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法法學會會長
㈠ 省法學會會長是什麼級別
一個社團組織,沒有什麼級別。
㈡ 中國法學會相關咨詢
你好:
協會、學會屬於民政注冊的社會團體。
學會的成員由本地域同內行單位自願組成。選舉會長容單位和理事會單位。
經費來源:會員單位撥交、咨詢、刊物和贊助。
工作職能:傳遞信息、共享資源、宣貫法規、協同工作。
收入待遇:不享受機關事業單位待遇。但基本參照事業單位運作。五險一金繳納。
相對獨立,分內勤、外勤。工作單調簡單。
㈢ 王興運的介紹
王興運,男,1963年2月6日出生,陝西省三原縣人,漢族,中共黨員,西北政法大學經濟回法學院教授、經答濟法專業碩士研究生導師,經濟法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國法學會經濟法學研究會理事,中國商業法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科技法學會理事、陝西省經濟法學研究會秘書長,西安市物價協會副會長,西安市發改委專家委員會委員。
㈣ 法學界有哪些名人多介紹!
1、江平:
中國著名法學家,1930年12月出生,浙江寧波人,中國政法大學終身教授、民商法學博士生導師。1948年至1949年就讀於燕京大學新聞系。1951年入莫斯科大學法律系,1956年畢業回國進入北京政法學院(中國政法大學前身)任教。1983年至1990年歷任中國政法大學副校長、校長。是七屆全國人大常委、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副主任。1988年至1992年任中國法學會副會長。2001年10月12日,被授予中國政法大學「終身教授」稱號。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待遇。
江平教授被收入英國劍橋世界名人錄並被收入中國多種版本的著名學者、著名法學家名錄。
2、陳光中
浙江永嘉縣人。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國政法大學訴訟法學研究中心名譽主任。1930年4月23日生,浙江永嘉人。著名法學家、法學教育家,新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的開拓者和重要的奠基者。1952年7月畢業於北京大學法律系。2001年,被中國政法大學授予終身教授稱號。
曾任中國政法大學校長和中國法學會副會長,現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政法大學訴訟法學研究院名譽院長。
他長期致力於刑事訴訟法學、證據法學、中國司法制度史和國際刑事人權法的研究,為培養法學高級人才,發展訴訟法學特別是刑事訴訟法學,改革和健全中國刑事司法制度,加強刑事司法人權保障,開展國內外訴訟法學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3、賀衛方
賀衛方無疑是中國當今法學界最有影響力的法學家之一。1960年7月生,山東省牟平縣人,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1982年畢業於西南政法學院(法學學士),1985年畢業於中國政法大學(法學碩士)。1985年起在中國政法大學任教並主持《比較法研究》季刊編輯工作。1995年調至北京大學法律學系任教。1992年被聘為副教授,1999年被聘為教授。1993年6-7月美國密執安大學、1996年6月-1997年1月哈佛法學院訪問學者。擔任北京大學司法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全國外國法制史學會副會長,中國法學會比較法學研究會副會長等社會職務。
4、王利明
王利明,男,1960年生,湖北仙桃人,中共黨員,新中國第一位民法學博士。現任中國人民大學常務副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法學學科評議組成員兼召集人,中國法學會副會長,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會長,九屆、十屆、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九屆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委員,十屆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委員、十一屆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委員、全國人大財經委委員,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教育部全國高等學校法學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2014年1月15日,中國人民大學校黨委原副書記、原副校長(兼)王利明接任常務副校長。
5、梁慧星
1944年1月16日生,四川青神人。中國著名民法學家,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法學研究》雜志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四川大學、西南政法大學、山東大學博士生導師。2008年擔任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主席團成員)、第十一屆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委員。1966年畢業於西南政法學院(現西南政法大學);1981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院,獲民法碩士學位。1990年國家人事部授予「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
曾擔任職務: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十屆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委員,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主席團成員),第十一屆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委員。《合同法》起草委員會組長、《物權法》、《侵權法》、《民法通則》起草組核心成員。1990年被國家人事部授予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1999年起擔任第四屆及第五屆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2003年擔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屆全國委員會委員、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委員,曾任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屆特邀咨詢員、公安部第二屆特邀監督員,山東大學法學院院長等職;2007年擔任中央政治局《物權法》專題講座主講人。主要著作包括:獨著:《民法》、《民法總論》、《中國民法經濟法諸問題研究》、《民法學判例與立法研究》、《民法解釋學》、《裁判的方法》、《法學學位論文寫作方法》等;合著:《合同法》、《經濟法的理論問題》、《民法債權》、《物權法》、《中國物權法研究》、《中國民法典草案附理由》等;主編:《民商法論叢》、《中國民商法專題研究從書》等。
㈤ 盛學軍的介紹
盛學抄軍,男,1969年出生,重慶豐都縣人襲,法學博士,法國馬賽第三大學博士後,英國牛津大學訪問學者。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人選、巴渝學者特聘教授、重慶市第二屆優秀中青年法學專家、重慶市高校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人選、重慶市中青年骨幹教師。現任西南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校學位委員會副主席,經濟法學院院長,金融創新與法制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兼任國家社科基金通訊評審專家、中國經濟法學會常務理事、中國銀行法學會常務理事、中國證券法學會常務理事、重慶市民法經濟法研究會副會長、重慶市人民政府立法評審專家委員會成員、重慶市仲裁委員會仲裁員。
㈥ 湖北法學會會長職務級別
正處級 1、鄂州市是湖北省下轄的地級市,位於湖北省東部,長江中游南岸,是湖北省省轄市之一,是正廳級別。 2、所以鄂州市農委主任是正處級(相當於普通縣縣長級別)。
㈦ 法學會選舉出的會長 副會長 要不要報批
盛市、區級人大會開會之前都要舉行預備會議。由各代表團選出團長人 眩縣鄉兩級選舉委員會是在縣人大選任聯委員會的指導下產生的。
㈧ 新當選法學會會長發言稿
太長了
㈨ 法學界的兩大現象具體是怎麼回事
你說的法學界的兩大現象也就是法學界的兩個現象一個是西政現象,另一個則是南陽現象。
河南省南陽地區出了很多法學家,被法學界成為南陽現象,著名的包括
1、張文顯教授,博士生導師,河南省鎮平縣人,原吉林大學黨委書記,現任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中國法學會副會長,中國法理學研究會副會長,主要研究領域:法理學; 2、郝鐵川教授,博士生導師,河南省鄧州市人,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曾任華東政法學院副院長,主要研究領域:法理學/法律史學;
3、樊崇義教授,博士生導師,河南省內鄉縣人,中國政法大學訴訟法學研究中心主任,中國法學會訴訟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兼秘書長,主要研究領域:刑事訴訟法學;
4、楊振山教授(已故),博士生導師,南陽人,曾任中國法學會民法、經濟法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政法大學,主要研究領域:民法學;
5、趙秉志教授,博士生導師,南陽人,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院長,中國法學會刑法學研究會會長,主要研究領域:刑法學;
6、周 密教授,河南省鄧州市人,北京大學,主要研究領域:刑法學/法史;
7、付子堂教授,博士生導師,河南省新野縣人,西南政法大學副校長,中國法學會法理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主要研究領域:法理學;
8、馮 果教授,博士生導師,河南省鎮平縣人,武漢大學,主要研究領域:民商法; 9、劉海年教授,博士生導師,河南省唐河縣人,中國社會科學院人權研究中心主任、中國法學會信息法研究會會長.主要研究領域:法律史/人權,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所長;
10、侯國雲教授,博士生導師,南陽人,中國政法大學,主要研究領域:刑法學;
11、郝宏奎教授(滿族),博士生導師,南陽人,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偵查系主任,主要研究領域:偵查學;
12、王新清教授,博士生導師,河南省新野縣人,中國人民大學黨委副書記,主要研究領域:訴訟法;
13、王軼教授,河南省鎮平縣人,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中國民法學研究會副秘書長, 主要研究領域:民商法;
14、曹富國教授,河南省唐河縣人,中央財經大學法學院教授,中央財經大學政府采購與公共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15、鄭人瑋副教授,法學博士,河南省唐河縣人,中央財經大學法學院副教授。
16、李漢軍 教授,漢族,南陽人,1964年8月出生,北京大學法學博士,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理事。歷任海南大學法學院教授、海南大學特區法制研究所所長、海南大學法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訴訟法專業碩士研究生導師、海南省重點學科訴訟法學科組成員,國家重點研究基地中國人民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
17、王志祥 南陽人,法學博士。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人員,河北大學政法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近年來,在《法學家》、《法商研究》、《政治與法律》、《刑法論叢》、《刑法評論》、《法制日報》等報刊上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編撰(譯)和參與編撰(譯)《歐盟刑事司法協助研究暨相關文獻中英文本》、《聯合國反腐敗公約暨相關重要文獻資料》、《「9·11」委員會報告》、《美軍虐囚報告》、《有組織犯罪比較研究》、《外國刑法學概論》、《中國廢止死刑之路》、《英美刑法學》等著作10餘部;
18、喬寶泰 法學家,南陽人。1948年參加國民黨軍隊去台灣,後患病退伍,擔任育達商職工友,嗣任台北市大安區群英里幹事,先後畢業於「中國地方自治函授學校」專修班、政治大學法學院政治學系、中國文化學院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及博士班,獲台灣第一個三民主義「國家法學博士」學位。後執教中國文化學院,累升教授、總務長、教務長、副院長、院長,中正文教基金會董事。曾當選「國大代表」,1971年列名台灣第9屆「十大傑出青年」。長期從事三民主義理論研究。著有《國父權能劃分學說之研究》、《一個理想的政治制度》、《中華民國憲法與五五憲草之比較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