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立法法什麼時候頒布

立法法什麼時候頒布

發布時間: 2025-07-25 02:44:26

㈠ 我國憲法性法律文件有哪些

1.憲法 2004年3月14日頒布

2.憲法修正案 1999年3月15日頒布

3.戒*嚴*法 1996年3月1日頒布

4.國務院組織法 1982年12月10日頒布

5.香港特別行政區駐軍法 1996年12月30日頒布

6.民族區域自治法 2001年2月28日頒布

7.立法法 2000年3月15日頒布

8.國家安全法 1993年2月22日頒布

9.國家安全法實施細則

10.國徽法 1991年3月2日頒布

11.國旗法 1990年6月28日頒布

12.村民委員會組織法 1998年11月4日頒布

1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 1995年2月28日頒布

14.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 1990年4月4日頒布

15.澳門特別行政區駐軍法 1999年6月28日頒布

16.國防法 1997年3月14日頒布

17.國籍法 1980年9月10日頒布

18.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 2000年10月31日頒布

19.中集會游*行示*威法 1989年10月31日頒布

20.民法院組織法 1983年9月2日頒布

21.人民檢察院組織法 1983年9月2日頒布

2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組織法 1982年12月10日頒布

23.引*渡法 2000年12月28日頒布

24.現役軍官法 2000年12月28日頒布

25.軍事設施保護法實施辦法 2001年1月12日頒布

26.人口與計劃生育法 2001年12月29日頒布

27.科學技術普及法 2002年6月29日頒布

28.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管理條例實施細則 2001年12月29日頒布

29.反*分* 裂國家法 2005年3月14日頒布

30.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 2004年3月14日頒布

32.中華人民共和國選舉法 2004年10月27日頒布

33.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辦法

34.武器裝備科研生產許可管理條例 2008年03月06日頒布

㈡ 科學立法的發展進程

科學立法命題的提出在中國立法理論中應當是一次革命,即便在21世紀初期,還沒有完全提出科學立法的基本命題,因為2000年在制定<立法法>時僅僅提到「立法應當從實際出發,科學合理地規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權利與義務,國家機關的權力與責任。」顯然,此時只是提出權利義務設定中的科學性,而沒有肯定立法所有環節中的科學性,更沒有將科學性作為中國立法的一個價值判斷。2006年3月全國人大提出立法科學性的命題大概有
兩個理由,第一個理由是自200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頒布以後中國在立法的制度化和公開化等方面有明顯提高,某些方面甚至達到了較高的法律理想,但是,就立法的科學性而言,中國的立法還存在一定的 差距,即是說,2006年的這一價值判斷的提出是在對立法法施行以後中國立法狀況的總結,通過這樣的總結發現立法在科學性方面還有需要強化之處。第二個理由是,中國關於法律制定的價值追求越來越高,以前所追求的是立法的形式合理性,或者形式合理性的追求高於實質合理性,而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施行以後六年來的總結經驗,在達到了形式合理性以後,便必須向實質合理性這一最高目標要效益,並最終達到形式合理性與實質合理性的絕對理想狀態。《十一五綱要》將立法民主性和立法科學性作為兩個並列的標准予以確定。毫不客氣地講,中國立法在科學性方面還只是一個價值判斷和追求的理想目標。換言之,就中國目前的立法而論,在科學立法的科學性方面還存在諸多阻滯因素,正如2006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報告>中所指出的:「代表議案和建議的辦理質量有待提高,代表活動的組織工作有待改進。提高立法質量和增強監督實效還有大量工作要做,一些重要的法律亟待制定,一些現行的法律亟需修改,法規司法解釋備案審查工作需要加強。要高度重視這些問題,採取更加有效的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㈢ 地方法院制定的規范性文件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立法法》規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以外的審判機關和檢察機關,不得作出具體應用法律的解釋」,據此規定,地方法院制定的規范性文件不具有法律效力!

一、高級人民法院可以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審判業務文件

最高人民法院2010年頒布了《關於規范上下級人民法院審判業務關系的若干意見》,該《意見》首次規范了上下級法院間的審判業務關系。其中第九條規定:「高級人民法院通過審理案件、制定審判業務文件、發布參考性案例、召開審判業務會議、組織法官培訓等形式,對轄區內各級人民法院和專門人民法院的審判業務工作進行指導」。

該《意見》首次對高級人民法院在其管轄的區域內、審判實踐中遇到的一些亟待統一法律適用、相關司法解釋尚未出台時如何指導下級法院工作作了指引,使得高級人民法院制定的規范性文件有了特定的稱謂——審判業務文件;而且根據該條第2款的要求:「高級人民法院制定審判業務文件,應當經審判委員會討論通過。最高人民法院發現高級人民法院制定的審判業務文件與現行法律、司法解釋相抵觸的,應當責令其糾正。」

二、地方法院無權制定具有普遍適用意義的規范性文件

盡管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通過意見的形式明確了高級人民法院可以通過制定審判業務文件的形式來指導下級人民法院的工作,使得該類規范性文件得到了正名,然而,無論是1987年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地方各級人民法院不應制定司法解釋性文件的批復》(下稱《批復》),2012年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地方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不得制定司法解釋性質文件的通知》(下稱《通知》),還是2015年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下稱《立法法》),當中均對地方法院是否可以制定具有普遍適用意義的規范性文件作出了否定的回答:

1、《批復》規定「具有司法解釋性的文件,地方各級法院均不應制定」。

2、《通知》規定「地方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一律不得制定在本轄區普遍適用的、涉及具體應用法律問題的『指導意見』、『規定』等司法解釋性質文件,制定的其他規范性文件不得在法律文書中援引」;「地方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對於制定的帶有司法解釋性質的文件,應當自行清理。凡是與法律、法規及司法解釋的規定相抵觸以及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要求的司法解釋性質文件,應當予以廢止」。

3、《立法法》規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以外的審判機關和檢察機關,不得作出具體應用法律的解釋」。

據此,高級人民法院制定的審判業務文件應是供審判人員參考、帶有指導性意義的非涉及具體應用法律問題的規范性文件,而且,這種規范性文件應是非強制性,這也是其與法律、司法解釋等的最大區別,否則,將難以理解《通知》中闡述到的「不得在法律文書中援引」的規定。對於地方法院已經制定並實施多時的規范性文件,最高人民法院有必要督促地方法院進行一場徹底的清理活動,真正履行其監督地方法院審判工作的職責,確保國家法律的統一實施,法律所賦予當事人的訴訟權益能夠落實到位。

㈣ 2000年1月~2005年12月中國頒布的法律

1、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2000年3月15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
2、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2000年7月8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通過);
3、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1993年2月22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通過根據2000年7月8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的決定》修正);
4、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1987年1月22日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通過,根據2000年7月8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的決定》修正);
5、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通過);
6、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1986年1月20日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通過 根據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的決定》修正);
7、中華人民共和國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1990年9月7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通過 根據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的決定》修正);
8、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企業法(1986年4月12日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 根據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企業法〉的決定》修正);
9、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1988年4月13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 根據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的決定》修正);
10、中華人民共和國引渡法 (2000年12月28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通過);
11、中華人民共和國現役軍官法(1988年9月5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次會議通過根據1994年5月12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關於修改〈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軍官服役條例〉的決定》修正根據2000年12月28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關於修改〈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軍官服役條例〉的決定》第二次修正);
12、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1984年9月20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通過2001年2月28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修訂);
13、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1984年5月31日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根據2001年2月28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的決定》修正);
14、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1979年7月1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 根據1990年4月4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的決定》修正 根據2001年3月15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的決定》第二次修正);
15、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2001年4月28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通過 1992年9月4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七次會議通過 根據1995年2月28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的決定》修正 2001年4月28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修訂);
16、中華人民共和國信託法(2001年4月28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通過);
17、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2001年4月28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通過);
18、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1980年9月10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根據2001年4月28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的決定》修正);
19、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1995年2月28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通過根據2001年6月30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的決定》修正);
20、中華人民共和國檢察官法(1995年2月28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通過根據2001年6月30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檢察官法〉的決定》修正);
21、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沙治沙法(2001年8月31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三次會議通過);
22、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二)(2001年8月31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三次會議通過);
23、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1990年9月7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通過根據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決定》修正);
24、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 (1982年8月23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通過 根據1993年2月22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的決定》第一次修正 根據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的決定》第二次修正);
25、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通過);
26、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域使用管理法 (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通過);
27、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1992年4月3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根據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的決定》修正);
28、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2001年12月29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五次會議通過);
29、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三)(2001年12月29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五次會議通過);
30、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1996年5月15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通過根據2001年12月29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五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的決定》修正);
31、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1989年2月21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通過根據2002年4月28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七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的決定》修正);
32、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2002年6月29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通過);
33、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 (2002年6月29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通過);
34、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於2002年6月29日通過);
35、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於2002年6月29日通過);
36、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 (2002年6月29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通過);
37、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 (2002年8月29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九次會議通過);
38、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2002年8月29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九次會議通過);
39、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2002年8月29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九次會議通過);
40、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1995年6月30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通過 根據2002年10月28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的決定》修正);
41、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 (2002年10月28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通過;
42、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 (2002年10月28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通過);
43、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2002年12月28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通過);
44、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1993年7月2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次會議通過,2002年12月28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修訂);
45、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1985年6月18日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通過,2002年12月28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修訂);
46、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四)(2002年12月28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通過);
47、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 (2003年6月28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次會議通過);
48、 中華人民共和國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2003年6月28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次會議通過);
49、 中華人民共和國港口法 (2003年6月28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次會議通過);
50、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2003年8月27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通過);
51、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於2003年10月28日通過);
52、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投資基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於2003年10月28日通過);
53、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 (2003年12月27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通過);
54、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 (1995年3月18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 根據2003年12月27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的決定》修正);
55、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 (1995年5月10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通過 根據2003年12月27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的決定》修正);
56、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982年12月4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 1982年12月4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公告公布施行,根據1988年4月12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1993年3月29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1999年3月15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和2004年3月14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修正);
57、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1994年5月12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通過 2004年4月6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八次會議修訂);
58、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機械化促進法 (2004年6月25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通過);
59、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1989年2月21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通過 2004年8月28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修訂);
60、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 (2004年8月28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通過);
61、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 (1997年7月3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六次會議通過 根據1999年10月31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的決定》第一次修正 根據2004年8月28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的決定》第二次修正);
62、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1993年12月29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通過 根據1999年12月25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的決定》第一次修正 根據2004年8月28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的決定》第二次修正);
63、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 (1998年12月29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通過 根據2004年8月28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的決定》修正);
64、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 (1995年5月10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通過 根據2004年8月28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的決定》修正);
65、中華人民共和國拍賣法(1996年7月5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通過 根據2004年8月28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拍賣法〉的決定》修正);
66、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 (1988年11月8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通過 根據2004年8月28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的決定》修正);
67、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1986年1月20日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通過 根據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的決定》第一次修正根據2004年8月28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的決定》第二次修正);
68、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2000年7月8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通過 根據2004年8月28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的決定》修正) ;
69、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1986年6月25日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通過 根據1988年12月29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的決定》第一次修正1998年8月29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修訂 根據2004年8月28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的決定》第二次修正);
70、 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
(1979年7月1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 根據1982年12月10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的若干規定的決議》第一次修正 根據1986年12月2日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的決定》第二次修正 根據1995年2月28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的決定》第三次修正 根據2004年10月27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的決定》第四次修正);
71、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
(1979年7月1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 根據1982年12月10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的若干規定的決議》第一次修正 根據1986年12月2日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的決定》第二次修正 根據1995年2月28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的決定》第三次修正 根據2004年10月27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的決定》第四次修正);
72、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 (1995年10月30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通過 2004年12月29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修訂);
73、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五)(2005年2月28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通過) ;
74、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2005年2月28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通過) ;
75、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於2005年4月27日通過);
76、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2005年8月28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通過);
77、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證法(2005年8月28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通過);
78、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1992年4月3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 根據2005年8月28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的決定》修正);
79、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1993年12月29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通過 根據1999年12月25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的決定》第一次修正 根據2004年8月28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的決定》第二次修正 2005年10月27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修訂);
80、 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 (1998年12月29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通過 根據2004年8月28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的決定》修正 2005年10月27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修訂);
81、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1980年9月10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 根據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第一次修正 根據1999年8月30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第二次修正 根據2005年10月27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第三次修正);
82、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於2005年12月29日通過)。

熱點內容
法學院的課程 發布:2025-07-26 09:27:08 瀏覽:858
作為證人要承擔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7-26 09:26:34 瀏覽:158
沉迷法學 發布:2025-07-26 09:08:00 瀏覽:265
1999年義務兵安置條例 發布:2025-07-26 09:02:55 瀏覽:500
新婚姻法二十四條補充 發布:2025-07-26 09:02:53 瀏覽:88
刑事證據法學陳瑞華 發布:2025-07-26 09:02:16 瀏覽:428
為備道德 發布:2025-07-26 09:01:24 瀏覽:680
雲南警官學院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學 發布:2025-07-26 09:00:34 瀏覽:992
卡迪夫海商法 發布:2025-07-26 08:59:59 瀏覽:30
漳平市人民法院 發布:2025-07-26 08:58:17 瀏覽: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