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三條案例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三條案例

發布時間: 2021-03-06 02:36:55

① 關於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的案例分析

一、員工騙取病假丟了飯碗,不服除名的訴求被法院駁回

年薪10萬元的白領員工因騙取病假,被公司以嚴重違反規章制度而除名,其不服經勞動仲裁,訴至法院要求雙方恢復勞動合同關系等。近日,浦東新區法院作出一審判決,駁回員工張先生的訴訟請求。

張先生是上海一家外資公司的員工,2008年度,他向公司請病假21天,提交9張病假單。後公司派員前往出具病假的醫院核實,因其中5張病假單在醫院沒有掛號就診記錄,認定11天病假無合法手續,故公司根據相關規章制度,以張先生騙取病假,屬曠工為由,於今年2月作出解除勞動合同處理,並扣發了張先生的相應薪金。

事後,張先生申請仲裁,要求與公司恢復勞動關系,要求公司支付相關薪金,仲裁裁決對張先生的請求均不予支持。張先生不服仲裁裁決,訴至法院要求解決。

在法庭上,張先生雖認可沒有掛號是自己讓認識的醫生開了病假,但主張其中有2張病假有病史記載,並提供了門診病歷卡。張先生認為,根據公司考勤管理規定,虛開病假只是加倍處罰,記不良信用記錄,尚不至於解除勞動關系。

法院審理後認為,張先生以虛假證明騙取病假,即便扣除其中2次雖無掛號憑證但有病史記載的病假5天,其騙取的病假仍累計達到6天,還是嚴重違反了公司規章制度的相應規定,公司將其除名並無不當。

二、雙方雖有約定 職工出資單位代繳社保費無效

職工劉某在家待崗期間,單位與其約定他自己承擔全部社會保險費用,公司只為他代繳。近日,法院認定,該代繳關系不成立,單位返還劉某墊付的全部社會保險費用。

2005年9月22日,劉某應聘到濟南某空調公司從事售後服務工作,雙方於2005年9月30日簽訂了1年期限的勞動合同。自2007年6月開始,劉某在家待崗,但空調公司未支付劉某待崗期間的生活費。劉某2007年6月至2008年1月期間的社會保險費,由劉某每月向空調公司繳納保險費330元之後,再由空調公司向社保部門繳納。2008年12月24日,劉某向濟南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訴,要求空調公司按每月1600元(他上班時的工資)的標准,支付4個月工資的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6400元;返還墊付的社會保險費2640元;補繳2008年2月至12月期間的社會保險費。仲裁委以劉某的申訴請求已超過仲裁申請時效未予受理。劉某不服,訴至濟南市歷城區法院。

庭審中,空調公司辯稱,對劉某的社會保險費,雙方曾有約定,由劉某出資後,公司代繳。

法院審理後認為:2005年9月至2008年12月期間,雙方存在勞動關系,雙方應按《勞動法》及《勞動合同法》等有關法律、法規履行各自的權利義務。因社會保險費具有法律規定的強制征繳性,必須由用人單位及勞動者按各自承擔的比例繳納,因此空調公司主張的代繳關系不能成立。2007年6月至2008年1月期間,劉某在家待崗,沒有收入,因此上述期間劉某墊付的社會保險費2640元,空調公司應返還給劉某。因空調公司未為劉某提供勞動條件及按時繳納社會保險費,劉某2008年12月提出與空調公司解除勞動關系的主張,於法有據,空調公司應向劉某支付經濟補償,因劉某一直在家待崗,空調公司可按濟南市最低工資標准每月760元支付劉某3個半月的經濟補償2660元。劉某的訴訟請求,未超過仲裁申請時效1年的規定。劉某要求空調公司為其補繳2008年2月至2008年12月的社會保險費的請求,不屬人民法院的受理范圍,劉某可向當地勞動行政主管部門申請解決。

據此,依照《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等規定,法院判決:空調公司支付劉某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2660元,返還劉某墊付的社會保險費2640元;駁回劉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三、工資代領未還 單位連帶賠償

尹某系一家公司的職工。2009年8月,公司財務人員發工資時,見尹某未到,為圖方便,遂叫與尹某同寢室的一名員工代領。可該員工並未將工資轉交給尹某,而是於當天逃走了。公司以已經實際發出、不可能支出雙份工資為由拒絕對尹某給予任何補償。雙方因而成訟。

法院審理認為公司應對該款承擔連帶賠償責任,遂判令公司向尹某支付全部工資。

一方面,本案屬於無權代理。根據法律規定,民事代理包括委託代理、法定代理和指定代理。委託代理是指基於被代理人的委託授權而發生的代理。法定代理是指依照法律規定直接產生的代理。指定代理是指代理人根據人民法院或者行政機關的指定而進行的代理。而那名員工為尹某代領工資,既不是出於尹某的委託,也不是基於法律的規定,更不屬於人民法院或者行政機關的指定。

另一方面,該代理行為對尹某不具有法律約束力。正因為那名員工與尹某之間屬於無權代理,而尹某事後也對該代理不予追認,決定了所有的行為和內容都不是尹某的真實意思表示,而根據《民法通則》第五十五條之規定,民事行為發生法律效力的要件之一,就必須是「意思表示真實」。

再一方面,雖然事情的引起是由於財務人員大意,但財務人員發放工資行為是履行職務。《民法通則》第四十三條規定:「企業法人對它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員的經營活動,承擔民事責任。」該法第六十六條還指出:「沒有代理權 、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的行為, 只有經過被代理人的追認,被代理人才承擔民事責任。未經追認的行為,由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第三人知道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已終止還與行為人實施民事行為給他人造成損害的,由第三人和行為人負連帶責任。」

本案中,公司知道該員工無權代理而為之,應當承擔連帶責任。所謂連帶責任是指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當事人就同一債務,對債權人不分份額、不分先後次序的承擔責任。即尹某既可以要求公司或那名員工之一承擔全部責任,也可以要求公司或那名員工共同承擔全部責任。

② 勞動合同法的具體案例

1、按照《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七條規定,單位應當支付您從2008年2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期間回的二倍工資,並認答定張某從2009年1月1日起與單位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2、張某解除與單位的勞動合同,應當以《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第(二)、第(三)項的規定為依據。否則,屬於非法解除勞動合同。
3、解除勞動合同,可以按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第四十七條規定,要求單位支付您從2008年1月1日至2012年4月30日工作期間的經濟補償。2007年5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工作期間的經濟補償,按照《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辦理。
4、在解除勞動合同時,可以要求單位支付欠發的工資、返還押金。
5、在解除勞動合同時,可以要求單位補繳未繳的各項社保。
順祝好運!

③ 違反勞動合同法案例

用人單位違反勞動合同法的典型案例
【案情介紹】
宋某是一名2012年畢業的大學生,經過應聘於2012年10月13日來到石家莊贏弗外語培訓學校做課程顧問工作。宋某在該學校經歷了半個月的學校所謂的培訓期,之後,學校只是以口頭的形式約定了一個月的試用期,工資1000元,沒有與宋某簽訂書面勞動合同,也未繳納各種社會保險。該學校還向所有員工索要工作服的保證金600元,並且與員工簽訂了一份有關培訓費的協議書,其中約定了培訓費用1000元,服務期限6個月,然而宋某隻是接受的崗前培訓。宋某上班期間,幾乎每天都會延長下班時間,少則半個小時,多則兩三個小時。一天,宋某因家中有事,向部門經理請假一天,部門經理卻一反常態,在11月29日向宋某下達通告,要麼再延長一個月試用期,要麼於11月30日提前結束試用期辭退宋某。對於部門經理的無理要求,宋某氣憤離開學校,並求助於律師,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案件評析】
本案例中,用人單位石家莊贏弗外語培訓學校違反勞動合同法,侵害了其員工宋某的合法權益,有證據證明,學校存在以下違反勞動合同法的行為:自用工之日起不與員工簽訂書面勞動合同;與員工約定和實際所發工資均低於石家莊當地最低工資標准;勒令員工延長試用期;在試用期內,沒有對員工說明理由,提前無故辭退;要求員工繳納保證金;與員工簽訂實為崗前培訓而名為專項培訓的培訓費協議;經常要求員工加班,但不支付加班費。
第一,學校自用工之日起,不與員工簽訂書面勞動合同。根據《勞動合同法》第10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與員工訂立書面勞動合同。根據《勞動合同法》第82條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第二,學校與員工約定和實際發的工資均低於石家莊月工資最低標准。根據《勞動合同法》第20條規定,勞動者在試用期的工資不得低於本單位相同崗位最低檔工資或者勞動合同約定工資的百分之八十,並不得低於用人單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資標准。2011年7月1日河北省人社廳下發《關於調整最低工資標準的通知》,石家莊市區及郊區,月最低工資1100元。很顯然,學校與員工約定的工資僅為1000元,明顯低於石家莊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根據相關法律法規,應當責令用人單位限期補發差額;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50%以上、100%以下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拒不改正的,處以2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罰款。
第三,學校違反約定試用期。根據《勞動合同法》第19條之規定,同一用人單位與同一勞動者只能約定一次試用期。學校與宋某口頭約定試用期為一個月,而在試用期即將結束時,提出延長一個月的試用期,明顯違反勞動合同法中有關試用期規定。
第四,學校違反勞動合同法,在試用期內,沒有正當理由辭退員工。試用期是指用人單位對新招錄的員工進行各方年的考察期限,是一個雙方互相了解的過程,在試用期內,一方面可以維護用人單位的利益,給單位考察勞動者是否與錄用要求相一致的時間,另一方面可以維護員工的利益,使員工了解一下單位是否符合勞動合同的規定。根據《勞動合同法》第39條第1項,在試用期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員工,用人單位才可以與其解除勞動關系。依據法律,學校需要舉證證明員工不符合錄用條件,且錄用條件需要在招聘員工時書面告知,然而,學校不給任何理由,不進行任何說明,任意辭退員工,嚴重侵犯了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學校應當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第五,學校違反勞動合同法,要求員工繳納保證金。依據勞動合同法相關規定,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禁止以各種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然而有證據證明,學校要求員工繳納600元保證金,以擔保員工工裝費,這顯然是違反法律的。
第六,學校與員工約定無效的培訓費。根據《勞動合同法》第22條第二款規定的培訓費用,包括用人單位為了對勞動者進行專業技術培訓而支付的有憑證的培訓費用、培訓期間的差旅費用以及因培訓產生的用於該勞動者的其他直接費用。然而,宋某在學校接受的是崗前培訓,這是勞動合同法規定的用人單位的法定義務,學校卻移花接木,以崗前必要培訓當做是法律規定的專項培訓,這些做法都是違反勞動合同法的,
第七,學校經常讓員工加班,但不支付加班費。學校已經明確約定了具體工作時間,然而學校不嚴格遵守已經制定的時間制度,經常延長工作時間,員工加班後還不支付加班費,違反了勞動合同法,侵犯了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④ 勞動合同法案例

老闆是同一個人不能說明兩家企業有著必然的聯系。看他們是否具備獨立的法人資格。如果是一家,你可以要求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如果不是,合同是沒有辦法續簽了,但是不要以為這樣老闆就有空子可鑽了,看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 :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並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注意第五款,而第四十四條第一項是: 第四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合同終止:

(一)勞動合同期滿的;

也就是說,雖然你無法簽定勞動合同,但是可以要求獲得經濟補償補償的。

⑤ 勞動合同法案例分析 求助 急急急!!!

單位有權不支付經濟補償金解除勞動合同的規定只有以下兩條:回
第三十七條 勞動答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第三十九條 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違背勞動者意願訂立合同);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所以你們的情況,如果單位沒有確定的證據舉證你們有違反上述條件規定的情況(可能涉及的是第三十九條第二、三、四款),都要支付經濟補償金,而且你們還可以不要補償金,主張公司繼續履行合同,給你崗位繼續工作。
希望能幫到你

⑥ 勞動合同法案例分析

第六條 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與爭議事項有關的證回據屬於用人單位掌握管答理的,用人單位應當提供;用人單位不提供的,應當承擔不利後果。依據仲裁法的規定,該公司沒有提供證據證明這些東西是他公司的專有信息、技術數據啊,所以從仲裁法的角度分析仲裁委員會的裁決也沒問題,共勞動法的角度分析是在公司能提供證據證明的情況下才能分析的,如果有證據證明確實是公司的秘密,
那麼依據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三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並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這個規定那這個劉先生應該承擔支付違約金的責任,如果劉先生現在所在的公司是惡意行為該公司也應當負責任

⑦ 勞動合同法案例分析,怎麼回答

這個崗位有著特殊的屬性,如前期與應聘者協商溝通,8年後終止勞動合同且給予終止補償金,也算是合法的。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 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 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並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 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 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 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 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五十條用人單位應當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並在十五日內為勞動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勞動者應當按照雙方約定,辦理工作交接。用人單位依照本法有關規定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在辦結工作交接時支付。用人單位對已經解除或者終止的勞動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備查。
說實話,空姐就是吃青春飯的。如何加強此類員工的保護確實需要大家多關注這個話題,同時,如果想繼續在航空公司工作,可以在空餘時間多學習充電,視合適的時機進行轉崗。

⑧ 高分求解,勞動合同法案例分析題,要詳細答案,謝謝~

你好。

一、「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於2004年1月17日作出工傷認定書」,那麼目前為止劉小姐應當認定為工傷。

二、根據公司的訴訟理由分析如下:1「提前下班並非為上下班規定時間」,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的規定:「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機動車事故傷害的;」在正常的上下班時間理所當然的應當認定為工傷;但是根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於實施<工傷保險條例>若干問題的意見》:這里「上下班途中」既包括職工正常工作的上下班途中,也包括職工加班加點的上下班途中。也就是說對於「上下班時間」的法律詞語解釋方法,法律運用了擴大解釋的辦法,其目的不言而喻的是要拓寬職工「上下班時間」的定義范圍,根據這個立法態度,並且在法律沒有明確講「上下班時間」限定為正常的上下班時間的條件下,應當對「提前下班」也認定為屬於《工傷保險條例》所指的「上下班時間」

二、「出事地點並非必經途徑」,那麼就可以對「必經途徑」的定義做一番推敲了。應當認為,必經途徑不應當認定直線途徑,也不能認定為最短途徑,更不能認定為唯一途徑。只要是一條合理的,通往本人居住地點的路線都應當認定為必經途徑。那麼在證據採信方面,劉小姐究竟是在何地發生事故就可以據此辯駁。

三、「劉小姐能否享受工傷保險待遇」,享受工傷保險待遇的前提是公司為劉小姐上了工傷保險。如該職工及所在用人單位已參加了工傷保險的,有關的工傷待遇按當地規定執行;如該職工及所在用人單位未參加工傷保險的,有關的工傷待遇則由該職工的用人單位支付。所以,只要認定為工傷,那麼劉小姐就能獲得賠償。

四、「具體如何辦理」,在目前的情況下無非就是針對公司的行政訴訟,「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認為是工傷,用人單位不認為是工傷的,由用人單位承擔舉證責任」,在這個訴訟中用人單位承擔舉證責任。具體也就是劉小姐不必負有舉證責任。在獲得行政訴訟的認可後可以依法享受工傷保險待遇。

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上海張大律師願交天下朋友,歡迎加為好友。 祝一切順利。

熱點內容
大律師的隱婚嬌妻 發布:2025-09-17 06:44:51 瀏覽:339
恩施新聞政府法律顧問 發布:2025-09-17 06:24:54 瀏覽:151
河南省委法律顧問 發布:2025-09-17 06:16:39 瀏覽:58
道德品質等級H是 發布:2025-09-17 06:16:06 瀏覽:5
理財顧問有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9-17 06:14:23 瀏覽:927
刑事訴訟法解釋對比 發布:2025-09-17 06:01:50 瀏覽:642
民事訴訟法的最終頒布日期 發布:2025-09-17 05:55:15 瀏覽:335
個人調取監控錄像法規 發布:2025-09-17 05:53:53 瀏覽:841
最高人民法院與司法部 發布:2025-09-17 05:43:37 瀏覽:915
2014司法考試刑法真題 發布:2025-09-17 05:43:36 瀏覽: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