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庭法官遲到可以嗎
㈠ 法院開庭家屬遲到了中途可以到場嗎
1.如果發生不可抗力的事,那麼原告的遲到是允許的。 2.寄送傳票是法定程序,隨同傳票一起寄來的還有舉證通知書等,就是法院已經盡到了告知義務,這也是程序。 3.遲到並不等於是缺席,兩者的法律後果差距很大,原告遲到還可以參加訴訟,如果無故缺席,那麼就按照撤訴處理。 4.法院現在也是人性化的審理,一般會在開庭前一天再電話聯系一下原、被告,讓他們准時出庭,盡大可能的解決矛盾和節約司法資源。
㈡ 開庭時間遲到多少分會取消
法院決定的開庭,抄除特殊情況外一般不會取消。
如果原告遲到,按自動撤訴處理。
如果被告遲到,法院會缺席判決。
法律上沒有明確規定遲到時間,但一般情況下,法官掌握的時間是15分鍾。就是說,如果原告遲到15分鍾,法院就可能會按自動撤訴處理了。被告遲到15分鍾,法院就缺席判決了。
如果當事人確實遲到了,應當立即提前打電話與法官聯系,說明遲到的原因,要求延遲一點時間再開庭,法官在徵求對方當事人同意的前提下,都會同意延遲開庭的。
㈢ 開庭遲到一天算缺席嗎
開庭遲到多久算缺席法律並無明確規定,嚴格來說必須在傳票確定時間到達,但一般法官會酌情給5-20分鍾。原告遲到的,有法律規定的正當理由,法院會延期審理,另行確定開庭日期;如無正當理由,將按原告撤訴處理。被告遲到的,法院認為不影響案件審理的可缺席審判;如認為可能導致案件事實無法查清的,將延期審理。
【法律依據】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三條
原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訴處理;被告反訴的,可以缺席判決。
第一百四十四條
被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決。
第一百四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延期開庭審理:
(一)必須到庭的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有正當理由沒有到庭的;
(二)當事人臨時提出迴避申請的;
(三)需要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證據,重新鑒定、勘驗,或者需要補充調查的;
(四)其他應當延期的情形。
㈣ 法院開庭遲到怎麼辦
不可以遲到的,否則後果嚴重。旁聽人員遲到不允許進場。參加訴訟雙方短時間遲到的,後果不大。被告遲到較長時間,法庭將按缺席審理,對原告提出的證據全部採納,視同被告對原告的請求沒有異議;原告遲到較長時間,可當成無正當理由不到庭,按撤訴處理。我國民事訴訟法規定,原告拒不到庭的按自動撤訴處理,被告拒不到庭的按照缺席判決。據此,原告一旦被認定為撤訴,不僅已經交了的訴訟費「打水漂」,如需再次起訴,還要再付一次訴訟費,所有的訴訟流程也要再走一遍;而缺席判決對於被告而言,則等同於放棄自己的權利,認同了原告的說法,這會帶來極大的敗訴風險。而這些內容,在法院發給當事人的傳票中都有詳細寫明。
㈤ 開庭律師遲到怎麼處理
如果當事人不到庭的話,律師遲到時間過長,一般實踐中為45分鍾,原告方視為撤訴,被告可缺席開庭判決。
如果當事人到庭,無律師不影響。
這是民事訴訟的相關規定。
㈥ 法院開庭時間可以推遲嗎
以下情況法院開庭時間可以推遲:
根據《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第四百五十五條 法庭審判過程中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訴人可以建議法庭延期審理:
(一)發現事實不清、證據不足,或者遺漏罪行、遺漏同案犯罪嫌疑人,需要補充偵查或者補充提供證據的;
(二)被告人揭發他人犯罪行為或者提供重要線索,需要補充偵查進行查證的;
(三)發現遺漏罪行或者遺漏同案犯罪嫌疑人,雖不需要補充偵查和補充提供證據,但需要補充、追加或者變更起訴的;
(四)申請人民法院通知證人、鑒定人出庭作證或者有專門知識的人出庭提出意見的;
(五)需要調取新的證據,重新鑒定或者勘驗的;
(六)公訴人出示、宣讀開庭前移送人民法院的證據以外的證據,或者補充、變更起訴,需要給予被告人、辯護人必要時間進行辯護准備的;
(七)被告人、辯護人向法庭出示公訴人不掌握的與定罪量刑有關的證據,需要調查核實的;
(八)公訴人對證據收集的合法性進行證明,需要調查核實的。
在人民法院開庭審理前發現具有上述情形之一的,人民檢察院可以建議人民法院延期審理。
根據《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四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延期開庭審理:
(一)必須到庭的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有正當理由沒有到庭的;
(二)當事人臨時提出迴避申請的;
(三)需要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證據,重新鑒定、勘驗,或者需要補充調查的;
(四)其他應當延期的情形。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九十八條的規定,遇有下列情況之一,影響審判進行的,可以延期審理;
(一)需要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物證,重新鑒定或者勘驗的;
(二)檢察人員發現提起公訴的案件需要補充偵查,提出建議的;
(三)由於申請迴避而不能進行審判的。
(6)開庭法官遲到可以嗎擴展閱讀:
審判程序
開庭審理是法院審判程序的核心階段。審判程序可分為開庭審理前的准備、法庭審判(即開庭審理)、生效裁判執行等基本階段。開庭審理的結果就是裁判(即判決或裁定),法院做出的裁判在滿足生效的條件後即成為生效裁判,生效裁判進入執行程序予以執行。
具體步驟
首先,由書記員查明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是否到庭,並宣布法庭紀律;
其次,由審判長宣布開庭,並由審判長核對當事人,宣布案由,宣布審判人員、書記員名單,告知當事人有關的訴訟權利義務,詢問當事人是否提出迴避申請;
第三,進行法庭調查。法庭調查按照下列順序進行:
(一)當事人陳述;
(二)告知證人的權利義務,證人作證,宣讀未到庭的證人證言。
(三)出示書證、物證、視聽資料和電子數據;
(四)宣讀鑒定意見;
(五)宣讀勘驗筆錄。其間,當事人經法庭許可,可以向證人、鑒定人、勘驗人發問。
第四,進行法庭辯論。法庭辯論按照下列順序進行:
(一)原告及其訴訟代理人發言;
(二)被告及其訴訟代理人答辯;
(三)第三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發言或者答辯;
(四)互相辯論。法庭辯論終結後,由審判長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先後順序征詢各方最後意見。
第五,評議和宣判。法庭辯論或被告人最後陳述結束後,法官進入評議室評議,做出裁判。
㈦ 推遲開庭可以嗎
你好,吳律師為你解答。
你所說的推遲開庭在法律上叫延期開庭。
根據《民事訴訟法》一百三十二條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延期開庭審理:
(一)必須到庭的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有正當理由沒有到庭的
民事訴訟中,必須到庭的當事人指能夠正確表達意志的離婚案件當事人和負有贍養、扶育、撫養義務和不到庭就無法查清案情的被告。必須到庭的其他訴訟參與人則泛指如:其不到庭就無法查清案情甚至無法進行庭審的其他訴訟參與人,如:給國家、集體或者他人造成損害的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知道案件重要情況的證人,開庭審理不可缺少的翻譯人員等。
(二)當事人臨時提出迴避申請的;
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被申請迴避的人員,在人民法院作出迴避決定前,應當暫停參與本案的工作,如果被申請迴避的人員不參加本案的工作,致使案件審理一時無法進行的,可以延期審理
(三)當事人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證據,重新鑒定、勘驗,或者需要補充調查的;
法庭審理過程中,當事人找到了新的重要證人,發現了新的證據線索時,可以申請延期審理,以收集、調查新的證據,並通知新的證人到庭作證。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認為需要重新予以鑒定、勘驗,或者已有證據材料不清、不足,需要補充調查的,可以申請延期審理。
(四)其他應當延期審理的情形。
這是一項概括性規定,由當事人根據具體情況,認為需要延期審理,以便准備充分的資料參加訴訟,而向人民法院提出。如一方當事人在訴訟過程中變更或增加訴訟請求,另一方當事人認為需針對變更或增加的訴訟請求,收集證據,作應訴准備的,一方當事人在訴訟過程中因妨害民事訴訟而被拘留,不能按時或者繼續開庭審理等,可以提出延期審理申請。
司法實踐中,發現是否存在需要延期審理的情況是開庭前准備的重要內容。開庭審理前,書記員應當查明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是否到庭。當事人或其他訴訟參與人沒有到庭的,應將情況及時報告審判長,並由合議庭確定是否需要延期開庭審理或中止訴訟。決定延期審理的,應當及時通知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決定中止訴訟的,應當製作裁定書發給當事人。原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按撤訴處理;被告經傳票傳喚,無當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決。
申請延期審理是當事人的一項訴訟權利,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通過提交延期審理申請書,使法院推延開庭審理日期,可以有充足的時間收集證據,支持自己的訴訟請求,對抗對方當事人變更或增加訴訟請求,平衡當事人間的訴訟權利,平等地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同時,也可以為本案提供更多、更詳細的證據,有利於人民法院分清是非,正確認定案件事實,並作出公正的裁判。
㈧ 遲到了法官可以按缺席審判
既然到了仍然應該坐到審理席上去啊,這樣有點過了。
㈨ 開庭遲到30分鍾法院能按撤訴處理嗎
是否有正常開庭,開庭遲到的,需要和承辦法官聯系並說明理由,讓法官再安排時間開庭,一般是原告開庭無故不來的,可以按撤訴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