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民事訴訟法證明責任的特殊規則

民事訴訟法證明責任的特殊規則

發布時間: 2021-02-23 20:40:43

① 民訴法中的證明責任的分配的原則是誰主張誰舉證,也有一些特殊的分配,請問雙方當事人可以約定證明責任

證明責任是由法律規定的。

② 民事訴訟舉證責任的分配原則是什麼

依據法律規定和司法解釋分配舉證責任
(1)一般規則:該規則主要採用法律要件說。要求在司法實踐中根據現行成文法規來分配舉證責任。我國《民事訴訟法》第64條第1款規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即將「誰主張,誰舉證」作為舉證責任分配的原則標准。
2001年12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通過的《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2條:「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加以證明,沒有證據或證據不足以證明當事人的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後果。」這一規定,只停留在一般表述的層面上,對當事人在訴訟中應對哪些具體事實負舉證責任不夠明確,無法解決事實真偽不明時法官如何裁判的問題,影響了審判的公正性。為了進一步完善舉證責任的分配原則,第5條、第6條又分別對合同糾紛案件和勞動爭議案件中的舉證責任分配問題作了詳細的規定,例如第5條第1款規定:「在合同糾紛案件中,主張合同關系成立並生效的一方當事人對合同訂立和生效負舉證責任;主張合同關系變更、解除、終止、撤銷的一方當事人對合同關系變動的事實承擔舉證責任。」
(2)特殊規則:危險領域說、蓋然性說、損害歸屬說等理論是隨著環境污染、交通事故、產品責任、醫療事故等新型案件的大量產生而出現的,因此一些國家的立法者在制定法律時,考慮到與法律要件分類一般規則不同的一些規律應採用例外規則,即舉證責任倒置。

③ 在民事訴訟中,舉證責任的一般規則是( )。 A.誰主張誰舉證 B.原告舉證 C.被告舉證 D.由法院確定

在民事訴訟中,舉證責任的一般規則是(A、誰主張誰舉證)
《民事訴訟法內》第六容十四條規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
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證據,或者人民法院認為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人民法院應當調查收集。人民法院應當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觀地審查核實證據。
《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被稱之為誰主張誰舉證。

④ 請說明我國民事訴訟中證明責任分配和承擔的一般原則以及合同糾紛中舉證責任分配的主要規則

證明責任的分配是指案件所涉及的事實由誰來負責提供證據。在民事訴訟中,回證明責答任的主體是民事訴訟當事人,為協助法院查明案件事實而向人民法院提供證據但與案件無法律上的利害關系的其他訴訟參與人不承擔證明責任,在一定情形下承擔對案件的某些事實進行調查、收集證據職責的法院同樣也不承擔證明責任。據此,案件的證據責任應當在當事人之間分配。
我國民事訴訟法第64條規定的「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學者們將其歸納為「誰主張,誰舉證」原則。

⑤ 民事訴訟法舉證責任分配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你好!

一、一般規定:誰主張,誰舉證。

1、根據《證據規定》的一般規則回,誰主張相應的答事實,誰就應當對該事實加以證明,在該事實真偽不明時,沒有能夠證明這一事實的一方就要承擔相應的法律後果。

(1)合同糾紛案件

《證據規定》第5條,在合同糾紛案件中,主張合同關系成立並生效的一方當事人對合同訂立和生效的事實承擔舉證責任;主張合同關系變更、解除、終止、撤銷的一方當事人對引起合同關系變動的事實承擔舉證責任。 對合同是否履行發生爭議的,由負有履行義務的當事人承擔舉證責任。 對代理權發生爭議的,由主張有代理權一方當事人承擔舉證責任。

⑥ 我國民事訴訟法規定的證明責任的分配

我國民事證明責任分配以「誰主張,誰舉證」為一般原則,以舉證責任倒置為例外。
證明責任是指司法機關或者當事人提供證據證明主張的案件事實成立或者有利於自己主張的責任,否則將承擔其主張不能成立的危險。
現行司法解釋中關於證明責任分配的規定,多數屬於證明責任分配一般原則的具體化,只有很少的內容屬於一般原則的例外,構成舉證責任倒置。同時作為上述兩類分配原則的補充,賦予了法官根據個案具體情況,在法無明文規定時自由裁量分配舉證責任的權利。
舉證責任分配的核心問題是應當按照什麼樣的標准來分配舉證責任,如何分配舉證責任才能既符合公平、正義的要求,又能使訴訟較為迅速地得到解決。
《民事訴訟法》對舉證責任的分配,規定了「誰主張,誰舉證」的一般原則,即第64條第一款規定的「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
《民事訴訟法》沒有關於舉證責任倒置的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使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74條對舉證責任倒置規定了六種情形,即以下案件實行舉證責任倒置:
(1)因產品製造方法發明專利引起的專利侵權訴訟;
(2)高度危險作業致人損害的侵權訴訟;
(3)因環境污染引起的損害賠償訴訟;
(4)建築物或者其他設施以及建築物上的擱置物、懸掛物發生倒塌、脫落、墜落致人損害的侵權訴訟;
(5)飼養動物致人損害的侵權訴訟;
(6)有關法律規定由被告承擔舉證責任的。
《民事證據規定》第7條賦予法官有條件分配證明責任的許可權,從而確立了我國法定分配與裁定分配相結合的模式。
但是,在一些特殊類型的案件中,按照證明責任分配的一般原則確定雙方的證明責任,有時可能導致訴訟結果的不公正。所以,又需要例外規則進行補充。因此,目前我國的舉證責任分配規則可以歸結為以下三類: (一)我國民事訴訟證明責任分配的一般規則;
(二)我國民事訴訟證明責任分配的例外規則;
(三)我國民事訴訟中特殊情況下證明責任的分配原則 。

⑦ 詳細論述我國民訴訟法及司法解釋規定的證明責任分配

論我國民事訴訟中舉證責任的分配規則

在進行本文正文論述以前,有必要對舉證責任的概念加以明確,說明在何種意義上使用這一概念,以避免不必要的歧義及誤解。民事舉證責任發展至今,已是一個含義豐富的概念,既包含行為意義上的舉證責任,也包含結果意義上的舉證責任。所謂行為意義上的舉證責任,在大陸法系中被稱為主觀的舉證責任,是指當事人就其主張的事實負有提供證據加以證明的責任,又稱行為責任、提供證據責任。結果意義上的舉證責任,在大陸法系中被稱為客觀的舉證責任,是指在事實真偽不明時,主張該事實的當事人所承擔的不利益訴訟後果,又稱結果責任、證明責任。行為責任與民事訴訟的實際過程相契合,從當事人舉證活動的角度來觀察、分析舉證責任,動態反映舉證責任的訴訟內容。在民事訴訟中,只要當事人提出一定的主張,且主張的事實不屬於免證事實,就要對其主張的事實提供證據。因此,行為責任是外在的、表象的,且是人們可以感知的。而結果責任則靜態地反映舉證責任的內容,原、被告在訴訟中所應主張的要件均由法律預先做出規定,在訴訟開始前即已安排完畢,不受訴訟實際進程的影響。結果意義上的舉證責任概念雖然產生於辯論主義訴訟模式主導的大陸法系國家,但由於在職權探知主義訴訟模式下進行的訴訟中也會出現事實真偽不明的情況,因此結果意義上的舉證責任與訴訟模式並無必然聯系。在任何民事訴訟中,不管當事人是否提供證據,以及提供的證據是否充分,也不管法院是否主動調查收集證據,只要出現案件事實真偽不明的狀態,法院就需要依據舉證責任做出裁判,將由此而生的不利法律後果判歸對該事實負舉證責任的一方當事人承擔。行為責任和結果責任是舉證責任概念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二者之間是表和里、形式和內容、程序與實體、動態與靜態的關系,「承擔結果意義上的舉證責任的可能性的存在,是當事人必須履行行為意義上的舉證責任的原因」 ,因此只有結果責任才能真正反映舉證責任概念的本質,是舉證責任的實質性含義。
民事訴訟制度是國家為禁止人民採用自力救濟解決糾紛,作為代償而設置的解決法律上的糾紛的制度。因此,法官有義務對提起的各類糾紛做出裁判,即使是案件事實因各種原因無法查清而處於真偽不明狀態的案件,法官也不能拒絕裁判。此種情況下,現代民事訴訟中,法官必須藉助舉證責任規范做出判決,也因此有「證明責任乃訴訟的脊樑」的法諺。形象的法諺道出了舉證責任的重要。舉證責任不僅體現在每一個訴訟之中、影響著訴訟結果,而且在訴訟開始之前它已經在指揮著人們的行為。
長期以來,由於我國的民事訴訟法學理論深受前蘇聯相關理論的影響,在對於舉證責任的認識上,特別是對於結果意義上的舉證責任,經歷了一個由淺入深、甚至是從無到有的認識過程。前蘇聯民事訴訟理論中的舉證責任概念,並不承認結果責任的存在,僅僅局限於提供證據責任,即行為責任。我國在繼受該理論後,在舉證責任方面也沒有任何突破。另外,由於建國以後很長一段時間內,各種非學術因素的介入及干擾,使得對該領域的研究也成為理論禁區。直至1982年《民事訴訟法》(試行)頒布後,對於舉證責任的研究才開始受到理論界、實務界的關注。但是,由於在訴訟認識論上強調追求絕對真實,否認訴訟中真偽不明現象的存在,在訴訟體制上堅持職權探知主義的訴訟模式,注重法院在民事訴訟程序中的主導作用,此種條件下,連當事人提供證據責任的必要性都被大大弱化,結果意義上的舉證責任就更無從談起了。
作為對上述立法指導思想的集中體現,《民事訴訟法》(試行)第56條在規定「當事人對自己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的同時,還規定「人民法院應當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觀地收集和調查證據」。1991年頒布的新《民事訴訟法》第64條基本沿襲了民事訴訟法(試行)第56條的宗旨,只是對法院收集和調查證據的范圍和條件作了一些限制性規定。雖然該條通過將過去由法院負責全部證據收集調查的行為,一部分轉移到了當事人身上,以減輕法院的工作負擔,同時在一定程度上強調當事人提供證據行為與敗訴責任之間的聯系。但是新民訴法並沒有對結果責任做出任何規定,它與試行民事訴訟法一樣,從法律規定上排斥了結果責任的設定。
通常認為,1991年民訴法第64條第1款的規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誰主張,誰舉證」,是我國舉證責任分配的基本原則。筆者以為,將該條款確認為我國舉證責任分配的基本原則,存在理論上及邏輯上的缺陷。首先,該條款的內容僅僅涉及提供證據責任的部分內容,對於舉證責任的本質內涵——結果責任未曾觸及。其次,該條款規定以抽象的「主張」,而不是以當事人主張的事實性質或類別作為分配舉證責任的標准,違反了一條基本的訴訟規則:即決不容許讓當事人對同一事物從正、反兩個方面都承擔證明責任。因此,這一規定缺乏邏輯性,對審判實踐缺乏指導性,經不起理論和實踐的檢驗。
應該說,從立法上體現對於舉證責任的全面認識,始於《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以下簡稱《證據規則》)的頒布與實施。《證據規則》對於我國民事訴訟中舉證責任的分配做出了明確而具體的規定,既確立了舉證責任分配的一般原則,也明確了相對於該分配原則的例外規定,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舉證責任倒置;同時作為上述兩類規定的補充,賦予了法官根據個案具體情況,在法無明文規定時自由裁量分配舉證責任的權利。
一、《證據規則》第二條依據法律要件分類說確立了我國舉證責任分配的一般原則。
《證據規則》第二條規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加以證明。沒有證據或者證據不足以證明當事人的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後果。
法律要件分類說,又稱規范說,是由德國天才訴訟法學家羅森貝克提出來的舉證責任分配理論。規范說主張以法規要件分類為出發點,並主要以法律條文的表意和構造為標准分析法律規定的原則和例外,以及基本規定與反對規定之間的關系。羅森貝克認為,舉證責任分配原則只有一條原理,即「對不適用某一法律規定就不能獲得訴訟請求效果的當事人而言,其應當對該項法律規定的構成要件在事實上為存在,承擔主張和證明責任」。規范說將民事實體規范按對立關系分為兩大類:一是權利發生規范,又稱基本規范、請求權規范,指能夠發生一定權利的法律規范。二是對立規范,羅森貝克又將對立規范分為三種:其一是權力妨礙規范,即在權利發生開始時,對權利的發生效果進行妨礙,使權利不能發生的法律規范。其二是權利消滅規范,指在權利發生之後,能使已經存在的權利歸於消滅的法律規范。其三是權利限制規范,即在權利發生以後,准備行使之時,能對該權利的效果加以遏制和排除,使該權利不能實現的法律規范。在對法律規范進行上述四種分類基礎上,羅森貝克提出了自己的舉證責任分配原則,即「主張權利存在的當事人應當對權利發生的法律要件存在之事實承擔證明責任;否認權利存在的當事人應當對妨礙權利的法律要件、權利消滅的法律要件或權利限制的法律要件之存在的事實承擔證明責任」。規范說所體現出來的哲學思想是:基於我們現實生活中事實過程的復雜性和反映現實生活的法律規范系統的復雜性,我們在社會生活中必須堅守這樣的信念,即必須信任所給予的現狀的正確性和理智性,如果與現實的正確性和理智性作對,就必須證明現實的反面 。表現在訴訟中,也就是要承擔舉證責任。同時,從實體法的角度觀察,規范說與進攻者原則,與對佔有的保護,對權利安定的保護以及禁止私力救濟是一致的。規范說對當事人舉證責任的分配實現了訴訟武器均等、風險均分、機會均等的基本原則,同時也阻止了累訟和阻礙司法的危險。由於該規則與每個人應當對其行為負責的思想也相吻合,而這種自我負責的精神正是權利交換必不可少的,在符合實體法目的的同時,也符合訴訟的目的,具有訴訟威懾功能和訴訟預防功能,體現了證明接近、對證明手段的保護和避免消極性證明的思想 。
規范說產生於二十世紀初的德國,從產生至今,一直被奉為舉證責任分配的通說。雖然對規范說的批判學說被不斷提出,但至今為止,沒有任何一種相關學說可以取而代之。從這個意義上來講,規范說已經經歷了相當時間的實踐檢驗,屬於人類法律文化的共同遺產。我國的法律體制深受大陸法系傳統的影響,因此,借鑒吸收規范說確立我國的舉證責任分配的基本原則並不存在實質性障礙。我國作為成文法系國家,既定的法律秩序及立法模式使得立法者不可能在制定法的每一個條文中對法律適用都明確舉證責任的分擔,這樣做既不符合制定法的傳統表現形式,也不具備可行性。同時,由於成文法系國家進行的訴訟均為法規出發型訴訟,注重裁判的統一性、法的安定性及可預測性,因此,確定一條舉證責任的基本原則就具有了極高的理論和實踐價值。《證據規則》借鑒其他大陸法系國家的做法和學術界通說,依據規范說,在第二條確立了舉證責任分配的基本原則。第二條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指由誰提供證據證明案件事實,二是指當不能提供證據證明案件時的不利益訴訟後果由誰承擔。體現在審判實務中,當遇有當事人所主張的待證事實不明,且在雙方均不能予以證明的情況下,法官可據此逕行對該待證事實進行歸類,從而確定應付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根據舉證責任履行的效果,做出相應的裁決,將敗訴的結果判給經舉證責任分配之後產生不利影響的一方當事人。
二、舉證責任分配的例外規定
規范說作為舉證責任分配理論的通說,歷時幾十年,其主導地位無可動搖。但由於該學說產生年代較早,作為近代民法的產物,不可避免的帶有概念法學的弊病。首先,規范說獨尊國家的成文法,以法律條文的形式分類確定舉證責任的分配標准,排斥習慣法和判例;其次,規范說強調法律體系的邏輯自足性,認為社會生活中發生的案件,均可依邏輯方法從民法典中獲得解決,不承認法律有漏洞;再次,在民法解釋上,規范說注重形式邏輯的操作,強調文義解釋和體系解釋,排斥法官對具體案件的衡量;最後,規范說否認法官的能動作用,將法官視為適用法律的機械,只能對立法者所制定的法律做三段論式的邏輯操作,遇有疑義時強調應探究立法者的意思 。
為了修正規范說所存在的種種弊端,二十世紀又出現了若干舉證責任分配的新學說。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有危險領域說、損害歸屬說、蓋然性說等。這些學說都是在自由法運動的旗幟下提出來的,是自由法運動學說在舉證責任分配製度中的變體。這些新學說的共同點在於,針對現代社會,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技術的巨大進步而帶來的社會問題,從維持法的妥當性出發,提出了一系列舉證責任分配的實質性依據。比如危險領域說,該學說認為,在一定的民事訴訟領域,應當以危險領域作為分配證明責任的標准,以修正規范說的不足。所謂危險領域,是指加害方能夠依據法律上的或事實上的方法進行實際控制的生活領域。
建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我國的法制建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吸收借鑒外國先進立法經驗,建立了相對完善的法律體系。但我國所制定的民事實體法習慣於對法律規范條款即法律要件事實作粗略、籠統的規定,與德、日等大陸法系國家相比,較少考慮到實體法的訴訟功能,特別是舉證功能,即在實體法上不能象當初羅森貝克在創立規范說時那樣,從德國民事實體法條文中發現立法者預先設定的較為完備或較為系統的舉證責任的一般原則。這就需要我國在今後立法中提高立法技巧,對上述缺陷做出適時補救。
基於上述三方面的考慮,《證據規則》在第四至六條的規定中,對舉證責任的分配做出了具體規定。第四條規定了八種侵權訴訟中舉證責任的具體分擔,第五條第一款確立了合同糾紛訴訟中舉證責任分配的一般原則,第二、三款則對涉及合同履行及代理權爭議的訴訟明確舉證責任的分擔。第六條主要明確勞動爭議案件中,用人單位應承擔的舉證責任。
這三條規定的內容,根據與規范說確立的舉證責任基本規則的關系,可以劃分為兩類;一類是對規范說確立的舉證責任分配基本規則的細化,最典型的是第五條第一款;另一類是根據其他舉證責任分配學說所提出的實質性標准做出的與規范說相反的舉證責任的分配,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舉證責任倒置」。
舉證責任倒置這一概念出自德國法,德語本意指「反方向行使」,其含義不是指「本來由此方當事人承擔的證明責任轉換給彼方當事人承擔」,而是指「應由此方當事人承擔的證明責任被免除,由彼方當事人對本來的證明責任對象從相反方向承擔證明責任」。 《證據規則》中規定的舉證責任倒置,是相對於舉證責任分配的一般原則而言的,表現的是法律適用的一般性與例外性的關系。
在《證據規則》頒布以前,我國學者及大多數教科書通常認為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74條是我國法律中對於舉證責任的明確規定。該條規定,在訴訟中,當事人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但在下列侵權訴訟中,對原告提出的侵權事實,被告否認的,由被告負責舉證,1、因產品製造方法發明專利引起的專利訴訟;2、高度危險作業致人損害的侵權訴訟;3、因環境污染引起的損害賠償訴訟;4、建築物或者其他設施以及建築物上的擱置物、懸掛物發生倒塌、脫落、墜落致人損害的侵權訴訟;5、飼養動物致人損害的侵權訴訟。這條規定從其字面表述上看,舉證責任倒置的意圖似乎非常明顯,相關的司法解釋及學理解釋也將這一規定明確視為舉證責任倒置的規定,但事實上,在這一規定出台時,我國並未確立舉證責任分配的基本原則,在基本原則缺失的前提下,相對於該原則的例外是無從談起的。撇開該條規定邏輯上存在的缺陷,由於文字表述上過於籠統,在具體內容上也存在一些不足。通常在侵權訴訟中,原告提出的侵權事實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侵權行為,2、侵權結果,3、侵權行為與侵權結果之間有因果關系,4、侵權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若干意見》第74條規定,被告對原告提出的侵權事實否認的,被告應當舉證。該條將被告的舉證限定在原告提出的侵權事實范圍之內,就存在這樣一種可能,如果原告沒有提出被告的行為與結果之間有因果關系的事實或加害有過錯時,有關這些方面的事實由哪一方當事人提出證據來證明呢?另外,侵權結果通常包括損失的物質形態和各類損失的程度,按照74條的規定,對於原告提出的侵權結果,被告否認的,被告需承擔舉證責任。被告是否應當對侵權的損害狀況加以證明呢?實際上,要讓被告來證明不存在損害是很困難的 。
《證據規則》完全擺脫了以前立法中存在的缺陷,首先確立了以規范說為依據的舉證責任分配的基本規則,在此基礎上,對規則適用的例外做出了具體規定。它不是象《若干意見》74條那樣,籠統地規定被告對原告提出的侵權事實否認的,被告應當舉證,而是不僅規定例外規則適用的訴訟類型,而且對應當證明的要件事實也予以明確規定。例如,《證據規則》第四條第(七)項規定,因共同危險行為致人損害的侵權訴訟,由實施危險行為的人就其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承擔舉證責任。根據《證據規則》確立的舉證責任分配的基本規則,行為與損害之間的因果關系屬於侵權損害賠償請求權發生規范的構成要件,應當由主張該請求權的受害人對該要件事實承擔舉證責任。該項規定將針對該要件事實的舉證責任分配給加害人承擔,屬於典型的舉證責任的倒置。需要澄清的一點是,《證據規則》第四條並不都是有關舉證責任倒置的規定,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條目的內容是對舉證責任基本規則在特定訴訟類型中的細化。例如,該條第六項規定,因缺陷產品致人損害的侵權訴訟,由產品的生產者就法律規定的免責事由承擔舉證責任。免責事由屬於權利妨礙規范的構成要件,根據規范說基本規則,在產品責任訴訟中,生產者要想否認受害人因使用缺陷產品遭受損害而向其主張的損害賠償請求權,必須證明法定免責事由的存在。也就是說,對於免責事由這一要件事實的舉證責任,依據規范說確立的基本分配規則,原本就應當由生產者承擔。因此,該項規定反映的並不是舉證責任的倒置,而是「正置」。
三、《證據規則》確認了在特定條件下,法官可以根據公平、誠信原則分配舉證責任的原則。
《證據規則》第七條在法律沒有具體規定,依本規定及其它司法解釋無法確定舉證責任承擔時,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公平原則、誠實信用原則,綜合當事人舉證能力等因素確定舉證責任的承擔。
成文法系的最顯著的特點,即在於全部法律都以制定法的形式頒行於世。由於社會生活的復雜性和人類認知能力的有限性,使得制定法的漏洞在所難免。成文法系國家的法官被認為是法律的實施者,而不是創造者。法官將法治國家的制定法適用於已認定的事實,過程是,以假言命題的法為大前提,以法官認定的事實為小前提,按照三段式的演繹邏輯程序,得出作為歸結命題的判決規范。日本訴訟法學家中村英郎將這一過程稱之為「客觀法的確證」。法官只有在例外情況下才能按照法定的方法論對法律漏洞進行填補或者跨越法律漏洞從而改變某個規則。
民事訴訟中舉證責任的分配非常復雜,審判實踐中存在不屬於法律和司法解釋規定的舉證責任倒置、依照舉證責任分配的一般規則又無法確定舉證責任負擔的情形。《證據規則》第7條賦予了法官在此種情況下分配舉證責任方面一定程度的自由裁量權,前提條件是必須出現了法律沒有具體規定,依本規定及其它司法解釋無法確定舉證責任承擔的情況,此時,法官才可以根據公平原則、誠實信用原則,綜合當事人舉證能力等因素確定舉證責任的承擔。在沒有窮盡現有法律規定以前,法官在舉證責任分配問題上行使自由裁量權是不具備合法性的。因此,本條規則的適用具有層次的效力性和使用前後順序的排列性 。

⑧ 我國民事訴訟中證明責任分配的特殊規則是什麼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
第四條 下列侵權訴訟

熱點內容
省內條例 發布:2024-05-08 05:00:26 瀏覽:952
公司法定代表人行為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4-05-08 04:40:35 瀏覽:814
美國最高法院有票 發布:2024-05-08 04:33:45 瀏覽:278
民法典與人們的生活 發布:2024-05-08 03:21:31 瀏覽:420
有哪些地方規章舉例 發布:2024-05-08 01:32:18 瀏覽:452
法院消費十大 發布:2024-05-08 01:30:42 瀏覽:706
王超法院 發布:2024-05-07 18:04:29 瀏覽:416
廣州司法職業 發布:2024-05-07 17:47:17 瀏覽:860
法治進行著 發布:2024-05-07 15:18:19 瀏覽:228
2019年4月合同法自考00230答案 發布:2024-05-07 14:48:51 瀏覽: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