決的證據的;
(六)仲裁員在仲裁該案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決行為的。 人民法院認定執行該裁決違背社會公共利益的,裁定不予執行。 裁定書應當送達雙方當事人和仲裁機構。 仲裁裁決被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執行的,當事人可以根據雙方達成的書面仲裁協議重新申請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
③ 什麼是訴訟時效結束人民法院作出生效的判決書之時,是否產生訴訟時效結束的法律後果
1. 訴訟時效是指在法律規定的時間內,能夠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主張保護自己權利的期間。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五條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一百三十六條規定:"下列訴訟時效為一年:1、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2、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3、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4、寄存財物被丟失或者損毀的。"
第一百三十七條規定:"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但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長訴訟時效期間。"
第一百三十八條規定:"超過訴訟時效期間,當事人自願履行的,不受訴訟時效限制。"
-------------------------------------------------
2. 人民法院作出生效的判決書之時,是否產生訴訟時效結束的法律後果?
訴訟時效是能夠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主張保護自己權利的期間,當人民法院作出生效的判決書之時,該訴訟的第一階段已終結。自第一次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之時,訴訟時效的概念已時效,當然前提是法院受理。當人民法院作出生效的判決書,另一訴訟時效開始,即上訴時效開始。所以,就問題而言,應為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之時,產生訴訟時效結束的法律後果。
④ 法院判決書拿到之後多久可以申請執行,在哪裡申請執行
判決書只要生效,在判決書確定的履行期限屆滿後,就可以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一般情況下,應當向作出判決的法院申請執行,但也可以向被告黨的主要財產所在地或者被告住所地法院申請執行。
《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二十四條 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以及刑事判決、裁定中的財產部分,由第一審人民法院或者與第一審人民法院同級的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人民法院執行。
法律規定由人民法院執行的其他法律文書,由被執行人住所地或者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人民法院執行。
第二百三十六條 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也可以由審判員移送執行員執行。
調解書和其他應當由人民法院執行的法律文書,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四百六十二條 發生法律效力的實現擔保物權裁定、確認調解協議裁定、支付令,由作出裁定、支付令的人民法院或者與其同級的被執行財產所在地的人民法院執行。
第四百六十三條 當事人申請人民法院執行的生效法律文書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權利義務主體明確;
(二)給付內容明確。
法律文書確定繼續履行合同的,應當明確繼續履行的具體內容。
⑤ 民事訴訟中,雙方當事人達成調解協議但要求人民法院必須根據協議內容製作判決書,人民法院是如何處理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九十七條調解達成協議,人民法院應當製作調解書。調解書應當寫明訴訟請求、案件的事實和調解結果。
調解書由審判人員、書記員署名,加蓋人民法院印章,送達雙方當事人。
調解書經雙方當事人簽收後,即具有法律效力。
第九十八條下列案件調解達成協議,人民法院可以不製作調解書:
(一)調解和好的離婚案件;
(二)調解維持收養關系的案件;
(三)能夠即時履行的案件;
(四)其他不需要製作調解書的案件。
對不需要製作調解書的協議,應當記入筆錄,由雙方當事人、審判人員、書記員簽名或者蓋章後,即具有法律效力。
⑥ 一審人民法院民事判決書與二審人民法院民事判決書的區別
一審法院與二審法院的判決書都是法院就實體權利義務作出的裁判製作的法律文書。區別在於:一審的判決書,雙方當事人就判決的內容如果不服,任何一方都可以在法定期限15天內上訴,否則就成為生效的法律文書;二審的判決書為終審判決,雙方都不可以上訴了,如果一方認為判決不當,只能通過審判監督程序進行申訴,但不得拒絕執行。
⑦ 民訴法規定,法院作出判決書應當寫明判決適用的法律依據,「法律依據」包括什麼
法律依據來包括全國人大通過的法自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不包括規章和規范性文件。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八條判決書應當寫明:
(一)案由、訴訟請求、爭議的事實和理由;
(二)判決認定的事實、理由和適用的法律依據;
(三)判決結果和訴訟費用的負擔;
(四)上訴期間和上訴的法院。
判決書由審判人員、書記員署名,加蓋人民法院印章。
(7)人民法院作出的判決書必須忠於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二十八條合議庭組成人員確定後,應當在三日內告知當事人。
第一百二十九條審判人員必須認真審核訴訟材料,調查收集必要的證據。
第一百三十條人民法院派出人員進行調查時,應當向被調查人出示證件。
調查筆錄經被調查人校閱後,由被調查人、調查人簽名或者蓋章。
第一百三十一條人民法院在必要時可以委託外地人民法院調查。
委託調查,必須提出明確的項目和要求。受委託人民法院可以主動補充調查。
受委託人民法院收到委託書後,應當在三十日內完成調查。因故不能完成的,應當在上述期限內函告委託人民法院。
第一百三十二條必須共同進行訴訟的當事人沒有參加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通知其參加訴訟。
⑧ 法院判決書在什麼情況下可以不執行
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當事人必須履行。如果判決未生效的,或判決被撤銷的,自然不能執行。如果執行完畢後,判決被撤銷的,應當執行回轉。
法條鏈接:《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三條
執行完畢後,據以執行的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文書確有錯誤,被人民法院撤銷的,對已被執行的財產,人民法院應當作出裁定,責令取得財產的人返還;拒不返還的,強制執行。
⑨ 在我國,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判決書,也是法的行式之一
不是的。
判例不是中國的法律淵源,所以該判決書並不能作為法律依據。但是可以對下級法院起指導作用。
⑩ 什麼情況下法院作出的是判決書\決定書\通知書\裁定書
1、第一審程序的復民事判決書制,亦稱一審民事判決書,它是人民法院代表國家行使審判權,對受理的民事案件和經濟糾紛案件按照民事訴訟法規定的第一審普通程序或簡易程序審理終結後,依照國家的民事法律、法規或經濟法律、法規,就解決案件的實體問題作出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書面文書處理決定。
2、民事決定書,是指人民法院在審理民事案件過程中,為了保證訴訟活動的順利進行,而對案件審理中出現的某些特殊而緊迫的訴訟程序問題作出決定時所製作的司法文書的總稱。
3、民事裁定書,即人民法院在審理民事案件和執行民事判決的過程中,為保障訴訟的順利進行,就程序問題作出的書面處理決定,是應用寫作中常見的一種文體。
4、通知書,屬於書面告知材料,一般運用在法院內部工作中,不是訴訟過程中的法定文書種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