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刑事訴訟法211條和217條

刑事訴訟法211條和217條

發布時間: 2021-03-04 18:54:07

Ⅰ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217條求解釋。 很著急。謝謝

這條是關於抗訴的規定。簡單來講,就是檢察院有抗訴權。

刑法問題!

18(B),無期徒刑可以適用假釋,但是不得少於12年,而且不得適用於搶劫、強奸等嚴重暴力犯罪。患有嚴重疾病的人可以保外就醫。但是病好之後是要回監獄繼續服刑的。這與假釋是不一樣的!
19(A)追訴時效按照法定刑的最高限。無期、死刑是20年。
20(A)只是簡單的規定罪名或者簡單描述具體犯罪的基本構成特徵(本題屬於後者)。
21(D)刑法第217條規定:以營利為目的,有下列侵犯著作權情形之一,違法所得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違法所得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22(A)客體錯誤是指比如殺人卻殺了狗。
因果關系錯誤:A為了使B溺死,而將B推下井裡,但井中並沒有水,結果B摔死在井中. 其中B的死和A的設想是不一致的,不存在認識上的因果關系,也就是說,行為人對自己行為的認識與損害後果之間沒有因果關系,所以稱為因果關系錯誤.但是因為行為人主觀上仍是故意,所以定故意殺人罪是沒有問題的.
手段錯誤:A使用的犯罪手段會出現危害後果,但是他自己卻以為不會出現危害後果;B使用的手段不可能導致危害後果,但是他自己以為會出現危害後果的.
23(A)
24(C)只能是司法工作人員,其他的是故意傷害。
25(C)
立功根據刑法第六十八條第一款的規定,犯罪分子到案後有檢舉、揭發他人犯罪行為,包括共同犯罪案件中的犯罪分子揭發同案犯共同犯罪以外的其他犯罪,經查證屬實;提供偵破其他案件的重要線索,經查證屬實;阻止他人犯罪活動;協助司法機關抓捕其他犯罪嫌疑人(包括同案犯);具有其他有利於國家和社會的突出表現的,應當認定為有立功表現。
坦白,一般是指犯罪人被動歸案後,如實交代自己被指控的犯罪事實的行為.
自首:犯罪後自動投案,向公安、司法機關或其他有關機關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為。
悔罪
第一,如實供述犯罪事實及作案過程。犯罪分子如果真心悔罪,就應該如實供述犯罪的目的、起因、犯罪的事實及作案過程,不得有半點隱瞞。特別是在主要事實、重點環節上不得避重就輕,有半點敷衍塞責,否則,就不是真心悔罪的表現。

第二,主動交代作案工具去向或物證。屬普通刑事犯罪的,應主動交代作案工具藏匿何處,或協助辦案人員及時查找其作案工具。屬侵財性和貪賄犯罪的,應主動提供書證、物證等。此外,還應交代清楚作案工具及證據的來源等,使案件的相關證據形成完整的鎖鏈。

第三,主動交代與本案有牽連的人和事。實踐中,無論是普通刑事犯罪還是侵財性和貪賄犯罪,替他人頂罪或不揭露他人罪行的案例屢見不鮮。因此,主動交代與本案有牽連的人和事,不僅是完整辦理本案的需要,也是對本案准確定性的需要,同時又是使違法必究得到落實的具體體現。

第四,積極退賠贓款贓物。以獲取錢財為目的侵財性犯罪,積極主動地退還贓款贓物,是具有悔罪表現的重要內容之一。以暴力損害、報復他人為主要目的傷害性犯罪,積極地賠償被害人的醫療費、精神損傷費、誤工費等,應視為積極悔罪的表現。

第五,深刻認識所犯罪行的危害性。一是充分認識所犯罪行給他人及家庭造成的痛苦,誠懇地向被害人及家庭賠禮道歉;二是深刻認識所犯罪行的根源,自己行為屬於違反哪些法律法規,檢討自己抵牾法律及法律意識淡薄的主要表現;三是深刻認識所犯罪行給黨和國家造成的危害,經社會造成的惡劣影響。通過這些反省,使犯罪分子的思想和靈魂受到一次全面的洗滌,為適用緩刑確實不再危害社會打下牢固的思想基礎。
26(B)主觀因素以外的原因(這是區分犯罪中止與犯罪未遂的根本區別)。未遂比照既遂從輕處罰。
27(B)《刑法》第266條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
注意:虛報注冊資本罪《刑法》第一百五十八條 申請公司登記使用虛假證明文件或者採取其他欺詐手段虛報注冊資本,欺騙公司登記主管部門,取得公司登記,虛報注冊資本數額巨大、後果嚴重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虛報注冊資本金額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五以下罰金。成立的條件是數額巨大!
28(B)
29(B)
30(A)如果根據「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侵吞、竊取、騙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佔有公共財物的,是依法罪」的那麼就是依法罪。
注意區分職務侵佔罪:職務侵佔罪,是指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將本單位財物非法佔為己有,數額較大的行為。兩者的區別是主體不同。
31,(ABE)我國《刑法》第十三條對犯罪有著非常准確的定義。第十三條是任何學刑法的人都應該熟背的!並且我個人建議你最好把前十三條全熟背。如果有能力刑法總論和刑訴法最好全能熟背!
32,(ABCDE)正當防衛和緊急避險的區別是:
(1)危險的來源不同。正當防衛的起因條件是他人的不法侵害,而緊急避險的起因條件是一種危險,包括自然災害等非人為的損害。
(2)損害程度的限度不同。正當防衛所造成的損害可以大於或等於所要保護的利益,而緊急避險所造成的損害不能等於更不能大於所要保護的利益。
(3)對行為的限制不同。緊急避險要求必須是不得已的,沒有其他更好的辦法而採取的。而正當防衛則無此要求。
(4)行為針對的對象不同 。正當防衛要求打擊的對象只能是不法侵害者本人,而緊急避險則可以是無辜的第三者,二者損害的對象是有原則區別的。
(5)正當防衛可以是任何人,但緊急避險對於某些負有特定職責的人則不行(如消防警察必須冒著生命危險沖進火場)。
33,(BCD)根據刑法分則之規定,以下案件告訴才處理。
(1)侮辱、誹謗案(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規定的,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2)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刑法第二百五十七條第一款規定的);
(3)虐待案(刑法第二百六十條第一款規定的);
(4)(普通)侵佔案(刑法第二百七十條規定的)。般的刑事案件需要有檢察院主動提起公訴,被害人沒有權力決定是否起訴。但是為了節省訴訟資源,對於一些相對輕微的刑事案件《刑事訴訟法》規定可以有當事人決定是否起訴,這類案件稱為告訴才處理的案件。
34(ABCDE),注意法定的應當從輕情節與可以從輕情節。這兩個是有區別的。前者是必須從輕,後者是根據具體情況可以從輕也可以不從輕甚至還可能加重處罰(如犯罪未遂中,可以從輕但是某些犯罪雖然未遂但是手段殘忍,社會危害程度極大,也會加重處罰的)。
35(ACDE)偽證罪,是指在刑事訴訟中,證人、鑒定人、記錄人和翻譯人對與案件有重要關系的情節,故意作虛假證明、鑒定、記錄、翻譯,意圖陷害他人或者隱匿罪證的行為。
我需要說一下,關於律師的一些問題,比如被告人告訴其委託的律師一些警方沒有掌握的證據,而律師不向警方提供或者說律師利用自己掌握的法律知識去教其當事人一些東西,是合法合理的。

Ⅲ 下月開始實施的民事訴訟法217條,能產生一些效果嗎

這是一條非常好的規定,特別是針對被執行人逃避執行,有非常的回限製作用。如果答被執行人提供了財產收入狀況,但是實際狀況並非如此,比如其有可以履行的財產收入而故意隱瞞。法院可以據此認定其拒不履行,嚴重者轉作刑事案件處理;輕者可以對其罰款拘留。
當事人的申報就好比證據,無論申請執行人還是法院發現與其申報不服,對其處罰就有了依據。這就改變了過去對類似情況無法處罰的問題。無疑這是立法的巨大進步。
但是,由於我國並無個人財產申報制度,個人信用制度也沒有建立,想要掌握當事人真實的財產信息還有諸多障礙。但是,這個進步作用的凸顯既需要實踐的檢驗,更需要司法實踐執行經驗的積累。無疑,這是解決執行難問題的一個思路和非常好的一項舉措。

Ⅳ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一百四十二條和一百四十三條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二條 :

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根據偵查犯罪的需要,可以依照規定查詢、凍結犯罪嫌疑人的存款、匯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財產。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配合。

犯罪嫌疑人的存款、匯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財產已被凍結的,不得重復凍結。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三條:

對查封、扣押的財物、文件、郵件、電報或者凍結的存款、匯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財產,經查明確實與案件無關的,應當在三日以內解除查封、扣押、凍結,予以退還。

(4)刑事訴訟法211條和217條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一百四十二條的釋義:

本條共分兩款。第一款是關於查詢、凍結犯罪嫌疑人的存款、匯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財產的規定。根據本款規定,查詢、凍結犯罪嫌疑人的存款、匯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財產必須是為了偵查犯罪的需要。所謂「偵查犯罪的需要」包含三方面意思:

1.所要查詢、凍結的存款、匯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財產必須與犯罪嫌疑人及犯罪有關,即屬於犯罪嫌疑人或者與其涉嫌的犯罪有牽連的人的存款、匯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這些財產或被用於犯罪,或為犯罪所得。通過查詢這些財產的情況,可以查明案情,查清犯罪嫌疑人有罪、罪重或者無罪、罪輕的事實;

2.通過查詢、凍結存款、匯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財產,防止贓款轉移,挽回和減少損失;

3.發現新的犯罪線索,擴大偵查戰果。由於查詢、凍結措施涉及公民個人隱私,涉及企業的正常經營,為防止濫用查詢、凍結權力,本款明確規定,在偵查中,只有具有偵查權的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依照規定才能進行查詢、凍結。「依照規定」是指依照有關法律、司法解釋及司法機關與有關部門的聯合通知。

查詢、凍結存款、匯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財產是偵查犯罪的重要措施,是打擊犯罪,特別是打擊經濟領域犯罪的有效手段。因此,本款還規定,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配合。這是法律對有關單位和個人設定的義務,當有偵查權的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依照規定採取查詢、凍結措施時,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予以配合。這里的「配合」主要是指應當為查詢、凍結工作提供方便,提供協助,履行凍結手續,不得以保密為由阻礙。

第二款是關於對犯罪嫌疑人的存款、匯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財產不得重復凍結的規定。根據本款規定,犯罪嫌疑人的存款、匯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財產已經被公安機關或人民檢察院凍結的,其他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不得對同一犯罪嫌疑人的同一存款、匯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財產再次凍結,這是禁止性規范,偵查機關應當嚴格遵守。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一百四十三條的釋義:

本條是關於決定不起訴案件的處理程序的規定。

不起訴的決定必須經過公開宣布的程序,不能以送達代替向被不起訴人宣布不起訴的決定。公開宣布的地點、范圍,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的需要確定,但必須有被不起訴人在場。同時,檢察機關應將不起訴決定書送達被不起訴人和他的所在單位。

被不起訴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不起訴決定書後法定期限內向人民檢察院申訴。不起訴的決定,一經宣布,立即生效,被不起訴人從法律意義上講是無罪的。對被羈押的被不起訴人,應當立即釋放。

Ⅳ 刑法問題

選D。根據來刑法263條規定:搶源劫罪是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對財物的所有人、保管人當場使用暴力、脅迫或其他方法,強行將公私財物搶走的行為。
這里的其他方法,是指行為人實施暴力、脅迫方法以外的其他使被害人不知反抗或不能反抗的方法。
這種當場對被害人身體實施強制的犯罪手段,是搶劫罪的本質特徵,也是它區別於盜竊罪的主要原因,因此選D不選A.

Ⅵ 刑訴二審抗訴,是向原審法院提出,還是向上一級提出

法律規定:《刑事訴訟法》第217條規定:「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認為本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判決、裁定確有錯誤的時候,應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

Ⅶ 刑事訴訟法202條和168條有什麼不同

168是檢察院審查起訴時必須查明的事項,202是法院審理案件審限的規定。版
第一百六十八權條
人民檢察院審查案件的時候,必須查明:
(一)犯罪事實、情節是否清楚,證據是否確實、充分,犯罪性質和罪名的認定是否正確;
(二)有無遺漏罪行和其他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人;
(三)是否屬於不應追究刑事責任的;
(四)有無附帶民事訴訟;
(五)偵查活動是否合法。
第二百零二條
人民法院審理公訴案件,應當在受理後二個月以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三個月。對於可能判處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經上一級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長三個月;因特殊情況還需要延長的,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人民法院改變管轄的案件,從改變後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計算審理期限。
人民檢察院補充偵查的案件,補充偵查完畢移送人民法院後,人民法院重新計算審理期限。

Ⅷ 刑事訴訟法107條和110條的區別

第一百零七條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發現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應當按照管轄范圍,回立案偵查。控告答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請復議。

第一百一十條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對於報案、控告、舉報和自首的材料,應當按照管轄范圍,迅速進行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應當立案;認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事實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不予立案,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

由此可知,兩條的區別在於來源不同。

(8)刑事訴訟法211條和217條擴展閱讀

刑事訴訟法第107條釋義:人民法院、公安機關以及人民檢察院依照相應的法定程序在當事人以及其他與該訴訟行為有關的參與人共同見證的情況的,就當事人相關的訴訟請求進行審理的程序就叫做刑事訴訟。

刑事訴訟法第110條釋義:訴訟和仲裁都是解決糾紛兩個法律途徑,為了保證訴訟仲裁的順利開展,國家有一系列的訴訟仲裁法規,保障了訴訟仲裁的運行,其中也規范了司法工作人員的行為,維護司法的威嚴和公正。

參考資料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網路

Ⅸ 刑事判決下來,執行局會通知當地派出所捉人嗎

一、刑事判決由哪個機關執行

刑事執行的依據是人民法院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第208條和有關法律規定,人民法院發生法律效力的刑事判決和裁定,是指以下幾種:

(1)已過法定期限沒有上訴、抗訴的判決和裁定。即地方各級人民法院作出的上訴期滿而沒有上訴或抗訴的第一審判決和裁定。

(2)終審的判決和裁定。即中級、高級人民法院第二審案件的判決和裁定,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審和第二審案件的判決和裁定。

(3)最高人民法院核準的死刑判決和裁定。

(4)高級人民法院核準的死刑緩期二年執行的判決、裁定和依據最高人民法院授權核準的死刑判決和裁定。

生效判決和裁定因內容不同,執行主體也不相同。根據《刑事訴訟法》第209條、第211條、第219條和第220條的規定,死刑、罰金和沒收財產的判決和裁定,以及無罪或免除刑罰的判決,均由人民法院自己執行。《刑事訴訟法》第213條規定,對於被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無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由公安機關送交監獄執行刑罰。對於被判處有期徒刑的罪犯,在被交付執行刑罰前,剩餘刑期在1年以下的,由看守所代為執行。對於被判處拘役的罪犯,由公安機關執行。根據《刑事訴訟法》第214條、第217條和第218條的規定,暫予監外執行、徒刑緩刑、假釋以及管制、剝奪政治權利的判決和裁定,由公安機關執行。在交付有關部門執行時,人民法院應當按照案件的性質和刑罰的不同,把判決或裁定交付法律所規定的有關部門執行。

熱點內容
紀檢監察機關案件檢查工作條例 發布:2025-09-23 03:07:27 瀏覽:868
村部法律顧問職責 發布:2025-09-23 03:03:15 瀏覽:95
商法歷年司考真題 發布:2025-09-23 02:57:35 瀏覽:915
社會保障法實施年份 發布:2025-09-23 02:44:42 瀏覽:162
13歲兒童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23 02:37:23 瀏覽:53
依法治鎮工作領導小組 發布:2025-09-23 02:36:41 瀏覽:434
婚姻法司法解釋里財物 發布:2025-09-23 02:32:50 瀏覽:839
規章制度包邊視頻 發布:2025-09-23 02:29:16 瀏覽:99
范冰冰魔法學院性感ol 發布:2025-09-23 02:20:57 瀏覽:453
社會與法頻道10月18日節目 發布:2025-09-23 02:16:50 瀏覽:563