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會會議記錄中級經濟法
⑴ 公司經理可以查詢董事會會議記錄及文件嗎
公司的經理當然不能查詢董事長會議的記錄和文件呢,除非獲得了董事會的授權才可以。
⑵ 董事會的決議給公司帶來損失,沒同意決議並在會議記錄上寫下異議的董事也應當承擔責任嗎
公司董事是由股東和職工代表大會選舉產生的,必須代表公司的利益。董事可在董事會上盡力陳述自己的觀點,行使其作為董事的權利與職責。根據我國《公司法》第112條的規定,董事會會議,應由董事本人出席;董事因故不能出席,可以書面委託其他董事代為出席,委託書中應載明授權范圍。董事會應當對會議所議事項的決定作成會議記錄,出席會議的董事應當在會議記錄上簽名。董事應當對董事會的決議承擔責任。董事會的決議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股東大會決議,致使公司遭受嚴重損失的,參與決議的董事對公司負賠償責任。但經證明在表決時曾表明異議並記載於會議記錄的,該董事可以免除責任。由此可見,董事會的決議給公司帶來損失,沒同意決議並在會議記錄上寫下異議的董事不應當承擔責任。
⑶ 董事會會議記錄要擁有合法效力須具有
出席會議的全體董事
⑷ 董事會議事、表決和會議記錄有什麼要求
《公司法》第四十九條規定:董事會的議事方式和表決程序,除本法有規定的外,由公司章程規定。董事會議事規則 :董事會是以會議形式行使權力的,必須規范地運行,所以董事會的議事方式和表決程序除了由公司法作出規定外,其所需明確的事項則由公司章程規定。 會議通知:召開董事會會議 ,應當於會議召開十日以前通知全體董事,這樣可以使董事對會議議題有所准備。 會議記錄:董事會應當對所議事項的決定作成會議記錄,出席會議的董事應當在會議記錄上簽名,以保證會議記錄的准確性、可信性。
⑸ 求規范的董事會會議紀要
XX有限公司會議紀要(紅頭)
2011—01
XX公司第二次董事會會議紀要
時間:
地點:
應到董事:
出席董事:
缺席董事:
列席:
主持: 記錄:
會議議程(議題):
(內容)
最終董事會形成以下五項決議:
(內容)
以上事項表決結果:同意X人,占董事總數X%,不同意X人,占董事總數X%,棄權X人,占董事總數X%。
董事簽字:
這是我自己寫的,不知道正不正式,能不能對你有幫助的地方
⑹ 董事會會議記錄是證明開董事會這項經濟業務發生了的原始憑證對嗎
;你好,是的,是證明開董事會的原始憑證之一。
⑺ 董事會會議記錄要怎麼做啊
董事會會議的紀錄可以分為三類:一是決定性意見,即對相關議題作出決定;二是指導性意見,即對相關議題所述事項的執行提供指導性意見;三是其他類型的意見,如對公司總經理(經營層)的褒獎、肯定或批評等意見。
因此,作為記錄董事會會議結果的會議記錄及決議應分別三種意見進行對相關事項的結果作出記錄。
對於董事會會議的決定性意見一般應由董事會決議的形式作成。但在實踐中,對於不需要進行決議的事項,其決定性意見應在記錄中記載。同時,董事會會議記錄還應記載會議對相關議題的指導性意見。
一般地,董事會會議記錄可以稱之為「會議記錄」或「會議紀要」。由於董事會雖為常設機構,但其成員一般並非全部是專職人員,在董事會會議期間,應對公司總經理在董事會會議閉會期間的工作作出安排與指導。此類安排或指導即通過會議記錄或會議紀要的形式予以確定。
現就董事會會議記錄製作過程中的一點想法簡述如下:
一、董事會會議記錄的結構
董事會會議記錄一般應分為前部、正文、簽字三部分,試對該三部分分析進行分析:
1、前部。在董事會會議記錄的前部中,一般應明確本次會議的時間、地點、出席會議的董事、未出席的董事、會議議題。同時還應明確列席會議的人員。有的記錄中還在前部明確記錄人員,但由於董事會會議記錄是須由出席董事簽字確認的,因此,記錄人員並非前部中的必須內容。
當然,在前部中如能明確董事會召集人發出會議召集通知的時間,將更有利於明確本次會議是否符合公司法或公司章程對會議通知提前時間的規定。
對於未出席人員的記載應區別兩種不同情況分別記載,一種是董事雖未出席,但已委託其他董事或其他人員出席,在此情況下,應明確該出席的實際姓名及其所代表的董事姓名。還有一種是董事未親自出席,也未委託他人出席的。對於前一種情況,應視為該董事出席本次董事會會議。而後一種情況即缺席,應根據公司法或公司章程的規定承擔相應的責任。對於缺席董事,在對會議表決相關事項過程,一般應視為棄權,除非其有書面文件明確表明對相關議題的不同意見。
董事會會議記錄中應明確本次會議所議議題。根據公司法規定,對於未在會議通知中明確的議題,董事會會議不得作出決議。
2、正文部分
正文部分一般應按照所議議題的先後順序記錄。對於每一議題應分別記錄會議情況。首先,應以審議相關議題作為標題;其次應明確發言人以及會議審議的基本情況。當然,對於會議過程中各董事發言的要點應合並為董事會會議的要點。
根據公司治理結構的一般原則,應由公司總經理向董事會匯報工作。但在實踐中,由於會議議題繁雜,總經理可能會委託公司經營層中的其他人員進行匯報。因此,在會議記錄中一般應明確發言人。
有的會議記錄明確記載董事討論的具體情況,對此,我們認為,對於董事的意見應綜合記載。董事會為一個集體決策機構,單一董事不能也不應代表董事會對所議事項作出決定。因此,在會議過程中,任何單一董事提出的意見或要求,一旦為其他董事確認,即應作為會議的結果予以記載。對於單一董事提出的意見或要求未被其他董事認可的,原則上不予記載,除非該董事明確要求將其意見保留。在此情況下,對所議事項如需表決的,則該董事的意見不應作為棄權或反對的表決予以記載。
3、尾部
在會議記錄的尾部,應當明確董事的簽署。對於缺席董事可以不列名,而對於委託他人出席會議的,應寫明董事姓名及受託人的姓名,並將委託書與該會議記錄一並存檔。
二、董事會會議記錄的用語
在製作董事會會議記錄中,應始終體現董事會作為公司治理結構中的重要環節。同時明確公司的三級管理體制,總經理為董事會領導下負責日常經營管理活動的機構。
根據不同的意見類型,試就關鍵用語分述如下:
1、決定性意見
對於決定性意見,一般應採用「同意」、「批准」、「決定」等字眼。對於決定性事項,一旦董事會會議通過該事項,應作成相應的董事會決議,以便公司經營層予以執行。
2、指導性意見
董事會會議對所議事項提出指導的,一般應採用「要求」、「責成」的字樣。從公司治理結構的角度而言,董事會為公司總經理的領導者,因此,有權要求總經理採取相應措施或實施某些行為。實踐中,有相當多的會議記錄,對於董事會會議提出的指導性意見採用「建議」的字眼。我們認為,董事會建議總經理採取某種行為的提法是不符合公司治理結構的層次性規定的。
3、其他意見
董事會會議如果對公司總經理的經營管理工作表示滿意,採用精神方面的嘉獎的,則應採用「肯定」、「滿意」等字眼。如果董事會會議對公司總經理的經營管理工作不甚滿意,要求其進一步加強的,則應對公司總經理提出指導性意見,如採用「會議要求公司總經理繼續加強……」的字眼。
總體而言,會議記錄的用語必須體現董事會對公司總經理的絕對領導關系。其用語必須體現這一原則。同時,董事會會議記錄是對公司總經理在董事會休會期間的工作的一種指導,因此,其用語應盡可能採用明確的態度,不宜採用模稜兩可的詞語。
⑻ 學校董事會會議紀要,如董事會記錄 1、會議名稱(如幾屆幾次董
設立一人公司需要會議紀要,只有我自己出資股東就我自己,會議紀要和任職文件是不是就不需要了? 一人有限責任公司可以不設股東會,但卻沒有關於董事會和監事會的規定。 股東人數
會議記錄案例,如董事會記錄 1、會議名稱(如幾屆幾次董事會) 2、時間和地點 3、參加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提出學校要求的設計周期過短,無法完成編制工作。最終確定
董事會紀要和董事會決議是否具有同樣的法律效力,董事會決議作為董事會批准事項的法律依據,也是各類政府部門服務於企業的依據。紀要是會議記錄的另一種形式,其法律效率僅限於內部。舉例而言,去工商局辦理
學校綜合治理會議記錄,
公司召開股東、董事、監事會,我負責寫一份會議紀要,主題詞,一般來講,董事會議事規則都規定,董事會紀要都需要董事簽字。你看公司不設董事會。董事會決議的形式有兩種:一種是決議式會議記錄,另外一種是以會議紀要的形式,形成文件類的缺席董事會的董事需要在董事會紀要和決議上簽名嗎,董事會會議會議紀要首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於 2004 年 11 月 9 日在濱州陽信藍昊有限公司會議室召開,會議由濱州陽信藍昊有限公司總經理鄭寶永同志主持,
⑼ 董事會會議紀要與董事會會議記錄有什麼不同
根據公司法的規定,有限責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在召開董事會會議時,應就會議情況作出會議記錄。該記錄應由出席董事會的董事簽字,並由公司存檔保存。但在實踐中,我們發現有較多的公司董事會會議記錄實際上只是對董事會會議的一個流水帳,僅記錄議題、發言人、討論的情況,對於最後會議的結果沒有明確的記載。 董事會會議的紀錄可以分為三類:一是決定性意見,即對相關議題作出決定;二是指導性意見,即對相關議題所述事項的執行提供指導性意見;三是其他類型的意見,如對公司總經理(經營層)的褒獎、肯定或批評等意見。 因此,作為記錄董事會會議結果的會議記錄及決議應分別三種意見進行對相關事項的結果作出記錄。 對於董事會會議的決定性意見一般應由董事會決議的形式作成。但在實踐中,對於不需要進行決議的事項,其決定性意見應在記錄中記載。同時,董事會會議記錄還應記載會議對相關議題的指導性意見。 一般地,董事會會議記錄可以稱之為「會議記錄」或「會議紀要」。由於董事會雖為常設機構,但其成員一般並非全部是專職人員,在董事會會議期間,應對公司總經理在董事會會議閉會期間的工作作出安排與指導。此類安排或指導即通過會議記錄或會議紀要的形式予以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