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禍糾紛法院
A. 交通事故如何法院處理
出了交通事故後,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怎麼樣處理,那麼應該如何索賠成了網友專們經常問屬到的問題,那麼今天就這個問題統一做一個分享。首先需要強調的是,大家一定要採用合法的途徑進行處理事故,不能採用過激的方法,這樣非但不利於解決問題,還會升級矛盾,甚至有可能觸犯法律。那麼合法的索賠途徑有什麼呢?主要有兩個方式,一個就是和解,另一個就是訴訟。和解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私了」是通過跟對方協商的方式解決賠償,如果您通過這種方式解決,一定要注意跟對方簽訂書面的和解協議,不然,所有的口頭承諾都有可能成為「空談」;另一個方法就是訴訟,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打官司」,需要去法院立案、開庭,最終按照法院下發的調解書或者判決書執行。
B. 交通事故糾紛向哪個法院起訴
第一步:明確要「告誰」 打官司中,「告誰」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如果告的對象不對,不僅浪費了時間、人力、財力,還達不到要求賠償的目的。在「告誰」的問題上,首先要看發生事故時對方所駕車輛行駛證上的車主是誰,如果是肇事司機本人,那就直接起訴他。如果車輛另有其主,可以將肇事司機與車主作為共同被告一起起訴。如果車主是單位,可以將單位一並作為被告告上法庭。 此外,從維護權益受損一方利益的角度出發,國務院頒布的《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還特別規定了車主承擔墊付責任的原則。車主承擔墊付責任是指承擔賠償責任的機動車駕駛員暫時無力賠償的,由駕駛員所在單位或機動車的所有人負責墊付。但事後,承擔墊付責任的車主可向肇事司機追償。第二步:拿到證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是認定道路交通事故的法定機關,雖然其出具的《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應經當事人予以質證,不能當然成為法院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但它作為處理交通事故糾紛的重要證據,在訴訟中,對於證明雙方當事人各自應負的責任程度仍具有重要的意義。案件起訴至法院後,法院固然應當根據法庭調查的事實對事故責任進行確認,調查范圍不受公安機關責任認定書的限制,但在通常情況下,當事人沒有確鑿證據推翻責任認定書的內容時,法院都會採信公安機關對責任的認定,並以此為基礎確定有關當事人的賠償責任。因此,當事人在拿到交通隊的事故責任認定書時,一定要仔細看清責任認定內容。如果不服,要及時向上一級公安機關申請復議 。 第三步: 合理要賠償 交通事故糾紛案件中,涉及的賠償問題一般包括財產損害賠償和人身傷害賠償。財產損害賠償的范圍主要包括:修車費;車上貨物損失等。修車費:根據修車發票上的合理數額認定,如果車輛已經報廢應折價賠償;事故中車上物品的損壞賠償,應當按實際損失進行賠償。 人身損害賠償的項目主要有:醫療費;誤工費;住院伙食補助費;護理費;殘疾者生活補助費;殘疾用具費;喪葬費;死亡補償費;被扶養人生活費;交通費;住宿費等等。其中,誤工費包括兩部分,一是當事人在看病、住院期間不能上班造成的誤工費,二是因處理交通事故善後事宜的誤工費。
C. 由交通事故引起的民事糾紛會怎麼處理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發生交通事故後產生民事糾紛的,民事糾紛一般是由當事人協商解決的,協商不成的可以申請調解,調解不成可向法院起訴。
《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
第八十四條當事人可以採取以下方式解決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爭議:
(一)申請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
(二)申請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調解;
(三)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第八十五條當事人申請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達成調解協議後,雙方當事人認為有必要的,可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調解法》共同向人民法院申請司法確認。
當事人申請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調解未達成協議的,當事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或者自人民調解委員會作出終止調解之日起三日內,一致書面申請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進行調解。
(3)車禍糾紛法院擴展閱讀
交通事故處理流程
1、打電話通知交通警(片區事故交通警接到位報警消息,第一時間趕到位事故現場),事故交通警到現場後,拍照,丈量,如有現場采有旁人(第三人)筆錄。
2、同一時間,通知當事人所投保保險公司,保險公司有關人員趕到,查看現場,拍照。
3、保險公司有關人員與事故交通警商量。
4、保險公司有關人員到修理工廠與修理工廠核定材料費,工時費。
5、保險公司有關人員把修理費用報給事故交通警。
6、事故交通警根據事故現場取得證據與修理費用,分析那位司機負多少責任,大的事故要報上一級。如有異議,15日之內向上一級提出復議。
7、保險公司有關人員根據事故交通警分析的責任,保險公司承擔多少費用,當事人負多少費用。雙方保險公司有關人員也會協商。
D. 車禍糾紛法院打官司怎麼收費
車禍糾紛,屬於涉財案件,應當依法繳納案件受理費;由原告預交,最終由敗訴方承擔;如果調解結案的,減半收取。
法條鏈接:《人民法院訴訟費用繳納辦法》
第十三條案件受理費分別按照下列標准交納:
(一)財產案件根據訴訟請求的金額或者價額,按照下列比例分段累計交納:
1.不超過1萬元的,每件交納50元;
2.超過1萬元至10萬元的部分,按照2.5%交納;
3.超過10萬元至20萬元的部分,按照2%交納;
4.超過20萬元至50萬元的部分,按照1.5%交納;
5.超過50萬元至100萬元的部分,按照1%交納;
6.超過100萬元至200萬元的部分,按照0.9%交納;
7.超過200萬元至500萬元的部分,按照0.8%交納;
8.超過500萬元至1000萬元的部分,按照0.7%交納;
9.超過1000萬元至2000萬元的部分,按照0.6%交納;
10.超過2000萬元的部分,按照0.5%交納。
E. 交通事故的糾紛應該怎麼向法院起訴
交通事故糾紛起訴,當事人應該要向法院遞交起訴狀,遞交之後,法院會仔細審查,如果法院認為審查是符合起訴的條件的,那麼在法院受理之後的七天之內就會立案。如果法院並不認為這個起訴符合條件的話,那麼在七天之內進行裁定,裁定了之後,如果當事人不服氣的,可提起上訴。
【法律依據】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
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F. 交通事故如何進行法院管轄
交通事故案件是典型的侵權案件,《民事訴訟法》規定,因侵權行為內提起的訴訟,由容侵權行為地或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因此交通事故提起訴訟應當按照下列原則確定管轄:1、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的規定,被告住所地是指被告的戶籍所在地,戶籍所在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按照經常居住地確定住所地,經常居住地是指離開住所一年以上並在經常居住地居住滿一年以上。當交通事故案件存在數個被告的情況下,其中任何一個被告住所地的法院均有管轄權。2、侵權行為地,侵權行為地包括侵權結果發生地和侵權行為發生地,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的規定,上述法院均擁有此交通事故案件的管轄權。當交通事故的侵權行為發生地和侵權結果發生地與原告住所地一致時,原告住所地法院也有管轄權。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十八條因侵權行為提起的訴訟,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G. 交通事故民事糾紛法院,判我賠付,我拒不賠付,法院會如何處理
會被要求強制執行,嚴重者還需承擔刑事責任。
《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二十四條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以及刑事判決、裁定中的財產部分,由第一審人民法院或者與第一審人民法院同級的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人民法院執行。
法律規定由人民法院執行的其他法律文書,由被執行人住所地或者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人民法院執行。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
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是指對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行為。處罰為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
下列情形屬於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規定的「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情形:
(一)被執行人隱藏、轉移、故意毀損財產或者無償轉讓財產、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致使判決、裁定無法執行的;
(二)擔保人或者被執行人隱藏、轉移、故意毀損或者轉讓已向人民法院提供擔保的財產,致使判決、裁定無法執行的;
(三)協助執行義務人接到人民法院協助執行通知書後,拒不協助執行,致使判決、裁定無法執行的;
(四)被執行人、擔保人、協助執行義務人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通謀,利用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職權妨害執行,致使判決、裁定無法執行的;
(五)其他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情形。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有上述第四項行為的,以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的共犯追究刑事責任。
(7)車禍糾紛法院擴展閱讀
案例:
涉案公司是一傢具有建築工程施工總承包二級資質的建築企業,其法定代表人為本案被告人郭某。2017年3月,原告32名農民工共同起訴,該公司拖欠其35萬余元的工資。審理過程中,原、被告曾達成過調解協議,但被告公司仍然逾期不還,原告遂申請強制執行。在送達執行文書後,被告公司拒絕申報財產。
被告單位湖北某建築公司對人民法院的裁定有能力履行而拒不履行,情節嚴重,其行為已構成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
被告人郭某作為該單位的法定代表人,對人民法院的裁定有能力履行而拒不履行,情節嚴重,應當按照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予以處罰。考慮到該公司及郭某的犯罪情節和悔罪表現,可以對被告單位及被告人單處罰金,法院遂作出上述判決。
H. 車禍糾紛能去哪些法院起訴,如何確定車禍糾紛起訴法院
一、車禍糾紛能去哪些法院起訴就級別管轄而言,一般的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案件應當由基層人民法院管轄,但重大。復雜的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案件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是侵權行為引起的,因此在受理交通事故案件時應當按照侵權行為確定管轄。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九條的規定,因侵權行為提起的訴訟,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因此交通事故提起訴訟應當按照下列原則確定管轄:一是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的規定,被告住所地是指被告的戶籍所在地,戶籍所在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按照經常居住地確定住所地,經常居住地是指離開住所一年以上並在經常居住地居住滿一年以上。二是侵權行為地,侵權行為地包括侵權結果發生地和侵權行為發生地,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的規定,上述法院均有權力受理交通事故案件。二、如何確定車禍糾紛起訴法院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以下賠償費用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的標准計算:1、殘疾賠償金根據受害人喪失勞動能力程度或者傷殘等級,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准,自定殘之日起按二十年計算。2、被扶養人生活費根據扶養人喪失勞動能力程度,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和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標准計算。3、喪葬費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標准,以六個月總額計算。4、死亡賠償金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准,按二十年計算。因此,交通事故糾紛的審理法院直接決定了損害賠償數額的大小。選擇管轄法院,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選高不選低」是交通事故賠償應遵循的鐵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