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交流
法院開庭前,犯罪嫌疑人有情況以前未向法院交談清楚的,或者要補充新的事實,可以向法官補充交待新的事實或遺漏的情況
2. 大家工資多少,交流一下,我法官助理,所有發
4000,私企,打工
3. 案件審理中家人能否與法官交流
如不能代理人,不能發言。庭後可以溝通一下。
4. 溥儀的文化水平到底怎麼樣,真的只有初中水平嗎
我們現在的人對於溥儀的印象,就是電影《末代皇帝》中的小皇帝的形象。這位生於王朝末世的皇帝,也是中國史上的最後一位皇帝,他有著怎樣離奇而又充滿傳奇的一生呢?溥儀曾經提到:我出生就是要當皇帝的,我不知道我不當皇帝還能做什麼。於是,在被趕出象徵著皇權的故宮之後,溥儀便配合當時在東北的的日本勢力,當了偽滿洲國的皇帝。日本戰敗投降以後,蘇聯人將溥儀關押入獄,最後,溥儀被交給了新中國政府。
今天來看,溥儀戶口本上面「初中」的學歷恐怕並不能代表什麼,想要成為成為一個豐富而又淵博的人,最重要的還是不斷學習,不斷進步。
5. 1.如何可以與法官取得聯系並進行交流(是只有去法院當面聊嗎) 2.可否在庭審結束後請旁聽人員做問卷
1、與法官聯來系的方法,一個源是讓學校幫你出介紹信,然後與法院的宣傳部門接洽,尋求他們的幫助;另一個辦法是通過家裡或朋友的私人關系,如果認識法官的,直接取得聯系。
2、如果你到庭審現場,需要在法院入口處領取旁聽證,至於請旁聽人員做問卷,則要看人家是否配合你了。祝你成功!
6. 我的親人要判刑了作為家屬我應怎樣跟法官交流取得同情
你應該說法官大人請你秉公辦案,一定要給他最公正的處罰,畢竟他犯法了,我也不能說什麼了,對於受害人的家屬我們一定會賠償的
7. 庭審現場法官和公訴員可以交流嗎在庭審現場法官和公訴員不斷的交流意見這樣可以嗎
法官與公訴人可以在庭審現場交流意見,沒有違反《刑事訴訟法》的程序性規定。
8. 律師可以私下與法官交流案件的判決尺度嗎
律師與法官,禁止私下交流,更何況量刑等敏感問題。對於此問題,一切在法庭上內解決。
法條鏈接:容〈律師法〉 第四十條
律師在執業活動中不得有下列行為:
(四)違反規定會見法官、檢察官、仲裁員以及其他有關工作人員;
(五)向法官、檢察官、仲裁員以及其他有關工作人員行賄,介紹賄賂或者指使、誘導當事人行賄,或者以其他不正當方式影響法官、檢察官、仲裁員以及其他有關工作人員依法辦理案件;
9. 律師開庭前會和法官溝通嗎
最好是和律師去溝通一下,和律師講明詳細情況,這樣律師能做到心裡有數。
10. 淺談如何構建法官與律師正當工作溝通機制
法官、律師與法律共生共存。法官與律師的職責、地位、權力不同,在形式還可能對立。但是,他們具有相同的社會功能,即實現法律,維護社會的公平與正義,工作中理應相互溝通、協調和配合。同時,律師與法官地位、立場及工作性質的不同,還決定了他們在從業活動中不可避免地產生摩擦與矛盾。而消除誤解與分歧的最佳途徑就是進行工作交流與對話,在對話中增進了解、消除偏見、形成共識,並以經常性和正當的學術業務交流取代各種非正當關系。
一、當前法官與律師進行正當工作溝通面臨的主要問題
雖然有關方面積極推動建立律師與法官良性互動關系,然而,就目前司法界現狀而言,法官和律師難以實現規范有序的業務溝通,缺乏正當必要的學術交流。一些律師和法官之間的不正當關系及違法亂紀行為在社會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嚴重損害了司法形象和司法權威。目前,律師與法官在交流溝通過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律師與法官進行正當工作交流缺少制度保障。為了預防法官與律師不正當接觸及相互勾結,維護司法公正,最高法院、司法部於2004年聯合制定了《關於規范法官和律師相互關系維護司法公正的若干規定》,意圖在律師與法官之間設置了一條「隔離帶」。無疑,這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防止司法腐敗、保障司法公正的作用,起到一定成效。但是,這條「隔離帶」同時也束縛了律師與法官進行正當的工作溝通,使得正當學術業務交流受到影響,尤其是雙方在訴訟環節中產生的誤解、分析難以進行及時溝通、消除,不利於律師與法官業務素質的提高。律師與法官如何進行經常性和正當的工作交流,以及如何規范律師與法官之間的工作交流行為。目前,國家還沒有出台相關規范性文件,缺少制度依據,不利於律師與法官關系的健康發展。
(二)科學交流平台的缺失致使律師與法官進行學術業務交流困難。在律師與法官開展學術、業務上的交流非常必要,這樣做能夠統一律師和法官在法律問題、案件處理等方面的認識,減少法律認識分析,提高各自的業務素質。律師利用什麼方式與法官進行交流。一些地方法院採用座談、走訪、聘請律師為人民陪審員、執法執紀監督員等方式。這些做法雖然起到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於交流活動在參與人員層次、交流深度等方面存在局限性,再加上方式陳舊落後,缺乏針對性、實效性,致使許多活動流於形式、實際效果並是太好。由於科學交流平台的缺乏,很多律師將與法官的交流場所轉入了「地下」,如飯桌、娛樂場所,並滋生了不正當關系和腐敗行為。
(三)律師與法官之間的非正當關系為正當工作交流帶來負面影響。當前,部分律師與法官存在不正當關系,結成了「利益共同體」,干擾了司法公正。這些不正當關系在損害司法形象、破壞司法權威同時,也讓律師與法官本來就脆弱的關系雪上加霜,給律師與法官進行工作交流帶來了陰影,一些正當的工作溝通難以施展手腳、有所作為。
(四)律師與法官之間存在的職業隔閡短時期難以消除。由於職業地位、立場的不同,律師和法官之間在很多情況下存在分歧與偏見。在律師屆普遍存在這種認識:法官職業優越感高,不尊重律師,在法庭上隨意打斷律師的陳述意見,對律師的意見不夠重視。而在法院系統,一部分法官對律師的職業性質、人格品行存在種種看法:律師「挑詞架訟」、「重利忘義」,是司法界的「掮客」,部分人還「品質敗壞」;一部分律師業務水平底,「胡攪蠻纏」、「挑弄是非」,等等。這些隔閡、偏見,導致律師與法官之間缺少諒解、包容和信任,更多是相互輕視、提防。這在律師與法官之間設置了交流障礙。
二、構建法官與律師正當溝通機制的建議
第一,完善律師與法官進行正當工作交流的各項規章制度。簡單地禁止律師與法官交往,不能夠有效地杜絕雙方不當接觸,也無法讓二者關系步入良性發展軌道。因此,盡快出台辦法、建立制度,為律師與法官進行經常性和正當的工作交流提供依據和准則。要大力提倡和鼓勵律師與法官進行正當工作交流,倡導他們在交往中要遵守職業准則,杜絕和預防各種不正當的關系;要搭建法官與法律進行學術業務交流的官方平台,為律師與法官工作溝通提供各種便利;要強化懲處措施,對律師與法官之間的不正當關系及腐敗行為加大查處、處罰力度。
第二,法官要充分尊重和保障律師執業權利。法官居於強勢地位,律師居於相對弱勢。實踐中,律師往往得不到司法人員尊重,發表的建議不被重視;一些律師因執業行為受到打擊報復,甚至被錯誤追究責任,等等。因此,要引導法官正確認識律師在司法制度中的地位和作用,培養法官對律師職業的認同感。同時法院應切實保障律師正當執業,在加強制度層面保護的同時,推行一系列配套的具體措施,讓律師執業權利得到更加充分的保護。
第三,治理法官與律師之間的不正當關系。影響法官與律師關系的因素很多,推進律師與法官正當工作溝通機制建立,要從多方面入手:一是增強律師與法官抵禦社會不良風氣的能力。目前,商品經濟的「金錢萬能」、「等價交換」等理念腐蝕了部分律師與法官,並將這些「理念」引入了職業活動中,引發了權錢交易、以權謀私行為。要加強職業道德教育,樹立職業尊榮感,在法官與律師之間營造 「清風和氣」。二是加強對當事人引導,讓群眾對司法公正樹立信心。鑒於,很多律師與法官之間的權錢交易,是在當事人的積極要求和慫恿下發生的。應加大司法正面宣傳,對當事人進行正確的輿論引導,讓當事人把主要精力放在案件本身上,不要放在托關系、請客送禮等「旁門左道」上。三是適用提高法官的經濟、政治待遇,利用他們的職業榮譽觀,減少權力尋租。
第四,推進法律職業共同體建設。一些國家的成功經驗告訴我們,當律師和法官形成職業的共同體,在這個共同體內法官和律師可以互相地交流;為維護這個共同體的共同榮譽,作為共同體的成員都會保持高度的自覺性,都會自覺地不使共同體的名聲受到損害。在共同的認知感和共同的努力中,律師和法官的正當關系得以維護,律師和法官的凝聚力得以彰顯。
(作者單位:山東省棗庄市中級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