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第121條的解釋
您好,
這條司法解釋的目的是規定當事人名稱或者姓名、標的和數量是合同必內備要件。沒有這容三個要件,合同就不成立。
目前我國法律中還沒有本條的例外規定,也就是說,目前我國所有的合同都可以適用這一條。
本條中「法律另有規定除外」目前沒有任何實質含義。它是一個兜底性條款。未來在法律修訂過程中可能出現一種合同,其成立要件多於上述三個要件,那麼此時本條規定也依舊可以用,這樣就不必再修訂本條規定了。屬於立法技術層面的操作,可以提高立法的穩定性,節約法律修訂的成本。
希望可以幫助到您,祝好。
⑵ 解釋合同法法條
這里的損失一般是指實際損失,根據《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條:當事人一方回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答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於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後可以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
因此,是包括履行後可以獲得的利益的,當然不是法院說了算,但是這個可以預見、應當預見的標準是具有一定的可裁量性的,法院有一定的自由裁量空間。
⑶ 合同法第121條是債權人的違約形為嗎
合同法121條是規復定第三人原因製造成的違約,責任由誰承擔的問題。
第一百二十一條 當事人一方因第三人的原因造成違約的,應當向對方承擔違約責任。當事人一方和第三人之間的糾紛,依照法律規定或者按照約定解決。
由於債權具有相對性,盡管違約是因第三人原因造成,但是合同的效力只及於當事人雙方,違約責任須有無違約方本人承擔。在承擔了違約責任,合同關系消滅後,違約方和第三人之間的糾紛,另行解決
⑷ 誰能給解讀一下合同法121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二十一條 當事人一方因第三人的原因回造成違約的答,應當向對方承擔違約責任。當事人一方和第三人之間的糾紛,依照法律規定或者按照約定解決。
【釋義】本條規定了因第三人原因造成的違約。
違約是由第三人造成的,為因第三人原因造成的違約。因第三人原因造成一方當事人違約的,如第三人遲延交貨造成一方當事人遲延履行的,該當事人應當承擔違約責任。該當事人承擔違約責任後,應當向第三人追償。第三人原因構成意外事故致使一方當事人違約,且第三人無力賠償的,損失由雙方當事人分擔。法律規定因第三人原因造成違約第三人直接承擔責任的,第三人應當直接承擔責任。例如依照消費權益保護法,消費者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財產損害的,可以向出售商品的銷售者請求賠償,也可以向製造商品的生產者請求賠償,受損害的消費者直接請求生產者賠償的,生產者應當賠償。
⑸ 新民訴法司法解釋證據解讀121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一百二十一內條 當事人申請容鑒定,可以在舉證期限屆滿前提出。申請鑒定的事項與待證事實無關聯,或者對證明待證事實無意義的,人民法院不予准許。
人民法院准許當事人鑒定申請的,應當組織雙方當事人協商確定具備相應資格的鑒定人。當事人協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指定。
符合依職權調查收集證據條件的,人民法院應當依職權委託鑒定,在詢問當事人的意見後,指定具備相應資格的鑒定人。
⑹ 《合同法》110條解讀。
1.合同法第110條規定的內容第一百一十條當事人一方不履行非金錢債務或者內履行非金錢債務不符合約容定的,對方可以要求履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法律上或者事實上不能履行;(二)債務的標的不適於強制履行或者履行...
2.合同法第110條規定的解釋本條規定了非金錢債務的違約責任。這種責任體現在兩個方面:一為繼續履行;二為賠償損失。非金錢債務,是指除了金錢作為標的的債務以外的債務,這類債務的標的包括金錢以外的物、行為和智力成果.
⑺ 合同法第121條的含義
當事人一方因第三人的原因造成違約的,應當向對方承擔違約責任。當事人一方和第三人之間的糾紛,依照法律規定或者按照約定解決
⑻ 合同法121條,當事人和第三人之間的糾紛,依照法律規定。。。解決。法律規定那些具體的規定
合同法:第一百二十一條
當事人一方因第三人的原因造成違約的,應當向對方承擔違約責任。版當事人權一方
和第三人之間的糾紛,依照法律規定或者按照約定解決。
這就要看一方當事人與第三人之間的糾紛事由與性質而去適用法律。理由:「當事人一方因第三人的原因造成違約的,」但當事人要首先承擔原合同約定的責任。
⑼ 合同法第121條規定中的假定條件,行為模式,法律後果分別是哪個
《合同法》第121條(以下簡稱「第121條」)規定:「當事人一方因第三人的原因造成違約的,應當向內對方承擔違約責任。當事人容一方和第三人之間的糾紛,依照法律規定或者按照約定解決。」
假定條件為雙方為適格的合同簽訂方,行為模式為因為第三人原因造成違約,法律後果違約方向對方承擔違約責任。
⑽ 合同法第122條的規定
由守約方自主選擇。你選擇違約責任案由就是合同糾紛,選擇侵權責任案由就是侵權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